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狂魔”敷尔佳:刚分红10多亿就来A股圈钱?未上市业绩先变脸

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几乎无研发、无专利,2021年之前连生产线都没有的“贴牌”面膜销售公司,要来科技属性较浓的创业板上市了。

9月7日,敷尔佳IPO申请获受理。而就在2019年、2020年,“不差钱”的敷尔佳刚刚进行了9轮累计10.42亿元的分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账上还躺着6.93亿货币资金。

敷尔佳本次发行拟募资18.97亿元,其中8.85亿元用于品牌营销推广,6.55亿元建设生产基地,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只有5691万元用于研发及质量检测中心建设。

这也延续了公司重营销、轻研发的一贯做法。天府财经网注意到,报告期内(2018-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累计达4.36亿元,研发投入累计只有252.34万元。截至招股书签署日(2021年8月31日),公司仅取得一项包装盒外观设计的授权专利。

刚分红9个月就来A股融资“补血”,募投项目主要为品牌营销、大兴土木(盖楼)和补充流动资金,敷尔佳IPO的动机有点耐人寻味,不排除有恶意“圈钱”意图。

打擦边球 行业野蛮生长

敷尔佳主营产品分为医疗器械、化妆品两类,主要收入来源于医疗器械类产品,其中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白膜)、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黑膜)为第一、第二大产品。

作为起家产品,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最初主要用于医美手术后的皮肤修护护理,产品包装上会标有“X械”字样,属于医用敷料。

卖面膜的敷尔佳:刚分红10多亿就来A股“圈钱”未上市业绩先变脸

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医用敷料应在其“适用范围”或“预期用途”允许的范围内,由有资质的医生指导并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使用,不能作为日常护肤产品长期使用。

但由于这类贴片式医用敷料和普通面膜很相似,加上一些商家鼓吹“祛痘淡印”“淡敏褪红”等功效,让不少消费者感觉“医美面膜”无论在安全性还是功效性上,都超越普通面膜,将其纳入日常护肤场景。

以敷尔佳为例,很多人将其当家花旦“白膜”“黑膜”称为“械字号面膜”“医美面膜”。

卖面膜的敷尔佳:刚分红10多亿就来A股“圈钱”未上市业绩先变脸
卖面膜的敷尔佳:刚分红10多亿就来A股“圈钱”未上市业绩先变脸

事实上,“医美面膜”是个伪概念,医疗器械范畴的医用敷料与化妆品范畴的面膜有本质区别。前者主要针对术后或皮肤极度敏感情况下的舒缓镇静,成分简单,一般只有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和一些简单的玻尿酸成分,并没有美白、抗皱、祛痘等功效,不能作为日常护肤品长期使用。

这也是行业普遍乱象:自2019年前后医美市场需求势起,带动医用敷料产品增长。但概念模糊、标准缺失,导致这类医用敷料的法规地位、认证程序、执行标准都处于真空状态,部分商家则打着网红经济、医美、药妆等噱头,通过直播带货、KOL“种草”夸大宣传、混淆视听,打政策“擦边球”。

比如有电商宣称,美白、抗皱、祛痘……只需一片“医美面膜”或“医用面膜”就能搞定。特别是“械字号面膜”,被很多年轻女性奉为“烂脸救星”的明星产品。

行业野蛮生长,造就了敷尔佳、可复美、创尔康等一众品牌,同时也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2020年初,国家药监局发文指出,不存在所谓的“械字号面膜”,医用敷料命名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称词语,不得含有夸大适用范围或者其他具有误导性、欺骗性的内容,医疗器械产品也不能以“面膜”作为名称。

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也对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及流通等多环节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8月底,国家市监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整治医美广告乱象。

近日,海南省药监局启动为期4个月的“可用于医疗美容的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天府财经网注意到,重点整治的违法违规行为就包括:未按照经批准的适应症范围依法合理使用医疗器械;违法发布医疗器械广告,进行虚假、夸大、误导性宣传;其他涉及可用于医疗美容的医疗器械、药品、化妆品的违法违规行为。

但正本清源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9月9日,奥美医疗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称,“公司已经有相关械字号的面膜正在推出市场,妆字号的护肤品也有”。专业医美公司尚且如此,普通消费者自然“傻傻分不清”。

