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白滔:加密资产行业需要一个确定可预测的监管环境,形成一致协调的监管框架

11月11日,德国联邦银行(即德国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BurkhARd Balz先生,在德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发表演讲,笔者解读如下。

德国央行执委Burkhard Balz在发言中介绍了德国金融科技的概况,分析了大型科技公司带来的风险和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德国的金融科技处于市场成熟阶段,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从投资和投资方式来看:2019年上半年德国金融科技投资激增,比2018年最后一个季度增长了近80%,但投资不再多样化,而是集中于几轮大型融资

其次,金融科技公司和现有企业之间的合作风险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Balz认为大型科技公司以庞大用户基数、技术专长和财务资源,已经成为银行的重要竞争对手。他们在努力建设大型封闭生态系统,以免费的服务交换消费者宝贵的数据资源,并且主导了与消费者的客户关系,使得银行面临脱媒的风险。大型科技公司也已经扩展到支付服务之外,甚至进入了银行业最核心地带——货币创造。

作为应对,银行之间的合作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欧洲银行业作为一个整体能,为客户提供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时,欧洲的银行才有生存能力。

Balz认为大型科技公司为公共政策带来了诸多挑战,例如公平竞争等。但监管需要本着“业务相同、风险相当、监管相类”的原则对他们进行监管。

作为对比,笔者希望对比一下中国与德国大型科技公司的发展和监管。

如果让Balz来中国央行担任周小川或易纲的工作,他可能会觉得在德国央行的工作太简单。中国大型科技公司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商业模式迭代和演进速度,针对他们监管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冠绝全球。

蚂蚁金服腾讯已经成为全球大型科技企业最典型的代表,他们的发展历程除去自身的庞大用户基数、品牌、巨大的技术和财务优势之外,还与中国单一市场优势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GFC)后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的相对稳定优势密不可分。

德国(甚至扩大到欧洲)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形成本土的大型互联网企业,这与欧洲“看似单一实则割裂“的市场有关,因此目前欧洲移动互联网的搜索、电商、社交、内容等巨头无一例外都是美国企业,他们因此也是欧洲在这一轮数字潮中最为忌惮的对象。

在中国,支付宝蚂蚁金服集团的前身)为解决电商业务中可信第三方的问题切入了第三方支付,并且建立了与中国几乎所有重要银行进行直连的私有网络平台。

支付是这个网络平台的核心,连接了平台上所有的经济活动,而这些经济活动也产生了新的数据,因此支付宝网络平台能够垄断通过平台的全部数据。基于这些大数据以及支付宝的大数据处理经验(蚂蚁金服已经建设了多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数据库平台,其中金融级别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在2019年10月刷新了TPC-C世界记录),支付宝网络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定制化的产品,因此吸引更多用户进入支付宝网络。

支付宝于2013年推出了货币市场基金余额宝。这并非首创,美国的Paypal早在1999年就推出了美国版的余额宝,并且在2007年最高峰的时候达到10亿美元的规模,但最终在2011年宣布关闭。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GFC之后美联储实施了三轮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超低利率政策、接近零利率的政策一直延续到2015年。货币市场基金本质上是集合零售储蓄资金到银行间市场进行套利的投资行为。当银行间市场的利率长期接近零,这种套利机制就失效,因此货币市场基金获利困难或经营亏损。

GFC之后,中国的宏观经济和金融一枝独秀,银行间市场的资金利率一直在3%-4%以上,直到最近两年才有所回落,到2%附近。因此余额宝能够为投资者创造稳定的收益。余额宝也因此惊人地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超过10000亿人民币规模。

支付宝利用其大数据和大数据分析擅长的优势,对其管理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模式进行分析和预测,因此可以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并将货币市场基金的余额作为一种支付工具。他们因此发展了货币数字业务。

在余额宝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和支付(实质上是人民币数字货币)业务过程中,不可避免触碰到传统银行的利益。但中国监管非常有智慧地给予了余额宝一定的”宽限期“,这让他们有机会巩固其优势,并发展成为以DNA商业模式为核心的大型科技巨头。因此,中国科技巨头的形成与中国宏观经济的优势和监管智慧有密切关系。

