• 从“塞勒经济学”看近期全球金融市场

    非美货币上涨,经常是“轰轰烈烈”的,各个非美货币如同“群狼围攻饿虎”,争先恐后;反之,美元指数反弹,或者反转,一定是起伏曲折的,如同大江大河入海,要“九曲十八弯”。

    2017-10-15
    3.1K
  • 在不确定性很强的市场寻找确定性最强的机会

    美国政府要竭力维护股市稳定,同时不希望美元太强,这就是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2017-10-12
    3.5K
  • 3个交易日暴涨50% 众安在险配得上自己的估值吗?

    未来三马可能都要忙着扶持自家产业,顾不上众安了,到那时候,如何自力更生才是这批黑马所面临的难题。

    2017-10-11
    2.2K
  • 大假归来看市场 捋清基本面三大要点

    美国就业,已经够好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待定。最重要的是,美国税改。

    2017-10-10
    2.6K
  • 美国股市即将暴跌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需要避险吗?

    1987年10月19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短短一日就崩跌了22.6%,标准普尔500指数则暴跌20.5%。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一”或“87年股市大崩盘”。

    2017-10-07
    2.9K
  • 节前效应显现 46.8亿元资金逃离商品期货市场

    随着长假临近,国内商品指数下跌1.54%至151.45点。工业品仍是调整的重灾区,其中,橡胶期货跌停,黑色系商品走势分化,焦炭下跌6.09%,焦煤下跌3.77%,铁矿石下跌3.53%,螺纹和热卷分别下跌1.04%和0.21%,郑煤则上涨0.78%。 与价格下行对应的是市场资金与商品持仓纷纷缩水。专业统计显示,昨日文华商品总沉淀资金为1029.3亿元,有46.8亿元资金逃离商品

    2017-09-29
    1.7K
  • 从中国企业500强看经济“虚”“实”新动向

    业内人士认为,数据上看,“虚”“实”经济体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有所缓解,但从企业发展看,制造业仍需应对诸多挑战和压力。

    2017-09-11
    2.2K
  • 股市实操技法:如何运用“三不二可”原则安全补仓?

    补仓是被套牢后的一种无奈之举,这个动作本身有很大风险,所以,只能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实施。为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个人认为补仓时要坚持“三不二可原则”。

    2017-08-20
    2.2K
  • A股政策面偏暖3200点收复在即 保险地产股处于价值洼地

    由于大家的心态处于稳定状态,宏观经济、外围市场给予的预期是比较明确的,因此,大盘在突破关键点后很快将收复3200百点。

    2017-06-27
    1.6K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妖股,又回来了!

    虽然盘面有所好转,连妖股都在满天飞,但具体还是的看一步走一步,尽量做跟随,跟随市场自发形成的节奏走,给出启动迹象再进也不迟。

    2017-06-15
    1.8K
  • 消费白马股集体高潮 打乱中小创超跌反弹节奏

    对于消费白马股的主升和中小板块反弹两者的独立走势与互相影响,现在确实很难判断,从白马股中撤出的资金是否会进入中小板块,或者说能否及时找到可以替代的主线稳定盘面也难说。

    2017-06-12
    1.8K
  • 一叶财经:漂亮50功成身退,接下来该中小创表演了,关注超跌次新股

    上证50这边的工作基本已经完成,但确实累的够呛,是该好好休息一阵,下半场就看中小板块了。

    2017-06-08
    2.8K
  • 何志成:国际市场三大利空还剩俩,A股将迎来市场底与政策底共振

    预计特朗普的通俄门事件有化解的迹象,听证会对美元指数的冲击不会很大。

    2017-06-08
    2.8K
  • 一叶财经:盘面变化,有吃肉的机会了

    端午过后的第一周虽然只有三天,但在这个疑似底部的位置,对短线风格的股民来说每天都相当重要,先简单说说盘面已经发生的变化。 这几天涨幅较大的白马股一直在调整中,资金持续流出,而上证50权重股也有稍作休息的迹象。周五在创业板跌出新低之后,从其他强势蓝筹股回调流出的资金开始寻求机会,正好顺势就盯上了创新低反弹起来的创业板,很多一直阴跌的中小盘个股都有快速的直线拉升,创业板减持新股短期是利空,市场流动性减少、大宗交易和定增的那些机构没法参与了,但中长期绝对是利于市场发展的利好,加上新华社之前也发文隐晦的表达“融资功能,更应该保护IPO批文数量是否是下降,但这周末的4只新股发行,给了市场极大的信心。重新回看周五盘面走势,创业板破新低后拉升,喜欢打先锋的游资资金明显进入中小盘股,而次新股中刚开板的和之前的人气股强势涨停的也不少,这显然是冲着赌周末管理层会继续降低

    2017-06-06
    2.5K
  • 兜底增持也要看诚意 小心“被套路”!

    端午节的上市公司的大量减持对市场稳定性造成了破坏。但有一股力量一直在积极维护市场、维护公司自身股价,那就是上市公司的回购增持。 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4月,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增持数量基本保持在每月300到400笔,而5月份突然增加至996笔,共计200多家公司。一般数据出现突然转折的时候可能存在大环境的转变,下面梳理一下从2012年到现在增持规模与市场走势转折点的对比。 2012年8月,市场持续阴跌,包钢股份带头进行50亿元股份回购,之后上市公司纷纷跟随宣布各种增持与回购,股灾后市场流动性严重枯竭,在四度熔断后,再次出现大股东的增持潮,随后指数出现阶段性底部,缓慢弱势震荡上行。 虽然不能说大股东的增持潮和上市公司的大力度回购股份一定能够形成阶段性的底部,但他们作为公司的主要经营者更加了解自己公司的现状,愿意用大量真金股票,传递出积极的信号,给予市场信心。观察近几年的数据,指数较长时间处于低位且市场突然出现增持潮时预示着市场正在构建阶段性底部的概率很大。 一般来说公司增持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大股东看好公司本身业绩的增长前景,认可公司的投资价值;二是市场低迷,个股跌幅较大,通过增持来提振市场的信心;三是大股东存在股权质押的,股价的大跌导致现价离平仓线很近,为避免因为强制平仓而引发股价进一步下跌采取的保底措施。 眼下,为了维护股价,市场居然再度出现了“兜底增持”,简单说就是:大股东承诺,公司全体员工凡在约定的期限内买入公司股票的,达到一定年限后,产生的亏损由大股东全额补偿;而收益部分全部归员工个人所有。这个说不上什么好坏,是否履行承诺还得看公司大股东自己怎么去做,但对公司股价确实有很大的正面提升作用,给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 增持回购一直都存在,只不过行情好的时候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热门题材,而行情不好的时候,大多数人只盯着指数,因为害怕而一直空仓或者深度被套,所以无心关注其…

    2017-06-06
    1.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