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吴中:医药领域的ChatGPT成功应用于重组胶原蛋白开发
近年来,医美生物科技板块主要以高端注射类产品和胶原蛋白为基点进行产业延展。随着产品管线的不断丰富,公司价值有望被市场进一步充分挖掘,从而迈向发展新阶段。 公开资料显示,在胶原蛋白开发领域,江苏吴中通过技术引进、投资并购、合作研发、自主研发等手段不断夯实技术实力,打造系统化产品研发平台,形成市场需求导向的新品迭代能力。 据了解,江苏吴中在2022年与浙江大学杭州科创中心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达成合作,共建“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吴中美学重组胶原蛋白联合实验室”,并依靠着江苏吴中旗下的中凯生物制药厂具备的成熟重组蛋白产业化生产经验,来实现公司重组胶原蛋白的“研-产-销”闭环。 目前,重组胶原蛋白联合实验室创新性地使用AI驱动的IT-BT融合技术极大地缩短了胶原蛋白的开发周期,为定制化、个性化的可编程化胶原蛋白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此外,公司购买的美国G公司三聚体重组胶原蛋白技术也正在公司旗下的中凯生物制药厂进行技术承接和转移,进度符合预期。 在重组胶原蛋白布局上,江苏吴中已开始实现从技术到产业化的落地。业内人士预计,公司依托AI驱动的IT-BT融合技术,可以快速开发并迭代性能更优,更加定制化的胶原蛋白原料,满足填充剂、敷料、功能性护肤品等不同终端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
通用股份海外“双基地”正式建成,全球化发展再谱新篇
近年来,在全球疫情影响下,面对一带一路”上的标志性项目,被誉为“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拥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完善的配套设施,为公司海外布局提供了巨大的优势。 “柬埔寨工厂项目的入驻,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未来将继续关注和全力支持通用股份柬埔寨工厂后期的建设与运营工作,助力打造成为柬埔寨工业发展走廊上的样板工厂!”西哈努克省郭宗仁省长在项目首胎下线仪式现场表示。 通用股份海外国际化布局的引领者,董事长顾萃在致辞中表示,对通用柬埔寨工厂建设一线的项目团队及合作伙伴们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致以感谢。顾萃说,柬埔寨工厂的成功建设,进一步拓展了公司海外渠道,提升了通用股份整体竞争实力。未来柬埔寨基地将与泰国、中国基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国内国际双驱动,推动全球化进程实现新跨越! 据悉,此次投资生产的轮胎品牌以公司千里马轮胎(CELIMO)品牌为主,销往美国、欧洲、巴西等国家和地区。依托智能化生产基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优势,目前柬埔寨项目已与美国、欧洲等当地多家头部客户签订了战略合作。 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创始人兼主席尼尔·布什在仪式现场也对通用股份国际化布局的快速发展表示了肯定。他表示,通用股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主动布局、强化实力,成为国际化优秀企业,未来定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未来,通用股份将围绕“5X战略计划” ,践行“八方共赢”理念,推动品牌力、渠道力、产品力的持续提升,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绿色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杆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
2022年营收78.61亿,汤臣倍健迎来VDS行业新周期
3月17日晚间,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86亿,继续位列国内膳食营养补充剂(VDS)市场份额第一。 董事长梁允超同步发出致股东信,称汤臣倍健将持续做实“强科技”企业转型战略,迎接VDS行业新周期。 龙头地位进一步夯实 2022年,在“科学营养”强科技战略支持下,历时7年时间自主研发出本土菌株LPB27,获双项中国发明专利。益生菌全球领先品牌“Life-Space”持续发力,全年“Life-Space”国内产品实现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64.42%;境外业务LSG营业收入1.72亿双十一获得抗衰老及精准营养等前瞻性基础研究,赋能全球VDS行业科技力和创新力。 现在的我们怎么做,就决定了汤臣倍健的未来能成为什么。 迎接VDS增长新周期 2003年非典,国民健康意识兴起,加速开启了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VDS)从全面导入到快速成长的过程。二十年后的今天,全民健康意识迸发,膳食营养补充剂(VDS)也必然会迎来新一轮更确定的长期增长机会。 伴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增强、营养需求的不断升维,具备科研先发优势、产品线丰富的龙头企业,将最有机会获得增长机会,进一步拉开与追随者的距离,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长远来看,这也是汤臣倍健业绩增长驱动力所在。 此外,董事长梁允超在致股东信中提出VDS新周期的“强品牌”转型,明显提升指定购买率和全渠道市占率。作为TEAM CHINA中国国家队运动食品及营养品供应商,汤臣倍健也将进一步深化体育领域的合作,推动“强品牌”转型。 瞄准月亮目标之余,汤臣倍健更要实现有质量的增长。汤臣倍健董事长梁允超表示,站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往回看,2023可能就是新布局最好的时机。汤臣倍健将坚定贯彻强科技、强品牌思路,蓄势新一轮高增长,迎接新周期。
