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家历史文化名人酒差异化扩张之道:玩转“资本+文化”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中国白酒业在经历上半年疫情的冲击下,于困局之中做出了诸多创新的表现,不少酒类上市公司业绩实现了逆势增长。

白酒,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资产,作为我国独有的消费品,在酒业变化的环境中,不仅有在市场上表现活跃的茅台、五粮液等一线名优品牌,以四川杜甫酒业集团为代表的二三线白酒也走出了差异化路线。

杜甫酒业以深挖“杜甫”超级IP发轫,构建起“杜甫”“李白”等历史文化名人酒品牌矩阵,开创出一条“酒业+文旅+文创”产融发展新模式,刷新消费者购买认知的同时,也博得了资本市场的持续关注。

01

“做酒就是做文化”

作为饮料消费股,白酒行业长期涌现出了众多牛股。资本为何喜欢“贪杯”?

“当前,中国白酒正进入快速整合期,整个白酒产业相对比较原始,资本介入程度不够,资本在此时进入投资的价值比较大。”四川杜甫酒业集团董事长兼CEO彭作权表示,在资本的助力下,白酒市场整合升级速度会进一步提高,产区概念也会得到提升。

众所周知,四川是天然的酿酒池,在四川很多的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关于酒的元素:彭县竹瓦街两次发现战国青铜酒器;绵竹出土了战国中期的铜、提梁壶等。

事实上,川酒在很多朝代都是当地的经济支柱,更有四大产区千百年来源源不断地输送美酒。近年来,四大产区的地位不断升级,业界有这样一句话:“世界白酒看中国,中国白酒看四川,四川白酒看四大产区”。

史料记载,“诗圣”杜甫客居四川的几年里,对烧春系列的蜀酒非常喜爱。公元763年春,杜甫送辛员外至绵州路过绵竹,曾在绵竹东郊饮酒并即兴赋诗:“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杜甫酒业因此得名,而杜甫饮酒遗址“少陵亭”正位于杜甫酒业集团厂区内。

四川首家历史文化名人酒差异化扩张之道:玩转“资本+文化”

2019年,中国酒业协会发布“世界美酒特色产区”,绵竹成功入选。此外,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川酒振兴计划”,着力培育二三线白酒品牌,二者为杜甫酒业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天时”“地利”的先决条件。

“人和”哪里来?

作为二三线白酒企业,除了在管理、生产、经营、销售等方面需要与时俱进之外,白酒的“文化”底蕴也成为一把金钥匙。

四川首家历史文化名人酒差异化扩张之道:玩转“资本+文化”

“做酒就是做文化!四川自古以来不仅白酒驰名,诗歌才子也冠绝一方,诗圣杜甫1400多首诗歌中就有300多首与酒有关。”在彭作权看来,诗酒文化正是当代中国人对诗意栖居生活向往的一个浓缩,好的白酒企业都有深厚的白酒文化积淀,而将诗酒文化紧密结合,已成为杜甫酒业集团发展中的金字招牌。

02

资本作桨,文化为帆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今年已有14家白酒相关企业有融资并购行为。可见,随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白酒投资的长期性、稳定性、周期性优势凸显,而走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之路的成长型酒企则成为炙手可热的稀缺资源。

2018年起,杜甫酒业集团开始了资本化路径。2年间,企业掌舵手充分运用资本市场股权融资的杠杆效应,从推动历史文化名人酒相关产业的兼并重组着手,快速做大做强四川第一家历史文化名人酒产业集团。

2019年12月,杜甫酒业以95%的股权比例控股蜀皇酒业,拉开进军三国文化历史名人酒市场;同年与新三板酒类电商公司越盛腾(873012.OC)建立商业合作战略伙伴关系,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市场网络,实现传统销售渠道与创新销售模式的结合。

杜甫酒业还与绵竹市政府、德阳市产业投资集团等发起设立绵竹市精酿原酒集团,并成为第三大股东;并与多家投资机构合作,发起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白酒产业投资并购基金,未来将陆续并购5-10家白酒企业,进一步整合中小酒企,打造文化酒企产业集群。

此外,基于在“白酒+文旅+文创”领域的探索经验,彭作权目前正在绵竹规划打造“杜甫诗酒小镇”“武侯酒庄”,在自贡市富顺县打造“东方诗酒谷”风景区。

四川首家历史文化名人酒差异化扩张之道:玩转“资本+文化”

