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阳光再战光伏:多次败北只会割韭菜 借新还旧资金隐忧大

对于玩转光伏行业,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阳光”)可谓是前度刘郎今又来,然而公司过去的“劣迹”很难让投资者安心。

继三个月前宣布总投资逾350亿元的内蒙古光伏能源全产业链项目后,3月上旬,趁着一季度硅料涨价的东风,江苏阳光对外公布了一份投资公告: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内蒙古澄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单晶与多晶的硅棒、硅片等。

碳中和日报》注意到,江苏阳光及其实控人陆克平曾数次大手笔投资光伏产业,兜兜转转十余年,不仅所有投资打水漂,“玩坏”一家上市公司,导致20万股东血本无归,陆克平还因套现、违规信披等原因,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被证监会裁定终身市场禁入。

如今江苏阳光资金面捉襟见肘,经营要靠借新债还旧账,此次再碰光伏,结局又会如何?《碳中和日报》尝试进行解析。

江苏阳光再战光伏:多次败北只会割韭菜 借新还旧资金隐忧大

从毛纺跨界光伏 结果一地鸡毛

江苏阳光是“阳光系”的一份子,实控人系江阴市“毛纺巨子”陆克平。公司成立于1994年,于1999年上市,是国内知名毛纺企业,除此之外还涉及服装、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态农林、房地产、金属制品等产业。

2005年,中国光伏产业第一波热潮开始,引得大量资本纷纷进场,吸引了处在发展瓶颈期,急需找到业绩增长点的江苏阳光。2006年江苏阳光计划开发纳米光热伏电池项目,预计光电转换效率可达35%,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亿元,后该项目在外界质疑声中不了了之。

第一波试水打了哑炮,但这并没有阻碍阳光向光伏进军的脚步。2006年5月,江苏阳光出资2.34亿元参与组建了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阳光”),2008年首期多晶硅1500吨产能试产成功,预计2009年3月底可全面投产。

却不想,这次偏偏遇上了欧盟、美国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以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国内光伏行业受到沉重打击,多晶硅产能严重过剩,价格由300万元/吨腰斩至130万元/吨。2010年江苏阳光年报显示,多晶硅业务营业利润率为-1.17%,净亏350多万,连成本都未追平。

连年的亏损迫使宁夏阳光于2012年8月下旬正式停产检修,2012年宁夏阳光账面净资产-4616万元,并于2013年3月18日正式宣告破产。由于宁夏阳光的破产,江苏阳光对宁夏阳光的股权投资款2.34亿元以及宁夏阳光所欠江苏阳光借款12.75亿元预计无法收回,从而造成公司2012年度利润出现巨额亏损。

暗箱操作不断 只得自食其果

江苏阳光投资光伏不成功,但陆克平似乎仍有自己的盘算,在宁夏阳光亏损期间,陆克平依旧大手笔投资海润科技。2010年,“阳光系”另一家子公司紫金电子收购了海润科技33.6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并于次年成功借壳ST申龙成功上市。

但受欧美“双反”调查的影响,海润科技2012年仅盈利200多万元,为履行海润上市后盈利5亿元的承诺,江苏阳光不得不自掏腰包填补漏洞。

似乎是嗅到了危险的信号,2014年海润光伏限售股解禁,包括紫金电子在内的多位大股东纷纷减持,紫金电子对海润科技的持股比例降至0.32%,减持金额超20亿元。

被掏空的海润科技后期净资产一度降到-58.5亿元,严重资不抵债并无持续经营的能力,于2019年7月黯然退市。在这一轮危机中,紫金电子还收到了来自监管层的警告,同时处以40 万元罚款。

在海润科技退市前夕,陆克平又将目光聚集在了四环生物。四环生物前身是苏三山,几经易主与更名,2014年至2018年一直对外宣称公司无实际掌控人,但长达4年无实控人的上市公司放眼整个市场也是实属罕见。在证监会的调查下,2020年5月28日,一纸市场禁入决定书揭开了阳光背后的操纵手段。

据悉,陆克平通过19个涉案账户组实际控制四环生物39.42%股权,同时通过上述账户在四环生物股东大会上行使表决权,但其从未进行过披露、也未发出收购要约。事实证明,陆克平不晚于2014年5月23日成为四环生物实际控制人,部分涉案人员指认陆克平为四环生物实际控制人,并承认其向陆克平汇报工作,四环生物的重大经营决策由陆克平决定。

