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签约!中壬银兴数字金融项目落地苏州

11月5日上午,由中壬银兴与吴中高新区、苏州征信联合举行的吴中高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平台揭牌暨中壬银兴数字金融项目签约仪式成功举办。会上,中壬银兴分别与吴中高新区、苏州征信完成数字金融和企业债权评估模型联合开发两个项目的签约。

正式签约!中壬银兴数字金融项目落地苏州

出席本次仪式的有:中壬银兴董事长曹洪基,中壬银兴副总裁刘杰;苏州企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旭锋,苏州企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州市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筹)宋元;国信证券苏州分公司副总经理杨家腾;吴中区副区长、吴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伟,吴中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胥口镇党委书记吴婧,吴中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秦铮,吴中高新区招商局局长唐苏。

深入长三角腹地,携手政企开拓数字金融新版图

吴中区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作为吴中区“三区一城”中的重要板块之一,吴中高新区近年来紧扣“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两大核心主题,围绕区内核心产业和特色产业,全面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双向突破。苏州征信则是苏州市首家获得企业征信备案证的公司,为推进长三角征信机构跨区域互联互通、促进长三角经济金融一体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式签约!中壬银兴数字金融项目落地苏州

吴中区副区长、吴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伟致辞

此次项目签约,是中壬银兴与吴中高新区、苏州征信的政企强强联合,也是中壬银兴数字金融业务版图的又一次里程碑式开拓,为长三角核心区域及周边提供数字金融服务。中壬银兴将发挥在数字金融领域多年的研发经验及在金融信贷风控的领先优势,为项目合作提供包含技术、专利算法、数字化金融模式等在内的支持。

进军“人工智能+金融”深水区,赋能吴中区人工智能产业新发展

苏州征信依托苏州市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率先在苏州地区开展了人工智能+金融的场景探索,建立了广泛的生态伙伴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场景应用经验。此次中壬银兴与苏州征信签署企业债权评估模型联合开发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壬将与苏州征信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出坚实步伐,共同进军“人工智能+金融”深水区,赋能吴中区人工智能产业新发展。

会上,苏州市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筹)宋元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签约的数字金融项目将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联邦隐私计算等前沿技术,打造一个高效、安全、便捷的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正式签约!中壬银兴数字金融项目落地苏州

苏州企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州市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筹)宋元致辞

为完善数字化金融支持,推动“人工智能+金融”创新发展,营建数字经济创新生态,打造吴中数字创新创业高地,活动现场,吴中高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平台揭牌,中壬银兴将联合苏州征信为该平台提供相关数字金融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支持。

正式签约!中壬银兴数字金融项目落地苏州

揭牌仪式

逐鹿数字经济新时代,激发金融创新新活力

事实上,这并非中壬银兴的首次政企合作。早在今年初,中壬银兴就与合肥政府签约成立科创数字化融资平台,依托独有的专利算法模型,创立了全新的科创企业金融服务范本,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转化,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率。

目前,中壬银兴金融场景风控系统不仅应用于政府,还包括了银行、融担、保理、财会、供应链金融、证券、融资租赁、商会协会等。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壬银兴可提供系统定制,业务链条打通、平台开发和运营等服务支持。

正式签约!中壬银兴数字金融项目落地苏州

苏州征信与中壬银兴签约

正式签约!中壬银兴数字金融项目落地苏州

吴中高新区与中壬银兴签约

随着今天的揭牌和两个项目签约仪式的完成,中壬银兴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业务版图正在不断扩张填充。这也意味着由中壬带来的数字金融服务模式正在被各地政务机构认同和应用,激发当地金融创新新活力。

正如中壬银兴曹董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在吴中高新区打造华东地区总部,将进一步帮助中壬银兴开拓华东金融领域市场,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开展企业融资贷款、风控评价等相关数字金融业务。”

正式签约!中壬银兴数字金融项目落地苏州

中壬银兴董事长曹洪基致辞

接下来,中壬银兴将着力提升数字科技水平,持续优化产业创新生态,为更多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各方共享资源,共同助力夯实当地数字金融技术基础,激发数字金融发展新活力。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24-11-05 20:04
下一篇 2024-11-13 10:04

