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帆AI、星闪电视 长虹连发两大“全球首个”

11月20日,中国科技城——四川绵阳举行了长虹智慧AI平台发布会,这是长虹率先将生成式AI应用于电视终端,通过长虹自主研发的AI技术,融合训练大量专业模型,构建出全球首个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电AI平台。

同时,长虹还发布了全球首台星闪电视,标志着星闪(NearLink)技术在智能终端的应用迈出坚实的步伐。

全球首个基于大模型智慧家电AI平台

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总经理李春川现场揭晓了云帆AI平台。其表示,云帆AI的出现让电视使用超简单、交互超方便、功能超强大。云帆AI平台拥有多维感知、多重理解、多任务管理、多模交互、内容激发的五大能力,可以“如你所愿”、“知你所想”、“懂你所需”。

例如,对电视发出指令,不用再像以前一句话一个指令,我们可以一句话说出多个指令,经过云帆的强大理解和多任务管理,一次性完成指令;同时云帆开拓了更多的服务场景,比如站上体脂秤,电视就能通过多维感知等技术了解你,测出身高、年龄、体重、BMI指数等关键信息,带上血压计,心跳、血压包括一些健康建议将会及时大屏呈现。并且这些数据将本地存储,生成持续的健康报告,并通过内容激发,推荐相关健康内容及功能。

云帆AI、星闪电视 长虹连发两大“全球首个”

据了解,目前长虹的8K系列、ARTIST星箔系列、288Hz超羽速系列电视已首批搭载了云帆。

四川长虹(600839.SH)总经理李伟表示,长虹发布的全球首个智慧家电AI平台——云帆,标志着长虹在智慧家庭领域迈入了“强人工智能”时代。长虹将以“云帆”AI平台为基座,推进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产业发展,并与行业一道,为全球消费者创造更有想象力的产品和服务。

科大讯飞(002230.SZ)消费者BG云平台业务副总裁赵艳军在发布会现场提到,科大讯飞会持续战略投入,携手长虹开启生成式AI时代,一起在电视场景迸发出新的想象力。

全球首台星闪电视

同日发布的全球首台星闪电视,则是星闪技术首次应用于家电。

据了解,星闪是中国原生的创新通信技术,其作为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具备低时延、高吞吐、高并发、高可靠、抗干扰、精定位6大领先的技术竞争力。与Wi-Fi、蓝牙这类传统技术相比,星闪的能耗更低,速度更快,时延更小,连接更稳,覆盖更广,组网能力更强。

长虹作为星闪联盟单位,发布的全球首台星闪电视,正是利用星闪的技术优势,让电视成为家庭娱乐智控中心,同时让娱乐体验更加畅快。

云帆AI、星闪电视 长虹连发两大“全球首个”

星闪电视到底能为用户带来哪些体验的提升?

发布会上,李春川举例介绍,在家里用电视K歌,长虹星闪电视不仅保证了准确的声、画同步,而且利用星闪更快的传输速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实现高清音质的稳定传输,带来更为出彩的K歌效果。喜欢居家玩游戏的用户,星闪电视支持连接多个星闪手柄,可以与家人一同畅游电竞世界,因其低时延能力带来更高的回报率,所以给人一种人机合一的畅快感。此外,一个星闪遥控器即可实现同时控制电视和机顶盒,让用户从此告别复杂繁琐的设备和操作。

未来,通过星闪电视将连接更多智能终端,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智慧、流畅的娱乐交互与家庭智联体验。

“星闪电视的推出,也是长虹控股集团半导体产业赋能家电主业的又一案例。”长虹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长虹控股集团依托现有从芯片、模组,到整机以及系统的完整产业链,全面布局了星闪芯片、星闪模组、星闪终端及系统方案等,成功构建中国家电业首个端到端星闪全产业链。

云帆AI、星闪电视 长虹连发两大“全球首个”

(图:长虹控股集团星闪芯片及模组)

“长虹积极探索并推进星闪技术的应用落地,行业首创在安卓平台集成星闪协议栈并形成系统解决方案。长虹的星闪芯片、模组以及软硬件成套解决方案将赋能千行百业。” 上述负责人表示,未来长虹将与星闪联盟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动星闪技术在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等场景的持续落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3)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 2023-11-20

