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KOC、自来水,社交货币与酒

KOL、KOC、自来水,社交货币与酒
本文作者蔡学飞,知趣咨询总经理、酒水行业研究专家

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中国酒具有阶梯性、区域性与社交性,其中作为熟人社会生活重要的载体与道具,社交性可以说是中国酒最重要的产品溢价来源,更是中国酒能够不断穿越消费周期保持品类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怎么理解中国酒的社交价值,以及怎么运用这种社交性来增强产品的营销与销售,是酒企发展重要的研究课题!

社交货币的定义

人们天生喜欢分享

说到社交性就不得不提到社交货币,社交货币是营销中用来衡量用户分享品牌相关内容倾向性问题的概念,它背后的逻辑是认为消费者天然拥有乐于与他人分享的特质,并且消费者会通过某种物品与行为来塑造自己的形象,简单理解社交货币就是人们为了向他人证明自己眼光与价值而作为证明的物件!

最近很火的骑行,动辄几万的自行车,除了可以骑行健身,还可以围绕着买卖车辆、晒装备、介绍路线开展社交,而分享美景、感悟,骑行成了年轻人健身、社交,彰显个性、展现生活方式的“道具”之一,自行车就成为了社交货币。

中国酒本身就是日常生活消费品,饮酒又是典型的接触式聚集消费,因此在实际生活中,酒类产品天然就是“社交货币”载体,这既是中国酒自身品类属性决定的内涵,更是中国熟人民俗社交文化赋予的特征。

社交货币的作用

人们天性需要分享

社交货币理论的前提条件是假设人们需要分享,理论根据是人类天然属于群居动物,具有向外部寻找合作的社会属性,因而有着非常强烈的表达欲望,所以社交货币的本质是消费者需要借助品牌来表达自我,通过分享实现自我理想,消费者希望分享的东西让自己看起来很牛才行,品牌和产品需要能够帮助消费者建立更自信、更完美、更个性化的社交形象。

中国酒恰恰能实现这样的价值,从功能上看,饮酒的催情效果能够提高人们分享的欲望(酒精作为镇静剂延缓了人的反应与距离感);从感情上看,饮酒的品牌与产品是个人审美与价值观的体现(专业身份与知识储备是个人魅力视野的重要内容);从形式上看,与饮酒相关的民俗规则是消费者社会地位与社交诚意的重要体现(饮酒品牌与价格体现着社交成本、态度等)。

社交货币的产生

分享需要人们拥有共识

既然是货币,那么就有价值。社交货币的价值衡量标准是人们主动分享的强度,这又与人们的消费共识有直接关系,社交货币的作用与共识人数的规模成正比,而共识的内容就是情感认同、文化认知、身份认可,这里面最容易达成共识的首先是价值观(标签,我也是这样的人),其次是个人特权(内部人士),最后是友好人士(百事通),这就要说到“KOL”、“KOC”与“自来水”三个概念。

首先,KOL(意见领袖)的本质是“商业媒体”, KOC(意见消费者)的本质是“忠实用户”,前者通过内容创造来完成“铸币”,而后者通过分享来使货币“流通”起来。意见领袖的光环会为品牌和产品制造错觉、幻觉和心理暗示,让消费者产生向往,而大批量忠实客户会主动进行社交扩散,影响到更多的普通用户和潜在用户,其中最重要的日常工作就是要培养相当多的因为喜爱,用过产品,自发给产品进行宣传的“自来水”群体。

其次最快能够完成社交货币建设与传播的方式就是品牌/产品拟人化,把一个个严肃的、抽象的名称,被形象、生动、可吐槽、接地气的名称替代,流行开来。譬如广州塔是“小蛮腰”、央视大楼是“大裤衩”,萧敬腾是“雨神”,刘若英是“奶茶”,经典茅台是“飞天茅台”,红星二锅头叫做“小二”……

拟人化能够拉进消费者心理距离,降低市场接受门槛,形成讨论话题,创造语境反转,与消费者生活场景产生深度关联,从而达到实现品牌快速传播,提高产品识别度等目标!

