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稞酒中报预亏3300万以上 Q1“甩锅”疫情Q2怪市场淡季均被同行“打脸”

青青稞酒(002646)昨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亏损3300万至3700万,即业绩同比大降约247%-264.8%。天府财经注意到,公司一季度亏损446.88万,由此计算,二季度最少亏损2853.12万,亏损幅度是一季度的六倍多。

青青稞酒解释称,一季度主要受疫情影响,二季度则是销售淡季。然而,天府财经注意到,就在同日,同处西北的*ST皇台(000995)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盈利220万至325万,业绩同比增长113%至120%。*ST皇台的说法则是,二季度生产和经营受疫情影响减弱,市场明显回暖。这对青青稞酒的说法直接“打脸”。

青青稞酒中报预亏3300万以上 Q1“甩锅”疫情Q2怪市场淡季均被同行“打脸”

现金流大降存货高企 回应称“合理”

就在近日,青青稞酒刚刚回复了深交所年报问询函。公司2019年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增长10.87%、4.9%的情况下,营收却下降7.04%,净利润更是大降66.42%,经营净现金流下降202.28%。不过,在公司的一番解释下,这一切似乎都变得“合理”。

青青稞酒表示,由于公司对消费者消费趋势把握不到位,重要节日期间消费提档的预期不足,高酒精度、中高档产品开发滞后,对次高端引领下的渠道分级管理及资源聚焦管理不够,造成2019年营收下降7.04%,净毛利润下降9050.75万。承认了在市场、产品战略上的“不到位”。

与此同时,由于公司持续加大消费者运营和市场促销人工等方面的投入,加之控股子公司西藏纳曲青稞酒业纳入合并范围,其正处于产品导入、市场拓展期,尚未盈利,导致2019年净利润下降66.42%。

天府财经注意到,西藏纳曲青稞系上市公司与湖北劲牌成立的合资公司,上市公司持股45%,2019年西藏纳曲青稞归母净利润亏损701.88万。

对于经营净现金流大幅下降,青青稞酒则表示,2019年长期资产折旧和摊销增加866.6万,期末存货增加1.4亿。同时,为了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公司优化了应付账款结算办法,期末经营性应付减少9819.09万。总体来看,现金净流量真实反映了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是“合理”的。

此外,截至2019年末,青青稞酒存货余额高达9.24亿,同比增长17.86%,占流动资产的66.87%,公司也称“合理”。原因是:公司存货主要为青稞原酒、成品酒,“年份越久,价值越高”,故存货跌价风险较低。

不过据天府财经了解,青青稞酒产品的价格并不稳定。虽然公司整体有所提价,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更多的是把提价部分作为市场资源导入了市场运作,以此来拉动产品动销。比如,公司近年来加码在电商、网红直播上的布局,而线上渠道对价格较敏感,企业需要通过降价优惠来换取市场。因此,青青稞酒高达9.24亿的存货,并不能凭一句“酒是老的香”就可以高枕无忧,而公司却只计提了8.39万元跌价准备。

一季度亏447万 二季度最少亏3300万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青青稞酒连续第三年收到深交所年报问询函。近年来,公司业绩飘忽不定,2017~2019年分别实现净利润-0.94亿、1.08亿、0.36亿,分别增长-143.57%、214.24%、-66.42%。

到了今年一季度,青青稞酒亏损446.88万。公司称,受疫情影响,春节开始各地零售和餐饮终端基本处于停业状态,传统的走亲访友和大规模家庭聚会基本停滞,对产品动销有较大影响。不过,从2019年报来看,青海省内市场对公司的营收贡献超过70%。而青海是全国仅次于西藏的疫情最轻微省份,2月21日起确诊病例就清零了。相比之下,大多数位于疫情更严重地区的酒企一季度都实现了盈利。

据天府财经统计,A股19家白酒企业中,仅3家一季度录得亏损,分别为青青稞酒、*ST皇台(亏损641.58万)、金种子酒(600199,亏损2621万),其余16家业绩全部飘红。