相关推荐

  • 长虹控股集团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联合创新中心 首批主攻五大方向

    10月11日,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控股集团”)与电子科技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智能机器人等五个联合实验室协议。双方将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做优做强联合实验室,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推动全面深化合作,助力长虹构建产业技术竞争优势。 同时,绵阳市人民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校地合作协议,将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云上大学城”建设,服务绵阳产业发展。 双方联姻十二载 校企战略合作不断升级 资料显示,电子科技大学是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并纳入国家首批“985、211工程及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大学,已经成长为国内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基地。长虹控股集团则始创于1958年,历经保军转民、相关多元化、国际化三次转型,已发展成为集智能家电、核心部件、IT服务、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为主的国有跨国企业集团。 作为四川省代表性的企业与高校,长虹控股集团与电子科技大学的校企合作渊源已久。据了解,2011年,长虹控股集团与电子科技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期间双方先后共建了数字应用支撑软件、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智能机器人、精密测量雷达系统等联合实验室,开展了20余项项目合作,为长虹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支撑,共建的精密测量雷达系统实验室成功申请成为四川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 今年4月以来,长虹控股集团先后与电子科技大学信通、机电、计算机、电子工程、集成电路等学院及实验室进行了充分沟通和交流,并达成了进一步深化校企战略合作的意向。 长虹控股集团与电子科技大学在经过十二年的校企战略合作后,双方的战略合作再次升级。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云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双方以此次协议的签署作为新起点,开展层次丰富、覆盖更广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为绵阳市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长虹是国内重要的电子信息企业,与电子科技大…

    2023-10-11
    7.4K
  • 长虹半导体产业再落一子 启赛微电子封测产线成功通线

    9月19日,长虹控股集团旗下四川启赛微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启赛”)封测产线在中国(绵阳)科技城成功通线,这是继试生产后,再次迈出的关键一步。 启赛封测产线成功通线,不仅填补了四川西部地区半导体自主制造产业链的空白,进一步夯实成都平原半导体产业生态,也标志着长虹半导体产业链形成闭环。 拉长产业链 封测领域剑指高端 公开资料显示,启赛成立于2022年5月20日,是长虹控股集团布局系统级微组装业务、实施半导体封装测试业务的唯一实施主体,是专注提供高端芯片封测方案及系统级微组装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据启赛总经理王骏介绍,启赛封装测试业务主要是聚焦AioT及智能控制应用领域,封测产品主要包括TFBGA封装、FCBGA封装、QFN封装封装以及WCSP、SIP微组装业务等。未来,启赛将充分利用长虹控股集团内外广泛的市场基础和精益制造、工程技术、可靠性保障等能力,为客户提供封装测试服务及系统级微组装(SIP)解决方案,更好赋能终端产品,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一些国际大厂在中国内地业务有所调整,这也给了本土封测企业填补这一“真空”区域的机遇。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本土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产能提升,以在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与国际大厂相比,国内企业更多集中于传统的中低端封装业务,而在高密度集成、扇出型封装等先进封装技术方面,差距明显。因此,国内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和产能提升上下更大的功夫。 据王骏介绍,启赛将以“基础封测能力为依托,以系统定义能力为牵引,做一流微组装产品”为发展思路,通过三期建设布局和谋划产业规模和未来发展方向,不断拉长产业链。 四川省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兰劲在致辞中表示,启赛封测产线通线,这既是启赛发展壮大的一件喜事,也是绵阳经开区电子元器件特色产业发展的盛事,相信启赛将创造新的”启赛速度”、“长虹速度”、“绵阳速度…

    2023-09-19
    11.6K
  • AI与金融的融合:2023芝加哥人工智能周将于10月26日开启

    2023年被誉为AI元年,从年初的ChatGPT横扫全网,到目前各家大语言模型、生成式AI、数字人等百家争鸣,我们见证了人工智能为商业和社会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今天,AI在医疗、金融、教育、艺术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从生产自动化到智能决策,从医疗诊断到自然语言处理,AI正在快速地渗透到我们的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提高效率、改善客户体验、引领产品创新,重新定义员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等多种复杂关系。 然而,技术的进步对于社会、企业以及个人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人工智能技术也毫不例外。机器与人是否可以和谐共处?人工智能是否会造成大批失业?在无监管、或监管不足的条件下,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的机构和个人如何解决当下人工智能存在的隐私保护、数据伦理、算法公正、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对于强监管下的金融服务、医疗卫生等行业,在监管体系不健全的前提下是否应该放缓人工智能相关的创新?全球范围内的讨论才刚刚开始,以人工智能为契机的新的社会契约的形成需要各方的广泛参与。 对于金融业而言,金融机构如何整合AI技术以更好地进行决策和创新,实现降本增效、数据驱动和数字化转型?如何基于AI进行更高效的分析决策,预防风险、反欺诈和保护客户,实现监管合规?AI与去中心化金融、代币经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将会释放哪些新的商机?AI如何推动绿色金融,确保科技向善,更好地造福人类? 鉴于这些关切和思考,由AI2030、FinTech4Good、Chicago AI Council, Star Consulting, Evolving Summit联合主办的2023芝加哥人工智能大会(2023 Chicago AI Conference)将于2023年10月26日正式启动。 届时,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EEOC)主席Keith E. Sonderling,国家信用合作社管理局副主席Kyle S. …

