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掌门人李华被带走协助“李华楠案”调查,或涉土地问题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还未从刘强东案彻底抽身,卓越掌门人李华又再次陷入了舆论里。

卓越掌门人李华被带走协助“李华楠案”调查,或涉土地问题
卓越集团董事局主席 李华

2019年1月27日晚间,据自媒体原点财经爆料,卓越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华于1月19日被深圳市纪委带走协助调查,或因卷入深圳原市委副书记李华楠涉嫌贪腐案。

随着掌门人被带走协助调查的消息不胫而走,神秘的卓越也开始浮出水面。

或涉土地问题和虚假诉讼案

原点财经报道称,李华是在政协会议闭幕日上被直接带离的。“1月19日是深圳市第六届五次会议闭幕日,在此次会议结束之后,李华被公开直接带离。”2018年10月9日,广东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称,深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社工委主任李华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澎湃新闻报道,李华楠,男,1959年6月出生,汉族,安徽太和人,大学本科学历。1977年1月参加工作,198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开始在深圳履职,历任法制办主任、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深圳市委秘书长、深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等职务。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李华楠落马的原因,或与土地问题和虚假诉讼案件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被带走协助调查的地产商还不只卓越一家,2018年10月,皇庭国际(000056.SZ)董事长郑康豪此前也被要求协助调查,时间长达一个多月,现已回归正常履职。

因为董事长被多次带走协助调查,皇庭国际公司的股票交易价格也发生异常波动,2018年10月12日至10月23日,连续八个交易日内经历了5个跌停。其业绩和资金链也受到牵连。

卓越虽是深圳一家中型地产开发商,但却有着“隐形”CBD写字楼之王之称,其在全国多地开发有项目。近年来,在房地产行业集中度加强,规模战打响的情况下,卓越也加速了规模化扩张。只不过,业绩表现平平,规模压力倍增情况下,家族式管理,卓越几次大手笔扩土储引发业内关注。

而随着掌门人李华的被带走,卓越接下来的“千亿”之路或更将蒙上一层阴影。

借改革春风,辞官下海创立卓越

20世纪80、90年代,从全国席卷而来的改革春风在深圳刮得最猛。下海创业的激情打动了不少当时捧着“铁饭碗”的公务员们。这其中,就包括时任深圳团委的四川人李华。和冯仑、潘石屹等万通六君子一道,李华也加入了房地产拓荒者队列中,一起经历了1993年房地产泡沫时期。之后,李华转战香港港股投资,并为其创立卓越赚得了第一桶金。

1996年李华在深圳成立卓越集团之后,卓越把握住了房地产复苏黄金时期大肆开发住宅,获得一段高光时刻。据媒体报道,当时的卓越已经成为继万科金地、招商、华侨城之后的深圳第五开发商。2004年卓越风向转变开始,从这年起,卓越开始向商业地产进军,其在福田核心区域开发建设了卓越时代广场这一标杆性项目。

根据卓越官网介绍,在商务办公领域,卓越集团已布局深圳福田中心区、后海中心区、前海中心区、宝安中心区,是四个中心区最大的商务地产开发商。22年来,卓越已开发房地产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

“三年千亿”背后,耗巨资扩大土储

扩大规模和走向全国化是每一个区域房企的阶段性目标。

相关数据显示,卓越在2017年新就获取了项目39个,货值共计1361亿元,目前已经布局全国25个重点一二线城市。除此之外,根据官网介绍,卓越集团已经完善在地产开发、金融投资资产管理三大板块及八大业务类别的架构。

而巨资花式拿地是卓越的一贯打法。尤其是在2017年前,卓越主要通过城市旧改拿地。而城市更新往往会涉及到上层建筑,与城市规划部门等紧密联系。

2017年后,卓越依然不放弃在土地市场上斩获资源,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卓越集团从2017年5月到2018年3月,在“招拍挂”等公开市场拿地共17宗,总价约254亿元,土地面积约168万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对于卓越而言,新闻本身也不断。2018年初,李华对外释放了“三年千亿”的战略规划,公司将维持高土储、高周转、强融资的发展模式。克而瑞2018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排行榜中,卓越集团以553亿元的流量销售金额排名第48位。卓越集团2016年、2017年的销售规模为325亿元、456亿元。

2018年业绩较2017年增长20%。显然,这个数据较其“三年千亿”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如果三年要完成千亿目标,卓越每年必须保持不低于32%的复合增长率。

业绩增长压力自然离不开扩大土储。2018年,对于卓越而言,通过收并购模式增加土储成为重要手段。

2018年3月,卓越以总价25亿全面接盘青岛紫檀山烂尾豪宅项目。另外,备受关注的广物地产股权拍卖也有卓越的身影,根据媒体的报道,3月16日,卓越以51亿元的最高报价、43.71%的溢价率击败了龙头房企碧桂园、保利、阳光城

资料显示,2月11日,广东广物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公告转让广东省物资产业集团持有的45%股权及相关债权,股权转让对价约为31.57亿元,债权转让价格约为4.18亿元。

尽管销售业绩表现平平,但是在斩获土储上,卓越是积极的。业内人士为此表示,能够在土地市场大手笔购买土地,也从侧面显示卓越财力不错。不过,对于卓越的融资渠道外界并未知晓更多。由于卓越为非上市房企,商业银行贷款、信托、债券、私募基金等是其主要的融资渠道。

根据《中国经营报》,目前卓越集团金融资产的管理平台是卓越金控,其也承担着这家房企战略转型的任务。卓越金控成立于2015年初,业务板块主要为地产基金、股权投资、小微金融。根据卓越金控官网的信息,截至2017年底,其总资产规模已超过60亿元,累计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超过30亿元,已发行并管理十余只房地产开发基金和地产并购基金。