最终,因信披违规、违规交易等,中国证监会对陆克平处以2734万元的罚款并终身禁止入市。

业绩增长乏力 加码寻突破口

对于数次套现跑路的陆克平来说,即使是上千万的罚款也不足以抵过他给股民带来的创伤。虽然多次“脱险”,但陆克平显然早已力不从心,曾掌控三家A股上市公司,现在仅剩江苏阳光,其苦心经营的资本帝国正在坍塌。但唯一“幸存”的江苏阳光,这几年也债台高筑,问题缠身。

2008年前后凭借光伏概念,江苏阳光股价一度被爆炒,股价一度直逼9.42元/股(前复权),总市值一度超过150亿元,此后股价一路下探,如今仅3元/股上下,总市值仅剩55亿元。

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期间,江苏阳光营业收入从24.2亿降到19.72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从1.36亿下降至1591.5千万,降幅达88.3%。

净利持续两年下跌之后,2021年前三季度,江苏阳光营收14.3亿元,同比增长5.58%;净利润6837.50万元,同比增长777.24%。对于三季度净利润增长,江苏阳光表示系毛纺业务营业收入增加所致。

不过公司债台高筑、现金失血,截至2021年三季度,江苏阳光资产负债率达51.5%,现金流为-0.4亿元,其中筹资活动净现金流为-2.7亿元。公司账面上仅有货币资金4.2亿元,短期借款却高达18.42亿元,偿债压力颇大。

同时,江苏阳光集团持有上市公司12.69%的持股比例中,85.7%都处于质押状态,经营压力大、资金紧缺的现状不言而喻。

碳中和日报》发现,江苏阳光多年来一直在借新还旧。2020年借款21.7亿元,用于还债的就达20.9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借入14.8亿元,用于还债的资金就达16.5亿元。2021年借入的钱还不够还旧账。未来一旦公司经营不善,利息越滚越大,后果可想而知。

在“双碳”目标的东风下,江苏阳光这次加大赌注,是如愿获得业绩增长,亦或是重蹈覆辙,再割一波韭菜?《碳中和日报》将会持续关注。

本文转载自碳中和日报,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3)
上一篇 2022-04-19
下一篇 2022-04-20

相关推荐

  • 关注函回复难产,还被原材料商起诉,聆达股份跨界光伏失败了吗?

    光伏跨界潮水退去,“裸泳者”最终现形。聆达股份(300125.SZ)在停产停建、银行账户冻结后,本该于3月25日进行回复的交易所关注函,也宣布延期回复。此前,公司的2023年度报告也宣布延期。 聆达股份子公司嘉悦新能源一期主要生产的是P型光伏电池,占总营收比例超过90%。由于N型光伏电池的快速应用,P型光伏电池、组件经历了大幅度降价,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的电池厂正遭到成本与销售的两头挤压。 3月26日,聆达股份收于7.82元/股,总市值20.93亿元。《碳中和日报》注意到,2022年8月,聆达股份股价一度达到36.67元/股,时至今日,公司市值距离高点降幅约78%。 关注函延期回复 3月15日晚间,聆达股份发布公告称,受技术迭代、光伏产业链价格等因素影响,为减少损失及整体经营风险的角度考虑,子公司金寨嘉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电池片生产线实施临时停产,停产时间至2024年4月15日。 根据媒体报道,公司实际停产时间或已更早。3月18日,深交所对聆达股份发出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金寨嘉悦新能源停产的具体时间,公司是否按照《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3 年修订)》及时披露停产公告,是否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的情形。 此外,还要求聆达股份补充说明金寨嘉悦新能源光伏电池片主要技术路线、毛利率等情况,以及此次停产的主要原因及具体影响;补充说明为恢复生产拟采取的主要应对计划,能否按相关计划及时、有效恢复生产,并充分提示无法恢复生产的风险;结合公司人员配置、技术研发和储备、核心设备采购、经营模式、与同行业公司的竞争力差异、获客能力等,补充说明前期通过金寨嘉悦新能源跨界投资光伏电池片业务是否稳健、审慎; 同时,聆达股份还需补充说明金寨嘉悦新能源相关产线厂房、设备等资产是否存在减值风险;说明金寨嘉悦新能源当前光伏电池片库存及跌价准备计提情况,结合当前市场价格情况说明是否充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根据关…

