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隆基绿能将被征254%重税,四家企业占美国组件进口一半以上

美国找中国光伏企业麻烦,常用做法就是反倾销。而中国企业对付的通常做法就是去东南亚,从柬埔寨、泰国等国生产、组装,再出口到美国,加以规避。

所以,就有了所谓的反规避调查。

天合光能、隆基绿能将被征254%重税,四家企业占美国组件进口一半以上

01

“反规避”调查,究竟有多狠?

光伏新势力比亚迪太阳能组件年综合产能已突破2.4GW,累计出货量达9GW

2022年3月25日,美国商务部决定调查关于进口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硅光伏产品。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反规避调查的初裁结果。

新东方太阳能(柬埔寨)、韩华(马来西亚)、晶科(马来西亚)、博威尔特太阳能(越南)未发现反规避行为。

然而,比亚迪(柬埔寨)、阿特斯(泰国)、天合光能(泰国)、越南光伏(隆绿能基子公司)存在反规避行为,将被分别施加 27%、16%、254%、254%的关税。

消息人士称,上述四家公司的产品,共占美国太阳能电池进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美国商务部认为,上述四家公司,属于中国光伏面板制造商将电池和面板的最终组装业务外包到这四个工资低廉的东南亚国家,同时仍在使用廉价的中国原材料。

美国商务部裁定上述四家公司规避了双反税的主要依据包括:

使用了产地为中国的硅片;

使用的银浆、铝边框、玻璃、背板、胶膜、接线盒这6种辅材的其中2种以上产地在中国。

这并不是一个最终结果。

据海外相关媒体报道,美国商务部在对这些公司进行现场审计并征询公众意见后,将于明年5月公布该调查的最终结果,最终结果可能会与初步调查结果有出入。

另外,即使最终结果裁定了某些企业存在反规避问题,但根据今年6月6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的24个月豁免政策,都明确2022 年6月6日到2024年6月6日之内,进口自东南亚四国的光伏电池组件将不需接受反规避调查。因此,这段时间内的出口,不必担心反规避问题。

不管怎样,这一事件可能会促使一些中国光伏组件企业和辅材企业有所改变,进一步加强海外一体化产能的布局。

02

“暂扣令”下,晶科能源被美国海关放行

美国加州洛杉矶港

与反规避调查同步进行的,中国目前有大量光伏组件被暂扣在美国海关。

自今年6月21日美国UFLPA法案(所谓“涉疆法案“)生效以来,直至10月25日,据说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至少已经扣押了来自中国的高达1053批光伏电池组件,总量为3GW。也有人预测,到今年年底,预计会有多达9-12GW的光伏组件被阻止进入美国市场。

CBP裁定的所谓依据是,若使用了中国新疆地区生产的硅料、包括硅料上游工业硅、以及更上游的石英矿若产自新疆地区,则终端产品都会被扣押。

实际上,产自新疆以外的硅料也足以支撑美国的市场需求。但是,美国并未就此给出溯源证明的标准以及白名单,在“溯源”的确认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因而使得美国海关可以对来自中国的光伏组件任意强制扣押。

对于晶科能源来说,比想要进入美国市场的其他同行们要幸运得多。

近日,美国海关已释放了一批因UFLPA而扣压的光伏组件。这批光伏组件是晶科能源采用瓦克生产的硅料制造的组件。

由于中国硅料企业的提质、增效、扩产能,瓦克化学的多晶硅产能自2017年达到8万吨顶峰以来,已经连续多年徘徊不前。美国瓦克和德国瓦克分别为2万吨和6万吨。

去年,晶科与瓦克签订长单采购协议,从2021年9月至2026年12月期间,晶科将向瓦克采购合计超过7万吨的多晶硅料。事实上,正是因为美国针对中国光伏的“双反”,拯救了瓦克化学这家百年企业——由于包括晶科能源在内的中国光伏企业的被迫“绕道“,以及多晶硅价格的暴涨,2021年,瓦克实现息税前利润6.65亿欧元,比2020年度暴增13000%。今年,瓦克全年息税前利润更是有望达到21亿-23亿欧元,营收达到80亿-85亿欧元。

我们一直在栽花,对手却在种刺。

03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2020年,中国在全球多晶硅生产领域中,占比从26%上升到82%,而美国的占比则从35%下降到5%。

从美国自身角度出发,位于产业上游的多晶硅绝大多数由中国企业把控,该种现状导致美国认为自己的太阳能供应链是脆弱的,需要重点关注和寻找产业链各环节的替代商。

拜登在其上任总统第一天即宣布美国重回《巴黎协定》。之后,美国联邦政府展开了一系列绿色能源战略的部署工作。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公开表示,要在全球范围的清洁能源行业与中国竞争,并形成其全球领导地位。

