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利率超26倍!“超利贷借条”残暴收割现金贷用户 借贷宝躺枪

超利贷借条几乎毫无门槛,他们藏在地下,几个人就可以开干。获客野蛮,风控简单粗暴,利用借条工具、搞定通讯录,就能放款。而催收,更是毫无底线。

用户在借贷宝借700 一周后要还3000

借条的风控如何做?

“需要你的芝麻分高于500分,还要提供身份证、地址、手机号,并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平野称,但这样还远远不够,他们还要搞定通讯录。他们会要求用户,下载一个QQ同步助手或网盘,将通讯录同步,让用户告知账号和密码,然后他们再去下载通讯录。拿到这些数据后,他们才敢放款。

借条的利息,高得吓人。

“这群人风险太高,所有肯定要用高利息来覆盖高风险。”平野称。

“现在大部分借条的利息,都是这么操作,700元,借7天后,要还1000元;1000元,借7天,要还1500元。”平野称。

用户苏毅尧如今已借了7个借条,到手7700多,应还1.3万,加上逾期罚金,如今已滚到了5.2万。

而借款时长,均是一周。

“你先要在借贷宝平台上,加超利贷的人为好友,然后他们要求我发布2000元的借条。”苏毅尧称。第一次,超利贷的人会在借贷宝上,给他500元,然后苏毅尧把500元再给对方转回去;接着对方再给他500元、300元,都需要转回去。直到最后转的700元,才是最终到手的钱。也就是说,苏毅尧借了700元,却在借贷宝上欠下2000元的借条。

这2000元的“借条”,就成为对方的筹码。因为苏毅尧不太可能去借贷宝上还钱,因为除非还2000元,否则不可能“销条”。他只能通过线下或其他方式还钱,然后让超利贷的人来“销条”。

“对方会让我在微信上,把1000元转给他。”苏毅尧称,最坑的是,很多时候,他将钱还了,超利贷的人根本不“销条”,还将他直接拉黑。“借贷宝会催收我,让我还款。我和他们沟通,说实际上已还款了,还能提供转款记录,但借贷宝不认。”苏毅尧称,这种时候,他只能再往借贷宝的借条里还款2000元,才能销条。

这相当于,借了700,却还了3000。

“私下这些转款行为,我们很难去定性。”借贷宝的客服人员称,“万一是好友间的转款、红包呢?如果我们私自消除借条的话,很可能引发纠纷”。客服人员建议,这种情况下,当事人最好报警,如果警方介入的调查或法院判决,并提供相关证明,他们可以“申请停止催收”。“千万不要和网上的陌生人发生借贷行为,一定要是熟人间的借贷才可以。”客服人员反复强调。

如此来看,超利贷借条的贷款条件简直“蛮不讲理”,为何借款人还能欣然接受?

“他们太缺钱,没钱的时候,什么条件都可以接收。”平野称,这群人就如对借贷上瘾了,“毒瘾发作,你怎么可能抵抗”。

女生逾期P裸照 男性逾期P殡仪馆照片

超利贷借条就如一个深渊,一旦踏入,根本没有逃生的机会。

借条的逾期罚金极高,拖欠一天,就要罚两三百元。

如果不还?“那最黑暗的一幕就要开场了。”平野称,超利贷借条的催收,是极为野蛮的。如果是女生,他们会将女生手持身份证的照片,P成裸照,然后威胁借款人,如果不还款,就直接群发给借款人的亲朋好友。如果是男性,就P成躺在殡仪馆的照片。

年利率超26倍!“超利贷借条”残暴收割现金贷用户 借贷宝躺枪

“我们团队里专门招了一个设计,就干这个事。”平野称,寄一个小骨灰盒、P照片,这是比较常用的手段。

在这种高压下,很少有借款人经受得住。

平野正在将成千上万的用户拉入深渊,榨取他们最后一滴油水。尽管挣钱越来越容易,平野却越来越恐慌,因为每一步都是“危险”的,每一分钱都不干净。

“我们的办公室藏在一个地下室,连外卖都不敢点。”平野称。

凝望深渊者,也必将被深渊凝望。

(文 | 零和 戈森  本文中的借条模式,特指“超利贷借条”,应受访者的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8-01-26 16:39
下一篇 2018-02-05 16:40

相关推荐

  • 恒昌公司放贷生意经:“马甲”公司通过收购债权违规放贷?

