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吃套教训:不可忽视价格安全

以我三次买入招商银行的经历来看,每一次买入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最完美的还是2012年9月8.5元的那一次寻底买入,证明巴菲特“没有超低的价格,就没有超额的利润”是至理名言。

(2)五档买入法的精神实质

从2012年开始,我已经逐渐采用进化了的容错之道,用五档买入法抓个股极底价格。坚持以极度保守的方法,捕获极度安全的价格,坚守安全边际的实质,交易成果开始缓慢而有效地提升。

很多人简单地把五档买入法理解为越买越多的抄底法,却不知道我的精神实质是追求每一次买入都正确,每一笔买入都赚钱。

由于我的首次买入往往有着非常严格的条件,尽管实际操作起来,我也出现过因为主观误判而买得较高的例子,但绝不会错得太离谱,且价格绝大多数都分布在这些个股的极限底部区间。

首档即求绝对安全,剩下四档都是为了防止主观错误所设的防线。

即使出现误判,二、三、四、五档的将错就错,以错为对,化无限为有限,反而能够发挥更大的安全低价威力。

首战即是决战,利润从最初买入时就得产生。

(3)谨慎估值,寻底招商银行

当我用这种思路审视招行的极限底价在哪里时,我又重新考虑了对招行应如何估值。

首先,我放弃了市盈率的考量,银行股虽然也有长期的业绩成长性,但是,其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在很多情况下,甚至经济周期还未转坏,报表业绩仍在不断增长,仅仅因为大众集体性地认为很快会步入萧条,也会导致市盈率极低。

其次,周期股大多应以市净率来衡量,而对于银行更应以市净率来把握,根据美国晨星公司的研究:“市净率:因为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主要是由不同流动性的资产组成,所以账面价值是银行股票价值的代表。假设资产和负债相当接近它们报告的价值,银行的基础价值就应当是账面价值。对于任何在此基础上的溢价,说明投资者正在为未来的成长性和超额利润支付金钱。有代表性的是,大银行在过去的10年间,往往以账面价值2-3倍的价格交易,一些例外的情况会比这个价格低一点。

一家稳健的银行以低于账面价值一半的价格交易,常常是物有所值的。记住,银行股打折交易总有理由,所以要确信你搞清楚了风险所在。从另一方面说,某些银行值三倍或者更高的市净率,但是我们在以高价买入之前应当保持警惕。银行股是不稳定的,如果你有耐心,你就可能发现更值得买的股票。特别是即使最好的银行,在遇到金融服务行业高位危机的时候,一般来说也要遇到惨重的打击。把几家银行用相对市净率估值排好队,虽然不等同于折现现金流模型估值,但是对这个行业,可能已经是相当合理的近似估值了。”(《股市真规则》第224-225页,中信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而我当时测算了招商银行各个历史性低点的市净率,分别为:

2008年招商银行最低价10.68元,每股净资产5.68元,PB为1.88倍;

2010年招商银行最低价10.83元,每股净资产8.40元,PB为1.28倍;

2012年招商银行最低价9.54元,每股净资产8.40元,PB为1.13倍。

估值水平越来越向成熟股市的估值偏好靠拢。

既然晨星公司认为“一家稳健的银行以低于账面价值一半的价格交易,常常是物有所值的”,那也就是说普通银行以市净率一半买入是可以的,而天朝银行垄断地位更强,长远增长幅度可能更大,所以,普通银行的市净率0.8倍上下,优秀银行1倍上下,就是物有所值的。

2012年9月20日,我看招商银行怎么也跌不破前期9.54元的低点,考虑到市净率1.1倍上下, 9.78元的价格(1.16倍PB)可能是一个极限底价,符合我的底价即为首档的基本要求,因此果断建仓。

如图4:

招商银行
 

当时甚至想,如果真的一路疯跌,我就不断买入,把它买成重仓,呵呵,每当我为最坏打算作好B计划时,它却不会发生。事后来看,当时价格就是极限底部。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4-08-11 01:17
下一篇 2014-08-12 11:08

