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臣倍健2023上半年盈利增长47.41% 聚焦科学营养布局VDS新周期
2023年是膳食营养补充剂(VDS)行业新周期开启之年,作为全球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领先企业,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41%,均超出市场预期。 上半年,汤臣倍健继续推进“科学营养”战略下的强科技企业转型和强品牌战略,布局多品牌、大单品、全品类、全渠道、单聚焦,深化管理提升经营质量,持续投入品牌建设夯实品牌资产,提升指定购买率和全渠道市场占有率。报告期内,多个品类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境内外业务均实现快速增长。 其中,主品牌“汤臣倍健”实现收入32.84亿元,同比增长39.11%;“Life-Space”国内产品实现收入2.79亿元,同比增长57.59%;境外业务LSG营业收入为1.14亿电商渠道保持稳步增长。今年618期间,汤臣倍健全网销售额再创新高,总销售额突破8亿元,同比增长超40%。阿里数据显示,618期间,在营养健康消费赛道上,汤臣倍健旗下全品牌总销售额位居天猫膳食营养补充剂品类榜首,在抖音、快手等新电商渠道发展迅猛,汤臣倍健围绕强品牌战略全方位布局,加强运营组织能力,积极扩展新消费人群,上半年主品牌在抖音销售同比增长超100%。 从行业趋势来看,后疫情时代全民健康意识迸发,老龄化加速及寿命延长之后生命质量需求提升,都为VDS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可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的新周期开启了!”汤臣倍健董事长梁允超2023年年初预判。 相关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据第三方数据监测公司E拼多多等)同比增速30.4%;兴趣电商如抖音、快手平台保健食品/膳食营养补充食品品类上半年市场规模增速均超过100%。 面对VDS新周期,汤臣倍健表示将从四个方面承接行业新增长。 第一,定方向。确定汤臣倍健多品牌、大单品、全品类、全渠道、单聚焦的战略方向。 第二,调机制。2022年,公司已经完成了全渠道销售和运营架构的调整,2023年将搭建新的市场架构和中台。 第三,引…
-
基石药业:新时代下,创新药新逻辑与新机会
近日,第四届全球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大会在苏州召开。本次大会以“让前沿技术为中国医药创新注入源头活水”为主题,吸引了业界领袖与专家的高度关注。上市公司董事长以及投资机构创始人,围绕药监政策、前沿技术、创新开发、商业化和人才等多个议题展开前瞻性的交流对话。 基石药业首席执行官杨建新博士(左三)受邀出席“新时代下,创新药新逻辑与新机会”圆桌对话 在本次大会主论坛的“新时代下,创新药新逻辑与新机会”圆桌对话环节,杨建新博士与多位专家共同探讨了当前新时代下创新药的新逻辑与新机遇。杨博士表达了对生物医药行业坚定的信心,他强调在行业低迷时保持积极态度的重要性,并指出作为公司首席执行官,关注如何实现盈利、出海”一直是基石药业非常重视的商业策略。最近,基石药业已收到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对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拓舒沃®(艾伏尼布片),以及一款潜在同类最优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
舒格利单抗出海又进一步 基石药业收到欧洲药品管理局对其MAA的临床试验核查通知
7月11日,港股上市创新药企择捷美®(出海又进一步。 此前,EMA和英国药品和医疗保健用品管理局(MHRA)均已受理舒格利单抗用于一线治疗转移性NSCLC的上市许可申请。目前,两项申请正在审评过程中。此次如期收到来自EMA的临床试验核查通知,表明舒格利单抗在欧洲的注册进程正在稳步推进。自MAA被受理之后,基石药业一直与EMA保持着顺畅的沟通,后续公司也将持续与监管机构和研究者紧密协作,确保核查顺利进行。 公开资料显示,择捷美®已于2021年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联合化疗用于转移性鳞状和非鳞状NSCLC患者一线治疗,并于2022年获批用于治疗同步或序贯放化疗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不可切除、III期NSCLC患者。 出海目标全球市场 海外商业化进一步布局 此前,基石药业舒格利单抗在英国和欧盟的上市许可申请均获得受理,意味着基石药业的出海战略得到进一步落实。当下,布局欧洲市场是国内优秀创新药企的选择,基石药业目前处于出海欧洲市场的领先者团体中。基于舒格利单抗在临床试验中已取得的令人鼓舞的临床试验数据,基石药业对其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抱有充足的信心,将继续与EMA、MHR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监督管理部门展开沟通,同时将积极寻求在大中华区以外开发与商业化的合作伙伴,舒格利单抗有望成为首个在欧洲获批上市的国产PD-(L)1单抗。 值得一提的是,肺癌是最大的肿瘤免疫治疗适应症领域,市场前景广阔,为基石药业舒格利单抗商业化发展提供巨大想象空间。2020年,肺癌是欧洲第三大确诊癌症,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占癌症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在欧洲,约50%至70%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发展为IV期阶段。肺癌预后差,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3%。全球范围内,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 欧洲市场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肿瘤药物市场。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球肿瘤…
