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人才有人才,要资本有资本,要热度有热度,Web3何以成为天然风口?

你有没有听说过Web 3.0?自2021年以来,似乎到处都在讨论这个概念。我之前也没怎么听说过,但突然被各种媒体号称是互联网的未来了。我有许多投行的同事辞了职去搞这个Web3

这些层出不穷的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我们到底发展到哪了?Web 3.0究竟是未来还是骗局?虽然今天我们聊的是Web3,但这并不代表我相信或者支持它。也不是说我反对或者排斥它。包括今天我们会提到一些产品、公司和币,但这些都不是投资建议。

要人才有人才,要资本有资本,要热度有热度,Web3何以成为天然风口?

Web 3.0,也被称为第三代互联网。之前有很多人提出了各种各样关于它的解释,有人说它是语义网,有时候当网速达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Web3,但最新版本的Web 3.0是以太坊的创始合伙人Gavin Wood在2014年提出的。

为什么这个词最近备受关注了呢?主要是去年2021年的时候,元宇宙这个概念爆火,所以这个版本的Web3突然被大家关注起来了。虽然其中肯定有一些噱头和炒作的成分,但不管怎么说,现在大家在疯狂讨论的Web3就是今天我们在聊的这个版本。

要说Web 3.0,你肯定需要先了解一下1.0和2.0是什么。从1991年第一个网站的出现,我们迈进了Web1.0的时代,它的特点是只读。只有在线上查看信息,有点像在互联网上看报纸或者看电视,当然那时候网速还达不到看电视这个程度。典型的Web1公司包括雅虎和AOL,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Web2.0让你不能只读Read Only,你还可以写。它能创造内容,能互动,能点赞评论,能发视频等等。从2004年Facebook的诞生开始,这种互动式的互联网爆发性增长,出现了许多典型的公司,包括Instagram、YouTube、TikTok、AIrbnb、Uber等等。

现在互联网公司的一个独有商业模式是用免费或者极其便宜的产品或者服务来吸引用户,然后获得你的数据之后,通过给你推送广告来赚钱。这就像这个公司在这片地上种了很多草,吸引羊来吃草,然后就赶紧趁着羊吃草这个工夫,把这些羊毛都薅下来拿出去卖钱。这种模式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市场上确实缺乏那种好的产品,就像好吃的草太少了,而羊们又没有那么在意自己身上的毛,所以你薅就薅吧,也没什么所谓。

但随着Web2.0的深入,互联网变得越来越成熟,网上的产品也越来越多。这时稀缺的资源不再是草,而是用户身上的数据,也就是羊毛。我们不想再被薅羊毛了,该怎么办呢?

于是就有人提出了Web 3.0的概念。进入Web 3.0时代后,我们可以基于区块链读取信息、创造内容,还能拥有自己的数据和羊毛。

Web3不仅在技术层面上是个创新,更像是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边,就是它可以以区块链为底层的架构逻辑,然后衍生出来一套完全和现实隔离的经济体系。它不需要一个中央管理者,而是通过自己的激励机制让它维护运行。它有自己的货币、自己的组织形式、服务模式等等,就像比特币一样,虽然现在它除了交易好像什么也干不了,但是它是一个自主运行的支付体系,不用人管。那Web3你就给它想象成,是比特币对支付系统造成的这个挑战,你把它扩大到整个网络。

Web 3.0到底发展到哪了?总结来说,这个就跟我们讲元宇宙那期有点像,远大的理想你听着跟科幻片似的,但一看现实你可能觉得,就这?!

我们刚才说Web3是一套生态系统,一个新的经济体系,它需要一个加密货币来维持里边系统里头价值的流动,即它自己的加密货币capital currency,像比特币、以太坊、泰达币等。

你看,区块链这个概念它肯定是非常好的,那它里边为什么就一定要有一个加密货币呢?是因为有些人想赚钱,然后就搞出来个东西让大家炒吗?

