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连下6道“金牌” 现金贷监管将从这4方面下手

在分析人士看来,留给“现金贷”平台的机会不多,超九成“现金贷”平台将遭淘汰。

对于现金贷和整个互金行业来说,2017年的冬天格外冷。

11月21日晚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

11月23日上午央行、银监会联合召集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会议,17个批准开展互联网小贷业务的省市金融办参会,汇报辖内网络小贷机构批设情况;

11月24日中国互金协会发布了《关于网络小额现金贷款业务的风险提示》,要求相关机构应当严守法律底线,不具备放贷资质的应立即停止非法放贷行为。

11月27日,媒体报道称,在北京互金协会召开的探讨现金贷监管方案的闭门会议上,北京市金融局局长霍学文提出几项要求,其中包括:

  • 没有放贷牌照或者P2P平台的,从事现金贷的一律取缔;
  • p2p平台从事现金贷的必需向北京互金协会报备;
  • p2p平台从事现金贷的,利息和费率加起来不能超过36%的要求;
  • 时间点要求是12月31日。

11月29日,部分信托公司已经接到窗口指导,不支持发行底层为“现金贷”的ABS项目,而涉及整个消费金融行业更为严格的监管规范也可能正在路上。

12月1日晚间,“现金贷”监管落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通知》划出了行业的三大门槛:综合利率36%以下、牌照和场景依托。

清理整顿回头看以来,“顶风”成立的交易场所一览

一道道通知直击“现金贷”的“任督二脉”,将这个从去年开始野蛮生长的短期网络小额借贷业务牢牢掐住。然而,针对互金行业的整肃风暴才刚刚开始,“现金贷”只是那颗投入湖面引起涟漪的石子……

从“发薪日贷款”到中国的“现金贷”

讲清楚“现金贷”,还从它的本源说起。“现金贷”是一个舶来词汇,它的英文对应词组是payday loan,中文直译为“发薪日贷款”。

早在1900年时,美国就有放贷者以低于工人工资水平的价格提前从工人手里购买获取工资的权利,这相当于将工人未来工资在当下折现,这种工资购买就是早期的“发薪日贷款”,目的是为了规避当时美国各州关于高利贷的法律监管。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发薪日贷款”指的是小额、短期、无担保的借款。

然而现在,这种贷款与借款人还款是否和“发薪日”挂钩已经没有关系了。

当这种短期、小额、无抵押的贷款在中国兴起的时候,它有了一个中国对应的名字“现金贷”,用“现金”这个词来概括定义这种贷款,更多是强调是这种贷款没有特定的消费场景,目前它在国内服务对象更多是年轻人、低收入群体。

“现金贷”≠“纯信用类现金贷款”

与“发薪日贷款”类似当年在美国兴起的情况类似,中国的金融市场也正在经历金融自由化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传统银行体系无法满足消费金融的巨大需求,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地方小贷牌照的发放,让很多“现金贷”公司得以迅速扩张。

为了进一步弄懂“现金贷”的涵义,我们先来看它在概念上的种属关系。“现金贷”的上位概念是消费类贷款,具体到消费贷款,我国有广义的消费贷款和狭义的消费贷款之分,前者(广义的消费贷款)包括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学生贷款、以及狭义的个人消费贷款。而后者(狭义的个人消费贷款)则包括购物分期;纯信用类现金贷款,超短期高利率“现金贷”。

其中,“现金贷”的定义最容易与“纯信用类现金贷款”所混同。当然,如果从字面理解,这种区分意义不大,你也许会认为,借贷机构给我的是一笔“现金”,这是一个贷款,所以叫“现金贷”,然而,这种区分在你理解这两类业务的本质以及监管的区分上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人和黑猩猩都属于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二者的DNA相似度超过了99%,然而即便是这1%不到的差距,却让人类与黑猩猩有了根本的区别。例如,让人拥有了语言能力的人类FOXP2基因所制造的蛋白质,与黑猩猩的对等蛋白质不同的只是两个氨基酸。但正是这个微小差距,让人形成了语言能力,并进而创作出灿烂的文明。