在国外,酒类旅游非常流行,如法国的波尔多葡萄酒庄、英国的苏格兰威士忌产区等。在国内,尽管名酒企业不少,但知名酒庄酒厂却凤毛麟角,“白酒+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彭作权正是看中了这一市场机遇。

2018年底开始,杜甫酒业集团探索推出了“杜甫文化之旅”酒旅体验项目,与各大旅行社、自驾游组织等机构合作,短短一年时间,吸引了数万名游客到杜甫酒厂参观旅游体验。此外,公司还在成都杜甫草堂、宽窄巷子、河南巩义杜甫故里等旅游景区、景点设立了杜甫酒体验馆和专销点,在文旅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当下,在国潮风、复古风的席卷下,杜甫酒业推崇的诗酒文化产品与各年龄段消费者的审美品位、地域场景和消费习惯紧密结合,不仅有贴近青年的“杜甫很忙”动漫系列产品,也有适合中老年“茅草屋”家国情怀系列产品,未来还将深挖“杜甫”IP,讲好故事喝好酒。

好的IP自带流量,好的IP也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据悉,杜甫酒业拥有杜甫、李白、商隐醉、苏子瞻、欧阳醉翁、陆放翁、杨慎等各类诗词文化系列商标,以及蜀汉刘备、武侯、张飞等三国历史名人商标上千件,为企业发展奠定了长远的品牌根基。

以深度挖掘诗酒文化和历史名人文化为抓手,以资本扩张为手段,杜甫酒业为二三线川酒转型升级提供了发展样本,并成功入选2019年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强,品牌价值36.86亿元。

“未来将充分运用资本手段,产融结合,继续并购相关白酒企业,扩大系列历史文化名人酒规模和体量,实现杜甫酒业挂牌上市。”彭作权表示。

天府财经网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1)
上一篇 2020-10-14 22:42
下一篇 2020-10-19 14:55

相关推荐

  • 金叫唤 | 保底30万件酒的协议泡汤了

    老话说得好,买卖不成仁义在。但有时候,不成买卖便成仇。 今天金哥带你看看酒业合作双方撕破脸皮前后,裹挟其间的喧嚣、浮躁甚至粗陋,以及可能的套路和陷阱。 “甲方”是来自陕西白水的杜康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它的大股东是陕西杜康酒业集团。 说起杜康酒,就不能不提及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历史上,杜康酒还曾引发了一场跨越陕豫两地的“杜康”商标之争,好在如今一切都平息了。 目前白水杜康确定5万吨产能目标,正在冲刺“全国清香白酒行业前十”。今年4月,陕西杜康酒业集团董事长张红军还告诉媒体,要坚持“让每一位合作商都有钱赚”的原则,实现合作共赢。 听闻此言,不知道来自安徽阜阳的心丽酒业公司(化名)负责人又会作何感想?四年前,心丽酒业以“乙方”的身份与白水杜康签订了一份名叫“商标许可及技术合作”的协议。 事实上,该协议除了第一条说到“商标”外,其他内容主要事关酒水的买卖。 该协议明确乙方“保底灌装任务”为30万件(500ml*6)。 同时约定,如乙方未完成协议任务量,需在协议签订时限,提前一个月向甲方支付保底任务量未完成件数的对应款项。 任何一方存在违约,协议规定按“合同总结算金额的30%”承担违约责任。 双方合作时间从2021年9月14日至2023年1月21日。 一字一句阅读完上面的协议内容,你会发现:30万件的保底灌装任务,心丽酒业即使不能按时完成,但也得限时把全款给付了。 一件6瓶,白水杜康以“每瓶6元”的价格跟心丽酒业结算。那么,30万件酒对应的酒厂货款至少是1000万以上。 对于这样的合作,白水杜康应该是熟门熟路。心丽酒业的实力又如何呢?成立于2018年的心丽酒业,注册资本50万元,股东是两个自然人。 不过,2021年,被认为是清香名酒的起势年。加上白酒行业当年涨价范围广频次高,这是不是也给了心丽酒业足够的自信,金哥就不知道了。 反正最后双方都信心满满地在协议上签了字。 彼时,…

    2025-04-29
    2.0K
  • 酒鬼酒缩水、多品牌协同难题待解,中粮酒业2025年百亿营收目标能实现吗?

