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芯片第一股上市股价即跌,是不是预示着智驾的东风并非万能?

AI浪潮下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迅速崛起,因此受益的自动驾驶企业数不胜数,前不久的萝卜快跑等就收获了一波结结实实的量价齐飞,股价也迎来新一轮的涨潮。原本应该是倍受市场期待、资本青睐的智能驾驶领域,却不是谁都能“坐享其成”,也不是谁都可以在这阵东风的劲刮之下,坐上火箭般蹿升的速度一飞冲天。比如,刚刚在港交所上市成功的智能芯片企业——黑芝麻智能,完成敲钟仪式还来不及高兴,股价就破发,实在是乐极生悲,反转比变脸还快。

背靠广汽集团、均胜电子等资本,历经十轮融资,金额也达到了7亿美元,包括小米、吉利、腾讯等巨头,都是它的投资者,这样大有来头的公司,按理说该是开局满堂彩,出道即巅峰,关键是它还顶着“国产自动驾驶芯片第一股”的名头。可事实却是开局黑,发行股价28港元股,开盘大跌35.7%,一路下滑到18.8港元股,即便随后有所回升,来到20港元股,但距离开盘依然有28.6%的跌幅,这样的上市,只博得一个113亿港元的市值,可谓流年不利。

智驾芯片第一股上市股价即跌,是不是预示着智驾的东风并非万能?

缘何处于智能驾驶的浪口风尖,携有诸多巨头投资的光环,反而在上市后不受股市待见,这其中的逻辑该如何解释?

智驾芯片第一股上市股价即跌,是不是预示着智驾的东风并非万能?

3年亏损近100亿元是“原罪”?

其实只要把所有与智能驾驶、自动驾驶有关的企业捋一遍,就会发现一个非常相似的共同点:这些企业大多成立不久,不是一些老牌企业扶植的下属机构,就是背靠财力惊人的巨头公司,但在挂牌成立之后,基本都处于“烧钱”阶段,并未正式进入盈利阶段。

黑芝麻智能无疑就是属于这样的企业,站在巨人肩上,几乎和此前的如祺出行类似,都是与智能驾驶有关,但黑芝麻智能的主要业务又与其他智能驾驶不同,因为它的主要业务其实是车规级计算SoC及基于SoC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说白了就是SoC指片上系统,一种集成电路设计,将特定的应用或功能所需的所有必需组件及系统集成到单个微芯片,从而传导成图形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及其他组件集成单个芯片,而不是将单独组件安装在一个主板上的应用器件。

智驾芯片第一股上市股价即跌,是不是预示着智驾的东风并非万能?

在黑芝麻智能的主要合作商中,主要客户基本都是汽车OEM一级供应商,而在2024年的财报中显示,公司目前手握16家汽车OEM及一级供应商的23款车型意向订单,去年的总出货量则超过15.6万片,是全球第三供应商,营收也主要来自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只不过,成立8年以来,仍处于亏损的“烧钱”阶段,仅2012-2023年,营收总计5亿元,但亏损却超过100亿元,占据中国市场7.2%份额,但盈利依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根据2023年在中国市场自动驾驶芯片及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排名中,黑芝麻智能位列第五位,原本计划通过在港股上市,募集约10亿港元作为未来五年研发,10%作为提高商业化能力,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从上市的目的也不难看出,大规模时代的AI芯片应用即将到来,但黑芝麻智能能否“撑”得过“烧钱”阶段,需要看接下来的业绩表现和股民、投资者对其支持力度。

智驾芯片第一股上市股价即跌,是不是预示着智驾的东风并非万能?

上市遇冷,未来何去何从?

一个公司能顺利完成IPO,背后的投资者推波助澜自然是源动力;公司所从事的行业值得看好,有充分挖掘的潜能、广阔的前景,具有良好的成长价值,都是不可忽视的原因。而黑芝麻智能成功登录港股,成为中国智能驾驶芯片第一股,交付稳定增长、技术上具有明显的优势,都是其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2023年营收呈翻倍增长,一举来到3.12亿元,其中的多项产品已经为多款车型成功量产,与其他公司共同开发的一体化自动驾驶产品也投产在即,商业化初期支出巨大、大量研发和资本开支造成的亏损,基本也可以归结为生产经营调整亏损及经营亏损,而非业绩不佳造成的市场不景气、行业受冷遇。随着更多技术和商业化进程的推进,凭借过硬的技术,产品上优势明显的内核驱动,每年100%增幅的产品交付力,黑芝麻智能很可能迎来转机,实现扭亏为盈。

智驾芯片第一股上市股价即跌,是不是预示着智驾的东风并非万能?