青青稞酒中报预亏3300万以上 Q1“甩锅”疫情Q2怪市场淡季均被同行“打脸”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按照青青稞酒上半年业绩预告,二季度最少亏损2853.12万,亏损幅度是一季度的6.38倍。公司将亏损原因归咎于二季度属于销售淡季,这一说法却被同处西北的*ST皇台“打脸”。

*ST皇台预计上半年盈利220万至325万,上年同期为亏损1634.08万。公司称,二季度生产和经营受疫情影响减弱,市场明显回暖,加之新品上市、招商效果显现,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

由此看来,青青稞酒将一季度亏损原因“甩锅”疫情已经很牵强了,再将二季度巨亏“甩锅”市场淡季,实在有些强词夺理。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1)
上一篇 2020-07-13 17:12
下一篇 2020-07-16 09:14

相关推荐

  • 金叫唤 | 保底30万件酒的协议泡汤了

    老话说得好,买卖不成仁义在。但有时候,不成买卖便成仇。 今天金哥带你看看酒业合作双方撕破脸皮前后,裹挟其间的喧嚣、浮躁甚至粗陋,以及可能的套路和陷阱。 “甲方”是来自陕西白水的杜康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它的大股东是陕西杜康酒业集团。 说起杜康酒,就不能不提及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历史上,杜康酒还曾引发了一场跨越陕豫两地的“杜康”商标之争,好在如今一切都平息了。 目前白水杜康确定5万吨产能目标,正在冲刺“全国清香白酒行业前十”。今年4月,陕西杜康酒业集团董事长张红军还告诉媒体,要坚持“让每一位合作商都有钱赚”的原则,实现合作共赢。 听闻此言,不知道来自安徽阜阳的心丽酒业公司(化名)负责人又会作何感想?四年前,心丽酒业以“乙方”的身份与白水杜康签订了一份名叫“商标许可及技术合作”的协议。 事实上,该协议除了第一条说到“商标”外,其他内容主要事关酒水的买卖。 该协议明确乙方“保底灌装任务”为30万件(500ml*6)。 同时约定,如乙方未完成协议任务量,需在协议签订时限,提前一个月向甲方支付保底任务量未完成件数的对应款项。 任何一方存在违约,协议规定按“合同总结算金额的30%”承担违约责任。 双方合作时间从2021年9月14日至2023年1月21日。 一字一句阅读完上面的协议内容,你会发现:30万件的保底灌装任务,心丽酒业即使不能按时完成,但也得限时把全款给付了。 一件6瓶,白水杜康以“每瓶6元”的价格跟心丽酒业结算。那么,30万件酒对应的酒厂货款至少是1000万以上。 对于这样的合作,白水杜康应该是熟门熟路。心丽酒业的实力又如何呢?成立于2018年的心丽酒业,注册资本50万元,股东是两个自然人。 不过,2021年,被认为是清香名酒的起势年。加上白酒行业当年涨价范围广频次高,这是不是也给了心丽酒业足够的自信,金哥就不知道了。 反正最后双方都信心满满地在协议上签了字。 彼时,…

    2025-04-29
    2.0K
  • 酒鬼酒缩水、多品牌协同难题待解,中粮酒业2025年百亿营收目标能实现吗?