    2024-03-26
    2.0K
  • 晶科能源第三季度净利润暴涨近300%,一度“落后”现宣告王者归来

    回顾2023年的整个光伏行业,只能说喜忧参半,甚至是一片唱衰之声不绝于耳。这种消极的论调连贵为行业龙头的隆基绿能也难以幸免,高强度竞争下产业链成本加速下降,价格一跌再跌,一些组件的价格出现了年内48%的最大降幅,使得许多供应企业及早的对2023年做了“草率”的总结,迫不及待的开始展望2024年。然而,在行业整体处于不太理想的背景之下,另一龙头——晶科能源却在2023年第三季度交出营收同比增长61.25%、净利润同比暴涨298.94%的炸裂数据,宣告昔日的行业龙头王者归来。topcon在上一年的大放量,这个在A股上市不过2年多的光伏龙头,刚上市股价就一路高涨111%,市值突破千亿,如今仅一个季度的业绩也足够让人惊喜,如此“逆天”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 业绩炸裂,股价应声上涨 相比与去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长近3倍,晶科能源的前两个季度业绩可以说更好、更为出色,早在2023年8月中旬公布的半年报中,上半年营收536.24亿元,同比增长60.52%,归母净利润38.43亿元,同比增长324.58%。这份半年报一经公布,股价也应声上涨,当日以11.84元\股的价格,冲上1184亿元的总市值。上半年的业绩可圈可点,营利双收,第三季度产业链价格企稳和终端需求持续释放,下半年主打产品N型TOPCon高效电池进入大规模量产,全球市场供不应求的趋势,产能必也将进一步扩大,拥有超过12GW硅片、电池片、组件垂直一体化产能的晶科能源凭借过硬的技术壁垒,在海外占据组件产品60%的销售比,成为全球最大的N型产能、出货企业。上半年光伏上游硅料、尤其是多晶硅供大于求,价格持续下跌,行业成本也随之下降,引发产业保持高增长,下游应有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具有N型产品核心技术在手、雄厚的科研实力、可靠的产品服务和较好的成本控制能力,让晶科能源在营收、净利润、造血、研发创新等方面都取得较大的突破,提前在海外布局的战略也…

    2024-02-21
    11.2K
  • 光伏下游又要面临“不可承受之轻”?产能过剩周期中全行业进入微利时代

    据国家光伏新增装机量21.32GW,环比提升56.5%,今年前十一月新增装机累计达163.88GW,全年装机量有望达到180GW。更乐观的预测则认为,随着第一批大基地在1231之前并网,今年新增装机有望达到200GW,这几乎是2021年装机量(53GW)接近四倍。 今年以来,随着硅料供应瓶颈消除,组件价格几乎“半价”促销,同样让组件厂压力颇大。多位头部企业高管呼吁,低价组件伤害全行业,预计组件价格在明年将迎来反弹。 全年装机有望实现200GW 临近年末,光伏行业依然能传来振奋消息: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针对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的情况,在今年已上调一次装机预期的基础上,二次上调预测数据,预计今年新增装机量为160GW至180GW,集中式和分布式开发并举。全球装机则由305-350GW上调至345-390GW。 事实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还稍有保守。有关负责人提到,考虑到第一批风光大基地必须在年底前并网,全年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还有提高。另根据行业机构统计,全年装机在直流侧预计达到200GW。 根据光伏行业协会数据,今年前10个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超过140GW,同比增长145%,属于近10年来最高增速,且多数月份的同比增长都超过了100%,3月份最高超过了400%。 在上游制造方面,各环节均创下新高。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14万吨,硅片产量约460GW,电池产量约404GW,组件产量约367GW,同比增速分别为86%、79%、74%、72%,上述产量规模均已超2022年全年水平。 不过,根据机构统计,2023年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环节产能预计均将超过800GW,远超终端需求预测,由此引发的产能过剩现状,几乎成了各环节企业普遍面临的风险。国金证券在研报中预测,2024年全球光伏需求同比增长30%至490GWac(对应组件安装量约650GW、产量650-…

    2023-12-27
    2.7K
  • 电池技术三分天下格局已显 谁能笑傲2024光伏江湖?

