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如转战海外“自救”

对于正在谋划IPO的自如来说,出海显然是它要给资本市场讲的“新故事”。

国内长租市场发展正酣,自如却在此时选择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5月20日,自如国际租房平台“自如比邻ZABIT”正式上线,首期将为中国赴境外留学生提供香港、英国、美国的高品质租住服务。

对于正在谋划IPO的自如来说,出海显然是它要给资本市场讲的“新故事”,然而,已呈高度秩序化的国际化租住市场,未来能给自如的发展收益带来多少增量,仍有待观察。

大抛“百万房源”新目标

据悉,目前,自如比邻ZABIT已上线自如APP、微信小程序等平台。显然,为了这次成功出海,自如已筹备多时。

首批房源主要位于中国香港,以及英国伦敦、剑桥、考文垂、伯明翰、布里斯托、爱丁堡等20余个主要城市核心地段和高校附近,共计2万余间,类型包括以学生公寓、酒店式公寓、服务式公寓为主的集中式居住产品,以及包括合租、整租在内的分散式居住产品。

目前上述房源已全面上线并开放带看和签约。

自如还有更大的梦想。据介绍,自如比邻ZABIT未来还将陆续入驻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预计提供数以百万的优质房源。

若按照该计划顺利推进,自如来自海外市场的收益将是当前国内市场的数倍,甚至不止。

资料显示,经历了13年的发展,自如目前在中国内地市场管理房源超100万间,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成都、武汉、广州、天津、苏州等10座城市。

由此亦带来两个疑问:海外是否有足够的客源支撑?房源又从何而来?

据《2023中国留学白皮书》,中国香港、英国、美国,是内地留学生的三大热门目的地。

数据显示,每年从大陆前往香港的在读留学生数量约为8.62万人。另外,人才引进也在持续加剧香港的租房需求。据香港入境事务处公开数据,2023年各项人才计划的申请超过22万宗,约有13.5万宗获批,其中9万人已经赴港,比3.5万的预期目标高出数倍。

而英国的留学生租赁市场更为广阔。数据显示,每年前往英国的留学生数量高达12.9万人。平均月租金高达11508元,且仍在持续增长中,形成每年178亿元的巨大市场。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自2020年开始,留学热度正在逐步下降。根据最新公布的美国门户开放报告(2023)数据显示,2023年赴美留学人数达到105.7万,同比增长11.7%,增幅是近40年最高。但中国内地留学生继续下降0.2%,约为28.95万人,比上年减少约600人,占比也继续下降至27.4%。

当然,即便抛开中国留学生的租赁需求,海外留学生的不断增长仍能带来足够大的市场空间。如何承载这部分的租赁需求,则成为自如接下来要思考的重要命题。

为了抢占学生公寓这个大市场,在此之前,包括KKR、博枫、丰树、新加坡胜捷企业、新加坡基金Cambridge RE Partners等机构纷纷出资收购相关资产,并翻新成学生公寓进行对外出租。远东乌节(Far East Orchard)更是直接收购了总部位于英国的学生公寓(PBSA)运营商Homes For Students 49%的股份,以扩大其管理房源规模。

自如又将采用何种方式实现海外市场的拓展?还须等待自如进一步给出明确的答案。

增益租,艰难的自救路

自如急于拓展海外市场的心情不难理解。目前,自如在国内市场的发展早已停滞。早在2019年,自如就宣布管理房源已突破100万间,然而到了2023年,该数字仍未见有任何增长。

而在这段时间里,自如正在沉迷打造另一个“新故事”——增益租,改变以往平台出钱收房改造、从而赚取租金差+空置期的传统长租公寓C2B2C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增益租业务模式包括装修和出租两大板块。装修业务由自如提供、业主付费;出租则由自如负责,承诺给业主保底收益,对年度租金总额超出保底租金的增益部分,由自如和业主按约定比例分成。

如果自如管得好,业主的出租率就高,收益自然就高,自如就可以收取更高佣金;反之,如果自如管得不好,业主甚至可以不支付佣金。因此,自如认为,具有租金无差价、无空置期、收益有保底、年度有分成等优势的增益租模式,更具抗风险能力和收益增值能力。

自如同样期望通过增益租找到盈利回正的有效路径。

据公开数据,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自如累计亏损近13亿元;另据贝壳早前披露数据,2019-2021年,自如收入分别为3.09亿元、1.28亿元和1.58亿元。可见自如的经营压力不小。

为求发展,自如的融资需求也变得更为强烈。在2020年之前,长租公寓还是门公认的好生意,自如也吸引了多轮投资,在2020年软银10亿美元战略投资之后,自如的投后估值66亿美元,是我爱我家市值的6.5倍。