    你知道浓眉大眼的中粮酒业,2025年的目标是什么吗? 争取2025年实现“整体营收”破百亿,这是中粮酒业成立5周年时对外宣布的。时间是2021年,也算是它的“十四五”规划。 而中粮酒业更长远的目标则写在中粮集团的官网上,打造“中国最优秀的综合性酒类公司”。 什么是“最优秀”?在金哥看来,可能不是中国的“帝亚吉欧”,至少也是中国的“保乐力加”吧。 中粮酒业的全称是“中粮酒业投资有限公司”。雄心勃勃的它,旗下拥有一些响当当的品牌:“长城”“华夏”“桑干”“五星”“酒鬼”“内参”“雷沃堡”“孔乙己”,以及进口酒商号品牌“名庄荟”。 一、实现了哪门子的“协同”? 中粮酒业今年能顺利实现营收百亿的目标吗? 金哥查了下,在中粮酒业2021年宣布百亿目标时,酒鬼酒(000799)当年的营收为34亿元。 而2024年,酒鬼酒预计营收仅实现14亿元左右。 四年时间,营收不增反减,还缩水了20亿元,这无疑为中粮酒业的“十四五”规划能否顺利收官,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酒鬼酒“喝大”的背后,其他品牌能否顶上,并弥补这个“缺口”呢? 在此,我们可以根据公开资料来评估下。 中粮孔乙己酒业有限公司,是中粮酒业100%控股的黄酒企业。多年来,中粮酒业一直试图推动“孔乙己”混改,但迟迟没有下文。 据金哥了解,2023年“孔乙己”实现营收约6152万元。而同期的黄酒上市公司,最少的营收也有5亿元。两相比较,“孔乙己”的体量跃然纸上。 长城葡萄酒,是中粮长城酒业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品牌。2021年,其曾提出在2025年努力实现营收50亿元。 不过,这只是愿景描述而已。这里有一个可资参考的案例:作为葡萄酒行业领军企业的张裕,2024年营收32.77亿元,同比下降25.26%。 行业龙头尚且如此,其他企业的光景,恐更是一言难尽。 金哥注意到,之前有媒体披露:由于中高端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再叠加消费萎缩等因素影响,长城…

    2025-04-23
    1.8K
  • 酒鬼酒的战线收缩 打了谁的脸

    高峰能带领酒鬼酒(000799)攀登下一个“高峰”吗?最近,该公司管理层公开放话,“5年之内,恢复并超过2022年的水平”——老实讲,这个目标有点自知之明,但也有点盲目自信。 酒鬼酒最新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营收约14.23亿元,同比再次大降49.7%左右;净利润1000万元-1500万元,同比下降98.17%-97.26%,距离亏损仅一步之遥。存货、合同负债等前瞻性财务指标,可更清晰地看到酒鬼酒当下的经营困境。 那么,2022年酒鬼酒又是什么表现呢?当年实现营收34.1亿元,归母净利润9.99亿元。 两相比较,现在营收还差了20亿元,净利润连2022年的零头都当不到,整整差了9亿元。 如果再看看当下经济环境和行业周期,金哥认为,未来5年,酒鬼酒能收复“失地”已算不错,谈什么“超过”2022年,可能有点奔放了。 2024年2月,高峰接替王浩成为酒鬼酒新任董事长。掐指算下来,也有一年多了,目前酒鬼酒的表现还很难说是彻底扭转了颓势。 从高峰为酒鬼酒开出的“药方”来看,核心是收缩战线,把主攻方向聚焦在酒鬼酒的“大本营”湖南市场,未来湖南市场占比“要超过总体销量的60%”。 金哥注意到,这个“战略收缩”,可谓将前任的脸,打的啪啪响。 在2022年6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时任酒鬼酒新任董事长王浩曾信心满满地表示,“中粮对酒鬼酒的定位就是走全国化,不太可能仅定位在湖南做一个业务,中粮的胃口没那么小,视野也没那么窄。” 彼时的王浩,绝不会想到后面的风云突变,以及一地鸡毛。 问题来了:现在高峰的“收缩”,是酒鬼酒的一次“明智回归”,还是说会让酒鬼酒因本土发展空间有限而失去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金哥给大家做道算术题。湖南白酒市场的总规模大概280亿,未来5年,酒鬼酒若顺利收复2022年“失地”,营收再次突破34亿元,那依酒鬼酒湖南市场要“超过总体销量的60%”来计(34*60%=…

