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酒来势汹汹!李秋喜的“中兴”之路能走多远

内修经营外引战投之下,山西汾酒来势汹汹。不过,中高端阵营里亦是强敌环伺,前有老窖、洋河压阵拦截,后有郎酒、古井贡紧追不舍,59岁的李秋喜能否带领汾酒顺利完成“三个五年”目标?

北派白酒一哥山西汾酒(600809.SH)半年报出炉了,上半年实现营收68.99亿元,同比增长7.8%;净利16.05亿元,同比大增33.05%。秒杀营收、净利双腰斩的川酒金花水井坊(600779.SH)。(参见《水井坊高端梦碎业绩暴跌7成 危永标“来不逢时”回天乏力》)

不仅如此,昔日“汾老大”的业绩增幅还跑赢了当下白酒一哥“茅老大”——上半年贵州茅台(600519.SH)实现净利226.02亿元,同比增长13.29%。

山西汾酒来势汹汹!李秋喜的“中兴”之路能走多远

01

山西大本营不增反降

天府财经注意到,高端酒仍为山西汾酒贡献了业绩大头。高端系列的青花汾酒实现营收62.67亿元,营收占比超九成;系列酒收入2.98亿元;配制酒收入2.71亿元。

山西汾酒来势汹汹!李秋喜的“中兴”之路能走多远

分渠道来看,代理仍占大头,贡献收入59.98亿元,占总渠道收入的86.94%;直销渠道占比仍较低,仅为5.64亿元;电商平台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167%。

不过从区域角度看,公司大本营山西实现收入31.3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不增反降约0.55%;省外市场表现尚可,实现收入37.03亿元,同比增长17%。照此推算,省外营收占比已达53.67%,相比上年同期的49.67%增长4个百分点。

半年报显示,省外市场主要增量来自长江以南的长三角、珠三角核心市场,这与公司经销商数量大幅增加有关。天府财经注意到,汾酒2019年底经销商数量为2471家,截至今年6月底增至2679家,主要是汾酒省外经销商和竹叶青酒经销商增加。

长三角和珠三角恰恰是徽酒和川酒的主销市场。汾酒进入这些市场,将直面南派白酒的竞争,后续业绩能否持续增长还有待时间检验。

山西汾酒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2.2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84亿元下滑27.23%,但公司并未说明变动原因,这也是公司近几年首次未就该指标不作解释。

不过,据天府财经统计,截至8月24日已披露中报的8家白酒上市企业中,经营净现金流清一色下滑,其中水井坊同比下滑约140%,今世缘(603369.SH)下滑约109%,金徽酒(603919.SH)下滑约89%,贵州茅台下滑约48%。

在同行的“衬托”下,山西汾酒反而是表现最好的。

02

从“汾老大”到“汾老六”

汾酒与茅台、泸州老窖、西凤酒曾并称“中国四大名酒”,其品牌、规模和市占率一度是白酒行业龙头,被称为“汾老大”。1998年假酒案后,山西白酒业一蹶不振,再加上山西汾酒落后的经营理念和混乱的管理,使其痛失白酒老大地位,沦落为现在的“汾老六”。

2019年,山西汾酒完成了集团整体上市计划。同年3月,公司针对高级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等骨干共计395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授予价格为19.28元/股,首次授予股份数量568万股,大股东汾酒集团持有山西汾酒的股权比例由58.52%降至58.14%。

山西汾酒来势汹汹!李秋喜的“中兴”之路能走多远

天府财经注意到,山西汾酒当时的股价在50元上下,随后一路上攻,至今不到一年半时间累计上涨超2.7倍。这意味着,目前这些员工持股已经大赚8.6倍!