不过此后三年,自如再无披露新的融资进展。据了解,期间它通过旗下子公司北京自如众诚友融信息科技发行了数笔企业ABS。

自如亦启动上市融资计划。自2023年以来,每隔一段时间便传出自如赴港IPO的消息,然而始终未见有实质性动作。市场推测,长租公寓资金占有量大且盈利低,加上管理乱象频出、企业“爆雷”情况不停发生,也令其在资本市场上难获青睐。

从目前来看,增益租这个“新故事”也未能打动投资者。

据自如2023年11月披露数据,自增益租推出三年以来,采用增益租模式的房源已累计近20万间。2022年,自如在托管期的业主约有35万、在租自如客约130万,入住率超90%。

若按100万间管理房源计算,增益租模式仅完成渗透覆盖20%的房源。

此外,亦有不少业主反映自如“增益租”房源存在装修质量差、增益分成没保障等情况。这多少反映出,增益租这条路并不好走。

另一方面,大批房源入市、租赁市场需求正在下降,也导致租金不断下降,从而令自如原本高额租金与服务费的赛道被挤压。

为了保证出租率,较早前,自如要求托管业主在合同期内降低租金,不同意就强制解约,还要业主赔偿装修折旧费,否则将强制解约。而后,“大范围强制解约”的消息甚嚣尘上。

对于国内市场“卷不动”的自如,海外市场拓展或许是实现“自救”的新路径。市场亦好奇,在国内始终“水土不服”的增益租模式,到了海外市场能否行得通?

本文来自投稿,内容可能有删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24-05-10 10:45
下一篇 2024-05-22 14:51

相关推荐

  • 成都推动出海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服务支撑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出海成为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布局。为贯彻中央和省市对外开放部署,加快构建“立足成都、服务全川、辐射西部、链接全球”的出海综合服务体系,“成都企业出海综合服务中心揭牌暨蓉品蓉企出海资源对接活动”9月10日举行,成立成都企业“走出去”专业服务联盟,授牌首批“开放成都”海外合作伙伴。同期,还开展出海相关主题分享和对接活动。 企业发展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 成都筹备启动企业出海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聚焦蓉品蓉企出海需求,成都正筹备启动建设企业出海综合服务中心,通过集成公共服务和专业服务资源,为蓉品蓉企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提供集成化、一站式、全周期的综合服务功能平台,将为在川在蓉企业出海提供系统化供给、精准化对接、专业化服务。 成都企业出海综合服务中心将构建境外经贸网络、专业服务联盟、线下综合服务场景、线上数字服务体系四大功能模块,带动一批外贸外经新增量,孵化一批“蓉品蓉企出海”市场主体,引育一批出海企业总部,集聚一批“开放成都”合作伙伴,通过做强功能平台、做优出海服务,推动川企蓉企在更大空间实现更大发展。 如今,国际经贸格局正面临历史性重塑,企业出海渐成共识。如何更好地顺应全球价值链重构和产业分工格局重塑趋势,服务地方企业高水平“走出去”,提升全球化布局的质量和水平,已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课题。 成都作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今年1-7月,成都进出口4985.3亿元,增长6.8%,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2.7%;成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9.5亿美元,同比增长9.2%,占全省总量的72.5%。在贸易带投资的推动下,成都正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 上半年,博恩思医学机器人与比利时奥西学院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中比在人工智能手术、临床培训、教育资源共享及技术出海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打造面向全球的医学机器人培训中心与创新交流平台。 “走出去”是大势所趋,但并非…

    2025-09-10
    4.2K
  • Web3出海指南|新加坡加密货币监管简明框架

    新加坡是全球对加密资产最为友好的司法管辖区之一,虽然经历 2022 年「加密寒冬」后监管环境有所收紧,仍是全球加密中心之一。 根据加密资讯网站 CoinDesk 2024 年底发布的调查报告,新加坡在全球加密货币监管友好度方面排名第四;新加坡居民加密货币持有使用率达 23%,约为全球平均水准(7.8%)的 3 倍,每 3 人中即有 1 人对加密货币法规与控制措施有所关注。 另据《联合早报》援引本地加密货币交易所 Independent Reserve 发布的数据,加密货币投资在新加坡越趋主流,九成受访者知道加密货币,58% 的受访者视比特币为投资资产或价值储存,47% 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 12 个月购买加密货币,四成受访者已持有加密货币,15%的受访者把比特币看作金钱,9% 认为它是骗局。 2024 年,新加坡累计颁发了 13 张主要支付机构(MPI)加密货币许可证,数量是 2023 年的 2 倍。据 ApeX Protocol 研究,新加坡拥有 1,600 项区块链专利、2,433 个相关工作岗位和 81 家加密交易所,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新加坡独特的监管清晰度、技术基础设施和战略位置,使其成为各种 Web3 实体的热门目的地,涵盖加密交易所、代币发行者、区块链基础设施提供商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包括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和 Binance 创始人 cz 等在内的许多行业大佬都曾移居或常驻新加坡。 新加坡加密产业发展优势 1、监管清晰 谈及加密货币,人们最常说的一个词便是「监管不明朗」,但新加坡是个例外。 新加坡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为行业内各种企业和资产管理者提供清晰框架的领导者。与其他司法管辖区相比,新加坡对加密货币监管和零售准入的…