其实公有区块链,就是公链,它都是需要一个代币来维持它良好运行的,因为我们刚才说区块链它是需要自主运行的,那怎么来激励大家自主地共同来维护这个体系的运营呢?那你就需要有一个激励系统,就是加密货币。

所谓加密货币,它其实就是区块链这个系统里边的一个令牌一个token,也可以叫一个奖牌,就比如说比特币,其实就是矿工在这个区块链上去打包信息,也就是维持这个区块链的运行,你打包好了,我就奖励你比特币。

可能有人会误以为说区块链就跟互联网差不多,它就是一条链,然后所有人都在这条链上搞事情。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区块链,甚至连代码都可以copy paste,每一条区块链上都会有一种加密货币,就作为它的一个原生代币。

比如说你建立了自己的区块链,这链用的人多了,项目多了,那就有更多人认可它,那就更多人需要你这个币,那这个代币就会涨价。所以我们发现其实这个加密货币就很像它对应的这个区块链的一个股票,就让这个币变成了个投资品,而投资品的价格就取决于大家有多相信它,你有多相信它就取决于你背后能不能讲出一个好听的故事。就比如大家一听比特币,这个东西不需要中央银行控制,这也太酷了吧,买它!买它!

所以,加密货币这个特别好讲故事的东西,就非常适合炒作,因为它能充分利用人们那种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这也是Web3的一个很大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Web3发展到现在,参与加密货币的人数最多,产生的账面财富也最多。你看,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经济体系,比如转钱或者交易股票,需要像银行、交易所这样的中间机构,在加密货币市场也是一样的。现在,加密货币的市值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每天的交易量能达到上千亿美元,而且还有更多的衍生品交易。这就产生了加密货币市场的第一大风口,即交易平台。就交易平台这块儿,目前交易量最大的平台是币安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才前仆后继地涌向这个赛道?我们以币安为例来了解一下这个风口到底有多猛。币安的创始人兼CEO叫赵长鹏,我们简称他为cz。cz之前一直做金融交易系统,直到2013年他跟朋友打德州扑克,了解到了比特币这个东西,觉得很神奇,就被深深地迷住了。在研究之后,他笃定加密货币将来肯定会有巨大的发展。他还真的是非常有魄力的,打完牌之后,卖掉了自己上海的一套房子,买了当时价值100万美元的比特币,而且不仅仅是简单地买比特币,他放弃了之前做的高频交易系统,于2014年直接投身到了加密货币的事业中。

币圈转了3年之后,2017年决定自己出来创立币安,当时团队也只有二三十个人。他放出豪言说:“兄弟们,我们要在三年之内做到全球前十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大家有没有信心?”实际上,币安7月份刚成立,12月份注册用户就突破了100万,公司成立还不到8个月的时间就成长成为了全球交易量最大的交易平台,现在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2亿,每天交易量算上衍生品就达到了千亿美元,比第二到第五的加起来还要多。

你说一个刚成立几个月的公司就成了全球的老大,你敢信吗?哪个赛道能有这么快的速度?上一轮牛市比特币还在高歌猛进的时候,就有很多媒体炒作说赵长鹏是全球的华人首富。不过,就这种基于加密货币计算的身价其实意义也不大。

加密货币本身发展的太迅猛了,就让交易所变成了一个刚需。除了币安,coinbase也可能很多人听说过。coinbase是一个加密货币交易所,在2021年4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去年的营收达到了78亿美元。据说币安去年收入已经达到了200亿。这两家交易所基本上占据了现在市面上大约80%的收入,其收入比任何一家传统的金融交易所都高出了一个数量级。

因为这些较大的交易所在短期内实现了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和资本,所以像币安、Coinbase这样的交易所就有点类似于币圈的互联网巨头。在站稳脚跟之后,他们开始横向拓展,比如像cz所说,他们不要做银行,而是要像Google一样成为一家公司,为Web3提供最底层的基础服务。

这一听是不是就感觉格局大了,所以cz又搞了一个新的公链叫BNB Chain,相当于在Web3这个大的生态里边,除了交易所又有了一片新的领地。而且这些大厂钱赚到手之后,还需要树立自己的行业地位。比如从教育大众入手,这样就可以占领舆论,这不就相当于占领了Web3的行业定义权吗?