    2025-04-03
    3.7K
  • 喧哗中的坚持 舍得酒业70亿营收的含金量

    在一片沸腾的产业喧哗中,一个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又该怎样乘风破浪并稳健前行? 刚刚披露了2023年年报的舍得酒业(600702.SH),或许给出了一个答案。 据年报数据显示,舍得酒业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0.81亿元,同比增长16.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1亿元,同比增长5.09%。 在去年复杂的经济和消费环境下,舍得酒业的这个成绩可谓来之不易。 要知道,2023年是中国酒业新周期的“转折之年和分化之年”。 这是中国酒业协会《2023中国白酒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指出的。同时,该报告预测:随着产业结构和产业周期进一步深调,白酒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加剧,酒企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倍增。 对于舍得酒业交出的这份经营答卷,资本市场自然给出了积极回应。 中泰证券的研报就认为,舍得酒业年报符合预期,收现回款质量较高,维持“买入”评级。 3月21日上午开盘,白酒指数发力上涨。舍得酒业涨逾5%,其他酒企如泸州老窖(000568.SZ)、今世缘(603369.SH)也涨逾2%。 01 持续增长的秘密 舍得酒业的营收得以持续增长,与一个“战略”有关。 据2023年年报透露,那就是“老酒战略”——正是公司持续推进该战略,老酒品质进一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品质之上,唯有老酒”。2019年,基于生态酿酒、坛储技艺等多重领先优势,舍得酒业率先在行业里提出了“老酒战略”。 可以说,“生态”+“老酒+科创”,搭建起了舍得酒业产品品质的护城河。而始于明清至今仍升腾着酒香的泰安作坊、国家级非遗技艺加持下的“六老技艺”、原坛原酒原址的贮藏方式,则融合凝聚成为老酒价值的重要内涵。 舍得酒业在“老酒战略”上的真实与坚持,映射在企业经营上,就让它拥有了某种坚定的力量。 从产品在终端市场的表现来看,2023年舍得酒业中高档酒实现收入56.55亿元,同比增长15.96%。 “老酒战略…

    2024-03-22 消费
    5.0K
  • 一文探究于成龙窑香酒和于成龙的历史渊源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相信大家对唐朝杜牧的这句诗都不陌生。 可是大家可能不一定知道的是,山西杏花村是中国酒与酒文化的发祥地。杏花村酿酒历史悠久,地理条件独特,具有优良的地下水资源和特有的酿酒微生物群,人杰地灵,酒香味美,其酿酒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的商周时期。著名的汾酒就来自杏花村。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无与伦比的传统酿造工艺,精益求精的品牌文化理念,造就了汾酒这份千年传世佳酿。 于成龙窑香酒,传承于440多年的于家老酒坊。而于家老酒坊最早正是师出杏花村。 品牌历程——发端 公元1576年,于成龙祖父于采根据在杏花村的酿酒工作经历,返乡在永宁州于家山庄(今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创建于家酒坊。 水是酒之血,水必得其甘。于采坚持用“松泉”酿酒,一支延续至今。在北武当山脚下有个松泉村,该村国从北武当山脚流出的一股清泉而得名。水源旺盛、清澈甘冽、系玄武纪生成的自然水源,水体纯正无杂质,色泽清冽,富含有多种微生物营养元素,最符合人体需求,属于一级优质水源。 据现存于北武当山南天门前“朝圣”石牌坊下,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勒石碑文记载:“龙王山在冀永宁州城北百余里,东峙太行,南屏条霍,孟门浩荡而西沃,恒岳连云而北枕。至万历九年,海岳效灵,半山涌出井泉,其味若醴,居民病者饮之即愈。”松泉村东侧有一名叫“丹庄”的山梁。于成龙龙的爷爷于采在世时,就把这道山梁开垦成自家的田地。然后,借用松泉村的这股清泉采用古法酿酒工艺,用纯粮酿造白酒,一直延续下来。 品牌历程——传承 公元1640年,于成龙主持于家酒坊。有“天下第一廉吏”之称的于成龙,始终坚持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精神,为国为民,以“绝不昧天理良心”为己任,一心为天下人酿美酒。他十分注重于家老酒的品质,不光在酿酒原料上严格把关,而且对酿酒技术精益求精,很有造诣。 1681年(康熙二十年)于成龙回乡期间,将广收的酿…

