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监管部门不作为,受害者维权遭遇“黑天鹅”
由于“现货”电子市场是21世纪新兴的投资产品,“生长”于工商、公安、商务、金融“四不管”地带,适用于投资者权利救济的法律、法规、政策、案例都十分有限,故投资者遭遇莫名诈骗后,维权屡屡遭遇“黑天鹅”。
面对全国受骗难民的不断举报投诉,证监会百般无奈,他们认为只有宏观指导协调权,并没有执法权,所有投诉均转属地政府,而各地政府受利益驱使和交易场所的忽悠,往往象征性转发中央文件并无实质性打击措施。一些职能部门、监管部门仍按“约定俗成”我行我素。
按国务院2011第38号文件,地方政府根本无权批准设立集中标合交易机制的任何形式的现货交易所。
但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明知白银交易平台是违法的期货机制,运行的是黑幕诈骗手段,但他们睁只眼闭只眼,成立前的政府审批文件照批,工商营业执照照发。
他们的理由就是打个比方说,我批给他们的是名正言顺的“面粉食品”加工厂,但他们暗渡陈仓干的是“白粉毒品”加工厂。政府批文本身没错,要打板子也只能打在跟踪督查不到位上。
但明白人都知道,完全是权利寻租与利益输送的一个“双胞胎”而已。如下几个典型案例正是全国受害者维权步履维艰的一个“缩影”。
万融天新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无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批准牌照,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务院“禁止新的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禁止自然人和无行业背景的企业入市交易”、“禁止代理业务”等条款,擅自违法从事中远期交易、引诱自然人入市交易,全国有数百人受骗。
2014年8月21日,受害人曲兆光(电话:15965484588)等28人联名委托律师向天津公安局滨海分局申请立案,实名控告万融天新涉嫌非法经营违法犯罪,提交了大量详实的控告材料和有价值的重要线索。
天津公安局滨海分局生态城分局出具了《受案回执》,受害人多次到滨海分局生态城分局、致电等方式了解进展情况,但由于办案民警宋晓利、王素态度不端正,仅调查了解两名受害人,是否核查该平台有无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牌照等就更不得而知,就草率出具了《不予立案通知书》,经复议复核,在给出充分理由的前提下草率维持原决定。
万融天新仅有落户旅游区政策扶持的函,擅自从事金融交易活动已明证非法经营,但在28名受害人实名刑事追诉立案时却遇到“硬梗阻”,难道天津市公安局滨海分局生态城分局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吗?
天津市金融办在接到来自全国各地受害者关于天津属地平台举报信后,并且天津市证监局也按程序将受害者投诉信转至天津市金融办的情况下,作为天津市金融活动的监管部门,天津市金融办不履职、不调查、不反馈,已成为中央讲的“为官不为”、不作为、甚至渎职的“反面教材”,或将成为中央下狠心抓的顶风作案、拒不收手的反面典型案例。
2011年3月至10月,山东省钟伟(联系方式:15288826222)被某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客服虚假宣传而进行现货交易,短短半年时间里,就被该平台虚拟资金吃掉80多万元,在得知公安部在清查现货黑平台行动后,钟伟不远千里来到平台属地公安分局,曾受理过其他受害者控告的办案民警得知又有人报案时,竟拒不接待,分局局长更是收了报案材料却拒不给做笔录,更不出具受案回执,受害人维权遭遇“黑天鹅”。
上海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CBOT)对外宣称为买卖双方提供农产品交易的第三方公正平台,自己本身不参与交易。
但私下却自己开设自营账户(如南通现代公司,关云,卢希等),用大量的虚拟资金与客户进行对赌交易。
交易的价格是内部封闭的,由交易部员工自己操纵和创立的,与外面的农产品现货市场行情价格完全没有任何关系,也无现货实物交割,所有客户资金全部亏损给CCBOT。
从2004年成立起,CCBOT就一贯用虚拟资金和客户对赌,做普洱茶、罗汉果等品种投机期货业务。
引发客户返还保证金连环案件无数,有河南益丰油脂,益海油脂,乍浦仓库,安徽和县横源油脂,俞小平,于开宇等民事诉讼无数,均因当事人被害客户不明内幕自营对赌交易,而按民事案件要求返还资金。
甚至在国家37、38号文出台明令禁止后,仍然在做违法期货交易。用标准化合约,撮合交易,无任何交割,用虚拟资金与客户对赌交易,并通过上海农行、工行南通城西支行把客户的资金截留到自己的资金池里,让交易部员工后台软件利用操纵交易价格,同时控制客户出入金,致使客户的保证金输给CCBOT交易所自己,涉嫌诈骗挪用客户保证金。
导致全国受害者2万余人,诈骗金额达亿元,仅2010年6月10日这一天诈骗就达600多万之巨。
作为众多全国受害者之一上海市李某多次到上海市浦东分局、上海市商务委等部门投诉,可谓书面材料、电话询问、上门举报多措并举,证明CCBOT涉嫌诈骗、非法经营、洗钱、挪用资金等罪的证据链条也十分确凿,连570万的挪用资金的农行流水都有。
但在2014年6月以来的半年多时间里,李某等受害人被各政府部门推来推去,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在新的铁证未做核查的情况下,以以前调查过,其同事办的案不好推翻为由不予立案,这是什么逻辑?
依法治国的政治生态下,对法律最起码的敬畏都没有,如此懒政思维真的不怕问责吗?
同时,上海市商务委在2014年8月就收到受害者关于CCBOT的控告,明确在《中国上海》网说两个月内回复,直至今日未有任何反馈,试问上海市商务委,你的公信力何在,你不是在渎职又是在干什么?
我们始终坚信:依法治国背景下,公平正义可能迟到,但终究不会缺席!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