监管趋严 敷尔佳业绩变脸

随着行业整治,加上消费者认知水平逐渐提升,以及线下医美受疫情影响,一度靠“械字号面膜”“医美面膜”等概念,以及网红带货模式实现倍增的敷尔佳,经营业绩开始变脸。

敷尔佳源自医药经销商华信药业的皮肤管理业务板块。中泰证券指出,2015年后私域风起,华信药业依托线下经销美容院渠道形成背书,打通私域起家,成为“医美面膜”概念先行者;并在2018年开始线上公域转型,通过KOL投放、合作李佳琦、签约代言人、赞助综艺等手段,带动线上迅速放量。

卖面膜的敷尔佳:刚分红10多亿就来A股“圈钱”未上市业绩先变脸

招股书显示,敷尔佳2018年营收仅3.73亿元、净利润2亿元;2019年在李佳琦“带货”等加持下,营收、净利润双双暴增259.44%、231.2%,分别达到13.42亿元、6.61亿元。

但到了2020年,营收增速大幅放缓至18.07%,净利润不增反降2%;2021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4.6%。

天府财经网注意到,敷尔佳业绩“急刹车”,主要受医疗器械类产品拖累。公司来自医疗器械类产品的收入从2019年的9.18亿元减少至2020年的8.8亿,其中第一大产品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白膜)2020年营收减少7%。

可以看出,经过早期的消费误区,随着医用敷料与正常肤质人群的日常消费场景逐渐“脱钩”,适用范围与使用频率随之减少。

为此,敷尔佳转变策略,近年来布局了面膜、喷雾、水、精华、乳液等化妆品类,从医美场景向日常消费场景延伸,以摆脱对医用敷料的绝对依赖。然而,除面膜外的其他化妆品销售并未见起色,说明其在化妆品领域的市场认可度尚低。

与此同时,公司大部分化妆品类均使用“修护贴”“修护膜”“修护乳”等名称,有的宣称可以“舒缓敏感”“修护祛痘”等,颇有打政策“擦边球”的意味。

卖面膜的敷尔佳:刚分红10多亿就来A股“圈钱”未上市业绩先变脸

国家药监局曾提示,一些面膜类化妆品将产品宣称为“医学护肤品”“药妆”产品等,属于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均是违法宣称行为。

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化妆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这意味着,在行业监管不断趋严的背景下,敷尔佳的传统医用敷料产品和新开拓的化妆品面膜双双面临合规性风险。

此外,来自市场层面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价格混乱 退换货率飙升

招股书显示,敷尔佳设立之初深耕线下经销渠道,早期通过经销商快速打通营销网络及经销渠道,目前主要通过线上及线下两种渠道进行销售,销售模式分为直销、经销和代销三种。

但天府财经网发现,目前公司销售仍主要依赖经销渠道,从2021年一季度最新数据看,线下经销、线上经销累计为其贡献了75.6%的营收。

卖面膜的敷尔佳:刚分红10多亿就来A股“圈钱”未上市业绩先变脸

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为公司累计贡献的营收占比分别只有8.9%、3.15%、6.2%和6.63%,意味着经销商规模小且分散,无疑会加大其渠道管控难度。

敷尔佳也直言,一旦经销商不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宣传、销售,或出现违规违法行为,将对公司市场推广、销售、品牌形象维护等带来不利影响。

实际上类似的渠道风险已有端倪。据媒体报道,有敷尔佳淘宝代购店主透露,她们并没有直接和敷尔佳品牌方对接,而是通过其地区经销商订货。如果真的要经营,是需要医疗执照的,地区大类的经销商一般都有医疗执照。但层层分发下来,就没有严格的管控了。

而在黑猫投诉、知乎等平台,不少用户称买到了敷尔佳假货,甚至不少在官方旗舰店购买产品的用户也认为其买到了假货。

更让消费者感到心塞的是,公司产品价格体系混乱,不同渠道产品价差悬殊。以其王牌产品“白膜”为例,有用户称通过微商渠道能以55元/盒拿到,小红书上有60多/盒的,在淘宝认证的一些药房,售价约为70~80元/盒,天猫、京东、小红书等直销渠道的售价为148元/盒、126元/盒不等。