社交货币的应用

成为社交货币是成功的关键

社交货币在酒类营销中应用非常广泛,中国酒就是人们为了社交而生,从祭祀、诗酒、宴席,到朋聚、收藏或自饮,中国酒与天地对话,与周边对话,与自己对话。

生活中的大部分中国人含蓄、内敛,羞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而酒精能够激发人的情绪,增强人们的表现欲,饮酒后人们通过富有个性和吸引力的语言和动作达到补偿、传达、感染和影响他人的效果,从而建立认同和联系,达到强化自身的形象,明确社会地位等作用。

从展示自我、寻找同类与匹配场景三个需求出发,一款酒需要具备“功能性”、“象征性”与“场景性”才能成为社交货币,并且越是有价的物质越是发达,人们越是愿意为无价的认同(错觉、幻觉、暗示)和社会价值买单,这一点在酒类消费品中表现最为突出。

现实生活中,极少数人是因为酒精依赖而饮酒,他们选择买某酒,喝某酒一定有着某种社交性考量,譬如飞天茅台首先是好的酒(功能),其次是贵的酒(经济),再次是少数人的酒(权威),最后是重要请客与送礼的酒(场景)。还有就是江小白的表达瓶,通过瓶身语录形式放大消费者情绪,强化消费者的身份认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促进品牌认同与产品消费!

最后,虽然说营销无定式,但营销的本质是研究人的需求,而社交是中国酒最核心的产品用途,也是中国酒历经时间洗礼而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打造产品的社交属性,完善产品的社交功能,是名酒时代下中国酒的最大价值源点与创新机会点!

本文转载自 老蔡酒话,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
上一篇 2022-12-15 17:21
下一篇 2022-12-15 18:17

相关推荐

  • 舍得老酒节落地新加坡、马来西亚,郭广昌称:坚定支持舍得酒业长期健康发展

    近期,在“文化出海”指引下,白酒企业主动突围,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开辟新的增量空间。舍得酒业抢抓出海窗口期,加速全球化布局,并将东南亚作为其国际化的重点市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继加拿大站、法国站后,舍得老酒节分别于7月31日、8月3日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陆续开展。活动以慈善拍卖、老酒品鉴等形式,深度触达本地核心圈层消费者,助推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与市场渗透力。 期间,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政界、商界、媒体界的知名人士及海外经销商代表受邀出席活动。复星、舍得酒业高管团队与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盛事。 老酒节IP相继落地东南亚国家,舍得夯实全球版图的重要高地 舍得老酒节IP为何“双击”东南亚市场?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 平安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白酒出口金额同比增速16.61%,其中东南亚市场贡献10.60亿元,依托区域经济增长、人口红利及消费升级趋势,东南亚有望成为白酒全球化重要增长极。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作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华人众多、购买力强,成为酒企布局的关键地。 马来西亚国家旅游局副局长 李泰康 活动现场,马来西亚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泰康高度赞扬舍得酒业在中马文化交流与慈善领域的贡献。他表示,“舍得”精神与马来西亚推动文旅融合、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中马友好的理念高度契合,期待更多中国优秀企业投身中马合作,共谱合作新篇。 复星国际董事长 郭广昌 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在马来西亚站活动上表示,复星将坚定推动舍得酒业和中国白酒文化走向全球。他提到,舍得近年来产研基础建设快速提升,展现出以老酒战略为代表的长期向好发展趋势。复星秉持长期主义理念,坚定支持舍得酒业长期健康发展——通过整合国内外生态平台资源,帮助舍得酒业深耕国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为中国白酒出海、中国文化出海贡献力量。他指出,东南亚华人根基深厚,对中国白酒有着天然情感,期望舍得酒能成为当地最受喜爱…