山西汾酒董事长李秋喜8月上旬还曾公开表示,要加大混改力度,进一步引进民营资本、民营企业和其他方面的一些资源,再进行深度的混改。

有消息称,李秋喜计划用三个五年把汾酒集团建设为世界一流企业:第一步直道冲刺,缩小与行业龙头的差距;第二步弯道超车,全面提升汾酒的发展质量;第三步换道并跑,持续领跑行业发展。

山西汾酒来势汹汹!李秋喜的“中兴”之路能走多远

但这一切都要靠业绩说了算。山西汾酒上半年力压群雄的业绩增速能否持续?直面南派白酒的竞争,又以何保持稳定的赢率?对此,天府财经将继续保持关注。

天府财经网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7)
上一篇 2020-08-17 18:04
下一篇 2020-08-26 18:41

相关推荐

  • 金叫唤 | 保底30万件酒的协议泡汤了

    老话说得好,买卖不成仁义在。但有时候,不成买卖便成仇。 今天金哥带你看看酒业合作双方撕破脸皮前后,裹挟其间的喧嚣、浮躁甚至粗陋,以及可能的套路和陷阱。 “甲方”是来自陕西白水的杜康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它的大股东是陕西杜康酒业集团。 说起杜康酒,就不能不提及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历史上,杜康酒还曾引发了一场跨越陕豫两地的“杜康”商标之争,好在如今一切都平息了。 目前白水杜康确定5万吨产能目标,正在冲刺“全国清香白酒行业前十”。今年4月,陕西杜康酒业集团董事长张红军还告诉媒体,要坚持“让每一位合作商都有钱赚”的原则,实现合作共赢。 听闻此言,不知道来自安徽阜阳的心丽酒业公司(化名)负责人又会作何感想?四年前,心丽酒业以“乙方”的身份与白水杜康签订了一份名叫“商标许可及技术合作”的协议。 事实上,该协议除了第一条说到“商标”外,其他内容主要事关酒水的买卖。 该协议明确乙方“保底灌装任务”为30万件(500ml*6)。 同时约定,如乙方未完成协议任务量,需在协议签订时限,提前一个月向甲方支付保底任务量未完成件数的对应款项。 任何一方存在违约,协议规定按“合同总结算金额的30%”承担违约责任。 双方合作时间从2021年9月14日至2023年1月21日。 一字一句阅读完上面的协议内容,你会发现:30万件的保底灌装任务,心丽酒业即使不能按时完成,但也得限时把全款给付了。 一件6瓶,白水杜康以“每瓶6元”的价格跟心丽酒业结算。那么,30万件酒对应的酒厂货款至少是1000万以上。 对于这样的合作,白水杜康应该是熟门熟路。心丽酒业的实力又如何呢?成立于2018年的心丽酒业,注册资本50万元,股东是两个自然人。 不过,2021年,被认为是清香名酒的起势年。加上白酒行业当年涨价范围广频次高,这是不是也给了心丽酒业足够的自信,金哥就不知道了。 反正最后双方都信心满满地在协议上签了字。 彼时,…

    2025-04-29
    2.0K
  • 酒鬼酒缩水、多品牌协同难题待解,中粮酒业2025年百亿营收目标能实现吗?