同样,“超短期高利率“现金贷”(中国语境下的“现金贷”)和纯信用类现金贷款也有着显著的区别。

首先,风控数据的来源不同。按照业务发起主体不同,“纯信用类现金贷款“主要分为两类,银行系发起主体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央行征信系统和银行自身数据,典型的如招商银行的闪电贷和建设银行的快贷,而互联网公司发起主体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自有社交、电商、支付平台的交易数据,典型的如微粒贷、蚂蚁借呗;反观“现金贷”企业,他们通常没有自己的场景,数据或者来源于第三方信用和个人提交的信息,或者来源数据交换和互联网爬虫程序。

其次,贷款利率的高低不同。“现金贷”利率普遍较高,年化利率普遍超过36%,“纯信用类现金贷款”利率较低,日息为万五左右,单利年化不到18%,随借随还,不收取违约金。

因此,比照美国“发薪日贷款”的定义,中国对应的“现金贷”概念,更确切的说应是“狭义的个人消费贷款”中的“超短期高利率现金贷”,它也具有期限短(通常短于1个月),利率高(通常高于36%),金额小(通常低于5000元)等特点。

“现金贷”企业良莠不齐的现象非常严重。不排除有少数优秀的企业确实通过大数据进行风控,我就在北京和上海都见过几家。即便是为业界诟病最多的趣店,在一位曾经深入与该公司有过业务合作的业者看来也有一点冤枉。用他的话说,趣店的产品趣分期在进入这个市场之后,曾因为拓展市场份额和分期乐开展了价格大战,实际上是拉低了校园贷产品的利率水平,因为双方的竞争,校园贷的利率一度降低至和信用卡取现的水平差不多,因为我的这位朋友曾经帮趣店卖过资产,所以出于对自身平台安全性的考虑,他非常仔细看过趣店的风控,趣店在给学生贷款要看他们的银行卡流水,判断他们的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学生的收入多从父母处得来)。“你说每个月还200-300块钱,能有多大的风险?”

然而,大多数“现金贷”企业还是采取高利率来覆盖高风险的商业模式。长此以往,不可避免引发客户的逆向选择,留下来的只能是越来越差的客户。

与此同时,各种“现金贷乱象”经由媒体的报道也正在浮出水面。比如利率明显高出我国民间借贷合法利率范围(所谓“嗜血的现金贷“)、催债手段恶劣(如”裸条“等)、部分恶意借贷(如医美、教育分期的骗贷)等等。

“嗜血的现金贷”这个词就在近日引发巨大争议。但是细究起来,这更像一个文字游戏。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例子,比如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经常辩论的一个焦点是堕胎是否应该合法化。共和党人说胚胎再小也是一个生命,民主党人说胚胎并不是生命。但其实双方辩论来辩论去,分歧点只在于到底什么是生命,这就是文字游戏,再怎么辩论下去也不会有结果。

同样的,现金贷是否嗜血,是否具有道德性,也要看你怎么去定义嗜血,怎么去定义道德。当然,很多时候我们连“现金贷”是什么还没有区分清楚,遑论价值判断。

现金贷监管四大方向

所以,首先应该明确监管意义上的“现金贷”是什么。其次,对“现金贷”的监管可以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对“发薪日贷款”监管的方法。在牌照、利率管制、消费者提示、产品的透明度规定指导性原则,要求“现金贷”企业合规经营。

从目前媒体报道出的消息看,国内对于现金贷的监管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首先是对牌照的要求。目前,“现金贷”企业主要使用的是地方网络小贷牌照,现在已有的牌照将面临清理整顿,无牌照企业将一律不得放贷;
  • 其次,是对最高借款利率的限制。目前最高法司法解释已经规定年化利率超过36%的部分不予保护,预计36%APR将成为行业的高压红线;
  • 再次,是对合作模式的规范。助贷的模式可能被认为有瑕疵;
  • 另外,监管机构可能对于“现金贷”企业的资金来源做出限制。比如规定金融机构不得为其提供资金。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7-12-05
下一篇 2017-12-07

相关推荐

  • 恒昌公司放贷生意经:“马甲”公司通过收购债权违规放贷?