像币安这样的交易所就建立了币安学院,抢着给大众普及Web3知识,还请了C罗这样的明星合作。这些钱肯定是花不少的。

这些交易所,包括Coinbase,因为手上确实很富裕,所以到处投资,买买买。这就是交易带来的巨大风口,短短时间内就崛起了这么一批新的巨头。

交易与经济体中的制度创新类似。当交易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一些新的制度创新,有自己的金融体系,来增加币圈的货币流动性。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方向,它就不需要像银行、券商、清算所这样的中介机构。所以,很多创新都是把现有金融体系中的业务搬到了币圈中。

比如,就会有加密货币的借贷、保险、清算、金融衍生品杠杆交易等。对于DeFi和Web3而言,稳定币Stablecoin的出现是很重要的一个创新。

稳定币顾名思义就是它非常稳定。加密货币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它非常波动,即使像比特币这样最大的币种,年化波动率也会有百分之八九十,这意味着一般炒股票年化的波动率也就20%。而稳定币则是与美元1:1绑定,这样你在Web3的世界中也可以持有美元,不必再担心其价值每天像过山车一样波动。这对于投资者和Web3公司都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比较大的稳定币有Tether、Coinbase的USDC以及Binance的BUSD。这些交易量都已经非常之高了,比如像泰达币,它的交易量就已经远超过像比特币和以太坊了,所以可见稳定币还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稳定币背后的逻辑不完全相同,有一些是百分百抵押跟美元绑定的,这种比较稳定,比如USDC、BUSD。此外,还有一些是算法稳定币,它就不是完全抵押的,就会有一些风险在里头。比如说,像前段时间就崩盘到爹妈都不认识那个Luna,就是算法稳定这儿出了问题,这个我们就暂时先不细展开了。

DeFi这个方向这两年确实比较火爆。其实原因也比较简单,围绕着Web 3.0,现在想重新做出一个应用,但最主要的利润点还是在币圈。但现在币圈的商业格局已经形成,如果想自己造个币,弄个点颠覆性的新模式确实比较困难。因此,Defi在利用现有金融体系去挖掘币圈的潜力,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所以最近资本也比较热衷于DeFi方面的项目。

至于那些大公司,它们可能并不会涉及到Web 3.0的业务,但是又想掺一腿,怎么办呢?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直接买币。大家可能最熟知的,就是特斯拉在2021年初的时候买了15亿美金的比特币,之后比特币价格就疯涨,这也带起了当年有一大波公司的买币潮。不过最近确实很多加密货币价格开始下跌,所以这些大公司也就意识到了:我想要应对Web 3.0的冲击,不能光买币,还是得有一些实打实的项目。因为加密货币本身,不管是市场风险、舆论风险还是监管风险,确实都太大了。

所以你看看,特斯拉其实已经悄悄地卖出了他们一大半的比特币。你是不是觉得,之前听Web 3.0忽悠得那么玄乎,怎么一具体到商业模式上就光是币?咱还没说完。它要光是币,恐怕也很难被炒得那么玄乎。

早期像比特币这种区块链,它是像个公开账本,只能记录一些交易的信息。但直到2015年以太坊的出现之后,就出现了一个叫做智能合约这么个神奇的东西。你不光可以在上面记录信息,你还可以运行程序,那这样我们就可以写出来那种完全去中心化的自动运行的程序了。那理论上,你就可以把咱们现在用的所有的那些Apps,全都搬到区块链上。当然这只是理论上,实际操作难度肯定还是非常大的。

有了这个区块链和智能合约作为底层的架构,我们现在网络世界里,甚至很多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事情都可以重构,就可以出现一个去中心化的版本,就把数据内容的归属权全都可以归用户自己。比如说我小Lin,今天把这个视频上传到区块链上,那就算你天王老子来了也没法下架我的视频。你看,这个是不是就跟我们最开始畅想的那个Web 3.0的概念,就是薅羊毛那个事儿联系上。