-
基石药业去年商业化收入同比增142% ROR1 ADC年底公布初步数据
3月15日,港股创新药企财报,数据显示,基石药业2022年营收实现翻倍,为4.814亿人民币,其中商业化收入3.941亿人民币,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现金储备为10.42亿人民币。 对此,基石药业首席执行官杨建新博士表示,2022年,基石药业商业化实现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商业化收入同比增长142%,并实现总收入翻倍,公司拥有充足的现金储备。产品管线在全球范围内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临床研发为核心竞争力,多维度建立产品管线,依托强大的临床开发引擎,快速将创新药物推向国内外市场,进一步释放已上市产品的商业价值的同时,加速产品在全球主要市场实现其商业价值,造福全球患者,并为投资人、合作伙伴以及利益相关方创造更大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基石药业五项新药上市申请获批,成功实现了两款新产品择捷美®(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和恒瑞医药合作,加速开发及商业化抗CTLA-4单克隆抗体CS1002,CS1002联合治疗晚期实体瘤的
-
宜搜科技月活用户劣势明显:狂热营销占比近三成,蹭ChatGPT容易吗?
刚刚递表港交所的宜搜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宜搜科技”),“蹭”到了人工智能推荐引擎,基于对广告客户的需求分析,通过外部网络渠道提供定制化营销服务,并自动将其需求与用户对公司自有及第三方广告渠道的广告内容喜好相匹配。于2021年,中国数字营销行业按收益计的五大企业为字节跳动、百度及AIGC(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NFT(非同质化通证)等主流技术趋势。一句话里,可以说囊括了不少近年的ChatGPT所引发的人类职业消亡史是伪命题》一文中提到过,承认科技的无穷实力并不意味着就能迅速替代人类的工作,至少短期内很难。比如,这十余年来,物联网、人工智能,包括去年风靡一时的元宇宙概念,都曾热火朝天。但这些概念真正走入多数普通人视线,仍然相差甚远。 宜搜科技称,研发宜搜人工智能推荐引擎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比如NLP、深度学习、AIGC生成符合自然人类语言且具有较高商业文学价值的文学作品提供了坚实基础。 抛去高端的互联网术语,这段描述或许可以被市场解读为:公司未来可能不再依靠第三方提供内容,且AIGC技术。ChatGPT是一个很好的“助手”,它强在对既有文本的整合和输出,但它不太具备创新能力,也无法生成新的观点和想法,而这往往是研究者所拥有的能力。 不再需要人类创作文学作品的未来听起来很玄妙。AIGC打造高商业文学价值的作品,目前是否有成功案例?这一被宜搜科技写进招股书里的计划,将如何落地?或者说将于何时落地?《港湾商业观察》就相关问题联系宜搜科技,并未得到公司回复。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港湾商业观察》指出,这到底是蹭热点,还是真的有此实施能力,以及公司未来在技术上的发展到底如何都有待观察。不过宜搜科技所处的行业的确对于先进科学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与需求,公司近年的研发投入水平并不代表就可以让公司实现自身的研发目标,研发效果以及是否可以投入应用都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样也需要以结果…
-
九方财富通过港交所聆讯:毛利率比肩茅台,半年内万名用户退费
投资者提供解决方案,也令众多财富管理机构赚得盆满钵盈。2月20日,曾经三次冲击港股九方财富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方财富”)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预计很快将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这家中国在线投资决策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在线投资者内容服务市场,曾于2021年8月31日、2022年3月18日、9月21日三次递表,然而前两次荐股服务涉嫌打“擦边球”、遭遇用户集体退费投诉……站在港股IPO的前夜,九方财富的日子并不好过。 01 贵州茅台,近年来毛利率水平在91%左右徘徊。这意味着九方财富的毛利率水平,已经十分逼近这家总市值超2万亿的微信、微博、3600万用户。 虽然营销推广收获了较多用户及流量,但九方财富的业务构成并不健康,这也给公司业绩发展埋下隐忧。