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财经热词:陆金所2.5亿坏账、马桶盖中国造

陆金所2.5亿坏账、茅台金奖造假、全国专车第一案、重大违法退市第一股、马桶盖中国造、二套房首付四成、亚投行朋友圈……

亚投行朋友圈

3月31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申请截止日到来之际,瑞典、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搭上“末班车”。

截至目前,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数量扩至46个,涉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目前,全球十大经济体中,只有美、日尚未表态是否加入亚投行。尤其是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的加入,搅动全球舆论。

亚投行是由中国倡导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亚投行立足世界经济最有潜力的地区——亚洲,聚焦区域内投资需求最迫切的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正是对这两大热点的准确把握,造就了亚投行的巨大磁吸力。

1万亿地方债置换

3月8日,财政部发言人透露,近期已下达地方存量债务1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允许地方把一部分到期高成本债务转换成地方政府债券。

针对有媒体将之比作“中国版QE”,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地方债务置换是在国务院对地方债批准规模之下、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契约行为。

事实上,在一些长期观察地方政府债务的业内人士眼中,以新的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替换存量债务,已是去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下称43号文)的应有之意,并非新政。

有专家认为,在我国债务风险可控且财政空间较大的前提下,若真要实现投放基础货币的目的,由央行降准更符合情理,用不着“出手”QE。

Apple Watch发布

北京时间3月10日凌晨,苹果公司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2015春季发布会,苹果家族第一款可穿戴设备Apple Watch正式亮相。

这次,苹果推出了三个系列38款不同的Apple Watch。运动版2588元起,普通版4188元起。如果要优雅炫富,可以试试苹果的Apple Watch Edition,这款金表起售价74800元,比一些瑞士手工表还贵。

Apple Watch将于4月10日起接受预定,4月24日正式发售。中国大陆和香港也跻身首发地区行列,国内的“果粉”和可穿戴设备发烧友们最快4月下旬就能给自己换块新手表了。

香奈儿中国降价

3月18日,奢侈品品牌香奈儿宣布下调中国内地售价,同时上调欧洲售价,幅度均为20%,调价后两地价差不超过5%。

香奈儿官方在解释这一调价举措时表示,主要是应对欧元贬值、抵制代购对品牌形象带来的困扰等,时间跨度将贯穿全年。随后,北京的香奈儿门店客流量增加,上海、香港门店还出现了买家排队扫货的场景。

全球奢侈品牌进入中国已经10多年,但一直以来,一个香奈儿皮包在巴黎和中国大陆的售价相差达四成之多,使得不少中国富裕人群更倾向于去欧洲购买这一法国品牌商品,国内很多门店几乎成了产品展示台,销售业绩不佳,大大增加了他们在中国的运营成本。

香奈儿的此次调价是为了提振中国市场,吸引消费者回流,降价是最有效的方式。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5-04-01 12:00
下一篇 2015-04-01 21:34

相关推荐

  • 陆金所控股业务规模大幅缩水,Q3盈转亏,前三季度净亏损超22亿

    陆金所控股正经历转型带来的“阵痛”,其业务规模显著萎缩。 10月21日,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06623.HK),以下简称 “陆金所控股”,对外发布未经审计的三季报。季报内容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均呈现负增长态势,其中营收降幅超30%,降幅之大令人瞩目。 《眼镜财经》注意到,仅第三季度,陆金所控股营收降幅也超30%,而且净利润由盈转亏,单季净亏损超7亿元。同时,陆金所控股整体业务规模不断收缩,截至9月末,公司贷款余额2130亿元,同比减少幅度超40%。 值得注意的是,陆金所赴美上市初期在市场上表现强劲,市值曾超2700亿元人民币。但截至10月25日,其市值仅剩24.44亿美元(约合174.18亿元人民币),相较于最高点,下跌幅度超90%,市值蒸发量超过2000亿之巨。 营收、净利大幅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2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是中国平安集团成员公司,通过境内子公司“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陆金所)实际运营,陆金所是陆金所控股旗下全球领先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 具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陆金所控股实现营业收入184.83亿元,同比下降32.54%;实现净亏损22.85亿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18.67亿元。 单看第三季度,陆金所控股实现营业收入55.43亿元,同比下降31.14%;实现净亏损7.25亿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1.31亿元,不仅前三季度盈利由正转负,单季度也由盈转亏。 《眼镜财经》注意到,陆金所控股业绩表现疲软的情况自2021年前三季度就露出苗头。2021Q3-2023Q3,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159.62亿元、131.86亿元、79.96亿元,对应净利润则分别为41.29亿元、13.27亿元、0.94亿元。 事实上,公司营收和净利润两项指标在近四年里快速萎缩,到了今年前三季度,营收规模甚至不如20…