    2025-08-05 资本
    4.8K
  • 从中国白酒之乡射洪到法国巴黎,舍得酒业借老酒节IP打造文化出海新范本

    全球化经济浪潮下,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加速,酒企竞相出海探索新增量。在复星赋能下,舍得酒业以产品品质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内核,打造白酒出海新范本。 今年,舍得酒业创新出海模式,通过全球巡回举办老酒节,持续拓展国际“朋友圈”。继1月登陆加拿大之后,法国时间6月23日,舍得酒业于巴黎举办主题为“与世界分享中国智慧·2025法国舍得老酒节”的第二场海外老酒节活动。这场融汇东方智慧与法式风情的盛会,通过老酒拍卖、老酒品鉴、时尚派对等多元方式,生动展现了中国老酒文化的深厚底蕴,推动着中西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驻法使馆文化处一秘陈罡,法国国家品评鉴定酒类专家协会主席 Olivier BOUCHE,法国国家工业促进会副主席 Gilles-Henry Garault,法国执政党巴黎党部对外事务书记 Christine YE,巴黎大区工商会法中交流委员会秘书长苏小青,法国巴黎大区93省中小企业家联合会副主席、93省维勒潘特市议员Jacques Yang,复星全球合伙人、舍得酒业董事长蒲吉洲,复星法国执行首代朱剑逸,法曼尼酒业集团董事长、法中酒业协会会长王亚青,中欧经济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吴忠等领导嘉宾,以及华人商界代表、法国知名媒体代表共同出席本次活动。 老酒节IP走出国门陆续落地海外国家,标志着舍得酒业国际化战略的走深走实。此次法国舍得老酒节活动巧妙融入法国风情元素,为老酒注入年轻化与时尚感,实现老酒文化的“在地化”输出。 舍得老酒邂逅巴黎风情 “在地化”升级老酒价值表达 法国作为欧洲核心经济体和世界著名文化之都,烈酒产业发达,并拥有成熟且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其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和具有文化底蕴的产品有着较高的接受度,这为白酒的文化推广和高端定位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此外,还得益于中法两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紧密交流,法国消费者对白酒也具备良好的认知基础。此次老酒节IP亮相巴黎,以法国为据点辐…

    2025-06-25 资本
    5.9K
  • 金叫唤 | 保底30万件酒的协议泡汤了

    老话说得好,买卖不成仁义在。但有时候,不成买卖便成仇。 今天金哥带你看看酒业合作双方撕破脸皮前后,裹挟其间的喧嚣、浮躁甚至粗陋,以及可能的套路和陷阱。 “甲方”是来自陕西白水的杜康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它的大股东是陕西杜康酒业集团。 说起杜康酒,就不能不提及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历史上,杜康酒还曾引发了一场跨越陕豫两地的“杜康”商标之争,好在如今一切都平息了。 目前白水杜康确定5万吨产能目标,正在冲刺“全国清香白酒行业前十”。今年4月,陕西杜康酒业集团董事长张红军还告诉媒体,要坚持“让每一位合作商都有钱赚”的原则,实现合作共赢。 听闻此言,不知道来自安徽阜阳的心丽酒业公司(化名)负责人又会作何感想?四年前,心丽酒业以“乙方”的身份与白水杜康签订了一份名叫“商标许可及技术合作”的协议。 事实上,该协议除了第一条说到“商标”外,其他内容主要事关酒水的买卖。 该协议明确乙方“保底灌装任务”为30万件(500ml*6)。 同时约定,如乙方未完成协议任务量,需在协议签订时限,提前一个月向甲方支付保底任务量未完成件数的对应款项。 任何一方存在违约,协议规定按“合同总结算金额的30%”承担违约责任。 双方合作时间从2021年9月14日至2023年1月21日。 一字一句阅读完上面的协议内容,你会发现:30万件的保底灌装任务,心丽酒业即使不能按时完成,但也得限时把全款给付了。 一件6瓶,白水杜康以“每瓶6元”的价格跟心丽酒业结算。那么,30万件酒对应的酒厂货款至少是1000万以上。 对于这样的合作,白水杜康应该是熟门熟路。心丽酒业的实力又如何呢?成立于2018年的心丽酒业,注册资本50万元,股东是两个自然人。 不过,2021年,被认为是清香名酒的起势年。加上白酒行业当年涨价范围广频次高,这是不是也给了心丽酒业足够的自信,金哥就不知道了。 反正最后双方都信心满满地在协议上签了字。 彼时,…

    2025-04-29
    5.2K
  • 酒鬼酒缩水、多品牌协同难题待解,中粮酒业2025年百亿营收目标能实现吗?