但是,限制打压中国光伏企业的想法虽然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美国本土缺乏完整的产业链,光伏组件生产能力较弱,对进口较为依赖,反规避调查无疑将持续推高美国装机成本。美国政府试图通过贸易战将清洁能源制造业引导回美国的想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真的值得怀疑。

天合光能、隆基绿能将被征254%重税,四家企业占美国组件进口一半以上

美国月度光伏新增装机情况(GW,%);资料来源:EIA,华创证券

今年以来,美国光伏装机一直不达预期。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2022年1-8月,美国累计新增光伏装机14.96GW,同比下降 16%;其中8月光伏新增装机1.94GW,同比下降13%,环比增长13%。

正因为装机不达预期,今年6 月,美国为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的光伏组件及电池片进口关税,提供了24个月的豁免周期。根据反规避调查结果,两年后关税可能重新开始征收。

事实上,美国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反规避“调查,即使在美国本土也备受质疑。很多光伏行业团体和许多立法者都在积极游说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 (Gina RAImondo),建议放弃调查。美国的数十家太阳能公司将今年春季和夏季的光伏产品价格飙升和面板短缺归咎于此次调查。他们警告说,这将抑制美国经济增长,并破坏拜登政府进一步降低太阳能成本的目标。

后记

和我们很多产业一样,中国的光伏产业,也是在美国的持续打压、排挤下发展起来的。但俗话说,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在光伏产业已经全面掉队的美国,再想要扼制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在赶碳号看来,其实已几无可能。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附: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贸易制裁历程

天合光能、隆基绿能将被征254%重税,四家企业占美国组件进口一半以上

本文转载自赶碳号科技,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4)
上一篇 2022-12-06 08:45
下一篇 2022-12-07 11:44

相关推荐

  • 隆基绿能重回“榜一”难 一季度盈转亏 还有200亿存货面临减值风险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多晶硅和单晶硅片价格近期延续跌幅,对企业利润和产业洗牌产生影响。隆基绿能因光伏组件和硅片价格下降等因素一季度亏损23.5亿元。公司表示业绩受到光伏价格快速下行和产线迭代升级带来的减值影响。此外,高溢价地区关税政策变动和中国光伏市场缺乏利好面给行业带来压力。隆基绿能2023年营收微增,净利润大幅下滑,现金流也明显减少。同时,其竞争对手晶科能源业绩表现不俗,隆基绿能行业地位岌岌可危。隆基绿能选择将重心放在BC电池技术上,但该技术成本高、量产难度大,降成本时间表已给出。二级市场上,隆基绿能股价已跌超8成。

    2024-06-03
    3.1K
  • 永臻股份IPO疑云:大客户提前低价入股 关联交易蹊跷成长性堪忧

    近日,永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臻股份”)上市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距主板上市再近一步。 永臻股份本次募集资金17.25亿元,其中14.25亿元用于铝合金眼镜财经》注意到,此次募投项目与越南新建光伏边框生产基地投产后,永臻股份总产能将扩大三倍。不过,目前产能尚不足九成,投产后新增产能又能否及时消化?另一方面,永臻股份补流的背后是经营性现金流恶化的困境,三年来现金流出达24亿元。 永臻股份业绩超九成依赖于前五大客户,其中三家大客户低价入股,与永臻股份深度绑定。实控人汪献利、邵东芳夫妇与家族成员、供应商之间关联交易错综复杂,也成为永臻股份不可回避的问题。 产品结构单一,现金流持续为负 2020年至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永臻股份分别录得营收约14.33亿元、29.52亿元、51.81亿元;归母净利润4721.84万元、9472.7万元、24603.1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003.35万元、9134.98万元、26716.95万元。 永臻股份主要从事绿色融资)分别为3.68亿元、5.09亿元、8.15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43.78%、22.53%、28.15%。 靠应收款项维持“纸面富贵”,无疑增加了营运资金的压力,永臻股份的现金流情况也持续恶化。报告期内,永臻股份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87亿元、-9.17亿元及-12.2亿元,三年累计达-24.24亿元,与各期净利润差异较大。 IPO前,三家大客户先后入股永臻股份,与其深度绑定。 永臻有限由邵东芳在2016年出资1亿元设立。2019年,邵东芳将其持有的永臻有限95%的股权无偿转让给配偶汪献利。目前,汪献利、邵东芳夫妇合计直接持有永臻股份52.33%的股份及53.45%的表决权 2021年8月23日,汪献利将其所持永臻有限合计5.63%股权转让给外部投资方天合投资、阿特斯投资,转让价格为13…