支付宝/蚂蚁金服和微信能够提供广泛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大型科技公司的发展对公共政策带来了数据隐私、公平竞争和金融稳定性等方面的挑战。中国央行对大型科技企业的监管经验或许对全球央行有借鉴意义。

蚂蚁金服和腾讯都是独立封闭的生态系统,他们以支付切入发展了完整的经济活动,他们的移动支付已经占到中国GDP的16%。与传统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层级不同,他们发展出以支付业务为中心并延伸出资产管理、借贷、保险等金融服务的产业组织。他们事实上已成为信息寡头,垄断了通过们网络的数据价值,并且缺乏与其对等的网络平台的互操作性,制造了跨网络交易的壁垒,形成了市场割裂。

中国央行要求他们的货币数字化与法币的强制可兑换性降低了支付网络设置的交易障碍。中国央行通过切断银行与所有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通道,并建立网联平台来负责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因此削弱了他们垄断数据的权力,并且为其他小的支付服务商创造了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央行也将他们的备付金账户从商业银行收归央行、取消备付金利息并将备付金率要求从最初的10%提升至100%,因此消除了他们占用备份金利息的可能和挪用备份金带来的金融稳定性风险。央行还为单只货币基金每日提现设置了10000人民币的上限,有效缓解了货币市场基金(的余额作为支付工具)的流动性风险。

当蚂蚁金服和腾讯的金融服务发展到相当规模之后,央行本着“同样的业务,同样的风险,同样的监管”的原则,已经要求他们持有必要的金融牌照按照与传统金融企业对等的监管预期进行一致的监管。

相比较对大型科技企业的监管,中国对其它金融科技领域的监管,如P2P和加密资产行业等,就显得相对简单、直接和粗暴。要么忽视金融风险,让行业如脱缰野马狂奔,造成一地鸡毛后再来一刀切,把“脏水和孩子“一并全倒掉(例如针对P2P金融);要么一竿子打死,不给予任何发展空间,在发现行业潜力之后又给予“超礼遇”。

龙白滔:加密资产行业需要一个确定可预测的监管环境,形成一致协调的监管框架

从业者如坐过山车,时而浪底时而峰顶,不清楚自己是匪徒还是先锋。因此中国监管需要给从业者一个确定和可预测的环境,并且各个公共部门之间也应加强沟通和协作,形成一致和协调的监管框架。

本文来自投稿,内容可能有删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2)
上一篇 2019-12-13 08:46
下一篇 2019-12-14 13:41

相关推荐

  • 欧盟MiCA监管框架详解:资产分类、发行、交易、托管、DeFi、投资者保护

    2025 年 3 月 17 日,OKX 发布公告称,为了配合监管机构,将暂停 Web3 钱包的 DEX 聚合器服务。此前彭博报道,攻击 Bybit 的黑客利用 OKX Web3 钱包提供的 DEX 服务进行了 15 亿美元赃款的洗钱操作,引发监管部门的注意。而 OKX 于今年 2 月正式获得了欧盟 MiCA 牌照,因此可能面临欧盟罚则。 该事件再次引发业内对欧盟加密监管的关注。Starlabs Consulting 本期的《环球政策》将对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框架进行系统梳理。 欧盟加密货币监管历史沿革 提到欧盟监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 MiCA。但在介绍 MiCA 前,先简单回顾一下欧盟监管的历史沿革。 1. 第五、第六项反洗钱指令 欧盟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最早可追溯至 2020 年 1 月生效的第五项反洗钱指令(5AMLD)。该指令要求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CASP,包括交易所、钱包和托管服务提供商)遵守 AML(反洗钱)和 CTF(反恐融资)法规,执行 KYC(了解你的客户)措施,并确保其活动透明、可追溯。通过 5AMLD,欧盟将加密货币服务置于与传统银行和金融服务相同的监管地位。 2021 年 7 月,欧盟颁布第六项反洗钱指令(6AMLD),进一步强化监管,包括: 2. MiCA 出台 5AMLD 属于欧盟次级法律中的「指令」类型,不具有直接适用性,而且导致各国加密货币注册和许可制度不统一,使得企业在欧盟范围内经营加密货币业务变得十分困难,需要应对各国不同的监管。 为构建统一的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格局,欧洲议会于 2024 年 4 月 20 日正式通过 MiCA,2024 年 6 月生效,并为不同成员国设置了 12 至 18 个月的过渡期,给企业必要的时间来遵守新规。 MiCA 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数字资产监管框架,影响范围覆盖 27 个欧盟成员国以及欧洲经济区…