-
基石药业连续荣登两项颇具影响力榜单 研发潜力与商业价值凸显
近期,港股上市创新药企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拓舒沃®(艾伏尼布片),以及一款潜在同类最优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舒格利单抗注射液)。而2022年,则是基石药业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一年。根据2022年上市公司,同时展现优质企业的社会价值和向上品牌形象。在经历过经过调研、专业机构数据分析、行业权威人士建议,多维评估、层层遴选之后得出榜单企业,体现了市场对企业在盈利能力、信息披露、战略规划、经营增长、社会影响力、品牌美誉度等方面认可。 “中国小分子药物企业创新力TOP30排行榜”则以科技部《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理论依据,并根据生物医药产业特点,将创新力评价指标归纳为“创新投入”“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创新驱动”四大维度、11项指标体系,结合创新药企业
-
基石药业CEO再买45万股 不到2个月内三度增持自家股票
港交所7月4日披露,股票。6月19日、20日,杨建新以其自有资金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合共46万股;今年5月中旬,杨建新增持了62.9万股。 公开信息显示,杨建新于2022年8月开始接任基石药业CEO。截至目前,其通过自有资金已在公开市场上累计购买418.45万股公司股份,买入价格区间为2.48-4.60港币。目前杨建新累计持有基石药业股份4642.93万股,持仓占比3.62%。 针对6月19日、20日那一次增持,杨建新曾表示,基于对公司的未来前景充满信心,相信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有能力保持稳健经营的同时实现快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杨建新当时称,不排除自己可能适时进一步进行增持。如今不到半个月已兑现。 除了高管增持,基石药业在产品研发及商业化方面也是动作频频。公司近日宣布,其精准治疗药物泰吉华®和
-
基石药业获Jianxin Yang增持45.2万股,价值约112万港元
7月4日报道,根据香港联交所7月4日披露的文件,Jianxin Yang于7月3日以每股均价2.4787港元增持上市公司的股份权益。上市公司的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须披露其在上市公司及该上市公司有联系的公司的股份及债权证权益。 为什么权益披露很重要? 权益披露能让
-
基石药业全面延伸商业化,普吉华等头部产品如何引领竞争?
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扩展适应症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RET基因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这是普吉华®在中国大陆地区获批的第三项适应症。 基石药业首席执行官杨建新博士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普吉华®一线治疗RET融合阳性NSCLC适应症在国内获批。此番获批意味着普吉华®的适应症已全面涉及一线、二线NSCLC、以及一线甲状腺癌。” 虽然RET基因突变是一个罕见靶点,但发生点突变和融合突变会引发多种实体瘤。尤其在肺癌领域,标准的非RET抑制剂治疗方案对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的益处有限,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普遍不理想。 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一线治疗RET融合阳性NSCLC是普吉华®全面夯实实体瘤一线治疗竞争力的关键适应症,这不仅体现了企业研发前瞻性的布局优势,而且随着适用人群的明显扩大,新适应症获批有望大幅提升产品的商业化表现。 聚焦临床需求 让创新药快速可及 在过去的20年中,针对肿瘤特异性分子改变的靶向研究迅速进展让肿瘤治疗进入了精准时代,从而让EGFR、ALK和ROS1等突变的患者极大获益。作为新兴靶点,RET基因突变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僵局已经被打破,对应的创新靶向药物不断迎来临床数据的突破,并迅速被纳入治疗指南推荐,为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带来了更多希望。 普吉华®是中国首款获批上市的精准靶向RET抑制剂,于2020年9月正式提交上市申报,并在2021年3月首次获批用于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RET融合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获批时间相较于同领域的其它产品更快,在市场终端取得了超过一年半的明显先发优势。 作为一款高选择性RET抑制剂,普吉华®在国内获批上市,对RET阳性NSCLC患者是一大福音。此部分患者接受化疗治疗的预后通常并不理想,而普吉华®能够带来更好的疗效,极大丰富了临床治疗选择。 20…
-