相关推荐

  • 平安银行贷款电话服务怎么样?客户心声是行动的指南针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新征程中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目标任务,平安银行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高质量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聚焦民营企业在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多措并举、精准施策,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力。在实体经济融资的关键环节,平安银行贷款电话服务以独特的优势,成为了连接银行与客户的桥梁,为广大客户提供了一站式、即时、专业的贷款服务体验。 响应实体经济融资的迫切需求,打造一站式贷款服务 平安银行贷款电话响应实体经济融资的迫切需求,通过这一电话平台,客户可以轻松获得贷款咨询、申请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无需繁琐的线下流程,只需一个电话,客户就能即时了解到各类贷款产品的详细信息,包括利率、还款方式、申请条件等。专业的客服团队随时待命,耐心解答客户的每一个疑问,确保客户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平安银行贷款电话服务离不开多重服务优势的支撑,全天候的服务模式确保了客户在任何时间都能获得及时的帮助和解答,实现了“随时随地,服务在身边”。平安银行高度重视客户隐私保护,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客户信息安全,为客户营造了一个可靠的金融环境。 精准对接,金融服务送进“千企万户” 为了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平安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通过面对面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平安银行深入了解了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精准对接融资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这一过程中,平安银行贷款电话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银行与客户沟通的重要渠道。通过数据分析和技术手段,为银行提供了客户反馈和市场信息。 近年来,在AI技术快速发展之下,平安银行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务。智能客服机器人24小时在线,快速响应并处理客户疑问,提高服务效率。AI分析客户数据…

    2024-12-31
    2.6K
  • 政府指导,普惠乐山!2025年度“乐山惠嘉保”开放参保!

    为进一步完善乐山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保障需求,2024年12月17日,由乐山市医疗保障局、乐山市财政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乐山监管分局指导的2025年度“乐山惠嘉保”正式升级上线。 乐山市人民政府、市医疗保障局、市财政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乐山监管分局等政府部门相关领导、乐山市保险行业协会,以及11家共保体成员单位代表、运营平台宸汐健康代表及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了2025年度“乐山惠嘉保”的正式发布。 坚持“为民、惠民”,纾解就医难题 “乐山惠嘉保”于2023年首度推出,凭借普惠的价格、带病可保可赔等创新惠民举措,收获了众多乐山市民的信任与支持,首年参保人数近37万,截至今年11月底,赔付金额近1200万元,最大赔付年龄101岁,最小赔付年龄5个月,切实减轻了参保人面对重特大疾病时的医疗费用负担,充分发挥了托底保障补充作用。 乐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沙万强表示,“乐山惠嘉保”与我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相互衔接、相互补充,极大丰富了我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保障需求,切实减轻了重大疾病患者的就医负担。 他强调,“2025年度‘乐山惠嘉保’的上线,受到市民朋友的热切关注和期待,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加强指导、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共同助力把这项惠民利民的好事办好”。 (乐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沙万强) 惠民保障升级,增进民生福祉 2025年度“乐山惠嘉保”带着市民的期盼,暖心升级上线,产品由市医保局、市财政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乐山监管分局指导,延续惠民利民属性,一年保费79元/人不变,最高保障100万元,产品紧密衔接基本医保,覆盖医保内自付、医保外自费、特定药品费用三大保障,医保报完符合赔付条件的费用可再次报销。 此外,为更好减轻乐山市民的医疗费用负担,提升健康人群的获得感,本年度产品持续升级:一是降低职工大病医保参保人医保范围内自付医疗费用…

    2024-12-17
    3.0K
  • 《中国审判》以最高法判玖富为例:平台系合规信息中介非借款人

    由最高人民法院主管,人民法院出版社主办的国内最具有权威性的法制期刊—《中国审判》2024年刊发题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模式法律关系的认定》的专题报道。通过全国法院已生效审判案例甄选,《中国审判》总第341期“司法前沿”以经中院、省高院、最高院三级法院审判的“王某某诉北京某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案”为行业经典案例,深度剖析“最高人民法院驳回出借人王某诉某某平台,裁定北京某某平台系信息中介,不承担赔偿责任”一案的最终裁定。对全国各级法院类案审理具有指导参考意义,避免部分法院法官依据各自理解,产生同案不同判甚至枉法裁判的乱象。 笔者作为长期观察网络借贷信息中介诉讼案件判决的法律从业者,通过案例比对了解,《中国审判》报道中引用的判决案例,正是此前多家媒体报道的王某某诉北京玖富普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裁定案,经查询核实,初审终审再审的案例号分别为:【(2022)豫15民初13号】【(2022)豫民终853号】【2023最高法民申778号】。 出借人王某某起诉玖富普惠平台案件回顾如下: 2014年,出借人王某某经由北京玖富普惠公司平台相关APP,选择标的将资金借给第三方借款人,后因借款人逾期导致王某出借资金无法及时回收,王某向当地法院起诉玖富普惠平台,要求还本付息和支付逾期利息。当地基层法院认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涉及国家行业清退政策以及影响面大,向当地中级法院申请提级管辖,当地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进行一审即初审。从法律程序来看,如果没有中级法院提级管辖一审,此类金额案件不会到省高院终审以及到最高法进行再审。因此,笔者观察,王某诉北京玖富普惠公司这个案件是目前P2P行业内唯一一件由最高法进行裁定的案件,其前沿性、权威性自然与其他案件不可同日而语。 根据裁判文书网上该案判决原文如下:中级法院一审裁定:王某提供的借款均通过其在银行开立的个人存管账户直接支付给借款人(案外人),无证据证明玖富普…

