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臣倍健
-
汤臣倍健新三年规划初显成效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43%
8月5日晚,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1亿元,同比增长42.55%。 在营养健康相关产品市场需求提速的背景下,公司务实推进2021年既定的各项经营计划,稳固各板块协同发展。 业绩再提速 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2021年是汤臣倍健开启新三年规划战略的元年,作为公司新一轮增长周期开局的第一年,汤臣倍健经营环境持续稳中向好,较去年同期存有较大改善。 境内业务方面,上半年线下渠道收入约占境内收入的71.71%,同比增长24.18%;线上渠道收入同比增长79.72%。 其中,主品牌“汤臣倍健”实现收入25.63亿元,同比增长40.69%;关节护理品牌“健力多”实现收入8.50亿元,同比增长29.25%。 “Life-Space”国内产品实现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34.53%。 欧睿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维生素与膳食补充剂行业中,汤臣倍健市场份额为10.3%,稳居第一位,与市场第二位、第三位的差距渐次拉开。 今年以来,汤臣倍健市值甚至一度突破600亿元,成为行业全球市值第一的企业,进而稳固了行业领先地位。 在新三年规划中,汤臣倍健将通过“科学营养”等战略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核心驱动力,引领行业持续增长。 民生证券预计,公司在2021-2023新三年规划中,围绕科学营养、全链数字化、超级供应链、用户资产运营四大战略,持续推动各大业务创新和攻坚项目,将构建并形成新的核心竞争优势,公司主品牌及大单品的长期成长性将获稳步增加。 新三年规划有序铺开 为下一轮增长蓄势 在新三年规划中,汤臣倍健正围绕科学营养、年轻化变革、数字化建设等战略,稳步拓展新的行业空间和增量市场。 2021年上半年,公司围绕”科学营养”策略,开展了多项新功能技术与产品的研发,进一步布局未来新功能赛道;全面升级自主核心技术和自有专利原料的研发战略,以新原料前瞻消费者需求,以新原料研发树立核心技术门…
-
净亏1亿,甩卖房产!碧生源成下一个权健?
随着权健帝国的坍塌,越来越多的保健品企业也被盯上。而本就业绩堪压的减肥茶巨头碧生源(00926.HK),近日也开始甩卖虚假宣传引争议 业绩堪压的情况下,碧生源的广告营销力度却未减轻。 根据前瞻经济学人的统计,截至2017年底,碧生源销售团队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整个销售团队共同服务近96000家非处方药(OTC)药房及商场超市的终端零售店,覆盖全国近400000家OTC药房。 而从长达50多天的“大篷车再出发”活动,到赞助相关比赛、公益活动,从央视资源到网络视频、直播,碧生源的广告营销开支在2017年达到了2.6亿元。 《华夏时报》曾报道,伴随着无处不在的广告,碧生源多次出现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等广告违规事件。据统计,从2006年至2009年,碧生源每年均因“未经审批擅自发布”、“虚假宣传”等被处罚。 2007-2010年间,碧生源在北京、上海、广东、湖南、辽宁、江苏、内蒙古等地都曾因侵犯消费者肖像权、夸大功效、未获批文等原因被有关部门警告、停售或撤销批文,其经销商也有多次违规。2012年初,碧生源因虚假宣传、夸大产品效应再度引发争议。 但碧生源坚称,公司上市后播放的所有广告均有批文,且都处于有效期,因此无任何违规行为。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有2317家保健品生产厂商。其中,绝大部分厂商为品牌力薄弱的小型企业,约占所有厂商数量的98%。 中国保健食品产地较为集中,约有50%的企业位于北京、广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6个沿海省市。而新疆、宁夏、西藏、青海等中药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只有数十家营养保健食品生产企业。 庞大的保健品产业背后,企业的汤臣倍健的这两个指标也分别达到67%、25%。
-
工业迈入4.0时代 寻找2015年最靠谱产业
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工业4.0)的本质是,通过互联网、云服务、大数据等手段实现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工业4.0在美称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方向偏软件,在德则更偏硬件,也可视为是国内倡导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升级版。
-
户均持股超百万主力或控盘 关注高增长超跌股
截止到一季度末,103只个股股东户均持股市值超过百万元。其中汇川技术一季末户均持股市值高达421万元位居榜单首位;智飞生物一季末户均持股市值达411万元位居次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