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区块链“传帮带”
英雄莫问出处,富贵当问缘由。
在问及浙大或者浙大人有哪些特点时,黄步添、邵建良和云象首席科学家刘振广都提到了“创新”、“协同”、“开放”、“包容”这几个词语,在他们看来,这是浙大的气质,同时也是浙大人的“创业气质”。
在黄步添看来,杭州本身就是一片创业热土,也是浙大创业氛围的催化剂。
趣链的李伟也有同样的感受,因此在选择大学时毅然决然地选择浙江大学。
“之所以选择浙江大学,是因为我认为浙大的创业氛围比其他高校要浓厚得多。”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伟表示。
同时,在李伟看来,如果当初没选择浙江大学,也就没有现在的自己。
邵建良告诉DeepChain深链,浙大鼓励创新创业,并不是指“鼓励大家都去创业,不从业”,而是“鼓励这种创新的意识,去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
在某种程度上,浙大会有一批区块链行业的“吃螃蟹者”,多少也得益于浙大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刘振广看来,之所以会有那么多浙大人关注并从事区块链行业,和浙大学者的关注与推动也分不开。
比如李伟的老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成为了趣链科技的董事长,黄步添的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网络安全研究所所长何钦铭教授则成为了云象的技术顾问。
此外,在邵建良看来,浙大的区块链氛围浓厚,也和浙大的强工科背景是离不开,新技术是一种趋势,高校会很快地反应过来抓住机会。
高航则告诉DeepChain深链,其实不仅仅是在区块链领域,在中国各个科技领域的创新创业群体中,“浙大系”都以“创新驱动的创业”而知名,会出现很多“扎堆”的现象。
“这种效应既有浙大的求是精神和人才聚集,也有浙江的营商环境和创业土壤,还有数字经济带来的时代机遇。”高航称。
事实上,以黄步添、李伟为代表的这批浙大人,在走出校园,投身区块链行业之后,也在积极“反哺”,进行浙大区块链的“传帮带”。
2015年,正是在黄步添的邀请下,浙大校友刘振广才加入云象,成为众多区块链从业者中的一员。
2016年初,黄步添和同是校友的趣链科技董事蔡亮共同撰写了《区块链解密:构建基于信用的下一代互联网》,这本书也在当时的浙大校友圈里广泛传播,帮助区块链进行了一次有力传播。
虽然不如黄步添与浙大的联系紧密,作为校友的邵建良和谢晗剑也会积极参浙大举行的区块链活动,进行区块链的布道。
“云象也会在浙大校园内,不定时举办一些宣讲会,除此之外,也会有一些奖学金的支持,鼓励学弟学妹走出实验室,到公司实习。”刘振广告诉DeepChain深链。
事实上,云象的成立和发展除了吸引更多的商业伙伴以外,也吸引了浙江大学的诸多高材生。目前,云象团队有70%的员工都是来自浙大的硕士及博士。
李伟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我们公司现在有200多人,大部分都是浙大毕业的,90%以上是技术人员,有10多位博士。平均年龄只有24岁,大多数都是90后,很多都是浙大研究生,他们师兄带师弟,来我们公司实习顺便工作。”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