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猫哥观地产
这两天,荣盛发展(002146)又在圈内出新闻了。
多位玩商票的大佬,跟圈内媒体透露,荣盛近期有多支商票,本来应该在6月14日到期就无条件兑付的,但是在6月17日都还没完成兑付。根据持票人透露的消息,荣盛发展跟多位持票人进行了私下沟通,争取在6月18日,也就是今天之前完成兑付。
此事爆出来后,荣盛官方第一时间出来辟谣,说公司从没拒付过商票,公司的操作都是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的。
说得一本正经,但山雨欲来风满楼,事情的真相,并不完全如此。根据某商票机构统计的数字,截至5月底,荣盛共开出了63528笔商票,至今已到期兑付的39607笔,未到期和未兑付的共23921笔,拒付了5笔。与此同时,受风险不确定等因素影响,荣盛的商票贴现利率节节攀升,目前的贴现率在17%-21%之间,属于非常高的水平了。一些稳定的房企,商票贴现率普遍都在10%以下。

此前,荣盛的2020年财报来得很晚,很多房企在4月初就完成了财报披露,荣盛支支吾吾在月底总算也给公布了,好歹也算是赶上了末班车。
荣盛2020年的营业额715亿元,比2019年的709亿元仅仅礼貌性增长了0.85%。销售额完成还不错,2020全年完成1270亿元,同比增长了10.18%。表面上还看得过去的数据,掩盖了严重的经营问题。
2020年荣盛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75亿元,同比大跌17.75%;经营性现金流为13.6亿元,同比暴跌35.53%。这只是问题的结果,产生这个问题的症结就两点:
1、环京区域楼市的困局,严重拖累了荣盛的销售业绩。环京各城市在2020年开始调控升级以来,大多城市的房价已经腰斩,楼市一片哀嚎,甚至有的项目房子白送,只要有人接盘还贷款都没人敢要。据同行消息人士透露,荣盛在环京区域的土储和货值均占到了全公司盘子的超过3成。要么不卖等死,要么打折卖晚几天死,这是环京房企的区域公司二选一的送命题。
实际上,荣盛在环京区域的断臂求生,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开始了,除了大规模裁掉十余个区域个公司,干掉上千人,还同时进行打骨折销售,甚至部分楼盘血亏去化,为了保千亿的销售目标。因此才有了财报里销售额涨了10%,净利润却暴跌的局面。可以说,在华夏幸福(600340)暴雷以后,荣盛就一直战战兢兢,生怕被外界捕捉到点什么,但是最近的商票风波又把问题摆出来了。
2、荣盛的全国化布局乏善可陈,成功的项目太少了。比如,江苏是荣盛这些年重仓的区域,2020年贡献的营收超过了14%。江苏的地块,都是这两年拿的高价地,以南京一地为例,很多高价地遇到了限价问题,至今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就连荣盛自己在2020年的年报里面,都将江苏的8个项目列报存货跌价准备。除了江苏之外的其他省份,就更加只能呵呵了。
3、荣盛为了搞千亿规模,特别是为了挣脱环京的困局,从2018年开始盲目拿了不少高价地,其中很多是地王,烧钱的速度也是一流的。2019年荣盛新增土储979万方,拿地金额302亿元,平均拿地楼面价3084元/平米;到了2020年新增土储715万方,拿地金额283亿元,平均拿地楼面价3958元/平米,新增土储楼面价同比大涨28.3%。
可以简单理解为荣盛拿的地,不但越来越贵了,而且越来越少了,但是很多城市的房价是没有这么大涨幅的,这中间就是亏本销售的项目。猫哥有几位朋友透露,前两年荣盛在大湾区和华东拿的几个地王项目,现在基本上都在亏本卖。按照这样无限循环下去,荣盛不仅财报估计会越来越难看,规模还会越做越小。
对此,资本市场也是非常清楚的,荣盛最近半年的股价一直跌跌不休,累计已经跌了20%多。荣盛还在资本市场上不断发行票据来补足公司资金,但是发债成本愈发高企,平均达到了7.2%以上,同期40强房企平均水平才6.3%左右。之所以成本激增,直白点说,因为投资者对荣盛的忧虑越来越大了。
与此同时,荣盛今年以来还频频给下面的子公司提供融资担保。

目前累计已经给超过20家子公司提供了超过150亿元的担保,如此频繁的担保,以金融圈人士的经验判断来看,是项目经营出了较大的困难,导致资金出现问题。
商票问题只是一个表象,下面掩盖的问题,更值得大家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