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奇艺下架漫威,腾讯视频暗怼:在线视频下半场再起硝烟

    5月1日,“爱奇艺下架漫威作品”的话题引起了不少网友热议,部分会员甚至怒喊道“要你会员何用”。对此,爱奇艺做出了“版权到期,没有补偿”的解释。有趣的是,对手电商、漫画、游戏、直播等产业生态链,还完成了导流,为平台实现多元化流量变现,奠定了殷实的基础。 资料显示,在IP赋能会员付费上,《延禧攻略》为爱奇艺带来了1200万会员;《扶摇》和《如懿传》为腾讯带来的1700万付费会员。在IP赋能游戏上,爱奇艺耗资20亿元将《花千骨》由IP落地游戏后,为平台带来首月玩家破1000万,月流水近2亿收入的佳绩…… 不难发现,优质内容是在线视频吸引用户流量,实现流量变现的主要“源泉”与“动力”。换而言之,只要在线视频拥有了优质IP版权,就在变现上拥有了话语权。这也就是拥有漫威电影版权的腾讯,为什么能“骄傲”暗怼爱奇艺的原因所在。 而对于“版权=话语权”的演绎,想必搜狐是最有发言权的一方。在“爱优腾”三足鼎立格局生成前,搜狐曾在2014年4月前,先后共引入了76部美剧版权,以“看美剧,上搜狐”的口号,吸引了大量流量,位居美剧霸主之位。 但“生不逢时”的搜狐,一方面因“限外令”,美剧优势遭遇打击,另一方面,BAT对爱优腾的助攻,加剧了各平台间的斗争,无资力支持且尚未盈利的搜狐因无力交战,渐渐被挤到了第二梯队。资料显示,去年腾讯视频以1188部美剧的数量成为最大美剧平台、优酷则以优酷1039部紧跟随后,双方均高于搜狐的196部。 可以看到,“版权”是在线视频的独门武器,也是关乎在线视频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毕竟,平台“降维”或是“升维”与版权内容产生的效应,息息相关。爱优腾们不惜血本交战“版权”亦是同样的道理。 流量渐退,版权之战正转至“独家”高地 经过上半场“抢版权分流量”的争夺赛后,爱优腾们都已分别完成了“流量池”的打造,例如爱奇艺、腾讯在去年Q3通货膨胀影响,版权费上升…

    2019-07-02
    3.1K
  • 谷歌失败案例赏析:那些年在微服务上踩的坑

    大家好,今天和在座的各位分享一些失败的经验教训。聊一聊这一类的话题要比那些成功案例更有意思。行业在进步,我们可以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经验,并主动在未来的计划中避免,这一点很令人鼓舞。 背景信息 在开始之前,先介绍一下我在谷歌的经历。2003 年大学毕业后我直接加入了谷歌,在这之前我是一个音乐营地的营地顾问,营地顾问之前我在一家冰激凌店工作。我还记得在谷歌的第一天,第一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是 Andrew Fights,他现在是类似谷歌杰出的工程师的角色,我记得当时告诉他,我得去找人聊一聊因为实在不知道我在做什么,今天想起来还是很有趣的事情。在谷歌里我像海绵一样快速的吸收技术和其他的信息。今天我在这里谈论的一些事情其实要早于我在谷歌的时间,大约 2000 年和 2001 年左右。让我们从微服务,即谷歌的微服务版本开始讲起。 当时,谷歌的业务仍然押注在 GSA(谷歌搜索服务器)产品,其实最终 GSA 也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当然了,其它事情也是这样,毕竟不能将一个虚拟的垄断产品与像广告这样数十亿美元的巨额业务相对比。不过,谷歌最开始是以搜索起家的,并专注在解决这一类的技术问题。 接下来要讨论的很多内容的原始驱动力来自于这张幻灯片。在ARis 作为操作系统。如果不考虑成本的话,这一套解决方案比现有的其它东西都要好,很多人买了很多这种 Sun box 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但 Sun box 真的很贵,尤其是一个拥有庞AI 可以神奇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尽快发现可以帮助减少人脑假设的方法,只有在使用巨型仪表板之外的技术时才能实现引导过程。巨型仪表板在单体环境中运行良好,但我看到人们采用这种理念并围绕它构建微服务的可观察性。我认为有必要使用仪表板,但肯定不够。我采访过的 SRE 小组当时正在构建巨大的仪表板,我们的效率明显低于让它设计上更紧凑的团队,之后再使用其他工具来改进搜索空间。…