当然这种区块链也不止以太坊一个。现在比较大的几个公链,比如最开始我们说cz那个BNB Chain,在币安的加持下现在也做得挺大。还有一些比较知名的,这些也都相对以太坊有不同程度的侧重。

那你看,这么一来,应用场景是不是就可以大大地扩展了。区块链就不简简单单是交易体系、货币机器这么简单了。

虽然智能合约这个事儿,你听着好像开启了Web 3.0的无限潜能,但是现在的发展方向呢…咱们来一起看一看。

首先衍生出来的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词: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NFT其实我们之前讲元宇宙那期也聊过,大概就是数字世界里的一个版权的概念。虽然数字技术这事你可以copy/paste,但有了NFT我就不怕了。这样一来,在Web 3.0的这生态体系里边,就不需要一个权威机构认证也能分清楚是你的我的。所以不管是元宇宙还是Web 3.0,这个NFT都非常重要。当大家听到这个概念时,都觉得很酷,所以大家都想买买买。

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无论是比特币还是NFT,只要它们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同时又是稀缺的东西,那么它们就是非常理想的投资品。在大家还没有看出未来发展空间的时候,先进来的一波基本上都是炒家。那么既然NFT是这么火热的投资品,那么你听了一些币圈的小伙伴,是不是也知道下一个风口是什么呢?就是交易。

虽然NFT的交易量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相比还是差不少,但它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市场。目前最大的公司叫做OpenSea,今年年初刚融资了3亿美金,估值达到了133亿美金,现在的月活用户大约有150万左右。

但是最近NFT的炒作情绪也有所减弱,比如当初推特的第一条Tweet不是拍了290万美金吗?前两天市场价就跌到了几千美金,也不知道背后是否有什么内幕。NFT不仅可以用于投资和炒作,还可以产生独一无二的数字藏品,这个有多少用途我们不知道,但至少非常有趣。它也可以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所以许多企业想要涉足Web3,就可以从NFT入手。无聊猿的NFT不是很火吗?所以你会看到一堆明星去买一只属于自己的猴子。企业也可以,比如阿迪达斯就买了一只无聊猿,给它穿上阿迪达斯的衣服。像LV也推出了自己的元宇宙游戏,叫Louis the Game,耐克也在元宇宙游戏Roblox里边推出了自己的Nikeland,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就对于品牌营销来讲,只要NFT有热度和流量,就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去拉新用户和跟用户互动,所以也是有各种各样新颖的创意。

除了NFT,Web3还有一个非常热门的方向,就是游戏。Web3游戏和普通游戏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有自己的经济体系,它有自己的加密货币作为流通货币,游戏中的皮肤、装备和币等都可以放在区块链上变成NFT。

原本是一个虚拟的经济系统,现在变得越来越真实。因为这些加密货币,包括NFT,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换成真金白银。这些游戏越火,玩的人越多,它们的加密货币和NFT就越值钱。比较大的几个游戏有Sandbox、Decentraland、Axie Infinity等等。就拿这几个游戏举例,每个游戏的代币总市值都超过了15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说QQ里的Q币总市值超过了15亿美元。

我们讲Web3的时候,游戏也是很重要的一块。之前我们讲元宇宙时也是这样,游戏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你听起来,Web3和元宇宙很像。确实,在游戏这个领域,它们俩有很高的重叠度。这些游戏你可以称之为元宇宙游戏。

有些人可能搞不清楚Web3和元宇宙之间的关系,毕竟它们都是虚头巴脑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元宇宙是一个比较沉浸式的数字世界,相对较高层次;而Web3更基础、更底层,因此元宇宙很可能要建立在Web3的基础之上。