    2024-11-05
    3.6K
  • 陆金所代销项目暴雷遭投资人维权 再次搅动敏感的P2P圈

    退出P2P谋求上市? 事实上,今年,这已经不是陆金所第一次被媒体聚焦。 7月18日,第一财经报道陆金所计划停止网贷业务,或将进行转型。对此,陆金所回应媒体称,“陆金服P2P业务正积极响应和配合监管‘三降’要求(注:降机构数量、降行业规模、降涉及人数)。网贷业务正常运营,存量产品与客户权益不受影响。” 广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对此表示,当前网贷平台加速出清,陆金所即便退出该业务也不奇怪。不可否认的是,网贷业务迟迟未能备案,且通过备案的难度也在加大,退出网贷业务转向其他业务也是陆金所打破上市障碍的出路之一。 有知情人士曾称,陆金所退出P2P业务是由于监管障碍所致。虽然不知道陆金所何时关闭相关业务,但其已经开始申请消费消费金融可能会使陆金所的上市道路变得顺畅。 陆金所曾以P2P业务起家,被称为“P2P一哥”。 2015年3月和2016年1月,陆金所分别完成了30亿元的A轮年报显示,陆金所控股完成C轮融资。此次融资引入了多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投后估值达394亿美元。 不过,其上市之路却一波三折。 早在2014年左右,陆金所高层就曾赴美国考察上市事宜。2016年底,陆金所赴港上市进程再启。当年8月,在平安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姚波曾表示陆金所预计将于当年下半年实现去杠杆的大环境下,P2P行业的风险集中暴露,陆金所上市计划再次搁浅。 近来,监管政策对P2P业务的监管指引趋严,从2017年“双降”要求的降存量规模和降投资人数,逐步升级为“三降”。另外,在陆金所官网上,截至目前,除了未取得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备案登记,陆金服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以及信息安全测评认证,均仍显示在备案中,尚未获得颁发。 因此,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陆金所调整业务方向也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如今,陆金所已不再是之前以P2P为核心业务的陆金所了。经历多次结构变动后,陆金所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2019-08-07
    15.2K
  • FCT领先外汇虚假宣称受新西兰FSP监管 狡兔三窟先后换了3个网站

    FCT领先外汇无FMA金融衍生品牌照,不是受新西兰FMA监管的外汇交易商,且登记状态为“已注销”。

    2018-09-05
    3.9K
  • Caxton Global凯顿环球虚假宣称受FMA监管授权 FMA警告其涉嫌欺诈

    Caxton Global凯顿环球透过四个不同的网站招揽投资者,www.caxtonglobal-fx.com、www.caxtonmarkets.com、www.caxtontrading.com和www.caxtonglobal-fx.net。

    2018-07-19
    3.8K
  • 效业国际心虚了 官网悄悄删除虚假NFA监管号

    如今查询效业国际,官网仍然宣称拥有美国NFA监管,但已经删掉了监管号。从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可以看出效业国际是心虚了,其监管套牌的可能性非常大。

    2018-07-14
    4.1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