此外,债券也是卓越集团“补血”的另一重要途径。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至2018年3月,卓越集团两家全资子公司累计发行的公司债券规模为44.5亿元。

家族式管理前景难料

卓越集团是一家典型的家族式企业。根据蓝鲸房产梳理发现,李华担任卓越集团董事长,其弟李晓平担任卓越集团副董事长,妹夫张远曾任卓越集团总裁。此外,李晓平的妻子肖兴萍、儿子李渊,张远的儿子张昊等,众多家族成员均在卓越集团体系内担任要职。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蓝鲸房产分析表示,家族化运营的企业高度依赖家族的核心人物,如果不实现在经营层面的职业经理人化和社会化,这一核心人物一旦不能主持或者实际控制企业,将会给公司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带来非常重大的影响,甚至是“灭顶之灾”。

面对外界提出的疑问,卓越集团目前并未给出回应。但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蓝鲸房产指出,目前尚不清楚李华是否涉及李华楠案,可以确定的是,曾在深圳市政府任职的李华来头不简单。

本人低调,传言是刘强东案件“调解中间人”

而对于李华在深圳当地的名望如何,还曾有自媒体这样写道:“深圳地产圈有三位牛人,过江猛龙黄楚龙(星河控股董事长)、拿地小王子李华、利润屠龙手陈华(京基集团创始人),江湖人称深圳地产最牛低调三剑客。”

2018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李华以248.4亿元的财富排名第67位。

而低调的李华,在2018年因刘强东性侵案被曝光在舆论圈里,其被传言是该事件的“调解中间人”。有媒体报道称,李华与刘强东的关系颇为暧昧,二人似乎私交甚密。据自媒体《金融八卦女》发表的文章显示,李华与刘强东还是商业上的合作伙伴。

卓越置业在其公关宣传材料中称,“卓越集团的卓越物业素有‘华南地区写字楼服务运营无冕之王’之称,服务了一大批国内领先高科技互联网企业。”文章评论认为,作为客户之一,京东与卓越集团的关系自然不同一般。

不论是早前涉足刘强东案,还是被带走协助调查,曾经有着“官场”背景的低调李华注定将活跃在大众的视野里,而关于卓越未来的发展,也会随着这位掌门人的人生轨迹发生着重要变化。

综合自:蓝鲸房产、原点财经、中国经营报、中亿财经网、卓越集团官网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9-01-29 19:49
下一篇 2019-01-29 20:33

相关推荐

  • 不似空穴来风,2份商业银行融资白名单流出,16家房企上榜

    近日,坊间流传一张某商业银行建议的“Ⅰ类房企名单”截图。 截图文件称:在总行战略客户部推荐的Ⅰ类客户名单基础上,按照债务压力、经营性净现金流、项目布局、表外项目规模偏离度进行筛选,建议Ⅰ类房地产客户共11家,分别为:保利发展、中海地产、招商蛇口、万科集团、房产、首创集团、电建地产、华远集团、融资白名单传闻,多位银行业人士称“不清楚”,未接到通知。 另外,中指院经过风险测评,也给出了一份“具备一定抗风险能力的企业”名单,按央企、混合所有制及民企、地方国企划分。 其中央企有10家:保利、中海、华润、招商蛇口、中国金茂、中国铁建、大悦城控股、中信泰富地产、保利置业、中铁置业。 混合所有制及民企14家:万科、金地、央行窗口指导后,信贷政策落实正在加速,多家机构已在执行和落地,但传导至市场端仍需过程,按揭放款和开发贷等资金到位尚需时间,且不同区域、不同客户会有差异。另外,受银行端“两道红线”影响,信贷放松的空间有限。 据统计,10月房地产贷款投放较9月大幅回升,环比多增超过1500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环比多增500多亿元,个人住房贷款环比多增超千亿元,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融资行为明显改善。 中指院表示,今年9月以来,房地产融资政策不再加码,同时通过与房企的多次座谈,逐步释放边际利好信号,如银行信贷加速、支持信用债、海外债发行、ABS发行松动等。预计明年房企融资政策矫正修复,机构偏好国企及稳健头部民企。控制规模、稳健发展、长期主义等策略是房企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另据中指院统计,2022年是房企海外债到期的主要年份,年度到期债务规模3560.2亿元。尤其2021上半年,是海外债到期高峰,第一、二季度合计到期金额分别为983.3亿元和983.9亿元,房企将面临更大考验。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在融资环境有所松绑后,还应更加谨慎对待中资美元地产债市场风险,进一步顺畅还款资金汇划通路,鼓励…

    2021-11-22
    6.0K
  • 金地毛利率腰斩净利润大降 二股东大家人寿大举减持

    有了中国平安踩坑华夏幸福的前车之鉴,险资开始重新审视房地产企业。

    2021-10-23
    4.9K
  • 掉队的“四大天王”:金地业绩大幅下滑,财务杠杆高企1200亿有息负债压顶

    目前金地集团国内存续债券33只,存续规模460.42亿元,其中一年内债券到期规模近百亿,集中兑付压力较大。

    2021-10-19 房产
    5.2K
  • “地产教父”杨树坪悲情谢幕:5家公司被申请破产清算,仅剩西藏棕枫一棵独苗

    除了市场的因素,城启系管理规范意识淡薄、屡次违规操作,也是爆发危机的诱因。

    2021-08-26
    6.8K
  • 利润腰斩?金地借一季报洗盘成功

    投资收益减少3亿,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5.6亿,资产处置收益减少8亿。

    2021-05-08
    3.7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