    从恒易贷到普融花的,再到恒小花,恒昌公司套上“马甲”延续着网贷的生意。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12月21日,针对恒昌公司的投诉为41957,针对普融花的投诉有9034条,针对恒小花的投诉有3868条。 近期,有消费投诉称,其更换银行卡后还款余额充足,但普融花一直显示还款失败,导致逾期。在暴力催收等。 实际上,普融花APP目前已在应用商店下架,消费者自然也就找不到APP。不过据消费者投诉称,普融花已经变成了“恒小花”。 普融花是由北京网众共创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移动借贷产品智选App,前身为恒易贷,而北京网众共创科技有限公司则由恒昌投资(香港)国际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2020年8月,恒易贷因为侵害用户权益行为,被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通报。彼时正值P2P遭遇暴雷潮,P2P遭到口诛笔伐,恒易贷遂更名为普融花,但普融花也没过多久就被应用商店“除名”。 普融花“消失”了,但消费者依然遭受着“摧残”。除了上文提到的还款艰难的问题外,普融花还被消费者大量投诉央行发布的公告【2021】第3号文,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存款类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

    2023-12-22
    2.5K
  • 男子看黄推掉陷阱,两个多小时被骗20余万,18万多是从借呗、招联、美团、携程、中邮、马上消费金融临时借来的

    电信诈骗固然可恨,但这些现金贷平台又在这场骗局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直到主人公最后向父母借钱时,在才家人的劝说下幡然醒悟,选择了报警止损。

    2023-07-20 TMT
    15.3K
  • 1440%!今日头条副总裁谷文栋被指从事高利贷,来看回应……

    早几天,在一个由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广东省公安厅网警总队等共同主办的“2019年网络安全专题发布会”上,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常务副主任点名了几个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恶意扣费的App。包括金山词霸、墨迹天气、分期宝等。 分期宝,这个被监管点名的App,背后还有一系列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经过一系列的股权关系穿透发现,分期宝或是现金贷APP。 今日头条主管金融的副总裁,掌控着数家壳公司,曾集中注册了15个现金贷APP,持续发放砍头息高达1440%的小额现金贷。直到2019年初,大部分APP仍然活跃在地下现金贷社区里。至今,这15个APP已下架非法现金贷产品,改为从事导流业务。 变种714高炮 分期宝,从高利贷App,其中更是充斥着各种714高炮。 在分期宝,借款3000元,实际到账2100元,5天还一期,每期还976元,一共需要还6期,也就是本金加利息一共要还5856元。 5天还一期,总共30天,30%的砍头息,实际年化利率高达280%左右。这是714高炮的新变种。至于催收问题,分期宝App所掌握的13项权限——读取已安装应用列表,读取通讯录和通话记录、读取短信、读取并修改或删除SD卡中的内容,直接拨打电话号码、拍摄照片和视频。随便哪一条,都能把你治得服服帖帖。 高利贷公司背后的今日头条副总裁 监管点名的直接原因,是分期宝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不过,分期宝还存在更为严重的违规问题。 根据企查查显示,北京奇点加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和唯一股东为自然人彭秋婷。这家公司登记的网贷软件有“分期宝”、“贷款快手”、“现金快贷”等三个,登记批准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17年11月。 另外,腾讯应用宝检索信息显示,“分期宝”的开发者为北京奇点加速科技有限公司。“现金快贷”开发者则为七久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久科技”…

    2019-09-26
    13.9K
  • 拿金碗,吃黑饭,助纣为虐 国资背景持牌机构中原消金为高炮导流,年化利率3000%!