我们以Axie Infinity为例,这个游戏一个江湖人称阿蟹,前两年非常火爆,你可以购买这个特别Q的小动物,叫阿蟹,它有点像Pokemon。你可以带着你的阿蟹去打别人,打赢了还能赚钱,然后你就可以买装备。当然,你也可以孵化自己的阿蟹等等。反正,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游戏本身其实没什么,但Web3游戏有一个特点:我在游戏中赢得的代币可以换到现实世界中,这意味着你真的可以通过玩游戏来赚钱,这个游戏的代币越值钱,游戏玩的人越多,你赚的就越多。所以很多人加入所谓的游戏只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娱乐消遣。

因此,这种Web3游戏的模式被称为Play to EARn Games,或称为GameFi。例如,像阿蟹这样的游戏引起了很多争议,曾经全球超过40%的用户都来自菲律宾。因为菲律宾的物价相对较低,所以赚钱玩游戏的性价比就很高。但是,我们可能会觉得,如果每个人都涌进来玩游戏只是为了赚钱,这个模式听起来似乎有些不靠谱。

再比如说,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的游戏,叫Step N。它不是说你打这个游戏去赚钱,而是说你买了这个NFT的跑鞋之后,你就可以物理上去跑步。你跑得越多,就赚得越多,然后可以升级你的跑鞋。

有人可能会说,那这种游戏就是个庞氏骗局。创始人建了个游戏,大家都来赚币买币,纯粹就相信之后能有更多人来玩,更多人来买币,是不是真的是个庞氏骗局呢?其实取决于这个游戏是不是可持续。如果它真的就是很好玩,大家之后都一直会进来玩,那就不是个庞氏骗局。如果只是老用户不停地赚新用户的钱,那可就是个庞氏骗局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就游戏这个赛道,现在确实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和大量的资本,已经成为了Web3里边非常主要的一部分。刚才我们说了几个去中心化的DApps里边,几个比较主流的应用,像NFT、游戏,包括DeFi。那现在也有很多关于区块链更底层的一些应用,比如说通过区块链去实现物联网,连接区块链和现实世界的数据,或者做去中心化的存储等等。

总的来说,这个赛道我相信你肯定感受到,就是概念的都很新颖,都很酷,但是实际应用就感觉怎么除了交易就是游戏。区块链这个概念确实是非常好,那你说为什么Web3的理想和它的实际差距这么远呢?但目前还是存在着不少的实际问题,比如说技术方面,这些公链上的币就会面临着交易速度慢,能源浪费,效率低这些问题。

另外还有人性上的问题,区块链是不能篡改的,钱打错了就要不回来,密码忘了也没有人能帮你,你是不是总感觉有那么一点欠妥当?你比如说,现在平均每年有超过20亿美金的加密货币被黑客盗取,被偷了那就没了,根本找不回来。

这些其实都是Web3目前的一些拦路虎。要不怎么马斯克说Web3纯粹就是扯淡的,当然他也说过狗狗币还是未来呢。

其实不管是Web3、加密货币、NFT,就对于我来讲,让我最长见识的还是在这里边看到了人性对投机的渴望。这也没什么可藏着掖着的,本身可能就是写在我们DNA里头的。你看这些概念就特别精准地拿捏到了人们心中对于投机的那个点。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可以通过买币、拥有币来成为这些未来可能潜力巨大项目的天使投资人。你看,要是在现实的经济体里,你想投资这些早期项目,什么PE/VC,那可都是只面对高净值客户的。所以这些投机的心态,就让币、NFT价格被炒得贼高。但这还没完,这个不仅仅是炒作这么简单。

一般公司它的发展模式是什么样的?就是你有个想法然后建立雏形,循环好几圈,壮大到一定程度之后IPO上市,你的股份就可以在二级市场里交易。但到Web3这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了,你有个想法建立雏形,然后立马就可以发现你自己的代币,这就相当于你跳过前面融资发展,那整个一系列的步骤上来就可以IPO了。换句话说,就是你可能还没想好怎么发展,你这边股票就已经开始流通了,这就使得看到回报的速度可以非常之快。

很多互联网公司相比之前的巨头发展速度已经非常快了,但也需要三五年才能上市。相比之下,Web3的投资回报速度更快,更惊人。你随便拉一个加密货币市值的榜单,那些财富都是在极短的时间之内积累起来的,这就会吸引大量的人才涌入这个赛道。

当然,我不是说这些人才进来就纯粹是为了赚钱,但是在这个潜力的基础上,你再来一些财富的激励,那就会有更多的人才进来。最开始我说,很多投行的同事都投身到这个赛道了嘛,那可能也有点关系。不光是人才,短期能看见回报的这个性质,资本就更喜欢了。周期越短风险就越小,ROI(投资回报率)就越高,那VC怎么能错过如此良机?

