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逼”的成都,需要一批牛逼的公司。
都说成都作为西部经济中心,却大多以传统产业公司居多,没有全国叫得响的“高精尖”,经济名片看来看去也都是一些老面孔,比如新希望(000876)、通威股份(600438)等,这着实让人尴尬。
这两天,金哥哥跟一家上市公司老板喝茶时,土豪竟然对这个观点发表了不同意见——四川的“掘金之王”,他认为成都财经圈根本就没观察到。经过一番指点,金哥哥回家做作业,果不其然,这低调的公司还真有故事。
——它拥有核心产品,冠绝同行!
——它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高达54.53%,碾压天齐锂业(002466)、康弘药业(002773)等传统强者。
——它的产品毛利率超过94%,位居四川119家上市公司之首(剔除金融企业),是名副其实的四川“掘金之王”!
它就是疫苗公司——“成都康华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华生物”),去年12月证监会官网披露了康华生物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
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康华生物,但可能听说过“奥康”皮鞋。
事实上,两个品牌背后的老板都是同一个控制人——奥康集团老板王振滔!
在2017年浙江富豪榜中,王振滔位列第79位、全国第607位。
54岁的王振滔是地地道道的浙商,1965年出生于温州永嘉县,曾做过3年木匠,跑过5年销售。
1988年,他以3万元起家,创办了奥康集团的前身——永嘉奥林鞋厂。经过17年的摸爬滚打,他把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超过18亿元的中国最大民营制鞋企业。
目前,王振滔的产业遍及鞋业、地产、金融、投资、生物制品、贸易等领域。
这里,金哥哥不得不佩服王振滔的商业嗅觉和战略眼光——他布局疫苗行业的时候,正是行业大变革之际。
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发展能有效保障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新型疫苗”为生物医药领域头号工程;
2005年,国务院发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二类疫苗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可以向疾预中心、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疫苗。
之所以选择疫苗行业,与奥康集团面临的现实也有莫大关系。
2000年左右,奥康集团规模越来越大,而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减轻未来制鞋业的经营风险,王振滔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选择了新开辟生物制药和房地产两个领域。
2004年,王振滔携妻子林丽琴、奥康集团在成都龙泉注册成立了“成都康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简称,康华有限,康华生物前身),注册资本1000万元。
一个做鞋子的商人,跨界做技术门槛很高的疫苗,谈何容易!
就像马云不懂互联网技术一样,但这不妨碍他领导的阿里巴巴成为全球最有创造力的公司之一。
王振滔也是一个典型的浙商,天生就是生意人。他深知人才就是钱财,要办大事,首先得到找到最合适的人。
王振滔的第一步就是从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挖人”。
李声友,男,出生于1962年1月,历任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疫苗室脑炎组组长、乙脑疫苗室副主任,康华有限生产总监。现任康华生物副总经理。
陈怀恭,男,出生于1972年2月,历任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质量控制岗位,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科员,康华有限质量控制部经理、总经理助理、质量管理负责人。现任康华生物副总经理。
蔡勇,男,出生于1973年6月,历任成都市生物制品研究所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室主任助理、RA27/3风疹疫苗独立课题组第一课题负责人(项目开发经理)、大病毒疫苗室副主任、康华有限总经理。现兼任成都智汇益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重庆广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都杰姆斯林科技有限公司监事。
唐名太,男,出生于1975年10月,历任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资产管理部经理,中国科学器材进出口总公司总会计师,康华有限财务总监。现任康华生物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兼任成都铭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是中国最大的生物制品研究、生产基地之一,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
也就是说,王振滔高薪从我国疫苗行业老大哥——中生集团——挖来了一批骨干,他们随后成为康华生物的核心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
截至2018年9月30日,康华生物共有研发及生产技术人员149人,占员工总数的61%。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共5名,包括李声友、陈怀恭、侯文礼、杨刚强、赵志鹏。
用人要舍得花钱,也得允许别人赚钱。
金哥哥注意到,王振滔确实比较大方。上市前,设立25名公司骨干员工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宁波旭康——持有公司8.85%的股权,一旦上市,25名骨干人均持股市值超过686万元,这显然是对骨干员工大大的激励。
公司上市股改时,一批牛逼人物突击入股。
如平潭盈科、泰格盈科,背后是一批福建、浙江大财主。两家公司都与“盈科创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盈科资本”)有关,盈科资本老板钱明飞(下图)背景神秘,能量大,人脉关系广,被外界称之为“Pre-IPO之王”,清科2018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50强排名中,盈科资本位列第38位。
突击入股的公司背后还有泰格医药(300347)实际控制人叶小平、浙江房地产商人蔡学伦。
上市公司原始股简直就是“送钱”,能拿到“入场券”的非富即贵,有这么多台面上的和潜在水下的大佬捧场,康华生物IPO是不是多了一道“护身符”?