    你知道浓眉大眼的中粮酒业,2025年的目标是什么吗? 争取2025年实现“整体营收”破百亿,这是中粮酒业成立5周年时对外宣布的。时间是2021年,也算是它的“十四五”规划。 而中粮酒业更长远的目标则写在中粮集团的官网上,打造“中国最优秀的综合性酒类公司”。 什么是“最优秀”?在金哥看来,可能不是中国的“帝亚吉欧”,至少也是中国的“保乐力加”吧。 中粮酒业的全称是“中粮酒业投资有限公司”。雄心勃勃的它,旗下拥有一些响当当的品牌:“长城”“华夏”“桑干”“五星”“酒鬼”“内参”“雷沃堡”“孔乙己”,以及进口酒商号品牌“名庄荟”。 一、实现了哪门子的“协同”? 中粮酒业今年能顺利实现营收百亿的目标吗? 金哥查了下,在中粮酒业2021年宣布百亿目标时,酒鬼酒(000799)当年的营收为34亿元。 而2024年,酒鬼酒预计营收仅实现14亿元左右。 四年时间,营收不增反减,还缩水了20亿元,这无疑为中粮酒业的“十四五”规划能否顺利收官,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酒鬼酒“喝大”的背后,其他品牌能否顶上,并弥补这个“缺口”呢? 在此,我们可以根据公开资料来评估下。 中粮孔乙己酒业有限公司,是中粮酒业100%控股的黄酒企业。多年来,中粮酒业一直试图推动“孔乙己”混改,但迟迟没有下文。 据金哥了解,2023年“孔乙己”实现营收约6152万元。而同期的黄酒上市公司,最少的营收也有5亿元。两相比较,“孔乙己”的体量跃然纸上。 长城葡萄酒,是中粮长城酒业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品牌。2021年,其曾提出在2025年努力实现营收50亿元。 不过,这只是愿景描述而已。这里有一个可资参考的案例:作为葡萄酒行业领军企业的张裕,2024年营收32.77亿元,同比下降25.26%。 行业龙头尚且如此,其他企业的光景,恐更是一言难尽。 金哥注意到,之前有媒体披露:由于中高端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再叠加消费萎缩等因素影响,长城…

    2025-04-23
    1.8K
  • 酒鬼酒的战线收缩 打了谁的脸

    高峰能带领酒鬼酒(000799)攀登下一个“高峰”吗?最近,该公司管理层公开放话,“5年之内,恢复并超过2022年的水平”——老实讲,这个目标有点自知之明,但也有点盲目自信。 酒鬼酒最新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营收约14.23亿元,同比再次大降49.7%左右;净利润1000万元-1500万元,同比下降98.17%-97.26%,距离亏损仅一步之遥。存货、合同负债等前瞻性财务指标,可更清晰地看到酒鬼酒当下的经营困境。 那么,2022年酒鬼酒又是什么表现呢?当年实现营收34.1亿元,归母净利润9.99亿元。 两相比较,现在营收还差了20亿元,净利润连2022年的零头都当不到,整整差了9亿元。 如果再看看当下经济环境和行业周期,金哥认为,未来5年,酒鬼酒能收复“失地”已算不错,谈什么“超过”2022年,可能有点奔放了。 2024年2月,高峰接替王浩成为酒鬼酒新任董事长。掐指算下来,也有一年多了,目前酒鬼酒的表现还很难说是彻底扭转了颓势。 从高峰为酒鬼酒开出的“药方”来看,核心是收缩战线,把主攻方向聚焦在酒鬼酒的“大本营”湖南市场,未来湖南市场占比“要超过总体销量的60%”。 金哥注意到,这个“战略收缩”,可谓将前任的脸,打的啪啪响。 在2022年6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时任酒鬼酒新任董事长王浩曾信心满满地表示,“中粮对酒鬼酒的定位就是走全国化,不太可能仅定位在湖南做一个业务,中粮的胃口没那么小,视野也没那么窄。” 彼时的王浩,绝不会想到后面的风云突变,以及一地鸡毛。 问题来了:现在高峰的“收缩”,是酒鬼酒的一次“明智回归”,还是说会让酒鬼酒因本土发展空间有限而失去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金哥给大家做道算术题。湖南白酒市场的总规模大概280亿,未来5年,酒鬼酒若顺利收复2022年“失地”,营收再次突破34亿元,那依酒鬼酒湖南市场要“超过总体销量的60%”来计(34*60%=…