    2024-03-15
    1.2K
已有 20 条评论
  1. 匿名

    受到疫情影响,企业利润下降,合情合理,另外不仅仅是这个原因,例如主动捐款捐物,子公司刚成立还需开拓市场等等,所以管中窥豹,井底之蛙的结果未必准确。

    2020年7月17日 12:15来自移动端10 11 回复
    • 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300万元至3700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额只有500万元至700万元,主要为本报告期确认的政府补助和抗疫捐赠。公司自己发的公告,自己看吧。

      2020年7月22日 14:509 10 回复
  2. 匿名

    其实我们消费者不管那么多,只关心酒好不好喝。天佑德青稞酒真的好喝

    2020年7月16日 18:13来自移动端10 10 回复
  3. 匿名

    青稞酒口感独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2020年7月16日 17:54来自移动端10 10 回复
  4. 匿名

    作为中国白酒阵营里的特色品类,青青稞酒的质朴与美好,理应从互助传递到全世界!

    2020年7月16日 15:49来自移动端10 10 回复
  5. 匿名

    青青稞酒我感觉还行吧,我比较喜欢喝青稞酒,比较符合我的口味。加油,奥利给!!!

    2020年7月16日 11:56来自移动端10 10 回复
  6. 匿名

    青青稞酒做为区域品牌,一直在努力拓展市场,把青藏高原的特产和文化推广到全国。但这种推广并不会一帆风顺,毕竟青稞酒的生态是业内公认的优秀,很显然在全国会遭遇其它白酒企业的联合排挤。如果假以时日,青青稞酒调整过来,估计会跻身全国一线品牌。

    2020年7月16日 09:38来自移动端9 9 回复
  7. 匿名

    说这些没什么用的,酒鬼们关心的是酒质,你天天盈利,但酒不好喝,我就不喝,青稞酒好喝不上头我就喜欢喝。

    2020年7月16日 05:58来自移动端9 9 回复
  8. 匿名

    不可逆转的客观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市场回暖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所以说青青稞酒才是一个敢于说真话的好企业。

    2020年7月16日 00:31来自移动端9 9 回复
  9. 匿名

    亏损必然有其前因后果,也不能单纯地归于经营问题,市场和消费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扭亏为盈也需要一个过程。

    2020年7月15日 23:25来自移动端9 9 回复
  10. 匿名

    相信青稞酒,支持青稞酒!

    2020年7月15日 23:08来自移动端9 8 回复
  11. 匿名

    青青稞酒经过这几年的运作 相信会迎来业绩爆发的这天。

    2020年7月15日 23:01来自移动端8 8 回复
  12. 匿名

    青青稞酒受新冠疫情的原因,现在销售业绩不佳,这只是暂时的,何必只看眼前,青稞酒这么好的健康粮食酒,健康饮酒是现在饮酒的新理念,我相信以后会好起来的。

    2020年7月15日 23:00来自移动端8 8 回复
  13. 匿名

    青青稞酒只是暂时的困难,企业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一定不会辜负投资者的,相信青青稞酒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带来一个非常漂亮的业绩!加油!看好青青稞酒!看好旗下各种青稞酒!

    2020年7月15日 22:46来自iPhone4 4 回复
  14. 匿名

    青稞酒那么好喝,销量肯定不错,有什么锅好摔啊!只是疫情对企业影响而已

    2020年7月15日 22:29来自iPhone7 7 回复
  15. 爱喝酒

    信任青祼酒

    2020年7月15日 22:24来自移动端7 7 回复
  16. 哈哈

    酒不错,会继续盈利的

    2020年7月15日 22:04来自iPhone5 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