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公司”亚虹医药:成立十年无产品报审,专利技术买国外授权

国内“创新药”领域,其实是一个很“内卷”的市场。从最近热议的PD-1药物就能看出来,立项、开发、临床等每个环节无不要砸几个小目标,但是短短三年内,六款国产PD-1接连获批上市,在医保和竞争对手双杀下,大家只能血拼成本,导致价格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而将于9月23日科创板上会审议的江苏亚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虹医药”),其所研究的膀胱癌等泌尿生殖系统肿瘤领域,也即将面临这样的情况。尽管此前国内还没有针对性的靶向药,但现在正有6款创新药处于临床阶段,“群雄逐鹿”蓄势待发。

“三无公司”亚虹医药:成立十年无产品报审,专利技术买国外授权

这对于亚虹医药可不是一个好消息。《眼镜财经》从招股书等材料中发现,亚虹医药成立11年来,竟然还是无产品、无收入、无客户的“三无”状态,甚至连产品报审还没有过,净亏损以年均超过100%复合增长率扩大且难以弥补,财务压力高企极度依赖外来融资

实际上,这个市场之所以“内卷”,还是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的积累,国内大部分所谓的“创新药”,离真正的创新还有一定距离。

眼镜财经》了解到,亚虹医药有两项核心产品,部分专利技术来源于向国外公司购买授权,研发较多采用合作、外包的方式进行,还要支付大量的里程碑款项及未来销售提成。

净亏损逐年翻番 现金流失压力大

招股书显示,亚虹医药成立于2010年3月,注册地在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目前主要生产经营地址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但是成立11年来,该公司尚未有任何产品上市。实际上,甚至还没有产品进入审评审批环节,距离提交上市申请仍需一定时间。

截至目前,亚虹医药核心产品均处于在研状态,主要产品管线拥有9个产品、12个在研项目,其中,只有APL-1202和APL-1702对应的3项研究处于关键性或Ⅲ期临床试验阶段,但也未获得该临床试验的结果,其它项目大多数还处于研发的早期阶段。

引起《眼镜财经》关注的是,亚虹医药至今无法保证核心产品的临床试验能有显著成果,这意味着后续的生产、经营还是“空中楼阁”,都将建立在极大的不确定因素上。新药研发的行业实践表明,即使某些候选药物在临床前研究及初期临床试验阶段取得进展,但由于多种原因可能导致其在临床试验阶段后期无法显示出理想的安全性及疗效,甚至直接导致项目失败。

正因为没有产品可售,亚虹医药自然也没有销售客户、营业收入,且因为新药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还存在累计未弥补的高额亏损情况。

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度,亚虹医药的营业收入持续为零,净亏损分别为5993.60万元、1.72亿元、2.47亿元,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根据目前经营情况,亚虹医药预计2021年1-9月仍没有收入,实现净亏损1.53亿元至174亿元。并且2021年1-6月的净亏损为1.26亿元,较上年同期扩大217.75%。此外,截至2021年末,亚虹医药资产总额为7.93亿元,较2020年末下降5.97%;负债总额为5164.35万元,较2020年末上升38.89%。

由于亚虹医药仍处于产品研发阶段,未来几年将存在持续大规模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将持续处于较高水平。而持续大规模投入的研发费用,或将导致亚虹医药累计未弥补亏损不断增加,使得该公司在未来一段期间内无法盈利或无法进行利润分配,对股东的投资收益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在研药物产生销售收入前,亚虹医药还需要在临床开发、监管审批、市场推广等诸多方面投入大量资金。2018年至2020年,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283.00万元、-8882.96万元、-1.26亿元。目前亚虹医药营运资金依赖于外部融资,天眼查显示,2016年12月至2020年11月,亚虹医药共进行外部融资8次,累计融资金额超12亿元。

如果亚虹医药无法从外部筹措到足够资金,研发项目都可能会被迫推迟、削减或取消。该公司正是计划通过本次IPO缓解资金压力,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5亿股,拟募集资金20.70亿元。其中,5.34亿元用于“药品、医疗器械及配套用乳膏生产项目”,12.06亿元用于“新药研发项目”,1.30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建设项目”,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核心产品均有国外授权 第一大供应商是合作方

作为创新药公司,亚虹医药的后续经营有赖于核心产品APL-1202与APL-1702的研发进展。不过,《眼镜财经》注意到,APL-1202的部分专利来自国外大学授权,之后研发过程也较多合作、外包,而APL-1702已经由国外公司进行到II期临床试验,该公司再介入合作研发。

其中,APL-1202的化合物用途专利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下简称“JHU”)授权亚虹医药使用。招股说明书披露,JHU分别于2014年3月、2020年7月,将“喹啉化合物作为血管新生、人类甲硫氨酰氨肽酶、以及SIRT1的抑制剂,以及治疗病症的方法”的境内、外专利独占许可给亚虹医药。据悉,在APL-1202开发过程中,JHU发现了作用机制、筛选出化合物并初步发现了针对NMIBC的抑制作用。