    2019-07-02
    2.2K
  • 王源烟熏小米

    心疼雷军,心疼财报。这是小米启动“手机+微信上都给予了强势站台背书,CFO周受资还出镜以视频形式对小米Q1财报进行了汇报。 但小米没能想到,在同一时刻,直线距离小米北京总部ARe U OK。 只是现在的雷军,可能一点也都不OK了。 抽烟并不能算是多大的事情,雷军本人也是个老烟枪。但明星代言人尤其是王源这种走小奶狗路线的,还是在严控禁烟的北京室内,难免形象大幅度受损。目前王源以亲妈粉为主的饭圈,已有不少脱粉现象。 这自会波及到小米。小米9希望借王源的人气形象所塑造的年轻时尚气质,也瞬间被一股浓烟给笼罩。 社交媒体上雷军的微博评论方已被网友攻占:雷总,雷总,你家代言人又垮了一个。 为什么说又呢? 无论是红米国民手机时的吴秀波,还是小米手机多款产品的吴亦凡,都在代言期内争议满满。选择王源,本就看中了其过往没有黑料,但也是逃不了人设崩坏这一娱乐圈终极怪圈。 且在小米,吃过明星营销亏的不仅是手机这一业务。 去年的11月25日下午,国内知名明星组合羽泉在北京为其将于一个月后举行的“二十·羽泉”巡回演唱会造势。在现场,除了羽泉二人,还有小米有品总经理高自光、小米有品副总经理陈波等。原来作为小米旗下

    2019-07-02
    7.1K
  • 小红书终于要上直播了,但它却说不是为了变现

    对抖音直播、快手直播都为平台贡献新营收增长点的今天,MAU(月度活跃用户数)突破8500万的小红书面临的已经不再是做不做直播的问题。新的问题是小红书会怎么做直播?或者说,对眼下的小红书而言,直播扮演的更多是流量入口,还是变现工具? 抖音快手们的直播闭环 在游戏和秀场直播碰到天花板后,以淘宝直播为代表的直播双十一期间,主播薇娅的全天直播间销售额超过3亿元。 淘宝直播成功的内在逻辑在于突破传统的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买卖关系,建立直播博主、商品、消费者三者之间的闭环,给消费者带来线下购物式的用户体验。在这样的闭环中,直播博主能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展示、购物建议、社交互动乃至产品售后等一站式服务,为消费者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购物场景,通过直播博主与消费者的互动达成交易。良好的用户体验也带来了较好的用户粘性,更多消费者愿意为喜欢的主播“买单”。 QuestMobile今年5月发布的下沉市场洞察报告显示,下沉用户规模超6亿,对移动互联网人均使用时长超过非下沉用户,直播电商对于下沉市场的吸引力,是电视导购的升级版。在下沉市场上,下沉用户表现为熟人消费、价格敏感、打发时间,而直播电商某种程度上正可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因此,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纷纷入局电商,并且把直播作为“桥梁”。2018年2月,抖音就开始招募主播,到了5月,抖音又上线店铺入口,用户可以直接跳转到抖音达人的个人店铺,同年12月11日,抖音购物车功能上线,并在双十二当天促成超120万单订单,top50账号成交额超1亿。短视频吸粉,直播+电商变现,逐渐形成“短视频+直播+电商”的交易闭环。 快手的情况略有不同,尽管它与抖音同样以短视频起家,但在直播领域,快手比抖音走的更远,并且电商收入与抖音的广告收入大致相当。快手早在2016年就上线直播功能并迅速发展起来,MAU超1亿,去年,快手的直播收入约200亿。目前快手MAU 里有10%…

