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欧盟ESMA实施新规已有三个多月,新规导致的最直接结果是,8月份各大零售外汇和差价合约经纪商的交易量急剧下滑。
ESMA新规实施后,一般而言欧盟公司大体呈现出三大类型:
第一类经纪商针对全球客户,他们利用欧盟牌照来提升自身信誉,这类经纪商尽一切所能以保持高交易量。
第二类经纪商则主要针对英国(将于2019年3月退出欧盟)、德国、西班牙以及欧盟境内其他国家的客户,他们主要为欧盟客户提供服务。这类经纪商则尽一切可能符合欧盟监管要求。
但是,还有另外一类经纪商,这一类经纪商介于上述两大类型经纪商之间,他们不仅会尽一切可能以维持高交易量,同时也会尽量符合欧盟监管要求,具体要看哪种策略更符合他们公司的自身利益。
浏览欧盟地区持牌经纪商网站时,你会发现这样一种规律:受塞浦路斯CySEC监管的经纪商大多都有离岸子公司,这些子公司会填补ESMA新规的一些不足,满足客户对高杠杆交易的需求;反观英国FCA监管的经纪商们,他们大都将重点放在遵守新规上,面向本土市场,积极开发新产品。
事实上,一些客户愿意冒险将资金转入离岸监管的实体,因为这些实体可以提供高杠杆,从而满足这类客户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而ESMA新规限制了这类客户对于高风险的承受意愿。
面对离岸子公司的飞速增长,ESMA也束手无策。以下面两个广告语为例,看看这些离岸公司如何宣传:
1.“10年获利3500万,这是你提早退休的机会,朋友!”“推荐朋友,每月可额外获利15%,加快您的赚钱步伐。”
2.“今日获利13000…..从10月开始获利增加,因为我们地处库克群岛(离岸公司),不受欧盟限制”。
总之,如今在欧盟新规之下,欧盟地区原本依赖高风险、高杠杆交易的投资者,现在纷纷选择在离岸公司开户,而欧盟监管对于这些离岸公司而言,可谓天高皇帝远,鞭长莫及。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