招股书显示,九方财富营业收入分成三部分,分别是在线高端投教服务、在线财商教育服务、金融信息软件服务,产品包括九方智投、赢马学堂、九方擒龙等。 其中,在线高端投教服务营收占比一度超过99%,成为公司重要的营收来源。报告期内,该板块收入分别达到2.74亿元、7.09亿元、11.49亿元、9.54亿元,占当期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00%、100%、79.2%、61.7%。 该板块业务内容又细分为三个主要系列,分别是标准配套系列,价格为每6个月29800元;高端配套系列的标准价为每6个月69800元,或每6个月139600元。从定价水平来看,在线高端投教服务仍是三大板块中收费最高的一项,因此也成为九方财富重要的盈利来源。 然而由于过分倚重单一板块,九方财富也会面临着与细分板块的“深度捆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数据显示,九方财富在线高端投教服务付费用户数量已从2021年10月的31564人減少至2022年10月的30698人。如果不能尽快寻找新的增长曲线,付费用户数量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将会很快显现。 02 “荐股”猛打擦边球,半年内遭万名用…
-
马可波罗的“资本术”:流动负债居高不下,IPO前却大手笔分红
“黄灯”传闻下,马可波罗的证监会披露的信息显示,2023年3月2日,马可波罗更新《招股书》,拟登陆深市主板。这是自2022年9月以来,马可波罗的资本市场异常艰难。 2023年初,有传闻称,今年IPO核准会分为“红灯行业”和“黄灯行业”,马可波罗所属的陶瓷行业被归入了黄灯行业,仅头部企业可申报,并且拒绝通过烧钱、扩张加盟商等模式发展壮大的企业。 诚然,从营收的角度来看,马可波罗是中国市场数一数二的陶瓷制造商和销售商。《招股书》 显示,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马可波罗营收分别为81.30亿元、85.91亿元、93.65亿元以及42.25亿元,其中2020年、2021年营收的同比增速分别为5.68%以及9%。 不过考虑到中国房地产行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并且马可波罗最核心的投资者或许也会对马可波罗持谨慎态度。 地产市场下行,马可波罗玩起“资本术” 由于与房地产行业强相关,房地产的兴衰与否,直接决定了马可波罗的发展上限。遗憾的是,近两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凛冬”已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5837万平方米,同比下跌24.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跌26.8%。 由于房地产产业需要通过“融资产分别为2.4亿元、10.64亿元、782.58万元以及148.63万元,其中银行
-
医美行业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戴维斯双击 江苏吴中精准把握机遇
近日,太平洋证券表示,展望2023年,随着消费信心和客流逐步恢复,叠加江苏吴中、复星医药、康哲药业、云南白药等30多家大型药企已通过各种途径入局医美赛道。 其中,江苏吴中在自身医药产业基础上,利用自身在中上游原料及药械生产方面的基础,直接切入高端注射医美产品。2021年6月,公司通过增资入股控股尚礼生物下属公司尚礼汇美60%股权,间接获取H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顺利完成中国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 2021年12月,江苏吴中获得韩国RegenBiotech旗下重磅产品童颜针
-
亿华通市值蒸发超百亿:研发人员年薪骤降、清华系套现超6亿元
近几年新光伏、亿华通近几年的营收虽然也有所增长,但与其前些年百分之几十甚至翻倍的增长相比,明显有所下滑。更令众多上市公司研究院》发现,上市后,亿华通股价一度曾达到了348.55元/股,但随着而来的是清华系年报中披露的研发费用存在数据“打架”的情况。 亿华通股价腰斩清华系套现超6亿元 亿华通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融资。 依托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亿华通产业化进展顺利。2016年,亿华通收购了电堆技术公司上海神力科技,实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量产,后挂牌科创板上市。 上市后,亿华通股价一度达到了348.55元/股。与此同时,公司清华系股东北京水木扬帆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北京水木长风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北京水木国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南宁水木愿景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238.67万股,减持价格区间为169.57-322.05元/股,套现合计6.78亿元。 而伴随着清华系的减持,亿华通公司股价则是一路跌跌不休,从高点至今,亿华通市值已经蒸发超百亿元,其股价跌至94.59元/股。 三年净亏3亿多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骤降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车、光伏业绩大爆发之际,亿华通的业绩则一直不太理想。 