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底气不足 棉花市场目标价格“难产”

2014年4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每吨为19800元

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后,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

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销量等因素,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而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国家不发放补贴。具体补贴发放办法由试点地区制定,并向社会公布。目标价格按照生产成本加基本收益确定。

2014年4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每吨为19800元。

通过以上表述,目标价格政策试点推出的最基本、最关键原则是要进行市场化。而市场化的设计,主要涵盖了三个变量约束条件,即目标价格、市场价格和差价补贴。其中,目标价格为固定量,市场价格、补贴金额为相互制约的变量因素。

利于第一产业的稳定发展

从小处着眼,连续实行3年的棉花临储政策弊大于利,难以为继。2011年以来,国家实行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对稳定国内棉花生产、保护农民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际市场价格的持续走低,棉花进口成本大幅低于临时收储价格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财政压力不断增强,滋生关联利益方寻租行为,下游产业遭遇高原料成本制约,国际竞争能力急剧弱化,市场主体性活力锐减,市场机制凸显倒退,整个产业的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基于此,倒逼国家必须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探讨市场化的棉花调控政策。

从大处着眼,目标价格政策为整个农产品目标价格等市场化政策改革“打前站”。目前,包括棉花在内,国家在白糖、大豆,菜籽以及粮食上都实行了敞开临储、最低收购保护价等储备政策。连续几年,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国储压力不断增强,市场化元素弱化,国家大量财政资金被占用,相对的是,通过国际商业贸易,大量补贴资金由国际农产品种植者以及国际下游企业攫取,收储政策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棉花目标价格政策作为试点,顺利推出的话,不仅对棉花一个品种,对于其他的经济作物,甚至粮食作物,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此,这“第一炮”必须打响,绝不能稀里糊涂地推出。如达不到形成市场化定价的政策本意,会带来严重后果,到最后甚至不排除会陷入否定目标价格政策本身的尴尬境地。

因此,消除各种利益集团的阻力,摒弃具体品种的细枝末节,完全按照市场化思路,推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并试点成功,最终总结出一套固定的模式(或机制、范本),对我国整个第一产业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4-06-22
下一篇 2014-06-22

相关推荐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