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文件一箩筐违规市场为何依然层出不穷?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频现暴涨暴跌怪圈,价格震荡之间产生的巨大价差使交易商们争相追逐套利,电子盘经营者为获得手续费等丰厚利润不惜违规经营,而监管部门职责不清、监管乏力,从而导致违规事件一再发生。
“金乡参与电子盘交易的人俗称‘三千铁甲’,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原因是以小博大,已经上瘾了。”金乡一位蒜商说。
电子盘经营者的获利更为明显。山东农产品电子盘单日的成交量有时高达20多万吨,一天的手续费收入就是几十万元。而此前的金乡大蒜国际交易所电子盘交易量更大,单日手续费收入能达到100多万元。在巨大利润的驱使下,有的电子盘在没有“出生证”的情况下公然进行交易。
违规交易亟待重拳整治。事实上,早在2009年,国家工商总局就曾下文要求“全国禁止新设立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此后,证监会、发展改革委等部委也多次下文对以电子商务名义开展标准化合约交易和中远期交易市场进行整顿和约束管理,山东省也多次下发文件要求整顿。
据不完全统计,6年来从国家部委到山东已出台至少9个文件对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市场。然而,记者了解到,目前仍有电子盘在进行中远期交易,其中位于山东金乡的一家电子交易市场8月22日保证金账户余额仍有3300余万元。
为何6年9个文件却管不住一个“电子盘”?其中多头监管、职责不清是重要原因。一位县商务部门人士说,“名义上很多部门都可以进行管理,但事实上到底谁来管、具体管什么是一笔糊涂账”。电子交易市场所在的市级地方政府也有明显的责任。今年2月份,经山东省政府同意,山东省7部门联合印发的《清理整顿以电子商务名义从事标准化合约交易活动的通知》中提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市负责对本地区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进行集中检查和清理整顿。
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已按照职责分工督促相关市对涉嫌违规机构按照政策要求进一步检查清理,并提请山东省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厅、工商局、山东银监局、山东证监局等部门按照文件要求和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