历经十数年的工程领域技术积累,黑芝麻智能芯片的设计具有高效的资源特征,产品的速度和效率都是值得看好的底气,稳中求快的战略意图也很务实,在智驾量产市场中快速实现批量,进入正循环运转,可能为期不远,扩建更大的智能化市场版图也不会是意外。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24-08-21
下一篇 2024-08-21

相关推荐

  • 赋能数字经济新生态,天翼云中国行活动走进数博会

    8月28日,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贵阳举行。会议期间中国电信举办了以“聚数乘云 天翼赋能数字经济新生态”为主题的天翼云中国行·贵州站“数据赋能”交流活动。贵州省副省长蔡朝林、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珂出席活动。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贵州省通信管理局、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贵阳市人民政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等单位领导以及来自中国电信天翼云、数据发展中心、人工智能、安全、量子公司等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参加活动。活动现场,中国电信全国首发上线“魔乐(Modelers)开发者社区”,举行了“中国电信数据要素(贵州)产品孵化中心”、“中国电信人工智能(贵州)应用创新中心”授牌仪式。活动现场吸引了来自各行业的专家、企业代表以及媒体记者等近五百余人参会。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蔡朝林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参会嘉宾朋友借助数博会的平台开展广泛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数据赋能的理论应用和实践创新,分享成功案例和应对挑战策略。他强调,各有关部门、行业单位要充分利用贵州数据资源优势,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积极开放各类应用场景,全面推进数据赋能各行业领域;要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司长王旭东结合国家数据的工作围绕着数云赋能提三点建议。一是创新应用场景,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在千行百业中创造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二是加快运营数据基础设施,汇聚各方力量推动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三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开发利用,进一步发挥数据要素的纽带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强全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融通。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珂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电信将秉持“领域至广、服务至上、价值至优、成长至远”的合作理念,充分发挥战新业务优势,加大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的深入合作,从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向创新链、服务链上…

    2024-08-30 科技
    3.3K
  • 低空经济风口下,亿航智能业绩暴涨919%

    相比于传统的民航和直升飞机,eVTOL 因为高效、便捷、经济及安全性能高等优势,被视为低空经济的核心。由此与低空飞行活动和产业结合的经济形态崛起,并且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由低空经济而衍生出的多个新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结构,进而汇集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随着该产业最近两年的蓬勃发展,预计到2035年产业规模将超过6万亿元,届时的商用和工业无人机将达到2600万架。这个超级风口出现,与此有关的产业无疑坐上了火箭蹿升,就连一些概念股也因此倍受关注,迎来最好的发展契机。 比如被誉为eVTOL 龙头的亿航智能,前几年还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随着低空经济的火爆,2024年第二季度的财报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业内外的广泛聚焦。财报显示,第二季度营收1.02亿元,同比增长919%,环比增长65%;不仅营收上创历史新高,净利润也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获得115万元的结余,要知道此前的市场预期亏损是2400万元。 成功的企业都经历过创业初期的至暗时刻,亿航智能也不例外,但它如何在短短数年内突然崛起,低空经济的风口是一个原因,自身过硬的技术也是先决条件。 从亏损到开始盈利,风口来了挡都挡不住 只能说,前几年亿航智能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是因为“无证经营”,所生产的产品未受到相关部门的正式批文,只能在自己的基地里自娱自乐,无法流向市场。而随着低空飞行经济大行其道,三证齐全后低空航空器产品销售端先发优势明显,旗舰产品EH216-S销量大幅增长,第二季度共计交付49架EH216-S产品,交付量比去年同期的5架及第一季度的26架都有大幅增长,业绩也就彻底改观。 然而,第二季度营收增长9倍仅仅只是开始,手握去年三季度订单超过1000架,经过上半年的业绩腾飞后,轻车熟路的交付很有可能再创新高,亿航智能的业绩究竟会有多炸裂,后续上演如何高光的表现,也许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除了销售交付,下一步的商业化运营一旦提上日程,随之而来…

    2024-08-30 科技
    3.8K
  • 协鑫科技业绩大变脸,2024年上半年亏损超14亿,同比下滑超126%

    8月16日晚间,协鑫科技(03800.HK)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14.5亿元,同比下滑126.27%。协鑫科技作为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面临了多方面的挑战和困境。从2018年的“531新政”开始,光伏行业经历了政策调整带来的冲击,协鑫科技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协鑫科技在2023年的业绩虽然有所下滑,但依然实现了盈利,然而进入2024年,公司预计上半年将出现高达14.5亿的亏损,与2022年赚取的160亿净利润相比,业绩出现了巨大反差。 导致协鑫科技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多晶硅和硅片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二是产品销售不畅导致的存货贬值。尽管公司对四季度的业绩好转持乐观态度,但市场和投资者对此似乎并不买账,消息一出,公司股价应声下跌,市值也大幅缩水。 协鑫科技的困境也反映出当前光伏行业的整体现状。一方面,光伏行业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问题,尤其是P型电池产能的过剩,在N型电池技术逐渐成为主流的背景下,低效电池产品的产能过剩问题更加凸显。另一方面,技术迭代加速,N型电池技术如TOPCon、HJT等逐渐取代P型电池,成为市场新的宠儿。协鑫科技虽然在颗粒硅领域有所布局,但颗粒硅的市场接受度和应用范围仍然有限,且行业内对颗粒硅的看法并不统一。 增持计划未能兑现,影响市场信心 朱共山家族的增持计划是在2022年8月15日提出的。根据当时的公告,朱氏家族信托将以每股不低于4.2港元的价格增持协鑫科技股份,并且已经与协鑫科技进行了接洽,计划通过其附属公司及其他投资机构认购由协鑫科技发行的可转债,本金约8亿到10亿美元(约合54亿到68亿人民币)。 这一增持计划被认为可能是为协鑫科技回A股做准备,以保证回A后的股权比例 。然而自那时起,朱共山家族并未推进这一增持计划,且在股价大幅下跌之后,增持行为迟迟未见实施。增持计划未能兑现,对…