基石药业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一线治疗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
6月27日,港股创新药企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扩展适应症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RET基因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据了解,这是普吉华®在中国大陆获批的第三项适应症,也是基石药业在大中华区获批的第十一项新药上市申请。 对此,基石药业首席执行官杨建新博士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普吉华®一线治疗RET融合阳性NSCLC适应症在国内获批。此番获批意味着普吉华®的适应症已全面涉及一线、二线NSCLC、以及一线甲状腺癌。”自2021年3月在国内率先上市以来,普吉华®至今已造福数千名患者。业内人士指出,一线治疗RET融合阳性NSCLC是普吉华®的关键适应症,获批后有望大幅提升其销售额。 疗效优、安全性佳 覆盖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 据了解,此次普吉华®的扩展适应症在国内获批是基于择捷美®两项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分别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胃肠道肿瘤大会(ESMO GI 2023)上进行口头报告以及在Nature子刊Nature Cancer上在线发表,泰吉华®在ASCO年会上公布两项重磅研究数据,进一步证实基石药业的强大研发实力。 国内首个上市RET抑制剂 新适应症获批有望大幅提升销售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我国是NSCLC患者大国,且NSCLC患者分子变异谱不同于西方人群,主要体现在腺癌,少见罕见基因包括RET、MET、ROS1、NTRK、NRG1/2等。其中,RET基因融合在NSCLC中的发生率约为1.4%-2.5%。根据《2022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我国NSCLC新发人数约70万人,即使仅2%的发病率,每年新发RET阳性NSCLC患者约1.5万人。包括NSCLC、甲状腺癌等多种肿瘤类型在内,我国每年确诊的RET突变肿瘤患者数量约7万人。 据了解,普吉华®是中国首款获批上市的精准靶向RET抑制剂,于202…
-
首届基石血液肿瘤精准诊疗峰会暨拓舒沃®中国上市一周年庆会议圆满召开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靶点、新药物的发展,血液肿瘤精准诊疗迎来重大发展。为进一步促进交流学习,推动我国血液肿瘤精准诊疗事业的蓬勃发展,首届基石血液肿瘤精准诊疗峰会暨泰吉华®(阿伐替尼片)是更高选择性、更强效的KIT D816突变抑制剂,多项研究显示其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已获FDA批准用于治疗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本次大会很荣幸邀请到了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沈志祥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建祥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与血液专家一起围绕血液肿瘤的精准诊疗的新进展,IDH1突变血液肿瘤之新探索与新发现、艾伏尼布联合方案新进展等主题开展了精彩的学术演讲和对话。小编整理本次会议精要,以飨读者。 大会主席致辞 大会主席团及公司管理层致辞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王建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志祥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先后发表致辞。精准诊疗是血液肿瘤临床治疗的追求,而精准药物是精准诊疗的基础,AR-T等治疗方法也是AML治疗的重要思路和策略。在AML精准监测方面,MRD的检测方法及疗效评估指标也在不断发展。在未来,靶向治疗联合标准化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可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移植联合靶向药物等新型治疗手段有助于进一步改善AML患者的预后,为AML治疗提供新的选择。新型治疗手段与MRD监测结合,可最大化发挥其治疗价值。 随后,进入到领航访谈环节,该环节由沈志祥教授主持,张苏江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高素君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罗建民教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季石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候明教授共同就在精准诊疗理念下,如何进一步改善AML患者的生存和…
-
汤臣倍健618全网总销售额破8亿 科学营养引领健康消费新风潮