    你知道浓眉大眼的中粮酒业,2025年的目标是什么吗? 争取2025年实现“整体营收”破百亿,这是中粮酒业成立5周年时对外宣布的。时间是2021年,也算是它的“十四五”规划。 而中粮酒业更长远的目标则写在中粮集团的官网上,打造“中国最优秀的综合性酒类公司”。 什么是“最优秀”?在金哥看来,可能不是中国的“帝亚吉欧”,至少也是中国的“保乐力加”吧。 中粮酒业的全称是“中粮酒业投资有限公司”。雄心勃勃的它,旗下拥有一些响当当的品牌:“长城”“华夏”“桑干”“五星”“酒鬼”“内参”“雷沃堡”“孔乙己”,以及进口酒商号品牌“名庄荟”。 一、实现了哪门子的“协同”? 中粮酒业今年能顺利实现营收百亿的目标吗? 金哥查了下,在中粮酒业2021年宣布百亿目标时,酒鬼酒(000799)当年的营收为34亿元。 而2024年,酒鬼酒预计营收仅实现14亿元左右。 四年时间,营收不增反减,还缩水了20亿元,这无疑为中粮酒业的“十四五”规划能否顺利收官,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酒鬼酒“喝大”的背后,其他品牌能否顶上,并弥补这个“缺口”呢? 在此,我们可以根据公开资料来评估下。 中粮孔乙己酒业有限公司,是中粮酒业100%控股的黄酒企业。多年来,中粮酒业一直试图推动“孔乙己”混改,但迟迟没有下文。 据金哥了解,2023年“孔乙己”实现营收约6152万元。而同期的黄酒上市公司,最少的营收也有5亿元。两相比较,“孔乙己”的体量跃然纸上。 长城葡萄酒,是中粮长城酒业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品牌。2021年,其曾提出在2025年努力实现营收50亿元。 不过,这只是愿景描述而已。这里有一个可资参考的案例:作为葡萄酒行业领军企业的张裕,2024年营收32.77亿元,同比下降25.26%。 行业龙头尚且如此,其他企业的光景,恐更是一言难尽。 金哥注意到,之前有媒体披露:由于中高端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再叠加消费萎缩等因素影响,长城…

    2025-04-23
    5.4K
  • 酒鬼酒的战线收缩 打了谁的脸

    高峰能带领酒鬼酒(000799)攀登下一个“高峰”吗?最近,该公司管理层公开放话,“5年之内,恢复并超过2022年的水平”——老实讲,这个目标有点自知之明,但也有点盲目自信。 酒鬼酒最新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营收约14.23亿元,同比再次大降49.7%左右;净利润1000万元-1500万元,同比下降98.17%-97.26%,距离亏损仅一步之遥。存货、合同负债等前瞻性财务指标,可更清晰地看到酒鬼酒当下的经营困境。 那么,2022年酒鬼酒又是什么表现呢?当年实现营收34.1亿元,归母净利润9.99亿元。 两相比较,现在营收还差了20亿元,净利润连2022年的零头都当不到,整整差了9亿元。 如果再看看当下经济环境和行业周期,金哥认为,未来5年,酒鬼酒能收复“失地”已算不错,谈什么“超过”2022年,可能有点奔放了。 2024年2月,高峰接替王浩成为酒鬼酒新任董事长。掐指算下来,也有一年多了,目前酒鬼酒的表现还很难说是彻底扭转了颓势。 从高峰为酒鬼酒开出的“药方”来看,核心是收缩战线,把主攻方向聚焦在酒鬼酒的“大本营”湖南市场,未来湖南市场占比“要超过总体销量的60%”。 金哥注意到,这个“战略收缩”,可谓将前任的脸,打的啪啪响。 在2022年6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时任酒鬼酒新任董事长王浩曾信心满满地表示,“中粮对酒鬼酒的定位就是走全国化,不太可能仅定位在湖南做一个业务,中粮的胃口没那么小,视野也没那么窄。” 彼时的王浩,绝不会想到后面的风云突变,以及一地鸡毛。 问题来了:现在高峰的“收缩”,是酒鬼酒的一次“明智回归”,还是说会让酒鬼酒因本土发展空间有限而失去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金哥给大家做道算术题。湖南白酒市场的总规模大概280亿,未来5年,酒鬼酒若顺利收复2022年“失地”,营收再次突破34亿元,那依酒鬼酒湖南市场要“超过总体销量的60%”来计(34*60%=…

    2025-04-03
    4.7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