    2025-03-25
    5.4K
  • Web3创业项目如何入驻香港数码港,获得百万补贴?

    香港一直是许多著名 Web3 机构的基地,例如 Bitfinex、crypto.com,甚至 FTX 最初也把香港作为基地。 有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9 月,香港的加密货币就绪度(CRS)为 8.36,位居全球榜首,辖区内的区块链金融服务新创公司达 264 家,其中包括区块链金融服务机构、区块链创投机构、资管平台、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加密货币 ETF 基金、区块链技术企业、元宇宙企业、NFT、区块链钱包、区块链游戏、区块链媒体等 10 余个加密热门赛道。 随着 2022 年 10 月「加密宣言」发布,香港对加密资产及 Web3 的政策来了个 180 度转弯,监管态度转为开放、兼容、拥抱创新与审慎性并存,香港 Web3 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同时,香港成立了 40 亿美元的金融科技周专款,支持金融科技及虚拟货币的发展。 2023 年 1 月,香港成立「数码港 Web 3.0 基地」,宣布将拨款 5,000 万港元加速推动 Web 3.0 生态圈发展。 2 月 22 日,香港财政司宣布再增加 5,000 万港元拨款。 2024 年 11 月 21 日,香港立法会最新讨论文件显示,数码港 Web3 生态发展迅速,目前入驻企业数量已达 270 多家,其中过去 16 个月新增超过 120 家。在 270 家区块链相关企业中,约 200 家专注于应用和内容开发(如 NFT、游戏、DeFi 等),40 家从事系统工具和数据分析,20 家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另有 10 家提供风投基金等专业服务。这些企业创始人来自日本、美国、印度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果你也想创立一家 Web3 企业,入驻香港数码港并成功申请到全部支持计划,最多可以获得 130 万港元的补贴。 01 如何获得 130 万港元补贴? 新创企业申请资助的项目类型主要分为两个:CCMF 和 CIP。 1. CC…

    2024-12-15
    1.1K
  • 香港Web3及加密货币监管政策简明框架-产品篇

    香港 Web 3.0 政策发展的故事应该由 2018 年说起。当年 11 月 1 日,香港证监会发表宣告阐述新的虚拟资产监管方针,并公布了监管沙盒,邀请交易所接受证监会监管,并让证监会了解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营运。Hashkey 及 OSL 即是当时的沙盒申请者,在沙盒期结束后申请并获发牌照。不过整体来看,当时的沙盒监管并未引起太大的市场反响。 直到 2022 年 10 月 30 日,香港财库局发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简称「加密宣言」),香港迎来了 Web3 叙事的新篇章,监管态度转为开放、兼容、拥抱创新与审慎性并存。 ▲ 香港,从金融中心到 Web3 中心 三大监管主体 香港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虚拟资产监管机构。根据监管职责的分工,香港证监会、香港财库局、香港金管局都对不同的虚拟资产和虚拟资产涉及的不同环节具有相应的监管职责。 * 2024 年 11 月 15 日,香港金管局官网提醒:有两间并非香港持牌银行的境外加密资产机构分别于香港举行活动,其中一间被举报曾自称为「银行」,另一间则在其网站描述所提供的卡类产品为「银行卡」。这些行为可能已违反《银行业条例》。此外,香港立法会在监管加密货币和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批准和通过与金融市场相关立法的核心机构,确保既定的监管框架与加密货币行业的动态标准保持同步。 五大监管客体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SP 发牌制度 自 2023 年 6 月 1 日起,香港正式实施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VASP)牌照制度,并作了 1 年的过渡期安排,2024 年 6 月1 日起,所有在港经营的虚拟资产交易所必须持有证监会颁发的 VASP 牌照。 按照证监会规定,提交许可申请的 VASP 须符合一系列合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反洗钱(AML)和打击恐怖主义融资(CTF)规定、资金安全、客户资产隔离、审计与报告、合适的…