今年618被称为“史上投入最大的618”,天猫、电商纷纷使出“超值爆品”、“极致好物”等大招,释放不同层级消费潜力。各大平台618榜单纷纷揭晓,营养健康品类仍为关注重点,其中,抖音等平台也成为今年618品牌必争之地。“抖音618好物节”活动期间,汤臣倍健全品牌以精细化运营强势发力抖音电商,销售额增长超180%,其中汤臣倍健、Life-Space、天然博士、BYHEALTH等品牌销量增长明显。(数据来源:电商罗盘) 《2023年618消费新趋势洞察报告》显示,过半受访者在购买决策时会综合考虑品牌、品质和服务等因素,消费者越来越“懂自己”,营养需求颗粒度更加精细。“消费者对膳食营养补充剂有不同的需求。在选择的过程中,他们也越来越看重产品效用的科学证据,技术创新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也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汤臣倍健副董事长、汤臣倍健营养健康研究院院长梁水生此前在接受国际权威科学杂志《Nature》采访时说。 汤臣倍健作为全球膳食营养补充剂领先企业,一直以来坚持“不是为客户,而是为家人和朋友生产高品质的营养品”,持续深入营养健康的科学研究。其获得双项国家发明专利1、更容易定植于肠道的专利益生菌,以及含真皮重要成分GAGs的胶原蛋白肽等多项科研成果落地产品后,即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口碑爆品。未来,期待汤臣倍健能持续打造更多“硬科技”产品,让消费者更好的享受到“科学营养”带来的健康价值。 注1: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010858415.8、专利号:ZL202111331927.X
-
中国创新药企进入“商业化”比拼阶段,这家Biotech营收激增142%
随着多家Biotech向BioPh基石药业,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 同时,基石药业也在不同维度进行商业化拓展:6月3日,基石药业、默克、百济神州三家企业宣布共同打造肺癌精准诊疗生态圈。 从市场准入,到合作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石药业趟出一条自己的商业化路径。 01 +142%增长的背后 基石药业2022年度医疗机构、制药企业、基因检测公司等整个行业多方共同发展的结果。” 十余项全国性指南 在药物“走向患者”的过程中,医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如何让医生认识并认可创新药物?临床指南是重要路径之一。 临床指南是诊治患者的重要依据,为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实践的明确推荐和建议。国家级的指南一经推出,会直接影响全国范围临床工作者的临床实践,继而影响到更多数量的患者,甚至对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基石药业的上市药物先后被纳入十余项国家性指南,其中,普拉替尼胶囊(普吉华®)纳入的国家性指南高达9项。 站在药品商业化的角度,周游表示创新药应该建立起“新生态”,“十年前可能大家都觉得,精准治疗很‘神奇’,很‘新鲜’,今天我们应该把它变成一种习惯性思维,让医生和患者都知道,精准治疗并不是那么难的。”这样的发展则需要精准治疗环节中的每一方都做好“易触达、可承担、高适配”的产品与服务。 近日与默克、百济神州联合打造的肺癌精准诊疗生态圈,成为基石药物持续推进“新生态”的一部分。 03 持续性提升第二增长曲线 未来的商业化增速,一直也是出海是创新生物药企的必然趋势,也是基石药业极为重视的商业策略。基石药业在其年报上明确表示,“中国商业化由内部团队或合作伙伴完成;全球商业化通过战略合作实现。” 在海外商业化拓展方面,基石药业自研的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上市许可申请已获英国药品和医疗保健用品管理局以及欧洲药品管理局受理,成为基石药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与此同时,据公…
-
基石药业拓舒沃®(艾伏尼布片)治疗IDH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最新积极数据在ASCO年会公布
6月7日,港股创新药企拓舒沃®(艾伏尼布片)联合化疗阿扎胞苷治疗新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全球III期研究AGILE的更新数据,以及针对拓舒沃®疗效分析的最新数据,在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上公布。AGILE III期研究更新数据显示,拓舒沃®联合阿扎胞苷的中位总生存期(OS)延长至29.3个月,并且进一步证实拓舒沃®作为新诊断AML一线治疗所带来的持续获益。此外,通过对I期扩展研究的分析,识别出对拓舒沃®治疗产生超级应答的AML患者的临床和分子特征。 据了解,拓舒沃®是全球首个针对突变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的特异性靶向疗法。此前,基于AGILE III期研究的数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拓舒沃®联合阿扎胞苷用于治疗新诊断AML患者,该研究结果也已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拓舒沃®也已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上市。 一线治疗新诊断AML持续获益 识别超级应答患者的临床和分子特征 据了解,AGILE研究是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全球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拓舒沃®联合阿扎胞苷相较于安慰剂联合阿扎胞苷在初治且不适合强化化疗的IDH1突变AML患者中的疗效。截至2022年6月的长期随访数据显示,在中位28.6个月的随访时,拓舒沃®联合阿扎胞苷的中位OS达到了29.3个月,高于安慰剂联合阿扎胞苷组的7.9个月。此外,拓舒沃®联合阿扎胞苷的24个月和12个月的OS率分别为53.1%和62.9%,均高于安慰剂组。 资料显示,拓舒沃®联合阿扎胞苷的安全性数据与此前公布的一致。与阿扎胞苷联合安慰剂组相比,拓舒沃®联合阿扎胞苷组的中性粒细胞发热事件(27.8%vs 33.8%)和感染事件(34.7%vs 51.4%)的发生率较低。 此外,一项I期递增剂量研究也已开展,旨在评估对拓舒沃®治疗产生超级应答的IDH1突变的复发或难治性AML患者的临床和分子…