比如红杉资本就刚成立了两支Web3基金,总规模达到了28.5亿美元。East Venture和币安也都建立了5亿美元的基金,专门投Web3的项目,大家都在砸钱抢地盘。

同时,加密货币也有类似于股票的属性,相信的人越多,它价格就越涨。如果你作为加密货币的支持者,首先你自己相信这个东西,然后你跟朋友去推荐,你推荐得越多,你自己这个币可能就越涨,那你还不如满世界地跟人宣传它多么多么好。

因此,Web3这个体系它就有一种与生俱来自己让自己更火的属性,它要人才有人才、要资本有资本、要关注度有关注度,真的就是个天然的风口。

但是这个风就稍微有点大,会有一些问题。当Web3的产物还没有发展到很成熟的时候,就吸引了这么多财富和关注度。比如说你经常看到有一些区块链,它的应用可能也没那么多,用的人也挺少,但是它对应的加密货币市值就巨高,就好像现实世界里,这个公司可能并不赚钱,但是它股东特别多,市值又被炒得特别高。这种情况公司可能很高兴,但如果股票一直涨,股东也很高兴,但我们都知道这种情况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比如说2017年的时候One Coin的庞氏骗局,12亿美金的市值就蒸发了,再比如说今年5月份的时候LUNA崩盘,600亿美金的市值最后一文不值。市场当中一天亏掉这么大的财富,你说这些投资者找谁说理去?所以,Web3的热度也是一把双刃剑。

在Web3.0的世界里,我觉得大家一定要保持理性,就算你今天听完什么也没记住,你就记住要保持理性。我也把刚学的一句Web3.0的行话分享给大家。

本文转载自小Lin说,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
上一篇 2023-04-23 20:20
下一篇 2023-04-27 14:29

相关推荐

  • 颠覆者Robinhood:推动金融服务民主化

    华尔街有句名言:「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直到他们遇到了一家名叫 Robinhood 的在线经纪公司。 这家成立于 2013 年的互联网券商,10 多年来持续不断地搞创新、整花活儿,一次又一次颠覆百年华尔街的传统玩法,不仅重塑了美国证券经纪行业,而且重新定义了新一代投资者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截至 7 月 17 日收盘,Robinhood(NASDAQ: HOOD)市值已攀升至 930.56 亿美元,逼近千亿大关。华尔街的分析师们纷纷调高其目标价,媒体头条也频频冠以「Robinhood 崛起」「新金融力量」等称号。 就在半个多月前,6 月 30 日,Robinhood 抛出一枚重磅炸弹——宣布推出 Robinhood Stock Tokens,允许欧盟客户在区块链上交易美股和 ETF。消息一出,引发金融圈和加密圈集体热议,公司股价当日大涨 12.77%。 然而,对于熟悉 Robinhood 历史的人来说,公司此举并不令人太感意外。自 2013 年成立以来,Robinhood 就以一系列颠覆式创新,不断打破并改写传统金融游戏规则。从 2013 年「零佣金革命」到 2021 年「散户大战华尔街」,从 2018 年提供加密交易到如今推出股票代币,Robinhood 似乎总能踩准时代的节拍,成为新叙事的主角。 股票代币化:践行「资本即服务」 2025 年 6 月 30 日,Robinhood 宣布在欧盟区落地美股和 ETF 代币服务,符合条件的用户可以投资 200 多种美股和 ETF,支持 24 小时/每周 5 天实时交易,其中包括英伟达(NASDAQ: NVDA)、特斯拉(NASDAQ: TSLA)等热门美股,以及未上市公司 SpaceX、OpenAI 等股权代币。 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投资传统证券的地理和时间壁垒,还大大降低了投资门槛,最低 1 美元即可参与。 此外,Robinhoo…