    2024-11-13
    3.2K
  • 陆金所控股业务规模大幅缩水,Q3盈转亏,前三季度净亏损超22亿

    陆金所控股正经历转型带来的“阵痛”,其业务规模显著萎缩。 10月21日,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06623.HK),以下简称 “陆金所控股”,对外发布未经审计的三季报。季报内容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均呈现负增长态势,其中营收降幅超30%,降幅之大令人瞩目。 《眼镜财经》注意到,仅第三季度,陆金所控股营收降幅也超30%,而且净利润由盈转亏,单季净亏损超7亿元。同时,陆金所控股整体业务规模不断收缩,截至9月末,公司贷款余额2130亿元,同比减少幅度超40%。 值得注意的是,陆金所赴美上市初期在市场上表现强劲,市值曾超2700亿元人民币。但截至10月25日,其市值仅剩24.44亿美元(约合174.18亿元人民币),相较于最高点,下跌幅度超90%,市值蒸发量超过2000亿之巨。 营收、净利大幅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2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是中国平安集团成员公司,通过境内子公司“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陆金所)实际运营,陆金所是陆金所控股旗下全球领先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 具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陆金所控股实现营业收入184.83亿元,同比下降32.54%;实现净亏损22.85亿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18.67亿元。 单看第三季度,陆金所控股实现营业收入55.43亿元,同比下降31.14%;实现净亏损7.25亿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1.31亿元,不仅前三季度盈利由正转负,单季度也由盈转亏。 《眼镜财经》注意到,陆金所控股业绩表现疲软的情况自2021年前三季度就露出苗头。2021Q3-2023Q3,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159.62亿元、131.86亿元、79.96亿元,对应净利润则分别为41.29亿元、13.27亿元、0.94亿元。 事实上,公司营收和净利润两项指标在近四年里快速萎缩,到了今年前三季度,营收规模甚至不如20…

    2024-11-05
    3.2K
  • 洗牌加剧、投诉不断,融360如何再造暴富“神话”?

    高额度、长分期、日息低,这是曾因 714高炮遭到315晚会点名批评的融360年化利息仍然偏高。 本人从融360上借款系统推送稳融花,借款3000元分12期偿还,总计还款4077.93元,对应年化利率约为35.93%。 我从融360上借款5000元需偿还6792.36元,借款2000元需偿还4122.96元,对应年化利率分别约为35.85%和106.15%。 但按照最高法院规定:金融借款合同年利率未超24%合法,超24%未超36%属自然债务区,超36%无效。换言之,融360合作的小贷平台或卡着36%的行业红线放款,或严重超过36%进行放款。 除高年化利息外,综合黑猫投诉上融360超万条投诉来看,融360同时存在几大问题: 一是过度收集用户信息所带来的暴力催收。这背后在于很多国人都有爱面子的习惯,催收通过威胁公开借款人的欠款信息,甚至骚扰借款人的亲友,利用借款人对社交网络的依赖,达到心理施压的效果,这样才能让负债者提前偿还某个平台的欠款。催收人员在拿到提成的同时,助贷平台才能降低逾期率,进而吸引更多“甲方爸爸”。 图源:黑猫投诉 二是高额的担保费管理费和会员费。结合用户投诉来看,借款9000元产生1800多元的担保费,借款15886.03元产生3133.49元的担保费,这意味着融360平台上的担保费比例在20%以上。 另有用户投诉称,在用户未开通会员的情况下,实际还款过程却产生每月高达1080元的会员费。 图源:黑猫投诉 图源:黑猫投诉 三是以各种名目变相收费,有用户投诉称,在融360借款1.5万元每月还款1520元,但在自己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前三期却累计产生3435元的商品分期费用。 图源:黑猫投诉 各种乱象的背后,正是网贷行业持续变天,融360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焦虑。 01.放款难和收款难成常态 助贷平台到底有多赚钱?以奇富科技代表产品为360借条为例,日前美国知名做空机构…

    2024-10-15 TMT
    7.8K
已有 0 条评论 新浪微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