相关推荐

  • 九方金融研究所:市场见底,蓝筹股有望发动秋冬攻势

    尤众元[1]、李枭剑[2] 2023年至今中国经济呈现弱复苏态势,一季度经济恢复超预期,二、三季度经济复苏出现停滞,经济基本面的修复并非一蹴而就,企业利润短期内没有改善,过高的预期与现实的不匹配引发股市短期内出现下跌。九方金融研究所的宏观团队在3月的《2023年的经济数据证实了该预测,消费成为经济的拉动项,房地产投资对于经济的拖累出现明显改善。但是经济复苏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在2011年以来的4轮复苏期中,如果用克强土地拍卖市场冷却速度更快,大量房企已经完全放弃土地拍卖市场,造成房屋供应急速下降。在供给快速下行的过程中,如果政策端适度发力,房地产行业阶段性全面复苏存在希望。 图2 房地产库存 数据来源:Wind。 2023年消费增速逐步回暖,全年社零增速落在8.5%-9.0%区间。2020至2021年社零的两年平均增速约4.3%,因此,一种简单的预测今年社零增速的方法是用8.6%(社零潜在增速乘以2)减去去年同期的社零同比增速。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得到的预测值不仅与今年已经公布的数据高度吻合,如果用Wind一致预期替代未公布的数据,二者也高度重合。如果2022年至2023年的平均增速回归到潜在增速,对应2023年社零增长8.8%。6-7月的社零增速短期内低于预测值,考虑到政策即将发力,社零增速未来将再次上行,全年增速可能落在预期值附近。从结构上看,当前居民消费的短板主要在于与地产相关的可选消费,如今年7月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5.5%、-12.2%,家具类当月同比增速也仅为0.1%,三者增速都明显低于社零增速。并且,房价调整所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制约了居民对于金银珠宝、汽车等可选消费的需求。可以认为,地产市场的低迷是拖累消费回暖的重要因素之一。展望下半年,地产市场有望在政策支持下出现回暖,居民消费增速也将持续改善。 图3 消费预测 数据来源:W…

    2023-08-22 资本
    9.0K
  • 银保监会肖远企:理性辩证看待股市波动 对我国金融市场充满信心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3月17日表示,近期境外疫情的扩散,引发了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市盈率整体比较低。第四,政策空间比较大,工具箱比较丰富。财政政策力度比较大,货币政策与海外相比空间也比较大。因此,对我国金融市场充满信心。 肖远企称,疫情对我国经济在供需两端都有影响,从需求端看,境外疫情的扩散和全球经济金融市场波动主要受疫情影响,疫情毕竟会过去,不可能一直大规模存在,疫情的季节性特征比较强,目前普遍的理性预期是经过两三个月后,生产生活可以恢复常态。第二,我国是大国经济,有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有巨大的消费市场,经济回旋余地比较大。第三,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有先发优势,目前可以看到,国内疫情已基本控制住,生产生活逐步恢复常态,这个时候境外主要经济体疫情开始大规模爆发,预计会持续一小段时间,但对我国经济来说,恢复正常运行的速度会快一些。 肖远企认为,投资者信心受到波动,使得需求端消费和投资有所推迟。二是技术调整导致股市下跌,美国股市过去经历了长期牛市,存在估值泡沫,现在出现技术性回调也属正常,即使没有疫情影响,其他因素也会导致股市回调。

    2020-03-17
    3.0K
  • 今日多头压倒性胜利!芯片、软件打头阵

    下周一大幅获利的资金中会出现较大抛盘,市场会产生分化调整,但今天大资金已经选择科技股作为认可的主攻方向,一旦回落就是第二进场点,继续看多这波行情。

    2018-06-29
    2.7K
  • 周二可能成为市场短期风格转换和新行情的起点

    如果这波反弹能够成为阶段性的底部拐点,主线肯定是在次新股与科技股之中,抓住这个行情,前期的损失都会回来。

    2018-06-26
    2.4K
  • 消费白马股集体高潮 打乱中小创超跌反弹节奏

    对于消费白马股的主升和中小板块反弹两者的独立走势与互相影响,现在确实很难判断,从白马股中撤出的资金是否会进入中小板块,或者说能否及时找到可以替代的主线稳定盘面也难说。

    2017-06-12
    1.8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