    从恒易贷到普融花的,再到恒小花,恒昌公司套上“马甲”延续着网贷的生意。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12月21日,针对恒昌公司的投诉为41957,针对普融花的投诉有9034条,针对恒小花的投诉有3868条。 近期,有消费投诉称,其更换银行卡后还款余额充足,但普融花一直显示还款失败,导致逾期。在暴力催收等。 实际上,普融花APP目前已在应用商店下架,消费者自然也就找不到APP。不过据消费者投诉称,普融花已经变成了“恒小花”。 普融花是由北京网众共创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移动借贷产品智选App,前身为恒易贷,而北京网众共创科技有限公司则由恒昌投资(香港)国际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2020年8月,恒易贷因为侵害用户权益行为,被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通报。彼时正值P2P遭遇暴雷潮,P2P遭到口诛笔伐,恒易贷遂更名为普融花,但普融花也没过多久就被应用商店“除名”。 普融花“消失”了,但消费者依然遭受着“摧残”。除了上文提到的还款艰难的问题外,普融花还被消费者大量投诉央行发布的公告【2021】第3号文,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存款类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

    2023-12-22
    3.5K
  • 男子看黄推掉陷阱,两个多小时被骗20余万,18万多是从借呗、招联、美团、携程、中邮、马上消费金融临时借来的

    电信诈骗固然可恨,但这些现金贷平台又在这场骗局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直到主人公最后向父母借钱时,在才家人的劝说下幡然醒悟,选择了报警止损。

    2023-07-20 TMT
    23.2K
  • 高利贷+暴力催收的360 入主金城银行后吃相会好看些吗?

    来源:花朵财经 原标题:360金融的吃相会改善吗? 上周五晚间,三六零(601360.SH)公告称,公司拟按照1.42388元/股的交易价格,受让天津金城银行5名原发起股东合计持有的9亿股股份,交易对价12.81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直接持有金城银行30%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至此,金城银行成为继字节跳动、腾讯、阿里之后,第三家控股商业银行的互联网企业。 对于360来说,一切,似乎正在往好的方向调整。然而,结合360近几年一系列的资本动作,不难发现所谓的重大利好,对于360更像是杯水车薪。 360借条,吃相难看的“普惠”金融 市场上打着360旗号的品牌进行营销的,有两家,一家掌控“融360”的北京融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家企业与360集团并没有过多交集。 另外一家,则是和360有直接关联关系,掌控“360借条”产品的上海淇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淇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背后的真正话事人,是360集团掌舵人周鸿祎。 搜索国内平台关于360借条的投诉信息,不难发现和其他两大巨头借助流量和业务模式开展普惠金融不同,360借条,似乎在一开始就用上了高利息,强催收的野路子。 在聚投诉平台上,关于360借条的投诉量达到9896次,位居金融类产品投诉量前列。 而在新浪旗下黑猫投诉平台上,360借条投诉量则达到11037次,也成为重点金融类投诉对象。 客户投诉的主要诉求,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息过高,存在暴力催收,爆通讯录呈常态。 现在借贷平台留取通讯录作为催收依据,已经成为常态。但是像360借条这样收取高额利息之后,仍旧对借款人不依不饶的,在一二线互联网品牌中,还比较少有。 “10多分钟打5个电话”,成为360借条催收的常态化操作。 第三,利用软件漏洞,推荐其他高息贷款APP,阻止客户注销账户。 除了在收取高额利息和极限催收上“下功夫”之外,360借条背靠国内最强的网络安全公司,…

    2020-06-08 TMT
    11.9K
  • 1440%!今日头条副总裁谷文栋被指从事高利贷,来看回应……

    迄今未获得放贷资质 过去的事实证明,今日头条在现金贷问题上一直是口是心非。 2017年9月,有报道称,今日头条正在招兵买马进军金融业务。但今日头条立刻发出澄清声明“我们从事金融业务的传言不实。” 2018年6月,字节跳动收购北京华夏保险经纪有限公司100%股权,切入保险销售行业。 2018年7月,今日头条APP中已经上线了在线借贷板块“放心借”,其位于“我的钱包”的九宫格中。用户打开放心借后,可以看到最高借款额度20万元,以及所宣传的日利率低至0.03%起。其放贷合作机构为华夏银行、第三方支付牌照。 不过,第三方支付牌照并不等于借贷消费金融等重要的金融牌照。这也意味着,今日头条其实并没有从事放贷或者助贷的资质。可以说,在金融领域野心勃勃的今日头条,其再APP中已经上线了在线借贷板块“放心借”,属于非法放贷业务。 成立于2012年的字节跳动,历经多轮

    2019-09-26
    16.9K
  • 拿金碗,吃黑饭,助纣为虐 国资背景持牌机构中原消金为高炮导流,年化利率3000%!

    消费金融迎来两极分化 不能唯利润驱动 今年5月河南日报客户端,刊发了一篇《中原消费金融:激活年轻人消费潜力 跑出新时代最好成绩》。 其中,中原消费金融公司的CEO周文龙说:“我们要顺应时代,理解年轻人,服务年轻人,助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报道还提到,作为正规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必须不断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持续满足年轻人对美好生活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添加动能。 满足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似乎在现实中变了味,变成刺激年轻人物欲的膨胀,进而超前乃至过度消费。 大火的360融资渠道缺乏、资产端受制于银行,获客成本高,消费场景饱和。但依靠流量变现、赚取快钱的模式,依旧大行其道。 长此以往,场景深耕不足,渠道拉新将成为恶性循环。而作为持牌机构,无疑需要有更大的责任感,不能拉低谨慎和风控的门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更不可被逐利之心轻易驱使。

    2019-09-26
    8.4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