    2023-08-18 区块链
    17.2K
  • NVIDIA何以成为全球AI训练标配?“黄氏定律”如何取代摩尔定律?一文了解芯片新王英伟达

    5月24号,英伟达发布了它第一季度的财报,许多投资者都说这是前所未有或者一生一次的业绩发布:英伟达靠着它数据中心这块亮眼的数据,可以说是狂抽华尔街的嘴巴子,股票当天大涨30%,市值破万亿美元,推着英伟达成了全球第六大公司,超过特斯拉,直逼亚马逊。 谁能想到2023年AI混战中,一个卖显卡的公司成了最大赢家! 要说这些年几乎大部分全球性的技术风口,云计算、加密货币、元宇宙、人工智能,英伟达全都是重度参与者。你听说过的大部分那些AI模型都用英伟达的显卡训练出来的,它不光是行业老大,而是以超过95%的市场占有率垄断了全球AI训练市场,甚至有多少英伟达A100显卡都成了衡量一个公司算力的标准。 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就说:We are the wolrd’s engine for AI. 这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狂?但确实是这样,黄仁勋也靠着他二十多年前的远见和他千年不变的穿衣风格,成了AI教父。 那么,英伟达它厉害在哪?怎么就垄断了?小Lin今天就深入地带你了解一下英伟达,也深入探讨一下显卡和芯片行业背后的秘密。 先来看看黄仁勋跟英伟达是怎么崛起的。 1963年,黄仁勋出生在台湾的台南,他今年60岁。 9岁去到美国读书,本科毕业之后就在两家半导体公司工作,做芯片设计,这里边就有AMD,也是之后跟黄仁勋缠斗了半辈子的公司,一直到现在。 黄仁勋30岁刚在斯坦福读完硕士,就经常跟另外两个也是30来岁那种踌躇满志的理工科技术男一起想干一番大事,他们就都觉得这个3D图形处理未来潜力巨大。于是1993年就成立了NVIDIA英伟达,专门做图形计算芯片,黄仁勋担任CEO,一直干到了今天。他也是凭着前老板的引荐获得了红杉资本2000万美元领投的融资。 我们知道,游戏领域毕竟玩的时候需要实时渲染,当时3D游戏不能说没有,但一般电脑肯定带不动,挺多游戏还挺经典的,但那画面基本上你就能看出来那有个…

    2023-07-19
    6.3K
  • 8天内7个涨停,中马传动股价暴涨太过诡异!

    AI大潮兴起的背景下,机器人减速器概念股加速大涨。然而,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明明不涉及到机器人概念的公司,股价居然创造了8天7个涨停的惊人纪录,这又是怎么回事?其中暗藏什么玄机? 2023年以来最大的“牛股”悄然诞生,8个交易日7个涨停,股价简直像坐上了火箭一样蹿升,从原本的默默无闻摇身一变成为A股最大的黑马,最新市盈率已高达90.75倍,明显高于同期行业市盈率,即使外界有诸多猜疑,但投资者和股民却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争相抢入。 只不过,这一波极度反常的惊天纪录,自6月12日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02.94%,连续两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如果算上更早的4月份,这家主要生产汽车变速器及车辆齿轮研发、销售的公司,股价上涨已经超过130%,6月20日——6月29日的10天内股价都是一字涨停,截至6月29日报14.49元\股,当天涨幅10.02%,冲上44.55亿元的市值。 就算机器人板块减速器爆发,相关的产业成了香饽饽,但中马传动生产并不涉及机器人概念,是否属于背后有资本在炒作,让众多股民心存疑虑。 股价猛涨,业绩真的这么好? 不管是A股中的上市公司,还是来自哪个股的企业,股价上涨除非有出色的业绩支撑,否则很容易被视为昙花一现,或者是“过山车”,一直以来存在感就很弱的中马传动这几年营收和净利润都说不上有多抢眼,但突然这一波猛涨的股价,委实太过诡异,的确有炒作的嫌疑,而业绩破天荒的高涨,更让人惊讶。 公司自2017年以来收入规模几乎没有增长,2022年的毛利率5.86%,盈利能力很弱,其中净利润4224.45万元,同比下降33.64%;不过到了2023年第一季度,各项数据突然来了一个惊天“变脸”,营收2.22亿元,同比下降6.47%;归母净利润802.15万元,同比上升575.68%;扣非净利润802.64万元,同比上升5675.36%。相比前几年不太起…

    2023-07-13
    2.6K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ninety four ÷ forty sev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