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大宗商品舆情监测:原油、白银投资者举报最多

原油、白银交易最为活跃,热得一塌糊涂,同时也是投资者最感伤心的品种。举报拥有相关品种的交易平台“欺诈”、“骗局”者众多,投资者反映强烈。

2015年,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两极分化严重:一是投机引发的问题,比如兑付危机,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重视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加大了对贵金属原油等投机产品的清理整顿;二是实体企业不断加大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投入,交易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日益密切,工业品电商化势不可挡。整个行业可以说是危机与机遇并存。

一、舆情关注度走势

期货日报大宗商品舆情监测中心数据显示,由于2015年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兑付及信用危机比较严重,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事件”不断,致使“大宗商品交易”相关舆情关注信息量较大,多达352366条。其中,网站转发114313篇,成为主要的舆情媒体来源;其次是论坛出现102056篇。

从全年走势图可以看出:前4个月,媒体关注信息量相对较小。随后由于内蒙古赤峰市“中色金银贸易中心”利用非法平台进行涉嫌诈骗案等事件的出现,自5月开始,舆情关注度开始急剧攀升。6月—8月,大宗商品舆情关注度达到高峰,这源于大的舆情事件增多。

山东访民举牌滋事案,杭州“正义之光”非法维权案,沦为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谋取钱财”的工具,引起媒体关注。

6月初至7月初,全国数十家大宗商品交易所携手近30家财经媒体共同发起了一项行业自律倡议,形成行业颇具规模的自律盛会。倡议行业的传媒机构带着更包容、更客观的眼光看待大宗商品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倡议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打通更多的合规维权渠道,让投资者的正当权益有投诉渠道,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倡议投资者应依法维护自身权利,通过合法合规渠道维权。这些倡议活动规模较大,引起了业内外的关注。

7月中旬,世界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资金链断裂,兑付危机公开爆发,这一事件涉及23万人400多亿元资金,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整个行业舆情最高值出现在8月3日、9月—12月,由于“泛亚事件”持续发酵,网络舆论热度始终不减。受沈阳中港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邮币交易中心涉嫌资金断裂的“中港事件”等影响,邮币卡行业成为舆情热议的新话题,信息量峰值始终在2000条上下徘徊,并持续到2015年年末。

二、两大品种“热死了”

2015年,有两个品种:原油、白银交易最为活跃,热得一塌糊涂,同时也是投资者最感伤心的品种。举报拥有相关品种的交易平台“欺诈”、“骗局”者众多,投资者反映强烈。商务部门、证监部门、公安机关等先后开展清理整顿白银、原油品种。到年底,相关交易所、电子交易平台纷纷下线两大品种,两大品种在年底被“热死了”。

2015年,大宗商品交易环球同此凉热。就我国而言,一边是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建设方兴未艾,揭牌、上线运营等亮相的交易所有100多家;一边是各地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所遭遇危机甚至跑路、崩盘的消息不时传出。与之对应的是充裕的民间资本追逐高利,却不断经历着全球大宗商品的暴涨暴跌。

缺少监管与规范的地方大宗商品交易所、中心(电子交易平台),在为实体经济提供助力的同时,在投资市场中却同时扮演着“风险隐患”的角色。行业规范、法律法规滞后和监管部门的厘清,是这个行业急需面对的成长必修课。

对于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来说,“互联网+”使大宗商品投资、交易更为方便,这个时候的诚信经营、合法合规经营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企业在行业中取得更多市场份额的基础。期货日报大宗商品舆情监测数据表明,企业还需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上下功夫,不断教育投资者,保护投资者。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6-02-19
下一篇 2016-02-19

相关推荐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