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步入快车道 京东健康首家盈利上市开了个好头

京东健康是首家盈利上市的互联网医疗公司。

互联网医疗步入快车道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京东健康的模式是跑通了。但是卖药只是行业链条中的一环,互联网巨头依然无法深入到医疗行业运转的核心。医疗行业很传统,互联网巨头的健康业务只是做一些外围增量的事情。”医药魔方创始人周立运表示。

那么未来的互联网医疗应该怎么做?

京东健康CEO辛利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大部分做互联网医疗的公司来说,最紧迫需要打造的还是从问诊到购药再到履约的全流程,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场景的整体闭环能力。

不难看出,闭环的第一步是问诊。但是线上问诊和线下问诊不仅有效率上的区别,还有经济收益的差异。

一位早期入驻某线上平台的医生告诉零售君,在医院通常看一个病人需要5~10分钟,每个病人会为医院带来300~500元的收益。但是在线上的话,医生只能收到挂号费。虽然也有咨询费,但收益与耗费的时间、精力并不对等。

“如何调动医生线上执业的动力是关键。”周立运说。

近几年来,互联网医疗公司尝试了各种方式来激发医生在线上执业的动力,比如通过打造个人品牌或者提供优质病人来吸引医生多提供线上服务;还有的甚至自建医生团队,比如平安好医生和京东健康。但相比投入的成本,收益微乎其微。

公立医院聚集了大量优秀的医生资源,互联网企业则有运营、服务和技术的优势,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是否能探索出一套“完美”的方案呢?

理论上可行,实践中却未必——以什么样的方式合作?权益和职责如何界定?一旦出现医疗事故法律责任和风险应如何划分?这些问题在现阶段都没有明确答案。

“公立医疗体系是一个生态,没那么容易打破。医疗行业的转变需要更多时间跟耐心。”周立运说。

但是从患者受益的角度,互联网医疗确实发挥了其作用。卓正医疗医执委主任李陶分享了三个数据:

“通常情况下,国内经过规范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是16.8%。卓正医疗通过线上随诊系统的数据搜集反馈,能更精准地做好用药等指导,现在能将这一比率提升到50%~60%。而经过数据的进一步主动监测,比率有可能会提升到80%~90%。”

互联网医疗20年,虽然有诸多困境,但也为传统医疗行业展示新的发展方向。无论如何,京东健康盈利上市是好事,互联网医疗的未来有更多的潜力和可能性……(*应受访者要求,涂实、张策为化名)

本文转载自新零售商业评论,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
上一篇 2020-12-02 12:01
下一篇 2020-12-16 20:19

相关推荐

  • 刘强东的「真假兄弟」

    京东近期动作频频,从内部考勤调整到人员优化,再到涨薪和裁员,引发舆论热议。刘强东提出新版兄弟论,强调业绩好、爱拼搏的员工才是“兄弟”,意在改变工作低效、组织臃肿的现状。京东采销员工的大幅涨薪旨在激励一线员工,提高组织效率。同时,京东家医事业部的裁撤则反映出京东在寻求“降本增效”的过程中,对未取得显著突破的业务进行调整。此举也暴露出京东等大厂普遍面临的“大厂病”问题,即随着公司规模扩大而出现的决策缓慢、创新力下降等管理和运营问题。各大厂纷纷寻求改革,以期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灵活和高效。然而,改变组织架构、打破利益格局的难度很大,大厂们能否真正治好“大厂病”,尚有待观察。

    2024-06-20 TMT
    5.0K
  • 京东产发难逃IPO落空

    若无法撕掉身上沉重的地产标签,唯恐再冲击IPO的希望亦相当渺茫。

    2024-06-04
    6.3K
  • 经济“卷王”拼多多们,消灭供应链中间层

    失去渠道商,我们将失去什么?

    2023-12-18 TMT
    23.7K
  • 啥是总额法、净额法?从国联股份300亿收入凭空消失看上市公司财技那些事

    在大大的拼多多、业绩嘎嘎猛,被质疑年报的时候,国联股份说好的730多亿的收入,扭头就变成了400亿,一封公告硬生生干没了340亿,这是造了什么孽? 倒也不是说300多亿的业务没了,也不用太过紧张,对利润是没啥影响的,只是之前的700多亿收入是采用总额法确认的,而年报在审计过程中,公司难以取得或拥有部分交易与相关毛利率也就个位数的水平。 而净额法则可以隐藏收入,同时营造出高毛利的表象。比如国联股份,在前些年,虽然营业收入嗷嗷地涨,但毛利率水平是一年不如一年,2022年随着部分收入调整为净额法确认,毛利率明显上升。 从会计确认方法来说,总额法和净额法横跳,可以不同程度美化报表,或者放大/隐藏收入。但这玩意儿也不是你想怎么确认就怎么确认,核心逻辑在于你对于出售的商品是否具备控制权。同样是倒爷,如果我是真的进了一批货,然后找客户倒卖出去,我对这批货享有控制权,在此过程中也承担着货的减值等风险,那我就可以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同时确认相应的成本。但如果我纯纯的是个中间人,做的是平台,就像京东,淘宝做的是平台生意,至于谁卖、卖给谁、卖啥也无所谓,用净额法确认收入。而京东有自营的业务,虽然是倒卖,但对货物拥有控制权,用总额法确认收入。这也是为什么阿里明明利润比京东高,但收入规模却不及京东,在以收入规模排名的世界500强中,阿里的排名比京东靠后。 其实在编报表时,有很多类似的方法可以用来美化报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财技”,比如存货的计价、折旧的计量、研发投入的处理等。在销售商品计算成本时,对存货的计价有多种方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个别计价。 举个例子,假设我之前一共进了A、B、C 3批货,成本分别是10元、20元、30元,那当我卖了一批货,卖的成本应该计作多少钱? 按照先进先出法,先进来的先出去,计作10元;按照后进先出法,后进来的先出去,计作30元;按照加权平均法,3批货的平均成…

    2023-05-12
    11.4K
  • 风雨同舟“晋”心“晋”力 各行业驰援山西“爱心榜单”

    事固然会受到“人肉”、谴责,好人好事更应该被记住,并感恩。

    2021-10-11
    9.4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