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回顾及2016年展望

2015年注定是大宗商品市场不堪回首之年,在原油和铁矿石的带领下,追踪22种原材料期货价格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已经累计下跌24%。对于2016年,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走势,机构投资者的观点并不统一,不少机构较为悲观。

2015年注定是大宗商品市场不堪回首之年,在原油和铁矿石的带领下,追踪22种原材料期货价格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已经累计下跌24%,将面临第三次连续年度亏损,并创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年度跌幅。其中镍的表现最差,跌幅达到44%。纽约取暖油价格跌幅仅次于镍,达到34%。

市场人士认为强势美元和中国需求放缓是大宗商品持续下跌的主因。

“年初还有机构认为今年大宗商品有望企稳复苏,没有想到大宗商品下行依然猛烈。”资深期货投资者朱林(化名)告诉记者,“2016年很难说期货市场一定能真正寻到底,只能说目前价格在相对低位。另外,期货交易在商品价格寻底阶段往往是最难把握的,2016年投资者应该更为谨慎,在底部和趋势未明朗之前多轻仓试盘。”

损失惨重

“大宗商品的低价不断被刷新。”朱林说,“以为是底的价格总被颠覆。”

12月17日,美联储12月FOMC会议宣布加息25个基点后,美国纽约原油期货暴跌4.9%至35.52美元,创2009年2月以来新低。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则大跌3.3%至37.19美元,创2008年12月以来新低。

事实上,觉得大宗商品交易棘手的并非只有个人投资者,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在2015年暴跌,许多专注于大宗商品交易的对冲基金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大宗商品贸易公司Trafigura在其年度报告中预期,自2008年以来,全球十大商品期货交易基金旗下管理的资产总额已经从2008年的超过500亿美元下降至如今的不到100亿美元,资产规模已经下跌了近80%。

Trafigura上个月已经决定将关闭旗下附属子公司Galena金属基金。

Galena首席执行官DunCAn LETChford指出,整个2015年对商品期货相关的对冲基金都是艰难的一年。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已经进入熊市,油价、贵金属价格、工业金属价格和矿物价格都出现暴跌,几乎整个行业表现出了结构性的疲软。此外,投资者还见证了许多大型对冲基金和更多的银行自营交易部门的关闭或退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因此该市场的流动性显著减少,并且变得更难交易。

国投安信期货总经理戈峰表示,2015年的大宗商品已然经历了漫长寒冬,反思大宗商品出现这种走势的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美国经济逐步复苏是一个客观事实。而经济复苏趋势完全确定是美联储2014年宣布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而引导加息预期上升,年底加息概率很大,同时这也会波及新兴市场和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进而对大宗商品整体价格预期做出了负面反映。

同样的周期模式发生在1997年。当时美国经济走强之后进入加息周期并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致使全球经济受到连累,使大宗商品的投资价值难有用武之地,引导金融资本流向大宗商品市场,从而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回落。

其次,戈峰指出,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等多重因素促使对大宗商品投资与需求明显下降。

还有更低

对于2016年,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走势,机构投资者的观点并不统一。不少机构较为悲观。

混沌天成期货研究员孙永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根本上还是供求结构决定的,简单来讲就是供求是否平衡。就目前的情况来看,2016年供给的增速依旧大于需求的增速,作为大宗商品最大需求国的中国依旧处于去产能的过程之中,因此大宗商品延续下跌趋势依旧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在机构中,悲观预期最强烈的是澳大利亚的机构。

最大投行麦格理银行表示,2016年全球贸易将继续萎靡,美元流动性将持续下降,资产价格将大幅波动。全球贸易商、大宗商品生产商等将面临艰难的一年。同时,麦格理认为,2016年大宗商品价格看起来不会有什么起色,甚至可能会更糟。通缩周期改变工业成本结构,拖累商品价格下行,且没有丝毫缩短的迹象。广大厂商只能被迫削减产能。

澳新银行也发布报告称,未来12个月内全球需求可能受抑,但供应将相当充足,大宗商品价格几乎无反弹可能;新兴市场增长面临的风险加剧,且关键的中国需求可能会再度受制于正在推进的结构性改革;此外美联储加息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除了周期和供需外,中国因素也受到重视。