    2025-07-18
    3.6K
  • 倒计时1天!WCS·2025 RWA产业大会议程及超强嘉宾阵容公布

    明日(6月25日),全球首个聚焦“现实世界资产数字化(RWA)”的国际顶级峰会WCS·2025 RWA产业大会暨RWA研究院一周年庆典即将盛大启幕!大会以“智汇前沿,共启新章”与“智启新程,赋能产业”为核心,设置全天高强度议程,汇聚政、商、学、研、投领域顶级领袖阵容,共同探讨RWA(真实世界资产)领域的突破性发展与未来路径。本次大会嘉宾阵容堪称顶级豪华,囊括了来自国际顶尖企业、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投资界及法律合规前沿的重量级人物,共襄盛举。 WCS·2025 RWA产业大会暨RWA研究院一周年庆典由RWA研究院、观火、元宇宙与人工智慧三十人论坛主办,由香港科技大学数字金融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应用经济社会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全球跨境电商协会、大成Web3研究中心、三品城市发展、日本国际商学院、零壹智库、Web3 TOP、News3、火讯财经、坚持企业家具乐部等机构联合主办,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GBA Capital、海南华铁、西海实业、国英控股、国英创元等协办,战略合作单位包括数链纵横、PicWe、Block Valley、DN.com。 此次大会也得到了以下超级节点的大力支持:METAERA、TECHUB NEWS、Foresight News、PANews、金色财经、链捕手、Starlabs Consuliting、Aisky、艺数力、曼昆、深圳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SHENZHENDAO、察访区块链、Wangclub、BroadChain、1783DAO、币安广场、RWA Group、MarsBit、星球日报、B.news、链得得、Ctalks、世链财经、陀螺财经、点滴财经等。 本届大会聚焦RWA技术革新、产业融合与全球化实践,推动Web3与传统经济深度融合。大会将以Web3时代的前沿特质为风格,期许成为RWA领域的“达沃斯级”标杆事件。此…

    2025-06-24
    4.4K
  • Web3出海|阿联酋及迪拜、阿布扎比加密监管政策简明框架

    2025 年 6 月 30 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将正式实施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新规。此次被业内称为「断崖式监管」的新规,要求本地提供加密兑换等服务的企业持牌经营,意味着大量非持牌机构可能都将被赶出新加坡。而阿联酋的迪拜、阿布扎比成为「坡县难民」的避风港之一。 得益于清晰的监管框架和支持创新的政策,阿联酋正成为「加密货币的华尔街」。Binance、Crypto.com、OKX、Bybit、Kraken、Ripple 等国际知名 Web3 公司早已入驻,仅迪拜就拥有 1,000 多家加密货币相关企业。 图 1:阿联酋作为商业和投资目的地的众多优势 Source: AIYING 同时,由于阿联酋迪拉姆长期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约为 1 美元兑 3.67 迪拉姆),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流入,特别是来自俄罗斯和伊朗等地区的高净值人士。Chainanalysis 的数据显示,2023 年 7 月至 2024 年 6 月,阿联酋获得超过 300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流入,使该国成为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第三大加密经济体(仅次于土耳其和摩洛哥)。而阿联酋的加密货币持有率更是居全球之首。据 Triple A 统计,2024 年阿联酋加密货币持有率超过 25%,而全球平均持有率仅 6.9%。 图 2:阿联酋加密货币持有率全球第一 说起阿联酋,由于它特殊的国家组织架构,监管体系比较错综复杂。本期《环球政策》,Starlabs Consulting 将梳理出一个清晰框架,为有意出海至阿联酋的 Web3 创业者提供参考。 阿联酋特殊的联邦体制 阿联酋由七个酋长国组成:阿布扎比、迪拜、沙迦、阿吉曼、乌姆盖万、哈伊马角和富吉拉。每个酋长国的王室各自统治自己的领地,享有独立的自治权。 图 3:阿联酋的各个酋长国及其主要城市分布 其中,首都阿布扎比和商业中心迪拜两大酋长国的 GDP 占全国 …

