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平台渐被上市公司边缘化
第一网贷数据显示,佳兆业金服等去年下半年成立的7家平台累计成交额均不足1亿元;上市公司参股的累计成交额5亿元以下的平台达32家,其中,不乏在2013年底和2014年上线的平台,可以说,部分上市公司系平台已经沦为“僵尸平台”。
宝鹰股份旗下的远尚互联网金融服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远尚金融),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于2015年11月26日上线,截至今年7月26日,累计成交金额9313万元,也就是说平均每月成交额仅为716万元。天眼查数据显示,远尚金融股东有5个:深圳市宝鹰建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占25%股份;深圳市龙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占25%股份;重庆市隆金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占25%股份;海南云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占10%股份;个人占15%股份。
拓日新能旗下深圳市天加利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天加利),2014年12月9日登记注册,注册资本1000万元。2015年8月份,公司公告称,天加利完成内部测试,将进入上线运营阶段。本报记者查询天加利官网显示,截至目前,天加利投资总额仅为283.255万元,待收金额22.5万元,投资人注册总数408人。
再以江粉磁材旗下的江门市江金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金所)为例,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江金所于2015年5月20日成立,2015年8月18日上线,截至目前,累计成交金额仅为2500万元,其中,去年现半年成交额为1000万元,今年上半年成交金额为1500万元。
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差距大
《证券日报》记者比较了第一网贷、网贷之家、网贷天眼三大网贷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发现各家统计的上市公司系P2P家数、涉足平台成交额等数据相差甚大。
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目前,A股和H股上市公司系P2P有80家。去年6月份,网贷之家发布研报称,涉及P2P网贷概念的A股上市公司61家,其中,有44%属于深圳中小板块;38%属于主板(沪市主板占25%,深市主板占13%)。上市公司进入P2P网贷行业仍以参股方式为主,参股方式占比达54.1%;自建平台的方式位列第二,占比27.87%。
网贷天眼数据研究院统计,截至2016年5月31日,国内上市背景中比较知名的网贷平台共54家。实际上,网贷天眼此前公布的上市公司系P2P平台月度数据也就在20家左右。
为何第三方机构的统计数据有差距?第一网贷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第一网贷是深圳市钱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拥有中国P2P网贷指数、中国民间借贷市场利率指数和中国众筹指数等,被中国人民银行邀请成为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创始会员,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创始会员及理事单位。网贷天眼研究院分析人士称,网贷天眼主要基于平台发展规模、知名度、活跃度和项目信息公开程度等维度综合筛选,将行业内近20家规模较大的、有上市背景的网贷平台纳入月度成交数据统计,从而让用户和广大投资者能够尽可能洞悉有上市背景P2P当下总体的走势和发展趋势,为大众投资做参考。有网贷之家研究人士表示,由于统计口径差异、接入平台时间不同等原因,上市公司系P2P相关数据一般不对外公布,主要用于内部研究之用。
业内人士则指出,由于网贷平台信息披露欠缺,很多平台也不愿意让第三方机构对口接入,有的平台甚至数据造假,因此,很多第三方机构的统计结果是根据公开数据整理而成,其真实性也就大打折扣。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