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现任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Stephen Roach近期表示,世界头号大宗商品消费国–中国的经济放缓损及大宗商品需求,同时该国经济增长模式开始逐渐与原材料脱钩,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如今面临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Roach表示,中国因素如何强调也不为过。二战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中大宗商品密集型经济发展的典范。但是如今,它正在逐步朝着轻大宗商品的服务业主导型发展模式转型。由于对中国忧虑的挥之不去,加之美联储即将加息背景下的美元强势,将使得大宗商品价格难以实现反弹。

对于具体的价格,12月16日,德意志银行发布报告全面下调贵金属、基本金属以及原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预估,其中镍、锌、铂金价格的下调幅度较大。基本金属方面,该行将2016年镍价格预估下调30.97%,至每吨9750美元;将锌价格预估下调26.15%,至每吨1680美元。同时,德意志银行还将2016年铝价格预估下调6.12%,至每吨1514美元/吨;将铜均价预估下调1.61%,至每吨4575美元/吨。

能源方面,德意志银行将2016年纽约原油价格预估下调6.25%,至每桶48.75美元,将布伦特油价预估下调至每桶53.50美元。

对于跌势,孙永刚指出:“当然并不是说下跌趋势中不存在反弹,毕竟在2015年下半年由于大宗商品供求矛盾的激化,价格已经快速下跌,短期还处于大宗商品下跌之后的消化阶段。况且2016年5月合约又存在一定上涨的逻辑,因此5月合约是存在反弹上涨的空间的,不过9月、10月合约大概率依旧维持下跌的趋势。”

“2016年大宗商品依旧处于弱势周期,依旧拥有高库存、高供给增速,并且在节能环保方面存在压力的大宗商品依旧是主要的下跌品种,整体上工业品依旧是下跌的主力。”孙永刚进一步表示。

个人投资者则更关注油价走势

“作为大宗商品标杆的原油还面临企业层面的风险。能源公司的破产重组在2016年将大幅增加。油价虽然已经很低,但大型企业的债券违约甚至破产或促使油价下跌至令人难以置信的低位,届时投资机会可能更为明显。”朱林说。

看好增多

与悲观预期相比,持积极观点的机构更多。

虽然大多数机构多数大宗商品将开始筑底并趋于稳定,但这并不是将马上迎来一场繁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能源和食品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最新预测提出,2016年大宗商品价格将止跌企稳,能源、食品以及铁矿石价格的涨幅将逐步由负转正,且其平均价格指数都将高于今年。IMF认为由于全球经济的复苏,世界能源需求将逐步恢复。其次,过去一年来油价低迷,不少油田已经停产,投资也在下降,供给面因素开始支持油价复苏。再次,市场对大宗商品价格未来走势的预期已经趋于稳定。

瑞士信贷矿业和金属研究团队也指出,鉴于必要的“价格阵痛”可能基本完成,对大宗商品行业的态度变得更加正面,预计行业理性化过程正在展开。2016年整个大宗商品市场将略有好转,相比其他商品,该行更看好铜、锌和镍。

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BARbara Lambrecht认为,虽然目前原油的供应过剩使得价格复苏受阻,由于美国2016年将削减原油产量,油价可能不会继续暴跌;一旦明年出现确切数据表明产量下降,油价将迎来复苏。基础金属方面,从今年年初至今,基础金属的价格已经下跌了25%,价格暴跌主要是对于中国(目前最大的金属进口国)需求有所下降的担忧,然而根据统计显示,中国的需求仍然保持强劲,因而会对金属价格起到支撑作用;基础金属低价迫使许多生产商削减产能,因而2016年供应可能出现紧张,因而带动基础金属价格复苏。

花旗集团在报告中指出,虽然美元上涨、供应持续过剩以及中国等新兴市场增长放缓仍会阻碍复苏,但随着价格下跌导致产量下降,许多大宗商品可能会在2016年下半年走强,特别是美国钻井数量急剧缩减会导致能源产量增速下降,矿业供应减少或许会支持部分金属价格反弹,而恶劣的天气应有助于农作物价格复苏。花旗在对2016年末形势的展望中预计,美国天然气、原油、所有常用金属的价格都会上升,铜、镍以及铂和钯的价格更是如此。同时,主食谷物价格亦将全线温和复苏,但大宗商品散货表现将非常疲软。简言之,温和复苏是主旋律。