    2019-07-02
    1.9K
  • 58同城顶风作案:仍在宣传首付贷!金融业务火速下线,旗下P2P或难备案

    58同城在被曝光后,紧急下线了部分违规业务,但仍在顶风作案。柒财经旗下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注意到,目前,在二手房房源,房源信息也在不断更新中。而“贷款付首付”字样,则醒目的挂在页面左上角。与此同时,58同城取消了对其金融业务的导流通道。 此前的4月17日,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发表了一篇名为《“神奇”的58金融:二手房业务力推首付贷 汽车分期巧立名目变相收费》的文章,直指房产、O2O等服务,做金融无可厚非。而为了扩张规模,首付贷等业务映入眼帘,成为首选之一,且延续至今。经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报道后,此渠道已悄然下线。 不过,58金融相关功能可通过APP进行访问。其宣称,可获取公积金、运营商、淘宝数据等授权,进而提供给商户进行合作。不过,该页面在PC端无法正常访问。 另外,从58同城“二手车”界面找到的分期购车按钮,目前处于点击无效状态。除了分期购车按钮无效,58同城还取消了金融的导流入口。不过,在房产费用区域,58同城仍提供可“帮你凑钱”的按钮,但点击无效。

    2019-04-26
    8.9K
  • 传正合普惠发不出工资大部分员工离职 近80亿信贷无人催收

    25日,有微博用户告诉天府财经,正合普惠接近80亿的信贷又传来不好的消息。由于3月份员工工资没着落,大部分员工在返回工作进行催收了一周之后(约4月15日)陆续离开。目前只有极少量的员工凭着责任心在支撑。这80亿的信贷是资产端能催收回来的最大头资产,团贷网暴雷事件自首的唐军,而正合普惠的另一位投资人杜俊鹏也是团贷网股东。(相关阅读《史玉柱发微博侧面回应被警方带走传闻 已自首的团贷网唐军是其“门徒”》)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11日, 正合普惠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原因是“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此外,天府财经注意到,正合普惠旗下的成都正合联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成都正合”)也于2018年9月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单,原因同样是“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 企查查显示,涉及成都正合的法律诉讼共计48条,大多都是因追偿权纠纷;开庭公告2条,也属于追偿权纠纷,已于去年8月20日开庭。

    2019-04-25
    7.6K
  • 58同城惊现“师徒贷”骗局 毕业生工作没找到反背20000元贷款

    刚高中毕业的李杰(化名),本打算靠自己的努力,在江西省南昌市找一份靠谱工作,没想到却碰了一鼻子灰。他说:“工作没有找到,反而背了两万多元的‘师徒贷’。” 近日,中国青教育贷款。 “我以为是银行贷款,却发现这是‘师徒贷’。为什么拿着我们的信息在外面贷款?”李杰决定离开,向该公司提出退学申请。几经交涉,工作人员告诉他,一共学习了29天,需要交纳6414元学费。之前公司发给他的1000元“工资”,也需要归还。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到,另一名刚毕业的女孩王红(化名)也有类似经历。她称,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她退学需要支付贷款额20%的违约金。 据悉,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已介入此事。有学员称,此后该公司的态度已发生变化,同意他们退学,无需支付课程费用,但事情并没有完全解决。有学员担心,贷款协议并不在自己手中,以后是否会以“师徒贷”的名义再扣款,是否会影响未来个人信用记录?他们希望能彻底解除贷款协议。

    2018-01-23
    3.7K
  • 微博借钱日息千分之三 果然“不负息望”!

    不少微博用户反映,使用微博页面的“借钱”平台,发起借款后,被收取了“高利息”,甚至有网友直接提出质疑:所谓的“微博借钱”,是不是高利贷?

    2017-11-26
    4.4K
  • 微信支付藐视国家权力 遭陕西安康法院罚款40万元

    因为拒不履行法院的协助执行义务,财付通被陕西岚皋县法院罚款40万元。

    2017-11-26
    3.3K
  • 魏则西事件之后,百度又栽在教育行业:百度有钱花深陷多家培训贷诈骗门

    在21CN聚投诉平台上搜索“百度有钱花”发现,自11月以来,在20天时间内,已有近30条关于“百度有钱花”教育分期贷款的投诉,其中大部分为学员被骗贷、退款难等问题。

    2017-11-26 TMT
    4.5K
  • 支付宝“黑镜门”:免押金租房和女白领日记是同一个套路!