    2025-01-16 Web3
    45.7K
  • 印度又发难!vivo中国籍临时CEO被捕

    12月23日,消息人士表示,印度打击金融犯罪机构逮捕了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vivo印度子公司的两名高级员工。Vivo表示将提起法律诉讼。 据印度本地媒体引述消息人士的话,被捕的是vivo印度分公司的中国籍临时首席执行官,以及该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及顾问。 消息人士称,被捕的两人被带到德里一家法院拘留,将于12月26日出庭。目前,两名vivo员工的身份尚未得到最终证实。 vivo发言人表示:“我们对印度当局目前的行动深感震惊。”“最近的逮捕表明骚扰持续存在,因此产生了不确定的行业环境。我们将坚决使用所有法律途径来应对这些指控。” vivo并非第一次遭到印度当局针对。 综合印媒报道显示,去年7月,印度执法局以洗钱嫌疑为由,突击搜查vivo及相关企业在印办公地点,指控vivo印度子公司“非法”向中国转移6247.6亿卢比,相当于该公司一半左右的营收规模,以逃避在印度纳税,并声称破获了一个涉及中国公民和多家印度公司的重大洗钱团伙。 今年10月,印度执法局逮捕四名vivo印度子公司高管,其中包括一名中国公民。执法局声称,这4人涉嫌参与洗钱,但vivo否认这一指控。本月7日,印度执法局就洗钱案向vivo印度子公司提交指控,vivo被列为本案主要被告。 公开资料显示,vivo于2014年进入印度市场,并在2015年响应“印度制造”的政策号召在印度建厂,厂址位于在印度北部的大诺伊达地区;2018年,vivo披露了其“印度制造”决策的第二阶段决策——vivo在印度采购了169英亩的地皮,扩建工厂。另据vivo 2021印度影响报告,vivo在印度雇佣员工10000名,年产能约为6000万部手机。目前,vivo已经是印度最大的智能手机品牌,市场占比接近20%。

    2023-12-26
    4.1K
  • 基石药业将拓舒沃®在大中华地区和新加坡的独家权益出售给施维雅

    12月21日,港股创新药企拓舒沃®(艾伏尼布片)的独家权利转让给施维雅公司。根据协议条款,基石药业将获得总额5000万美元的付款。该交易预计将为基石药业实现潜在的未来现金流,亦旨在收回对该资产的历史投资。 该项交易带来的获益将有助于基石药业优化资源配置,专注研发更多具有全球权益的同类首创和同类最优的候选药物,同时也有助于施维雅扩展拓舒沃®大中华地区和新加坡的适应症范围,并提升患者对该药物的可及性。 交易获益有助于专注研发 惠及全球患者 根据公开消息,基石药业将以4400万美元的交易价格将拓舒沃®在以上区域的权益转让给施维雅,并将在交易交接完成后再获得600万美元的交易款项。因此,基石药业与施维雅的许可协议将被终止,基石药业将无需再支付后续的研发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2021年,施维雅公司收购了Agios公司肿瘤业务。基石药业与Agios公司自2018年达成独家合作与授权协议,先后获得拓舒沃®在大中华地区和新加坡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对此,基石药业首席执行官杨建新博士表示:“在过去的近三年里,我们与施维雅紧密合作,携手在亚洲地区开发和商业化拓舒沃®,使之成为中国首个IDH1抑制剂,最大程度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基石药业为该药的商业化做出了巨大努力,在已授权区域打下了坚实的市场基础。我们期待施维雅作为该产品的全球权利持有方,进一步提升这一创药物的可及性。同时,该交易带来的获益将有助于我们专注研发更多具有全球权益的同类首创、同类最优药物,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高品质的创新疗法。” 施维雅全球产品战略执行副总裁Philippe Gonn普吉华®在中国大陆区域的独家商业化推广权授予艾力斯,基石药业将获得首付款和后续的研发里程碑付款,并将继续获得普吉华®在中国大陆的销售收入,艾力斯将从基石药业收取服务费。 基石药业表示未来也将不断发展和扩大自身的优势,将战略及管理重心放在研发阶段,推进更多差异…

    2023-12-21
    3.4K
  • 侵犯他人跨境电子商务专利?阿里巴巴[BABA]在日、美、韩三国同时被告

    最新消息显示,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日本专利权公司在12月15日向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申请针对交易系统可以帮助商家按照预先确定的税率在海关提前登记货物,并帮助客户在购买时支付关税,以确保交货。 在向日本法院提交的诉讼中,BWB Inc.请求对阿里巴巴及其物流子公司菜鸟、天猫运营商淘宝发

    2023-12-20
    4.0K
已有 0 条评论 新浪微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