    12月下旬,持续一年的电池技术迭代赛持续升温,在隆基绿能以HBC技术刷新单结硅电池效率转换世界纪录后,爱旭股份紧随其后发布业内首款双面BC组件,以填补集中式电站市场空缺。 与前代PERC技术不同,N型时代的技术路线更呈现“百花齐放”的显著特点,围绕何为“主流”的比拼还在继续。目前,晶科天合光能、东方日升和华晟5GW义乌工厂达产后,今年底会形成25GW电池和组件的ABC产能;后续到2024年济南等基地的建设,ABC产能会达到40GW以上。 叠层电池欲“搅局” 在BC电池之外,叠层电池是提升光电转换效率的另一条路径。根据现有条件,单结晶硅电池量产的最终效率预计在27%附近,而要实现30%以上的转换效率,叠层几乎是最可行技术。今年11月初,隆基绿能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到33.9%,成为目前全球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 由于叠层电池通常底电池部分基于晶硅电池,顶电池采用的是钙钛矿。因此,在晶硅电池技术相对成熟的条件下,仍处于产业化初期的钙钛矿就更受关注。极电光能总裁于振瑞在日前表示,钙钛矿产业化还需两大关键技术的突破,一是大面积下的效率提升,二是达成并验证25年寿命。 据沈文忠介绍,晶硅-钙钛矿的叠层电池是未来的发展重点。据他介绍,钙钛矿电池量产平均效率很难达到20%以上,单纯的钙钛矿要挑战晶硅是很难的。钙钛矿只有用在晶硅上,做晶硅做不到的事情,钙钛矿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主流N型电池均可实现叠层技术。光伏领域的应用潜力。 业内分析认为,叠层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特定领域有较好的应用需求,但目前叠层电池的成本较高,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对此,华晟新能源董事长徐晓华也认为,从长期来看,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则是“双碳”时代的最佳技术选择,有望实现30%量产转化效率,推动光伏发电成为有史以来最便宜的…

    2023-12-27
    2.4K
  • 华东重机“甩包袱”提速 原东家保底7亿购回 轻装上阵快速发展光伏

    为了加快转型“追光”脚步,华东重机(002685.SZ)即将剥离业绩表现欠佳的数控机床业务,进一步改善业务结构规划及优化未来战略布局。 根据华东重机10月19日公告,全资子公司广东润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星科技”)100%股权在深圳联合产权眼镜财经》关注到,本次转让将有一个“保底”的选项,若在挂牌期间仍未能征集到意向受让方,华东重机第一大股东周文元所控制的广东元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元科技”)将以7亿元的交易对价受让上述资产。 近年来,受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以润星科技为主体开展的数控机床业务经营规模出现下滑。如果能够顺利售出,业内认为,将会利于华东重机改善财务状况和业绩指标,同时增厚公司营运资金储备,便于聚焦资源集中力量,实现业务转型和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若征集无人报名,原实控人将以7亿元回购 10月19日,华东重机披露,公司董事会同意将全资子公司润星科技100%股权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进行第三次公开挂牌转让,并将挂牌价格下调至7亿元。本次挂牌起止日期预计为10月20日至11月2日。 由于润星科技占毛利率分别为5.42%、6.38%及23.82%,近年集装箱装卸设备业务收入规模同比增长迅速,2022年以来毛利率水平有所改善。 据悉,公司集装箱装卸设备业务收入增长主要系国内整体经济复苏推动港机市场景气度回升,以及海外重点客户新加坡港务集团(PSA)项目进展较为顺利,完成项目验收交付。 通过本次交易,上市公司将剥离盈利能力不佳的智能数控机床业务,专注于集装箱装卸设备以及年报中表示,计划到2024年建设30GW N型高效光伏电池片产能,至2025年建设50GW N型高效光伏电池片产能。 华东重机认为,通过拓展光伏电池组件生产业务,以实现业务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除公司自身经营现金流,出售标的资产可以进一步增厚公司资金储备,以满足业务结构转型带来的整体资金需求。

    2023-10-22
    7.0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