敷尔佳招股书也证实了这一点,以2021年一季度数据为例,线上直销、代销的单价分别为76.5元/盒、74.55元/盒,线上经销和线下经销单价分别为39.51元/盒、41.45元/盒。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经销模式的单价都明显低于直销、代销模式。

卖面膜的敷尔佳:刚分红10多亿就来A股“圈钱”未上市业绩先变脸

敷尔佳对此解释称,直销和代销模式的单价较高,主要系该类模式下公司自己承担营销及推广费用、获客成本等;经销模式的单价较低,主要系经销商采用买断销售的结算模式,经销商自行承担营销及推广费用,故公司产品出厂价较低。

这一解释看似无可厚非,但同样的商品,不同渠道购买的价差接近一倍,终端消费者能接受吗?

消费者满意度下降,从公司披露的退换货数据也可以得到印证。天府财经网注意到,2020年敷尔佳在营收仅增18.07%的情况下,退换货率从0.3%暴增至0.58%,接近翻倍。

卖面膜的敷尔佳:刚分红10多亿就来A股“圈钱”未上市业绩先变脸

如果说渠道价格混乱,是缺乏技术和品牌优势的敷尔佳在市场开拓上过度依赖经销商积累的弊病,那么以本次IPO为契机,公司本可快速弥补技术研发短板,对内提升在经销商面前的议价能力,对外提升产品力,以应对市场竞争,巩固市场份额。

但敷尔佳的选择有些出乎市场意料。

加码营销 无视研发短板

招股书显示,敷尔佳本次发行拟募资18.97亿元,其中8.85亿元用于品牌营销推广,仅拿5691万元用于研发及质量检测中心建设,而且主要用于现有产品的更新换代及前期产品雏形的设计。公司称,未来新产品的开发及原料方向的选择等工作将通过与外部科研院所合作的方式进行。

不是借助募集资金快速扩充自身研发实力,而是将研发重任寄托于外部合作伙伴,继续走重营销、轻研发、赚快钱的老路,不知道敷尔佳上市的必要性何在。

从历史数据看,这家号称“注重产品创新,持续推出契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的“科技公司”,研发投入却少得可以忽略不计。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0.78万元、60.39万元、147.97万元和13.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08%、0.04%、0.09%和0.04%,均不到千分之一。研发费用主要由人员薪酬、第三方服务及材料费等组成。

卖面膜的敷尔佳:刚分红10多亿就来A股“圈钱”未上市业绩先变脸

而同期,同行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3.8%、3.71%、3.94%和3.82%,其中与敷尔佳产品高度相似的创尔生物,2017年~2019年及2020上半年研发费率分别为5.67%、5.63%、4.7%和5.16%。

即便是已经建立了强大品牌认知度的欧莱雅、宝洁等国际化妆品巨头,研发投入比一般也都在3%左右。

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截至报告期末,敷尔佳研发人员仅2名,且研发人员薪酬远低于销售人员。公司称,研发人员队伍根据业务发展需求进行了扩充,但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其研发人员也只有6人。

相比之下,贝泰妮2020年研发人员104人,创尔生物63人,华熙生物377人,珀莱雅196人。

与研发投入吝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敷尔佳在销售开支上十分慷慨。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137.03万元、1.15亿元、2.65亿元和3368.84万元,销售费率分别达5.72%、8.6%、16.75%和9.71%。

据天府财经网计算,公司2019年、2020年的销售费用分别同比增长4.4倍、1.3倍,远超同期2.6倍和18.07%的营收增速。

其中,宣传推广费是绝对大头。报告期内宣传推广费分别为234.64万元、7031.75万元、1.66亿元和2815.09万元,2018年至2020年增长近70倍。宣传推广占销售费用的比重从2018年的10.98%一路攀升到了2021年一季度的83.56%。

“营销狂魔”敷尔佳:刚分红10多亿就来A股圈钱?未上市业绩先变脸

随着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获客成本不断上升,敷尔佳选择继续当“营销狂魔”,无底洞式地加码营销投入。此次IPO,公司拟将8.86亿募集资金投入品牌营销推广项目,是其2018-2020年销售费用之和的近3倍。其中推广费7.4亿元,主要包括营销工具、直播佣金、天猫费用、KOL推广等。