    2024-11-19 区块链
    3.4K
  •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罕见大篇幅谈及加密货币、DeFi,未使用“虚拟货币”说法

    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罕见大篇幅单独提及“加密资产”内容,没有使用过去“DeFi、数字资产,创造了新的资产形态和业务模式。加密资产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同时并未受到与其业务实质相适应的监管,因而表现出金融和数字技术双重风险。 一方面,传统未受监管的非法金融活动风险在加密资产领域均有体现,例如资产价格泡沫、价格波动大、流动性和期限错配、高区块链上与链下数据交互过程存在安全漏洞,容易被黑客攻击,导致市场操纵和资产丢失;去中心化金融(投资者利益;资产匿名性和难以追回特征导致反洗钱、反恐怖清理整顿。当前,加密资产规模占全球金融资产比例不高,与传统金融体系关联有限,但其发展较快、业务模式复杂、治理结构不透明、跨境业务活跃,可能威胁全球金融体系稳定。我国较早对代币发行融资、加密资产监管政策和应对措施。加密资产在境外市场发展迅猛,业务规模持续增长,业务模式不断拓展,从传统加密资产拓展到稳定币以及去中心化借贷、金融衍生品、

    2023-12-28
    1.9K
  • 网聚暖流,情暖陇原 互联网科技企业驰援积石山爱心榜单

    度小满捐赠2000万元支援甘肃地震灾区 19日上午,度小满紧急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款2000万元,专项支援甘肃震区的紧急救援、救灾物资采购、受灾群众生活安置及灾后重建等工作。 字节跳动捐赠2000万元,支援甘肃及青海地震灾区 19日,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宣布捐赠2000万元人民币,联合公益机构,为甘肃及青海受灾严重地区提供灾后救援及重建。由于当地防寒保暖需求高,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已联合壹基金,将第一批备灾物资——1000床棉被启运发往灾区。 阿里巴巴[BABA]联合多方驰援,首批发出5万多箱应急物资,并追加1000万元 19日,阿里巴巴官方发布,已联合多方驰援甘肃青海抗震救灾,首批5万多箱应急物资发出。午后,阿里巴巴再次宣布,将追加1000万元人民币捐款,用于甘肃青海地震灾区救援和民众生活恢复。 蚂蚁集团捐赠1000万元驰援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 19日,蚂蚁集团在官微宣布将向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政府定向捐赠1000万元,用于受灾地区紧急救援、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 同时,新东方捐款1000万元驰援甘肃救灾 19日消息,新东方宣布向壹基金捐赠1000万元现金,其中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捐赠500万元,东方甄选[1797]捐赠500万元,紧急驰援甘肃地震灾区救灾工作。 李佳琦捐款500万元紧急驰援甘肃地震灾区 19日上午,小米公益基金会捐赠500万元紧急驰援地震赈灾 小米官方宣布向地震灾区捐款500万元,用于采购应急救灾物资、支持灾后重建工作。 辛巴公司捐赠400万元物资和现金 19日,辛选集团宣布向甘肃受灾地区捐赠400万元(200万元物资+200万元现金)。据了解,辛选集团紧急采购的5000件羽绒服,已于19日启程运往甘肃受灾地区,为灾区群众提供温暖与应急保障。 交个朋友控股向甘肃、青海捐赠200万元救灾 19日,交个朋友控股紧急启动救灾响应,向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捐赠200…

    2023-12-25
    5.1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