2019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亿华通营收分别为5.54亿元、5.73亿元、6.29亿元和3.91亿元,期间增速分别为3.37%、9.97%和4.58%。1月31日,亿华通公告称,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到7.7亿元,同比增加14.40%到22.34%。而在上市前,亿华通的营收增速长期在40%以上增长,甚至翻倍。 而在上市后,亿华通净利润出现了大幅下滑。2019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利润分别为0.64亿元、-0.23亿元、-1.62亿元和-0.95亿元,期间增长率分别为-135.24%、-618.91%和-33.7…
-
圆通速递涉“45亿”条信息泄露传言股价闪崩 投诉量约10万条“加盟制”隐忧难解
一则“45亿条个人信息疑似泄露”的消息,引发快递股集体闪崩。 2月15日,圆通速递(600233.SH)股价大幅下滑,盘中一度下跌6.9%,最终以5.8%的跌幅收盘,收盘价为18.83元/股。 除圆通速递外,其他快递物流股如申通快递、韵达股份、中通快递、顺丰控股、密尔克卫等公司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快递股闪崩大概率与网传的一则消息有关,有传闻称45亿条个人信息疑似通过5GB。 无独有偶,就在前不久,长江商报记者接到市民周先生的投诉,他表示自己遭遇了快递快递员遗失了,要把钱赔偿给他,所以需要他提供银行账号。 “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网购商品,能准确说出单号、商品名和价格,并且知道该快递还没送达。但这显然是电信诈骗。因为圆通的客服,不可能在国外。”带着疑问,周先生查了一下,区号00241显示位置在加蓬、00262在留尼汪岛、00269则是在马约特岛,都在非洲。 于是,周先生马上向圆通速递客服核实,并得到“圆通并未在非洲设立客服基地”的回答。圆通客服表示,“圆通客服来电都是95554,或者是上海的固定电话或手机号码,不可能是境外电话。”因此,客服建议周先生再接到这类电话,可以马上报警。 好端端的为什么会收到电信诈骗?周先生提出怀疑,“是不是圆通速递有内鬼?把包括我的号码在内的大量圆通用户个人信息卖给了疑似电信诈骗人员?” 长江商报记者在某搜索引擎上输入“快递电信诈骗”发现,此类骗局屡见不鲜。那么,消费者遇到诈骗,又该如何维权?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如接到自称‘店铺客服’‘卖家’等电话,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透露验证码或银行卡密码等信息,不要点开对方发来的‘退款链接’,一般网购退款款项会由支付渠道原路退回。” “其次,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通过快递单号的途径泄露出去,消费者可以向快递公司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
“乡村暖冬计划”第二批19600瓶阿兹夫定送达24县 村医新冠防治培训直播课超百万人次观看
1月16日,由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简称“复星基金会”)等机构发起的“乡村暖冬计划”第二阶段启动,共计19600瓶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陆续送至四川、重庆、甘肃、海南、云南、贵州、江西等地24个县的乡村卫生室。同步发出的还有爱心企业和机构捐赠的防疫爱心包,包含制氧机、血氧仪、抗原试剂、N95口罩等农村地区急需的防疫用品。 爱心接力 第二批药品和防疫爱心包送往24县 继完成首批“乡村暖冬计划”6000瓶阿兹夫定星夜驰援后,复星员工志愿者和乡村医项目驻点队员即马不停蹄地开始第二阶段的派送。这批98箱共计19600瓶阿兹夫定16日从上海开始陆续发出,预计至少能帮助20000余名村民更安全度疫,其中大部分为65岁以上老年人群。 本阶段,随着项目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更多爱心企业和机构加入进来。中国工商银行、中央统战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新善工程、上海浦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平顶山市志愿者协会、成都市慈善总会、顺丰速运集团(上海)速运有限公司、源氏木语、无锡棋成实业有限公司、浙江求是创新研究院、同心荟、新疆巨臣律师事务所、江苏三十三号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无锡市宇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途越商务咨询有限公司、金徽酒、海南矿业、高地物业等出资捐赠爱心防疫包。包内包含制氧机、血氧仪、抗原试剂等,它们和阿兹夫定一起,将有效助力防重症和缓解农村医疗物资匮乏的局面。 在海南,1月16日下午,6箱总计1200瓶阿兹夫定在抵达海口美兰机场后,由当地乡村医生驻点队员与卫健局人员迅速送往临高、儋州、昌江三县。复星全球合伙人、海南矿业总裁郭风芳代表复星基金会将600瓶阿兹夫定及价值15万元的爱心防疫包捐赠给临高县基层村医。据临高县副县长王光磊介绍,当下临高县基层疫情正处于高峰期,这批物资可谓解了燃眉之急。 (复星全球合伙人、海南矿业总裁郭风芳将药品与爱心防疫包交到临高…
-
真会玩!荣盛生物董事长朱绍荣引落马官员入股,还让女儿朱亦枫代持?