上海中期期货研究院副院长李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6年,受供应不减及下游需求低迷的影响,料原油的下行趋势还会延续,若美国取消长达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则会加剧供应过剩的格局。中国方面,中国原油进口量位居世界前列,受中国政府实施供给侧改革、出清过剩产能的影响,料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行业将面临压缩,从而令需求难有起色。但由于今年以来中国已实施了失业保险基金支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控制金融机构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等举措,2016年大宗商品价格有望在进一步探低后底部企稳。”

朱林指出:“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局面可能发生改变,新的供需平衡下,市场价格将重新定位。”

可以看到,国内市场已经陆陆续续开始自主性减产。11月起,从有色行业开始涌现了一股联合减产潮。11月20日,驰宏锌锗、株冶集团等10家锌行业骨干企业向全行业倡议,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避免产能过剩,计划2016年减少精炼锌产量50万吨。11月27日,金川集团公司联合国内7家主要的镍生产企业发出倡议,提出“不参与低价竞销,同时计划减产”,2015年12月计划减产1.5万吨镍金属量,2016年计划削减镍金属产量不少于20%。12月1日,江西铜业、铜陵有色、云南铜业等国内10家主要铜生产企业也倡议,为应对极端市场困难的局面,2016年将减少精铜产量35万吨,还将在未来采取其他措施维护铜产业健康发展。这10家铜企综合产能占中国冶炼产能70%以上。

国金证券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在需求低迷之时,行业协议减产有助于大宗商品品种价格与企业利润的回升。目前供给侧改革与收缩的进程正在推进,预计效果将不断显现,特别是年关前后,企业退出的数量将会增加,为此看好有色金属在当前至明年一季度的行情。

“强力推进的供给侧改革或开启大宗商品新机会,但还要看减产最终执行效果,以及会不会出现反复。”朱林说。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4)
上一篇 2015-12-21 15:49
下一篇 2015-12-21 16:14

相关推荐

  • 广州房企最后的希望,越秀地产又收一笔“投资”

    这几年,行业寒冬,越秀却一路逆势扩张,活成了广州房企“最后的希望”。

    2025-07-04
    175
  • 港资辉煌不再,郑家纯筹到“救命钱”,李嘉诚也在打折卖房

    当囤地模式难以为继,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郑氏家族能否透过战略收缩、资产优化重现生机?

    2025-07-01
    212
  • 璀璨交汇,星空体育携手莱切俱乐部全新启航

    在体育产业的浩渺星空中,每一次璀璨的交汇,都预示着一段崭新传奇的开篇。近日,亚洲领先的数字体育平台星空体育,与意甲赛场上的劲旅莱切足球俱乐部正式携手,达成官方区域合作伙伴关系。这一强强联合,不仅为足球世界注打开了新视野,也为传统体育与数字力量的深度融合,奏响了激昂的序曲。 莱切足球俱乐部,自1908年诞生以来,便在足球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浅浅却无比坚定的足迹。回顾百余年的风雨征程,作为意大利南部最具代表性的足球力量之一,莱切始终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充满生命力的技战术风格在意大利足坛占据独特一席。从意乙奋力晋级,到意甲赛场鏖战强敌,莱切从未放弃对更高荣誉的追求,以“小城奇迹”的姿态一次次赢得尊重。 俱乐部曾培养出包括安东尼奥·孔蒂、马尔科·多纳代尔和法比奥·利维拉尼在内的多位意大利本土知名球员,也吸引了如米林科维奇、巴勃罗·罗德里格斯等实力派新星加盟,逐步在重建与突破中完成蜕变。本赛季,莱切队凭借着出色的战术配合和球员们的拼搏精神,在最后一轮意甲联赛中,莱切客场依靠库利巴利的进球客场击败了拉齐奥,最终顺利保级。 在风云激荡的体育产业格局中,星空体育选择莱切俱乐部,不是偶然,更非随波逐流,而是对“底蕴+潜力”的精准定位。相比流量至上的短期选择,星空体育始终更关注内容的厚度、情感的深度与连接的广度。莱切具备深厚的社区根基与稳定的青训体系,俱乐部虽身处传统足球腹地,却展现出对数字化运营的前瞻意识。 在本次合作框架中,星空体育将围绕莱切俱乐部的品牌特性与区域文化调性,提供包括社交媒体共建、数字内容共创、品牌运营策略、线上球迷活动在内的一体化服务方案,通过星空体育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庞大的用户基础,协助莱切俱乐部在亚洲市场建立起“可感知、可共鸣”的形象资产,真正实现“用数字温度传递体育精神”的落地实践。 此次合作,对星空体育而言,能够借助莱切足球俱乐部在意大利及欧洲市场的影响力,有效拓…