    来源:网贷天眼 叮咚一响,钱就到账。想想这个画面,是不是就很美滋滋? 但你可曾想过这样的画面:银行卡里多了一笔钱,但你唯恐避之不及。 就在今年9月份,不少用户投诉遭遇了有钱到账却惊恐不已的一幕,他们想不明白,只是在APP上看了下,明明没有借款,却偏偏被强制下款,利息还高得吓人,明显就是遇到了高炮平台。 “想不到!想不到!!中原消金推荐的产品竟然这么坑。” 更令他们意外的是,竟然是持牌的中原高利贷。强制下款。” 类似投诉的内容还有很多,黄先生表示,他在9月1日晚在中原消金App里下载了雅思兰贷,在未确认借款的情况下也被强制下款,借款2000元,实际到账1280元,借款期限6天。 按照这样的案例算下来,雅思兰贷借款年化利率已超3000%。 不仅是雅思兰贷,中原消金还为蚂蚁上树等多家高炮平台导流。 例如,9月8号“无面男”在黑猫投诉上发帖:“在中原消费金融申请额度失败后,中原消费金融平台推荐蚂蚁上树贷款,我申请了额度,但是看到1600元额度,借6天利息915元,我就放弃了,但是蚂蚁上树强行放款……” 据媒体报道,中原消费金融客服未否认为蚂蚁上树导流,仅回应称,APP前端有明确话术提示平台与其无关,只提供转下载接口。 根据近日互金商业评论的报道,中原消金APP不再推荐“雅思兰贷”、“蚂蚁上树”等高炮APP,仅为4家贷款平台导流,分别为360。 这也意味着,被用户大量投诉为“714高炮”导流以及媒体的曝光之后,中原消金已下架相关支付宝注册用户的易分期产品。 再来看中原消金的出身,其注册资本8亿人民币,股东为中原银行和上海伊千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发起设立,持股比例分别为78.12%、21.88%。 公开资料显示,中原银行主要股东为河南投资集团和永城煤电控股,这两家公司背后最终控制人均为河南省政府。 而伊千网络,是中民未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中民未来的控股股东,为中国…

    2019-09-26
    7.2K
  • 网贷纪传史:33个历史瞬间回顾行业沧海桑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监管政策、行业数据、重点事件、代表性平台案例等多个维度客观记录这段历史。 以史为鉴,以知兴替。 某网贷平台创始人:“我们经历过投资机构门庭若市的盛况,也遭遇过被人赶出会议室的窘境。” 2007年,创立了彼时国内最大播客网站“菠萝网”的顾少丰,毅然决然地关停掉了这个网站,原网站维护人员保持不变,一个名为“政府工作报告。受政策东风影响,无数嗅得商机的创业者投身此行业,资本亦望风而动。 国资系、上市系、风投系、民营系等诸多背景流派粉墨登场。 那个时候大家都还很年轻,不知道这个热火的行业未来将承受什么。大家几乎都以为自己坐在了风口上,能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只是后来,有些风口喷出来的是岩浆。 有人“捞一票”之后远遁异国;有人“走钢丝”之后锒铛入狱;有人“流动性危机”之后黯然退出;有人秉承“普惠金融之心”咬牙坚守;有人对此行业心灰意冷掉头转型。 本文摘取了这段波澜壮阔历史中的诸多事件,这其中包含制度模式上的创新、风险事件的案例、逐步完善的监管体系。 导语 制度模式篇 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P2P成立 第一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司 第一家提出“刚兑”服务的平台 第一家推出优选理财计划的公司 第一家行业门户网站的成立 第一家过亿美元的融资 第一次提出“去担保化” 第一家银行系平台于2013年成立 金融科技第一股 “趣店”的争议上市路 行业风险篇 第一家倒闭的公司 第一家跑路的公司 行业遭受首次密集型黑客攻击 第一个亿元大标的出现 最著名的“多头借贷”借款人 跑路最快的平台 最臭名昭著的平台 社会“讨伐”的“裸条事件” “最不可能出事的平台”倒下 P2P网贷行业最严重的信任危机 监管动作篇 第一份监管关于风险的提示 八部委调研互联网金融关注P2P网贷 互联网金融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部行业基本法 “国字头”自律组织的成立 行业铭记“8·24” “银行存管”成为行…

    2019-09-26
    23.5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