王振滔曾言:想做优秀的企业家,千万不要封闭自己,自我感觉良好会感冒;更不要沉迷于过去的成功,要懂得归零过去,起跑未来。
投资康华生物,王振滔自我归零。他认为,要做就要做别人不敢做、不会做的东西,他选择了狂犬疫苗,更选择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
众所周知,疫苗产品的研发周期长、投入高且风险大。一个疫苗新品的研发周期为5-10年。
这注定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冷板凳一坐就是十年。一直到2014年,康华生物的核心产品——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才得以面世。在这期间,康华生物一度资金链都要断掉,不得不找大股东拆借。
狂犬病疫苗在我国为第二类疫苗,由患者自己买单。
康华生物生产的狂犬疫苗,主要的优点是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好、保护持续时间长,但缺点是产量低、大体积生物反应器培养人二倍体细胞难度较大,导致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狂犬疫苗仍是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市场占有率为89.12%,辽宁成大(600739)、宁波荣安、广州诺诚占据主要市场。
但这并不妨碍康华生物大赚特赚!
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康华生物期末总资产为4.88亿元,净资产为3.39亿元。
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1-9月,康华生物毛利率分别为84.38%、90.72%、89.46%及94.59%。
94.59%,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五粮液的高档酒毛利率才85.17%(2017年年报,下同)、泸州老窖高档酒毛利率为90.36%,水井坊高档酒毛利率为80.78%,舍得酒业中高档酒毛利率为81.85%(2018年年报)!
至于科伦药业(51.75%)、康弘药业(90.36%)、天齐锂业(70.14%)均不出其右!
正因为此,金哥哥才说,康华生物才是四川真正的“掘金之王”!
不过,康华生物最终能不能上市,目前还得打个问号。
1、公司产品极为单一。
目前公司就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和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两种产品。
前者,虽然有质量和安全优势,但目前仍不是市场主流,更要命的是,同行中康泰生物(300601)、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等疫苗企业正在进行人二倍体狂犬病疫苗的研发。
二类苗主要靠公司自己打天下,市场竞争的风险一触即发。
2、公司研发储备、投入均不足。
疫苗公司主要看产品和研发管线。金哥哥发现:康华生物2015年、2016年、2017年研发费用分别为500.92万元、635.52万元、427.40万元,而同行康泰生物(300601)、智飞生物(300122)、沃森生物(300142)等研发支出都在亿元以上。
不仅如此,与同行庞大的研发管线相比,康华生物的研发投入仍集中在狂犬疫苗领域,研发投入中没有看到其他重磅产品的储备。
3、公司现金流异常,应收账款、存货畸高。
康华生物的营业收入近年来大幅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应收款项、存货急剧增长,占比过大,导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很难看。
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1-9月,康华生物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50.52万元、264.33万元、8995.63万元和913.12万元。由于疫苗公司遵从严格的批签发制度、销售客户是县级疾控中心,理论上很难在财务上动手脚,但康华生物过往已经出现核销坏账的情况。
4、公司规模小,不上则退。
尽管康华生物凭新型狂犬疫苗打天下,但目前国内45家疫苗生产企业正处于重组前夕,按照工信部的规划,未来几年,要通过整合使45家疫苗企业数量减半,前五名疫苗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要超过80%。
在此轮整合中,规模小、产品单一、研发储备不足的民营疫苗公司首当其冲!
康华生物在产能利用率不到78%、资产负债率不到31%的情况下,凭借单一产品急于IPO,是否正是出于迅速做大规模、避免被吃掉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