    你知道浓眉大眼的中粮酒业,2025年的目标是什么吗? 争取2025年实现“整体营收”破百亿,这是中粮酒业成立5周年时对外宣布的。时间是2021年,也算是它的“十四五”规划。 而中粮酒业更长远的目标则写在中粮集团的官网上,打造“中国最优秀的综合性酒类公司”。 什么是“最优秀”?在金哥看来,可能不是中国的“帝亚吉欧”,至少也是中国的“保乐力加”吧。 中粮酒业的全称是“中粮酒业投资有限公司”。雄心勃勃的它,旗下拥有一些响当当的品牌:“长城”“华夏”“桑干”“五星”“酒鬼”“内参”“雷沃堡”“孔乙己”,以及进口酒商号品牌“名庄荟”。 一、实现了哪门子的“协同”? 中粮酒业今年能顺利实现营收百亿的目标吗? 金哥查了下,在中粮酒业2021年宣布百亿目标时,酒鬼酒(000799)当年的营收为34亿元。 而2024年,酒鬼酒预计营收仅实现14亿元左右。 四年时间,营收不增反减,还缩水了20亿元,这无疑为中粮酒业的“十四五”规划能否顺利收官,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酒鬼酒“喝大”的背后,其他品牌能否顶上,并弥补这个“缺口”呢? 在此,我们可以根据公开资料来评估下。 中粮孔乙己酒业有限公司,是中粮酒业100%控股的黄酒企业。多年来,中粮酒业一直试图推动“孔乙己”混改,但迟迟没有下文。 据金哥了解,2023年“孔乙己”实现营收约6152万元。而同期的黄酒上市公司,最少的营收也有5亿元。两相比较,“孔乙己”的体量跃然纸上。 长城葡萄酒,是中粮长城酒业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品牌。2021年,其曾提出在2025年努力实现营收50亿元。 不过,这只是愿景描述而已。这里有一个可资参考的案例:作为葡萄酒行业领军企业的张裕,2024年营收32.77亿元,同比下降25.26%。 行业龙头尚且如此,其他企业的光景,恐更是一言难尽。 金哥注意到,之前有媒体披露:由于中高端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再叠加消费萎缩等因素影响,长城…

    2025-04-23
    1.8K
  • 酒鬼酒的战线收缩 打了谁的脸

    高峰能带领酒鬼酒(000799)攀登下一个“高峰”吗?最近,该公司管理层公开放话,“5年之内,恢复并超过2022年的水平”——老实讲,这个目标有点自知之明,但也有点盲目自信。 酒鬼酒最新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营收约14.23亿元,同比再次大降49.7%左右;净利润1000万元-1500万元,同比下降98.17%-97.26%,距离亏损仅一步之遥。存货、合同负债等前瞻性财务指标,可更清晰地看到酒鬼酒当下的经营困境。 那么,2022年酒鬼酒又是什么表现呢?当年实现营收34.1亿元,归母净利润9.99亿元。 两相比较,现在营收还差了20亿元,净利润连2022年的零头都当不到,整整差了9亿元。 如果再看看当下经济环境和行业周期,金哥认为,未来5年,酒鬼酒能收复“失地”已算不错,谈什么“超过”2022年,可能有点奔放了。 2024年2月,高峰接替王浩成为酒鬼酒新任董事长。掐指算下来,也有一年多了,目前酒鬼酒的表现还很难说是彻底扭转了颓势。 从高峰为酒鬼酒开出的“药方”来看,核心是收缩战线,把主攻方向聚焦在酒鬼酒的“大本营”湖南市场,未来湖南市场占比“要超过总体销量的60%”。 金哥注意到,这个“战略收缩”,可谓将前任的脸,打的啪啪响。 在2022年6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时任酒鬼酒新任董事长王浩曾信心满满地表示,“中粮对酒鬼酒的定位就是走全国化,不太可能仅定位在湖南做一个业务,中粮的胃口没那么小,视野也没那么窄。” 彼时的王浩,绝不会想到后面的风云突变,以及一地鸡毛。 问题来了:现在高峰的“收缩”,是酒鬼酒的一次“明智回归”,还是说会让酒鬼酒因本土发展空间有限而失去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金哥给大家做道算术题。湖南白酒市场的总规模大概280亿,未来5年,酒鬼酒若顺利收复2022年“失地”,营收再次突破34亿元,那依酒鬼酒湖南市场要“超过总体销量的60%”来计(34*60%=…