问题是,回避研发和技术短板,依靠IPO“补血”砸钱网红带货、KOL“种草”,敷尔佳真能“一招鲜,吃遍天”吗?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8)
上一篇 2021-09-22
下一篇 2021-09-24

相关推荐

  • 湃肽生物终止IPO :奇葩格局!华熙生物是客户还是股东,更是竞争对手

    今年6月份,市场上还在等着A股迎来“美容肽第一股”,半年后,由多家上市企业加持的湃肽生物就收回了扣响A股大门的手。 就在12月27日,深交所公告显示,浙江湃肽生物有限公司已撤回其创业板上市申请。此举根据《深圳证券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二条,深交所决定终止对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审核。 据悉,2023年12月22日,湃肽生物向本所提交了《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保荐人向交易所提交了《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撤销保荐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 这是一家拥有诸多光环的企业:客户团强大,其中包括了上市化妆品企业珀莱雅、华熙生物、丸美;赛道火热,时下备受关注的“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的原料药是湃肽生物的产品管线之一……但这也是一家颇具争议的企业:前5大客户中,有4个是自家股,以其中的华熙生物为例,除了是客户还是股东,更是竞争对手;产能利用率偏低仍要募资新增生产线产能…… 湃肽生物的华润双鹤曾多次被毛利率持续下滑、产能利用率偏低 根据招股书,湃肽生物成立于2015年,主要从事多肽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目前,公司产品及服务主要包括多肽化妆品原料和多肽医药产品及相关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湃肽生物是目前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多肽化妆品原料生产企业。 虽说市场份额最大,但从体量来看,湃肽生物年营收不过2亿多。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0.86亿元、1.43亿元、2.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2亿元、0.39亿元、0.72亿元。2022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长率有所下降,其中营收增长率由66.28%下降至50.35%,归母净利润增长率由225%下降至84.62%。 从具体业务来看,报告期内,湃肽生物的多肽化妆品原料销售是公司的营收主力,2020…

    2023-12-28 大健康
    2.8K
  • 冲刺IPO的货拉拉为何连续被约谈?

    商业利益向左,司机权益向右,平台如何做好“端水大师”?

    2023-12-27 TMT
    4.9K
  • 小红书IPO传闻背后:千亿估值一度腰斩 早期投资者坐不住了

    时隔两年多,IPO前计划再进行一轮独角兽企业来说,目前仍然没有上市计划,确实相当罕见。 频频被传上市的背后,小红书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200亿美元估值一度腰斩 早期腾讯、私募市场从200亿美元降到了100亿-160亿美元之间,最多的时候,估值甚至直接腰斩。 而在今年,小红书的估值也还在这一范围内。今年9月,有市场消息称,红杉中国已在今年早前通过几笔交易入股小红书,这笔交易中给到小红书的估值仅为140亿美元,相较2021年11月的200亿直播带货。不同于以往声嘶力竭的套路,董洁、章小蕙直播带货如一股清流,成功出圈。2023年初,董洁以GMV7300万的带货成绩成为小红书直播带货的“一姐”,随后,被称为初代网红的章小蕙在小红书首播销售额也超过了5000万。10月15日,章小蕙在小红书直播销售额破亿。 确认了买手操盘手透露,因为消费购买意愿度下降、平台广告越来越多、新用户增速放缓三大原因,小红书的广告投放转化率正在面临走低的困境。此外,有品牌主减少在小红书的信息流广告投放,绕过平台直接与KOL、KOC直接合作,这也会进一步减少平台的广告收益。 不过当下的小红书还算过得不错,有媒体报道称,小红书今年或将实现约5亿美元的净利润,远高于今年年初公司自己预期的5000万美元的净利润。另外,还有媒体报道,小红书今年已经实现规模化盈利。 不过,仅凭满打满算还不到一年的买手电商,小红书未来能否持续实现规模化盈利,这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毕竟在如今竞争更加严峻的电商市场,上有淘宝、京东等第一阵营的电商巨头发起价格战,中有拥有压倒性流量优势的

    2023-12-26 TMT
    5.6K
  • 13年IPO未“修得正果” 猪八戒上市比西天取经还难?