    2025-06-16 Web3
    8.2K
  • 欧洲各国加密税制全景:Web3税务合规与机遇洞察|环球政策

    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数字资产监管框架,覆盖 27 个欧盟成员国及欧洲经济区(EEA)的挪威、冰岛、列支敦士登。通过 MiCA 的「牌照通行证」制度,企业只需在一个国家获得许可,即可在 30 个国家开展业务。(详见欧盟MiCA监管框架详解) MiCA 第 98 条涉及税务当局在加密货币监管中的职能。欧盟各成员国在遵循 MiCA 法规的同时,还需结合自身的税收政策来调整和制定相应措施,以确保监管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除了统一的监管框架,欧盟还推出第八版税务行政合作指令(DAC8),要求所有位于欧盟的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报告欧盟居民客户的交易数据,以便成员国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税收监管,促进合法的加密交易环境。DAC8 要求成员国在 2025 年 12 月 31 日 之前将其条款转化为本国法律,新规则将于 2026 年 1 月 1 日 起正式生效。 本期《环球政策》,Starlabs Consulting 将带您全面了解欧洲的加密货币税收政策,为有志于进入欧洲的 Web3 企业及个人提供税务合规洞察。 普遍原则:加密货币交易免增值税 2015 年,欧盟法院在瑞典 Hedqvist 案中作出裁定,认为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交易不应征收增值税。理由是,加密货币不被视为货币或物物交换的媒介,且交易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联系来构成服务提供,因此不符合增值税的征收条件。 这为成员国在处理加密货币交易的增值税问题上提供了统一的法律基础,多数成员国随后调整了其国内税法,与 Hedqvist 案的判决对齐。 不过,当加密货币用于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这些交易通常被视为「应税供应」,需要按照当地的增值税税率进行征税。 此外,欧盟还关注加密货币挖矿、质押和借贷等活动的增值税处理。虽然这些活动的具体税收待遇可能因成员国而异,但大多数欧盟国家倾向于将挖矿所得视为应税收入,并允许扣除相关成…

    2025-06-07
    2.6K
  • DEA执行董事Tamara Ferreira Schmidt:TradFi与DeFi的融合不仅可能,而且不可避免

    2025 数字欧元大会(Digital Euro Conference 2025)于 3 月 27 日在「欧洲金融之心」法兰克福圆满落幕,Starlabs Consulting 作为官方合作伙伴出席了此次盛会。大会期间,主办方数字欧元协会(Digital Euro Association, DEA)执行董事 Tamara Ferreira Schmidt 的精彩分享令人印象深刻。 左一:Tamara Ferreira Schmidt Schmidt 的经历颇为有趣:她是物理学出身,后来进入金融市场,拥有超过 15 年的金融工程、资本市场、衍生品专业经验。她是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颁发的知名的德国总理奖学金获得者,曾深入研究替代性融资(Alternative Financing)在塑造巴西和德国早期创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她同时也是一位声望很高的顾问和内容创作者,专注于投资、初创企业、创新、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曾在多个国际知名活动上发表演讲,包括巴西-德国金融科技电子之旅(Brazil-Germany Fintech eTour)、TEDx KanzlerPark、Web 3.0 Disruptors Week、加密资产大会、数字欧元大会、布鲁塞尔区块链周、CBDC Conference和北欧区块链大会。 Starlabs Consulting 本期的「Disruptors Unplugged」对话了 Schmidt 女士,请她从一位从业者、研究者、规则制定推动者的视角,深入探讨了传统金融(TradFi)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代币化与替代性融资,以及 CBDC 与传统货币、加密货币和稳定币之间的关系。她还就  Web3 企业如何进入欧洲及新兴市场,以及女性如何更好地参与数字资产领域,…

    2025-05-15
    3.1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five × four =
Powered by Math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