    2025-04-03
    3.7K
  • 创新成都酒旅融合,水井坊酒中美学不止于《醉锦图》

    成都,中国十大古都居其一,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居其一,中国文化艺术之都居其一,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是第一,能把杜甫、李白、苏东坡中国诗酒三圣全部聚齐的名酒都市则是唯一。 成都,也是唯一一个坐落在2000多万人口超大城市的白酒产区。这里的生态、工艺和人文优势形成了天府浓香文化的独特“活态传承”。 千年历史底蕴、古老巴蜀文化、茶馆烟火人间、码头市井百态、酒香四溢的街巷……在这样一座城里享受美酒美生活,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成都首条酒旅融合线路——合江亭 近日,在这座城市生生不息600余年的水井坊,在成都市文旅局的指导下,联合成都旅游景区协会共同推出了成都首条酒旅融合路线——《春饮一壶酒,古今穿越600余年》。 这条首个由都市白酒品牌与文旅一起推出的体验路线,带着对酒中美学表达的全新探索,创新消费者体验“成都风味”美好生活的新形式,通过地域文化和产区文化的活化赋能,“由内而外”地焕活酒文化的灿烂脉络,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巴蜀文化娓娓道来,让充满诗意酒香的成都生活徐徐展开,向世界展现了成都浓香白酒的美学基因。 首条酒旅融合路线(部分) 一缕酒香,联动天府文脉 物产富饶的成都平原,从数千年前的古蜀文明源头宝墩文化和金沙文化,到成为司马相如、扬雄、苏轼等文坛领袖的故乡和李白、杜甫、陆游等诗词大家的精神栖息地,再到获得历代文人墨客的集体注视,“一入蜀中创作宽”,千年文脉如同奔腾往复的锦江水经久不衰。 同时,成都产区自古以来就是天然的酿酒宝地。温润的气候、独特的土壤和微生物生态,孵化了成都白酒的独一无二浓香品质,在良好的城市经济和人文发展中,成就了成都酒文化的兴盛。 在历史和文化的脉动之中,水井坊早已和这座城市相互融合,承载着成都的风味和文脉,与这座城市的生活美学和气质风华相生相伴。600多年不间断酿造的活态古窖池,以及窖池中持续生香的“一号菌群”,就是水井坊与成都融合…

    2024-03-22 资本
    1.5K
  • 喧哗中的坚持 舍得酒业70亿营收的含金量

    在一片沸腾的产业喧哗中,一个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又该怎样乘风破浪并稳健前行? 刚刚披露了2023年年报的舍得酒业(600702.SH),或许给出了一个答案。 据年报数据显示,舍得酒业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0.81亿元,同比增长16.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1亿元,同比增长5.09%。 在去年复杂的经济和消费环境下,舍得酒业的这个成绩可谓来之不易。 要知道,2023年是中国酒业新周期的“转折之年和分化之年”。 这是中国酒业协会《2023中国白酒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指出的。同时,该报告预测:随着产业结构和产业周期进一步深调,白酒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加剧,酒企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倍增。 对于舍得酒业交出的这份经营答卷,资本市场自然给出了积极回应。 中泰证券的研报就认为,舍得酒业年报符合预期,收现回款质量较高,维持“买入”评级。 3月21日上午开盘,白酒指数发力上涨。舍得酒业涨逾5%,其他酒企如泸州老窖(000568.SZ)、今世缘(603369.SH)也涨逾2%。 01 持续增长的秘密 舍得酒业的营收得以持续增长,与一个“战略”有关。 据2023年年报透露,那就是“老酒战略”——正是公司持续推进该战略,老酒品质进一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品质之上,唯有老酒”。2019年,基于生态酿酒、坛储技艺等多重领先优势,舍得酒业率先在行业里提出了“老酒战略”。 可以说,“生态”+“老酒+科创”,搭建起了舍得酒业产品品质的护城河。而始于明清至今仍升腾着酒香的泰安作坊、国家级非遗技艺加持下的“六老技艺”、原坛原酒原址的贮藏方式,则融合凝聚成为老酒价值的重要内涵。 舍得酒业在“老酒战略”上的真实与坚持,映射在企业经营上,就让它拥有了某种坚定的力量。 从产品在终端市场的表现来看,2023年舍得酒业中高档酒实现收入56.55亿元,同比增长15.96%。 “老酒战略…

    2024-03-22 消费
    5.0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