    2023年进入尾声,猪八戒融资,为上市开路。然而2015年A股一轮大牛市后,猪八戒取消了资本市场寒冬,对于尚未实现盈利的猪八戒而言,前方还有多少“劫难”犹未可知。 重庆互联网龙头企业,成立17年仍陷亏损 如果放在中国整个互联网江湖里,猪八戒可能还排不上号。但是在重庆,猪八戒却是当地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一个代表。 成立于2006年的猪八戒,从帮小微企业做商标设计赚钱,到成为发任务和接单的威客平台,逐渐发展中国最大的综合型定制化企业服务撮合交易。 如今,猪八戒的主营业务已涉及到知识产权、工商财税、企业法务、品牌设计、IT/软件、营销传播、科技服务等各类服务,业务极其繁杂,还被冠以“企服界的淘宝”之称。 招股书显示,企业雇主可以在猪八戒平台上采购超810种企业服务,累计注册用户数量达346万名,其中累计企业雇主数量达269万名,累计服务商数量达770万名。 而白银”的支持。虽然被誉为互联网的“不毛之地”,但是重庆当地政府对互联网企业支持却是给足了力度。 当年IDG资本就是受邀当地政府邀请考察市场后,成为猪八戒网A轮和B轮融资的投资方。2014年,重庆文投集团也参与到猪八戒网1750万美元的B轮融资中。2015年,在猪八戒网披露的26亿元C轮融资中,其中10亿元投资就来自重庆两江新区所属的重庆两江产业集团。 此外,重庆市政府猪八戒网拉来不少业务,比如当地政府采购数字化试点平台,是委托猪八戒网搭建。 可见,当地政府对猪八戒寄予极高的期望。不过在政府鼎力支持下,猪八戒还是有些不争气,IPO一拖再拖,业绩也颇为惨淡。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猪八戒网营收分别是7.571亿元、7.678亿元、5.414亿元和2.52亿元,同期亏损2.686亿元、3.667亿元、2.3亿元和7824.8万元,三年半时间内累计亏损金额超过9亿元。 对于业绩持续亏损的原因。猪…

    2023-12-25
    2.9K
  • 升辉新材2023年遭遇业绩滑坡,一致行动人认定现“信披瑕疵”

    在收到首轮问询后,日前,升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升辉新材”)对上交所首轮问询内容进行了回复。 升辉新材此前三年来营收规模节节攀升,但今年上半年却出现了营收、净利润水平双双下滑。而由于超七成收入来自于外销,升辉新材的盈利水平难言稳定。 招股书显示,控股股东升辉集团于2020年将所持的部分注册资本低价转让至江阴顺恒、江阴顺嘉以及赵茹珊,转让价格低于同一时间其他股东入股价。而同一时间入股的另外9名股东中,巴斯夫创业隶属于升辉新材大供应商巴斯夫集团的业务板块。由于采购量大,升辉新材对巴斯夫集团的采购价低于其他供应商。 《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动。2020-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升辉新材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4.97%、16.51%、22.71%、22.21%。 一致行动关系现瑕疵 在问询回复中,升辉新材招股书的信息披露部分“瑕疵”有所暴露。 根据招股书,宋建新直接持有升辉新材26.47%的股份,通过升辉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86.42%有表决权的股份。其一致行动关系包括升辉集团其余股东(包文辉、包雁平、包雁飞、包华)、赵茹珊、江阴顺恒、江阴顺嘉。 招股书还显示,赵茹珊为宋建新配偶,直接持有升辉新材1.73%的股份。江阴顺嘉直接持有升辉新材2.31%的股份,其股东为宋建新之父包文辉、宋建新之母刘翠英、宋建新之侄女/外甥女包贝儿、包菲斐及包盈盈等5人,由宋建新之母刘翠英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升辉新材向员工实施了股权激励,并低价转让股权至宋建新亲属。 2020年11月,升辉集团将持有的部分注册资本分别转让给江阴顺恒、江阴顺嘉以及赵茹珊,转让金额分别为2310万元、1053.36万元以及786.91万元。转让价格为2.8元/元注册资本,低于同期其他股东入股价格8.54元/元注册资本。 针对入股价格差异较大,升辉新材解释称,向江阴顺嘉、赵茹珊转让股权系升…

    2023-11-28
    8.4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