上海荣盛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融资并引入实际控制人朱绍荣的亲属、公司员工及其亲属及其他外部投资人通过裕益盛参与投资持有公司股权,其中因朱绍荣彼时对非IPO,保荐机构为安信证券,保荐代表人是付有开、李泽业。 2022年1月19日,浙江证监局对安信证券作出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经部门查明安信证券在开展亚太药业2015年重大资产购买项目、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项目中未勤勉尽责,未能对亚太药业信息披露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充分核查和验证,尽职调查不充分,未按规定履行持续督导义务,内部质量控制不完善。 同日,浙江证监局也对时任安信证券投行业务部门负责人的李泽业出具警示函,认为其对安信证券在亚太药业项目中的违规行为负有责任,力场君觉得这也值得记录一下吧。
-
两个接班人分食IPO,77岁高龄董事长成“端水大师”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话在郑友直一家身上应验了。 作为橡胶履带企业金利隆的创始人,郑友直的学历并不高,初中毕业十多年后开始在临海烧碱厂打工,当一名普通工人,随后辗转至临海橡胶厂当供销科长长达12年。 在橡胶厂工作的经历让郑友直萌生了创业的想法,1994年开始先后创办了金利隆鞋业和东方制鞋两家生产胶鞋的公司,2003年二次创业成立了金利隆。 郑友直的两次创业,让同样学历不高的两个儿子拿到了“铁饭碗”。 其中,中专学历的郑刚在1990年-1995年还是个体工商户负责人,1996年开始在父亲郑友直的东方制鞋担任总经理,目前担任金利隆董事、总经理;初中毕业的二儿子郑强,则从18岁开始便担任东方制鞋营销负责人,目前担任金利隆董事、副总经理及销售总监。 2020年,一直由郑友直、章水娟夫妇二人共同持股的金利隆,在不到四个月时间内一口气完成公司的减资、增资、股权赠与及股份制变更等一系列操作,并将兄弟二人拉进金利隆股东行列。 股权腾挪过后,金利隆开始谋求上市,于2021年初开启毛利率波动、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应收账款快速走高,高产销率与高库存率的数据矛盾等,都是金利隆身上不容忽视的问题。 近半数员工未缴纳医保 金利隆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从股权结构上来看,郑友直、章水娟夫妇通过江西鑫鑫间接持有金利隆35%的股份,二人还分别直接持股29.68%、3.49%,此外,郑友直通过员工持股平台聚利隆间接控制金利隆2%的股份,郑友直之子郑刚、郑强分别直接持股12.5%和12.53%。 郑友直、章水娟、郑刚、郑强一家四口可实际支配金利隆股份表决权的比例为95.2%,为金利隆共同实际控制人。剩下4.8%的股权由郑友直弟弟之女的配偶刘志持有。 实际上,在金利隆自2003年成立之后的17年里,均由郑、章夫妇共同持股,直到2020年下半年,二人在不到四个月时间内一口气完成公司的减资、增资、股权赠与及股份…
-
习酒“脱茅”,把茅台系列酒给乐坏了
