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区块链的某些技术,不利于更倾向于“公有制”权益的市场交易,但却比较有利于“私有制”权益的自我保护。同时,区块链技术其实也不是现货商品市场最亟需或唯一需求的技术。假使从市场交易的角度去取长补短,那么,除了其技术的实际应用与发展前景依然可圈可点之外,和物联网技术等其他交易平台所亟需的技术相融合,才是最为重要的。
四、区块链等技术在现货商品市场的实际应用要取长补短
对于现货商品市场来讲,目前的、真正的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其实不在于效率方面,而在于安全方面。因为,无论是从目前现货商品市场所应用的量化交易技术来讲,还是从区块链技术所发轫的虚拟货币市场的实际应用来看,其在市场交易效率方面的应用,显然落后于量化交易技术。而且,从目前市场监管当局的有关政策,对包括现货商品市场在内的、如资本市场及期货商品市场的“T+0”等日回转交易,给予比较严格的限制来看,过于滥用市场交易效率——更准确地讲应当是交易速率或频率,并因此而应用包括区块链、量化交易等有关技术,显然是存在相当大的政策障碍的。因此,如果现货商品市场真正意图在可预期的政策范围内,去应用所谓的区块链技术,那么,也只能集中在其安全技术领域方面,并有所创新、发挥。
不过,在笔者看来,以区块链技术来保障现货商品市场交易,并最终使有关交易、市场对商品生产流通,给予不可或缺的、系统的保障作用,仅仅依靠区块链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于现货商品市场来讲,其系统的交易及市场技术的应用,其实并不仅仅在于区块链技术,还在于——甚至更在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或者更“公平”地讲,区块链技术主要应用于现货商品市场的资金流动性管理方面,而物联网技术则主要应用于现货商品市场的商品流动性管理方面,并因此保证现货商品市场特有的、商品与资金两个流动性,对自身平台交易、运营的正确而积极的市场作用。
事实上,现货商品在生产流通及整个产业链、市场链——甚至包括社会链——的活动中,不仅仅追求的是其所亟需的资金流动性安全,更追求的是其商品生产流通所基于的商品品质。尤其是对于在商品生产流通诸领域中,起到产品品牌标准及其商品基础价格作用的商品批发领域来讲,商品品质在商品生产流通的真伪鉴定、保证等,是极其重要的前置、核心条件。而在这方面,物联网技术在现货商品市场方面的应用,绝不逊于——甚至有过于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而且,这一技术一旦与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相结合,将会对现货商品市场自身产业,以及其所服务的产业链、市场链,产生更为巨大的市场及产业、经济作用。
五、物联网与区块链技术在现货交易技术及其平台上的融合应用
如上所言,面对当前现货商品市场这一交易平台的建设需求,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需要,从现在开始,现货商品市场的一系列技术需求及其解决方案,就是:物联网技术侧重于交易市场的商品流动性管理;区块链技术则侧重于交易平台的资金流动性管理。同时,上述二者再在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的环境下,与现货商品市场交易技术形成系统性的技术融合,从而,构成完整的现货商品市场自身、以及诸市场参与主体所需要的交易及技术服务平台。
对于未来的包括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此前的互联网及所谓的“互联网+”、量化交易、大数据等新的计算机及信息化等技术的应用,包括现货商品市场在内的、所有的资本和商品及其衍生品交易市场,其数据管理及其管理权限的再管理,是摆在当今及未来现货商品市场面前的巨大的技术性、服务性挑战。尤其是后者,对于目前的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来讲,市场的服务——甚至包括市场监管的服务,已经严重地落后于技术本身的创新、进步。这种落后,也切切实实地反映在了目前市场管理及市场监管的诸多方面,并极其值得市场本身及市场监管当局,给予深切的反思。
在此之中,就现货商品市场及其投资建设的企业来讲,技术需求人才或团队建设和技术实现人才或团队的系统性建设,是现货商品市场整个平台技术要求及建设的前提条件。如果,大多数现货商品市场由于条件所限,不能组建应有的技术实现团队——甚至包括技术需求团队,来面对、并解决交易平台的技术难题,那么,也应当最低限度地招揽一定的技术需求人才——哪怕是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向有关的第三方技术服务或提供商,提出应有的技术需求或解决方案,以此来保证现货商品市场诸技术的实际应用和系统融合。如此,现货商品市场在其交易平台的实际商业化运营中所遇到的技术需求及障碍,才能得到根本性和持续性的解决、逾越,并因此保障了现货商品市场诸交易产品、服务产品,以及其产品体系的架构的系统设计、开发及应用的创新发展。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