    2023-05-19 资本
    8.7K
  • 年末隆基大股东再现股权质押,总金额已近60亿

    临近年末,股票质押业务的通知。 此次李振国再度质押了三笔股权。 第一笔质押股权为550万股,质押期1年,质押给国信证券股陕西分公司; 第二笔为1150万股,质押期也为1年,质押给融资资金用途均为李振国个人资金周转,未被用作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业绩补偿等事项的担保或其他保障用途。 公告还显示,李振国共持有隆基绿能10.67亿股,持股比例为14.08%。在完成上述三笔股权质押后,李振国已累计质押公司股份1.288亿股,占其持股数量的12.07%,占公司总股本1.70%。 两个多月来连续质押股权 据媒体统计,自今年9月以来,李振国已经进行了多次股份质押。 据隆基绿能公告,9月21日,李振国将1000万股股份质押给中原

    2022-12-12
    5.6K
  • A面营利双升B面单季度净利持续下滑,毛利率薄弱叠加债务危机 东方日“升”还能撑多久?

    随着沪深A股116家东方日升在2022年第二季度实现利润回升后,第三季度同比几近腰斩,不免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日升”)背后的隐忧远不止于此。企业负债已连续四个报告期内同比环比上升,资金缺乏难以维系企业扩张;由于硅料价格长期居于高位,公司又尚未形成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难以向下游传导上游成本压力,导致产品上市公司纷纷涌入光伏赛道,在行业竞争空前的当下,东方日升上升通道受阻。事实上,公司2020及2021年已连续两年增收不增利。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160.63亿元,同比上涨11.52%;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下滑83.02%。2021年实现营收188.31亿元,同比上涨17.23%;归母净利润-4231.87万元,同比下滑125.59%。连续两个年度归母净利润断崖式下跌,让这家光伏老牌企业承受了不小业绩压力。 利润端的乏力主要源自核心业务增速不稳定。2020及2021年,公司核心业务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营收分别为117.78亿元、13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73.33%、70.15%,同比增速分别为2.50%、12.16%。今年上半年,该业务又同比大涨94.32%,直接拉动了总营收规模。 光伏行业热度不减,相较于东方日升的颓势,部分头部企业利润走势持续高涨。2022年第三单季度,隆基绿能实现营收366.18亿元,同比上涨73.48%;归母净利润44.95亿元,同比上涨75.40%。天合光能实现营收224.68亿元,同比上涨102.83%;归母净利润11.33亿元,同比上涨151.43%。 毛利率薄弱 拖累盈利能力 东方日升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同时围绕年报中表示,公司的生产基地位于内蒙古,相关多晶硅产能处于满产状态。 债务风险加剧 陷现金流危机 众所周知,光伏产业的中上游制造领域和下游电站投资建设领域,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领域。而前期投入多、回本周期…

    2022-11-14 资本
    21.4K
  • 晶科能源扣非净利大降,核心产品毛利率下滑,存货高企资金受限多

    在这波能源(688223.SH)直到今年才完成登陆股市场不到3个月后,晶科能源交出了第一份碳中和日报》将晶科与隆基、天合、晶澳进行对比,发现差距并不小,不仅是这“四小龙”中2021年净利润最低的一家,明显短板还包括:锁料能力不足、资产负债率高、资金使用效率低等。 因为在毛利率受挫,下滑1.54个百分点至13.4%。其中,最主要的光伏组件板块营收376.6亿元,同比增加15.8%,占全年营收的92.83%,毛利率为13.4%,同比减少1.69个百分点。 《隆基股份超过。随后节节败退,2021年又被晶澳科技赶超,退居第四。 光伏领域权威机构PV InfoLink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组件出货排名显示,2021年的TOP 10出货商与2020年基本相同,但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晶科能源,2020年全球组件出货排名第二,2021年位列第四。 这与其在产业链涨价潮中为稳住利润暂时调整了产品销售策略有关,晶科能源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及,由于硅料价格不断上涨等原因,2021年上半年,公司策略性地减少了低价组件订单的获取与执行,对于低价订单与客户进行议价、商谈延长交货时间,并根据市场供需及价格情况增加了硅片和电池片的对外销售。 不过,根据年报成绩单,晶科能源与同行的差距仍然不小。2021年,隆基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分别实现营收809亿元、445亿元、413亿元、405亿元,晶科能源并没有掉队,但在盈利方面,上述公司却远远超出晶科能源。且这样的情况已持续了两年:2020年,这四家公司中晶科能源的净利也是最低的。 对于业绩不如预期的原因,在2021年报中晶科能源认为,这是硅料价格不断上涨,带动硅片价格随之上涨,组件产业链价格无法实现及时有效传导,公司产品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所致。 《碳中和日报》向业内了解到,晶科能源之所以受到的不利影响更大,是因为对硅料的备货准备不足,签订的锁料长期订…

    2022-05-10
    7.1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