    用户价值正在用数字化的形式体现。但令人担忧的是,数据无底线的使用导致的用户行为绑架。

    2017-10-20
    4.5K
  • 互联网金融进入合规发展下半场 科技创新唤起寒冬中资本的热情

    随着监管制度环境的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野蛮生长的“上半场”大幕落下,行业进入合规发展“下半场”。 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2016年可谓“冰火两重天”。一方面,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显示,仅深圳一地,今年前11个月就出现了209家停业及问题平台。行业乱象让监管快马加鞭,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的“上半场”大幕落下。随着制度环境的不断完善,2016年也因此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合规”元年。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行业热度依然不减,移动支付、征信、众筹、供应链金融、互助保险等都获得了长足发展,技术创新风起云涌,也唤起了身处“寒冬”中资本的热情。 4月份,融资,这是全球互联网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资产管理、互联网金融广告等细分领域的专项治理不断展开。 从监管动作来看,重点都瞄准风险防控。一方面,严密公开的信息披露成为重点。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建鹏表示:“互金具有普惠性,其产品和服务的对象中普通人占最大比重,信息严重不对称让普通消费者容易受骗。”自3月份起,《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规范(初稿)》《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标准——个体网络借贷(征求意见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以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个体网络借贷》标准陆续出台,在这一标准中,定义并规范了96项披露指标,其中强制性披露指标逾65个。 另一个监管重点则是资金存管。作为网贷风险控制的硬指标之一,资金存管一直备受关注。2016年8月14日,银监会发布《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此前业内“银行+投资者的资金交由银行负责存取与交收,所有借贷资金直接在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存管账户之间完成划转,从而彻底打击网贷平台“资金池”。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一年的过渡期,在明年8月份之前,将有一大批达不到监管要求的中小平台淘汰出局。”大数据…

    2016-12-25
    2.8K
  • 互联网金融海外上市第一股宜人贷:三季度净利暴增308% 坏账率亦不容忽视

    自今年第二季度起,宜人贷将报告货币由美元改为人民币,部分人民币金额换算为美元,换算率为1.00美元兑6.6685人民币。宜人贷方面表示,修改报告货币可以减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对公司公布业绩的影响,同时能更好地反映公司各季度的实际经营业绩。

    2016-11-17
    2.7K
  • 互联网金融集客成本高达2000元 高额返利吸引羊毛党组团“揩油”

    “注册即得1万元理财体验金”、“邀请新用户可得1%返利”、“200元现金券,投资定期即可获得”……互联网金融平台如同开启了百团大战,为了获得新用户使出浑身解数。 一网贷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用户集中度正在不断提高,对于后来者的获客的确是很大的压力。部分平台为了尽快扩大用户量,获取一位有效客户的成本已达2000多元。 返利、体验金、薅羊毛”。 记者调查发现,多家互金平台获取一位有效投资用户的成本已经高达800元至2000元不等。即便如此,用户也会面临其他平台更高收益或投资优惠等诱惑,难言忠诚。 烧钱获客的做法让部分平台苦不堪言。当然,在行业监管升级后,也有一些平台对于烧钱也日趋理性,更多对接机构资金以降低获客成本。但亦有平台指出,个人客户对于平台资金结构的稳定性仍很重要。 用户组团“薅羊毛” 不需要投资一分钱,注册某互金平台即可获得1万元体验金,两周后即可获得30元左右的收益;投资1万元定期产品即可搭配使用200元抵现券。 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多种优惠活动吸引新用户。尤其临近“百度竞价投放吸引到大量用户。在移动端兴起时又有平台通过APP搜索结果优化、预装软件等途径得到用户导流。亦有部分平台从经营互联网理财平台业务人士透露,该平台当前一方面通过在网站做一些广告投放转化,另外也会通过找到一些贴吧吧主或者QQ群主进行合作,引流返利。前者的获客成本约800元/人,后一方式的转化效率相对较高,约在100元/人。 另有一网贷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用户集中度正在不断提高,对于后来者的获客的确是很大的压力。部分平台为了尽快扩大用户量,获取一位有效客户的成本已达2000多元。 网贷之家CEO徐红伟对记者表示,当前业内获客成本在500元左右是较为正常的水平。如果单客成本超过1000元,这将对平台的正常经营造成巨大压力。“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此前曾解释,陆金所2015年亏损…

    2016-11-11
    3.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