    2024-08-30
    962
  • “光储充换”布局穿越产业周期,宝馨科技2024上半年营收1.76亿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光伏行业作为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迎来快速发展。不过,受阶段性供需失衡的冲击,2024年上半年光伏主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跌至现金成本附近。二季度价格超跌,其中硅料、硅片价格已经跌破tier1公司的现金成本。 光伏洗牌进入深水区,资产健康者才有望穿越周期。宝馨科技在这一轮光伏洗牌中,得益于主动调整投产节奏、推进光伏EPC项目,同时结合充换电业务及智能制造的新能源升级,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健康范围。 宝馨科技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针对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行,成本与价格倒挂的现实情况,宝馨科技适时调整项目节奏,聚集提升资产质量、清理应收、有效管理成本和费用,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到有取有舍。 光伏行业或以进入下行最后阶段,宝馨科技此类“小而美”的新能源企业有望实现“剩者为王”。 推进”光储充换一体化”发展 时至2024年中,主产业链公司进入全面亏现金成本阶段,大部分公司现金流仅可支撑亏损最多2年,考虑到现金流情况,或已经到下行周期的尾声。 此时,只有财务健康度良好的企业有望穿越周期。光伏产业资产负债率的正常范围通常是在40%至60%之间,截止2024年3月末,119家光伏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达到60%以上,同比增长了2.88%。 宝馨科技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健康范围。自2021年启动战略转型,宝馨科技持续加大光伏、充换电两大核心赛道投入,推进”光储充换一体化”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业务拓展,宝馨科技积极寻求突围之路,在光伏行业寒冬之际,谋求在”光储充换”新赛道上深耕布局。 在2024年过半之际,宝馨科技宣布公司已顺利完成新一届董事会换届,并选举贺德勇为新任董事长及新任总裁,宣告了宝馨科技新一届领军团队顺利完成组建,新班子进行了“针对性补强”,尤其是专业性方面进一步提升,…

    2024-08-30
    4.5K
  • 舍得酒业换挡“降速”的阵痛与底气

    舍得酒业(600702)最新发布的半年报“成绩单”,无疑是白酒行业正在煎熬中的一个缩影。 今年上半年,舍得酒业实现营业收入32.71亿元,同比下降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1亿元,同比下降35.7%。 作为“中国名酒”企业和川酒“六朵金花”之一,舍得酒业拥有“沱牌”、“舍得”两个白酒品牌,是浓香型白酒的重要代表。 但它眼下的增长速度,却明显遭踩了一脚“急刹”。要知道,今年一季度,舍得酒业就已实现净利润5.5亿元。照此推算,第二季度其仅录得4100万元。 与之同时,很多人还留意到了舍得酒业的毛利率下浮、增长的存货问题等。 舍得酒业的“降速”,其实也是当下白酒行业现状的一个折射。 两个月前,中国酒业协会发布了《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今年1-6月中,80%企业表示市场有所遇冷。白酒经销商、终端零售商中,超过60%表示库存增加,超过40%表示实际销售倒挂情况有所增加。 产业深度调整,叠加宏观经济慢复苏、消费市场缓回暖等多重压力,一夜之间,酒企普遍进入阶段性筑底期。 一边是业绩增长压力,一边是被两头“夹击”的渠道经销商,到底该怎么抉择? 要成为影响行业发展进程的核心力量,又该如何稳固基本盘,以适应市场的波动? 一、红线与底线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思考。舍得酒业给出的答案是:稳价格、控库存、强动销。 这也是今年3月在回答投资者关于公司经营计划有何具体举措时,舍得酒业管理层明确指出这是公司要坚持的“核心原则”。 主动实施“控量稳价”策略,带来一个显著的结果,就是不再过多追求回款进度——这对公司的业绩意味着什么,舍得酒业自然比谁都清楚。 过去两年,一路潜行的舍得酒业,可谓顺风顺水。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60.56亿元,同比增长21.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6.85亿元,同比增长35.31%。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0.81亿元,同…

    2024-08-28
    4.6K
已有 0 条评论 新浪微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