    2025-06-13
    928
  • 把森林搬回家,香江联手松下、泰创研发室内环境智能调控系统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香江集团、松下电气、泰创科技举办“8恒+森林环境系统”联合研发中期成果发布会。作为全球首个以森林生态为蓝本的室内环境智能调控系统,以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恒风、恒智、恒控,实现对室内森林生态的仿生。 针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特别是室内空气问题,该系统实现了三方顶尖技术力量的结合。松下提供了全球领先的精密传感技术和空调系统;泰创科技贡献了智能算法创新和AI智能交互技术;香江集团则凭借其在应用场景和项目落地方面的优势,为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中一大亮点是它‘越用越懂’的自然语义交互能力。”在发布会上,泰创科技创始人姚明海介绍说,“用户无需清晰指令,只需表达模糊感受,比如‘我困了’,系统就能自动关灯、调暗环境并将空调调整到舒适睡眠温度;说‘嗓子哑了’,相关设备就会联动优化室内湿度与空气质量。这是一个能够主动理解、预判需求,并为每个用户生成个性化服务的‘活系统’。” 香江1号成为“8恒+森林环境系统”全球首个应用项目,不仅将科技智能、生态健康、艺术美学深度融合,还通过运用“8恒+森林环境系统”,实现了从“硬件控温”到“生态仿生”的技术跃升,为居者打造了一个集健康呼吸、生态宜居于一体的生活空间。 例如,负氧离子浓度2000个/cm³、PM2.5<10μg/m³,这些指标意味着在室内就能享受到森林般的清新空气。气象监测与AI智能交互能够提前预知环境变化,采取主动防护措施。这都是跨领域、跨学科的系统性深度融合。 会上,世界绿色设计组织总干事邢雷、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席王秀峰等多位人士对该系统给予了高度评价。

    2025-06-09
    1.2K
  • 聚瑞云控闪耀2025中国汽车经销商大会:韧性生长中绽放创新之光,共谱产业新阶华章

    5月21日-23日,以“韧性生长 万象新阶”为主题的2025中国汽车经销商大会在成都璀璨启幕。作为中国汽车流通领域“风向标”级行业盛会,本次大会吸引了政府部门领导、主机厂领军者、行业专家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齐聚一堂。深圳聚瑞云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瑞云控”)、深圳聚保管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保管家”)董事长董广明先生携高管团队亮相会场,以首席合作商、独家赞助商的双重高光身份深度参与,通过“聚瑞之夜”欢迎晚宴、多场论坛智慧分享等高光时刻,为行业注入创新动能。 “聚瑞之夜”高光启幕 5月21日晚,由聚瑞云控&聚保管家独家冠名的“聚瑞之夜”欢迎晚宴率先点燃大会热潮。在古蜀文明与数字经济交融的成都,开启一场兼具艺术氛围与战略深度的行业盛宴。 晚宴以一场震撼的川剧变脸表演拉开帷幕,传统艺术与现代光影交织,瞬间点燃现场氛围。主持人盛情介绍聚瑞云控作为“首席赞助商”的行业地位——其旗下聚保管家已与4000多家4S店达成战略合作,以“智能科技+汽车生态”双驱动模式,持续赋能汽车后市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肖政三在致辞中高度肯定聚瑞云控对行业创新的推动作用,强调“共生共赢”对产业链韧性建设的重要性。随后,聚瑞云控&聚保管家董事长董广明分享创业历程与技术沉淀,全景展示了聚瑞云控在资质背书、创新产品、生态赋能等领域的布局,并预告次日论坛的重磅分享,引发广泛期待。 晚宴现场,聚瑞云控与哈啰租车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作为汽车后市场科技服务领军者,聚瑞云控以技术创新驱动行业转型,旗下“聚享出行”子品牌已初显成效;哈啰租车作为领先移动出行平台,具备深厚市场基础与用户资源。双方在“聚享出行”运营中实现技术与资源的融合,通过维修代步用车、经销商闲置资产运营等深度场景赋能,达成聚瑞云控、哈啰租车与经销商三方共赢,推动汽车出行服…

    2025-05-26 资讯
    1.1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