郎酒破200亿,茅台系列酒、古井贡酒力争2023年破200亿。 这200亿也不是闹着玩的,习郎破200亿,可能是意外中的不意外,古井贡酒争200亿,是快“到岸”的古井贡董事长梁五粮液独大的时代,酿浓香的习酒和酿酱香的茅台是互不服谁的欢喜“冤家”。 而习酒最大的理想和抱负,便是把茅台“吃”了,从而在赤水河形成以习酒为龙头,茅台为龙尾的贵州年报显示,2020年,茅台系列酒营收99.9亿元,同比增长4.7%;2021年,茅台系列酒营收126亿,同比增长26%;2022年,茅台系列酒157亿元,同比增长28%。 而习酒2020年营收103亿元,同比增长29.1%;2021年营收155.8亿元,同比增长51.3%;2022年习酒营收200亿,同比增长28.4%。 不难看岀,正是习酒“脱茅”的2022年,茅台系列酒的增长率首次与习酒持平。 另外,从产品屋面讲,习酒的主力单品习酒窖藏1988和君品习酒,均岀现幅度较大的渠道“倒挂”。 但2022年1月9日上市的茅台系列酒主力产品茅台1935,则屡屡创造了营销奇迹:一瓶难求、卖断货、一周就卖完、一直供不应求,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2亿元…… 图片 虽然,目前茅台1935已没有刚开始时的火爆,价格呈现直线下跌,或许也只是茅台带动的连锁反应而已,未来能否持续成谜,会否是汉酱(茅)一样的败笔,也是个谜,但至少在目前,茅台1935是没有岀现渠道(倒挂)的。 而不“倒挂”的秘笈,无非也就是茅台的全力“庇护”,茅台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茅台系列酒这个“亲儿子”的结果。 所以,未来两三年,茅台系列酒会否“反超”习酒,恐怕也会是一场精彩的博弈和赛跑。 而茅台董事长丁雄军也毫不掩饰茅台系列酒的“野心”:茅台系列酒在2022年打了漂亮的一仗,2022年突破150亿,2023年计划突破200亿。 看来,突破200亿的习酒,真的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是不能…
-
大麦植发再度冲击IPO:多项指标下滑,屡次被监管处罚
近日,大麦植发更新招股书,继续冲击港交所上市。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大麦植发是中国在中高端毛发诊疗服务行业中的领先医疗集团,也是行业内首家通过使用种植笔提供微针植发的医疗集团。 相较于2022年6月29日递交的上市资料,这次大麦植发更新了2022年1-7月份的数据,这期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约为4.69亿元和1171.4万元,各自较2021年前七个月减少19.53%、57.72%。 除了业绩明显下滑,大麦植发约半数收入投入营销揽客,且公司的虚假宣传被监管处罚,因“虚假宣传、植发失败”等原因被消费者投诉。此种情况下,大麦能否成为继雍禾植发之后“港股植发第二股”,仍值得进一步观察。 天眼查显示,大麦植发成立于2015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公司是中国首家提供集问诊及诊断、微针植发、固发及养发为一体的全周期毛发诊疗服务的医疗集团。在全面的问诊及诊断的基础上,公司为脱发患者提供定制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服务),力求有效防止脱发恶化,促进毛发生长。 市场地位方面,大麦植发在国内中高端毛发诊疗服务行业中较为领先。按2021年收入计,公司在一线城市占据5.2%的市场份额,在中国整体植发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为4.7%。同期,大麦植发医疗在一线城市的养固市场的市场份额为3.7%,在中国整个养固市场的市场份额为3.3%。 根据资料,医疗养固服务一般指由持牌医美手术相比,门槛更低,所以吸引大量资本进入赛道,市场规模增速比不上植发机构开店增速。并且,机构需要花费大量的广告费用吸引和教育消费者,导致净利率低。 他认为,未来植发机构只有做大做强品牌,减少对渠道商的依赖,降低营销费用,才能真正跑出来。 有业内人士指出,植发属于医美经济的一部分,但不同于其他医美项目,植发手术服务属于一次性消费,复购率几乎为零,这一方面需要商家不断去营销获得新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