-
基石药业泰吉华®(阿伐替尼片)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最新研究数据亮相2023年ASCO年会
6月6日,港股创新药企泰吉华®(阿伐替尼片)在全球1期NAVIGATOR研究和中国桥接1/2期CS3007-101研究晚期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群体中的最新事后分析数据以壁报讨论形式在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 对此,基石药业首席执行官杨建新博士表示,“本次ASCO会议上更新的泰吉华®研究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其在KIT突变晚期GIST精准治疗领域的重要地位。作为深耕肿瘤免疫及精准治疗领域的生物制药企业,基石药业一直致力于为肿瘤患者提供最新最优的治疗方案。我们将继续推进泰吉华®在大中华区的研发进程,探索其在更多疾病领域的治疗潜力,期待其惠及更多患者。” 潜在二线治疗新选择 惠及更多GIST患者 泰吉华®中国研究主要研究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在本次ASCO会议上展示泰吉华®在GIST患者中的最新研究数据。研究结果证实了泰吉华®在治疗晚期GIST和携带特定KIT突变类型患者中的治疗潜力。我们期待泰吉华®为更多中国的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据了解,NAVIGATOR全球研究(NCT02508532)是一项I期、开放标签的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口服泰吉华®对患有不可切除或转移性GIST成人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PK)、药效学(PD)和抗肿瘤活性。中国桥接1/2期研究(NCT04254939,CS3007-101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泰吉华®在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中国GIST患者中的安全性、PK和临床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在GIST患者中,泰吉华®针对携带KIT活化环(外显子17或18)突变并且不携带ATP结合口袋(外显子13或14)突变(KIT ALpos ABPneg)的患者的抗肿瘤活性比针对携带其他KIT突变的患者更强。泰吉华®可为携带特定KIT突变的GIST患者,尤其是携带KIT…
-
振东制药58亿卖掉业绩“命根子”,实控人落袋10亿后,再通过资金占用继续搞钱
医美,花里胡哨各种转型,背地里,实控人为了搞钱,连上市公司的“命根子”都给割了。 振东制药背后的大股东是振东集团,振东集团由李安平99.9%控股。振东集团早期是做加油站起家的,后来转型搞起了大健康医药业务,这才有了振东制药。 2011年,振东制药上市,业绩直接华丽丽地跪下,收入看起来贼华丽,4年时间从12.8亿增长到22.6亿,利润则是上市三连跪,一年比一年低,2015年虽然好了点,但也就那么回事,直到2016年,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状况才得到好转。 倒也不是振东制药自己站起来了,而是它收购了一家“重要”的公司。 2016年,振东制药以26.459亿收购了康远制药100%股权,而当时康远制药的资产只有1.88亿,净资产只有1.41亿。毫无疑问,又是一场高溢价的收购。康远制药按照规矩定下了3年6亿利润的业绩承诺,是不是以为又要上演过承诺期就翻脸的老戏码? 这回还真不一样,康远制药的主要产品钙制剂“朗迪钙”在行业内属于头部品牌,业绩嘎嘎猛,在完成业绩承诺之后,每年的利润水平依然保持着增长,甚至可以说康远制药凭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上市公司的利润。要是没有康远制药每年找补利润,上市公司指不定亏成什么熊样,可能早就干退市了,这不妥妥的现金奶牛、“命根子”吗? 按照正常来讲,谁家有这么个宝贝,可不得好好地呵护着。可振东制药偏不,非要挥刀给它割了。2021年,振东制药26.17亿的净利润,直接较上一年乘了十倍。倒也不是说上市公司祖坟显灵了,而是58亿卖了子公司朗迪制药(原康远制药)。 26亿多点买来的公司58亿卖出,直接带飞了当年的利润。可是就这么一个赚钱的宝贝,咋说卖就卖了呢? 上市公司还是有招,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上市公司要发展原来的中药和创新药业务,另外发现了个新活儿——生发产品,而康远制药的产品与刚才这些玩意儿没有关联度,达不成协同效应。 笑死,就你原来那些业务也不赚钱啊,还协同啥呢?…
-
汤臣倍健协办第二届“518中国营养节” 推荐30种高营养素密度食物
5月18日,由新华网主办、中国营养学会指导、抖音和微博等社交互动平台围绕#518中国营养节#话题,带来高营养密度饮食的实操建议。 协办方汤臣倍健则充分发挥膳食营养补充剂领先企业作用,联动多方力量将有趣、有料、有营养的科普与互动覆盖到线上和线下,带来从认知到行动双升的营养盛宴。本届“518中国营养节”同时还借助品牌城市力量,联合合作伙伴,以及知名运动员谌龙,许昕,李小鹏等,打造城市路演活动,面对面传递营养理念,将科普知识带进社区,走进生活。 健康中国,营养先行。第二届“518中国营养节”旨在传递科学营养观,普及科学营养健康理念,促进国民提升免疫力。正如新华网副总裁杨庆兵所说,“518中国营养节”正在以科学营养为支点,用一场饮食方式的革命,推动国民的全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