    2025-04-03
    3.7K
  • 喧哗中的坚持 舍得酒业70亿营收的含金量

    在一片沸腾的产业喧哗中,一个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又该怎样乘风破浪并稳健前行? 刚刚披露了2023年年报的舍得酒业(600702.SH),或许给出了一个答案。 据年报数据显示,舍得酒业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0.81亿元,同比增长16.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1亿元,同比增长5.09%。 在去年复杂的经济和消费环境下,舍得酒业的这个成绩可谓来之不易。 要知道,2023年是中国酒业新周期的“转折之年和分化之年”。 这是中国酒业协会《2023中国白酒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指出的。同时,该报告预测:随着产业结构和产业周期进一步深调,白酒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加剧,酒企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倍增。 对于舍得酒业交出的这份经营答卷,资本市场自然给出了积极回应。 中泰证券的研报就认为,舍得酒业年报符合预期,收现回款质量较高,维持“买入”评级。 3月21日上午开盘,白酒指数发力上涨。舍得酒业涨逾5%,其他酒企如泸州老窖(000568.SZ)、今世缘(603369.SH)也涨逾2%。 01 持续增长的秘密 舍得酒业的营收得以持续增长,与一个“战略”有关。 据2023年年报透露,那就是“老酒战略”——正是公司持续推进该战略,老酒品质进一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品质之上,唯有老酒”。2019年,基于生态酿酒、坛储技艺等多重领先优势,舍得酒业率先在行业里提出了“老酒战略”。 可以说,“生态”+“老酒+科创”,搭建起了舍得酒业产品品质的护城河。而始于明清至今仍升腾着酒香的泰安作坊、国家级非遗技艺加持下的“六老技艺”、原坛原酒原址的贮藏方式,则融合凝聚成为老酒价值的重要内涵。 舍得酒业在“老酒战略”上的真实与坚持,映射在企业经营上,就让它拥有了某种坚定的力量。 从产品在终端市场的表现来看,2023年舍得酒业中高档酒实现收入56.55亿元,同比增长15.96%。 “老酒战略…

    2024-03-22 消费
    5.0K
  • 一文探究于成龙窑香酒和于成龙的历史渊源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相信大家对唐朝杜牧的这句诗都不陌生。 可是大家可能不一定知道的是,山西杏花村是中国酒与酒文化的发祥地。杏花村酿酒历史悠久,地理条件独特,具有优良的地下水资源和特有的酿酒微生物群,人杰地灵,酒香味美,其酿酒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的商周时期。著名的汾酒就来自杏花村。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无与伦比的传统酿造工艺,精益求精的品牌文化理念,造就了汾酒这份千年传世佳酿。 于成龙窑香酒,传承于440多年的于家老酒坊。而于家老酒坊最早正是师出杏花村。 品牌历程——发端 公元1576年,于成龙祖父于采根据在杏花村的酿酒工作经历,返乡在永宁州于家山庄(今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创建于家酒坊。 水是酒之血,水必得其甘。于采坚持用“松泉”酿酒,一支延续至今。在北武当山脚下有个松泉村,该村国从北武当山脚流出的一股清泉而得名。水源旺盛、清澈甘冽、系玄武纪生成的自然水源,水体纯正无杂质,色泽清冽,富含有多种微生物营养元素,最符合人体需求,属于一级优质水源。 据现存于北武当山南天门前“朝圣”石牌坊下,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勒石碑文记载:“龙王山在冀永宁州城北百余里,东峙太行,南屏条霍,孟门浩荡而西沃,恒岳连云而北枕。至万历九年,海岳效灵,半山涌出井泉,其味若醴,居民病者饮之即愈。”松泉村东侧有一名叫“丹庄”的山梁。于成龙龙的爷爷于采在世时,就把这道山梁开垦成自家的田地。然后,借用松泉村的这股清泉采用古法酿酒工艺,用纯粮酿造白酒,一直延续下来。 品牌历程——传承 公元1640年,于成龙主持于家酒坊。有“天下第一廉吏”之称的于成龙,始终坚持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精神,为国为民,以“绝不昧天理良心”为己任,一心为天下人酿美酒。他十分注重于家老酒的品质,不光在酿酒原料上严格把关,而且对酿酒技术精益求精,很有造诣。 1681年(康熙二十年)于成龙回乡期间,将广收的酿…

    2024-03-15
    1.2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