根据协议约定,亚虹医药将向JHU支付许可费、年使用费和里程碑款项(包括新专利申请、研发进度和销售金额等里程碑)以及销售提成。其中,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使用,里程碑款项合计约393.50万美元;在美国及欧洲地区使用,里程碑款项合计约422万美元。

而APL-1702是亚虹医药与挪威Photocure公司(以下简称“Photocure”)合作研发的产品。据悉,Photocure已在海外完成APL-1702的I期和II期临床试验。亚虹医药于2019年7月与Photocure达成合作,从Photocure获得全球专利权益授权的基础上,经与CDE沟通一致后,于2020年7月启动了一项用于支持中国注册申请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

根据协议约定,亚虹医药也要向Photocure支付首付款、研发里程碑款项、销售里程碑款项以及销售提成,其中首付款500万美元、研发里程碑款项合计约7025万美元、销售里程碑款项合计约1.9亿美元。

在亚虹医药的2020年及2019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中,Photocure分别以2156.32万元及3516.18万元位列供应商第一位,交易占比分别为38.30%及52.51%,采购内容为引进APL-1702项目权益、原材料采购。

可以看到,亚虹医药与JHU和Photocure签订的合作条款中,均涉及许可费、年使用费、里程碑付款及销售提成等多种约定,这给该公司未来的资金支出和盈利状况带来了“分成”的压力,将对业绩前景造成削弱。

《眼镜财经》了解到到,亚虹医药非常习惯采用合作、外包的方式进行研发。例如,该公司于设立初期(2010年至2012年),就委托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开展APL-1202的药效研究;2016年6月、2018年1月,该公司与日本冈山大学分别签署了协议,约定合作研究APL-1202的抗癌活性等内容。

而在外包方面,2018年至2020年,亚虹医药分别向泰格医药(300347.SZ)采购临床试验服务及临床研究服务928.59万元、464.37万元及571.29万元,分别占当期采购金额的27.19%、6.94%及10.15%。因为泰格医药间接持有亚虹医药1.31%的股权,亚虹医药系向入股供应商采购服务,该项采购还属于关联交易范畴。

缺乏商业化经验 认可度尚不明朗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全球膀胱癌市场规模2016年达到26亿美元,2020年增长至3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6%;中国膀胱癌市场规模2016年达到10亿元,2020年增长至17亿元,2016-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2.7%。

这也吸引较多竞争对手入局,抢滩膀胱癌靶向药市场。截至2021年3月31日,全球范围内已有多个针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创新型药物已处于临床试验阶段。2020年,FDA有条件批准默沙东的PD-1单抗,成为近年来NMIBC治疗领域唯一获批的新药。

国内市场虽然尚无针对的靶向药物获批,但已有6款创新药物处于临床阶段。具体来看,包括百时美施贵宝、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辉瑞公司、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泰州翰中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及杭州翰思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创新药物研发成功后,需要经历市场开拓及学术推广等过程才能实现最终的产品上市销售。截至目前,亚虹医药还没有进入商业化阶段,也没有组建完整的商业化生产和销售团队。相比之下,竞争对手即使没有该细分领域产品上市,也在其他药物品类中积累了成熟的运作经营与规模化的市场份额,也有公司不仅有上市产品,且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

APL-1202方面,百时美施贵宝、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辉瑞公司均已是颇具实力的医药企业;而APL-1702方面,复旦张江也为A+H股上市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8.34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6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1.13亿元。

实际上,亚虹医药的核心在研产品APL-1202及APL-1702即使能够上市成功,也不一定能获得医生、患者及其他支付方的市场认可,因为相关领域已有治疗方案相对成熟可控。

例如,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治疗领域,目前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配合化疗或卡介苗灌注治疗方法已较为成熟;在宫颈癌前病变治疗领域,针对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进行切除性手术为标准治疗方案。医生基于长期治疗经验可能会继续依靠该等治疗方式而将发行人的在研产品排除在外。

基于亚虹医药的特殊情况,其采用了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申报IPO。此前,也有泽璟制药、艾力斯等创新药公司按此标准申报成功。不过,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相比,亚虹医药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资金实力显得薄弱,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这些因素对该公司发展形成了制约。

如果成功过会登陆科创板,亚虹医药也并非高枕无忧。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如果自上市之日起第4个完整会计年度,触发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 亿元等财务情况,则可能导致退市发生。

亚虹医药的新药研发、商业化推广能否取得进展,《眼镜财经》将会持续关注。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1)
上一篇 2021-09-16
下一篇 2021-09-24

相关推荐

  • 亚虹医药以专科战略开启商业化之旅 核心管线希维她®将于2024Q2提交NDA

    最近两个季度,亚虹医药专科化战略再进一步,取得多重进展。研发方面,用于非手术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光动力药械组合产品希维她®的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并预计2024年二季度递交新药上市申请;用于膀胱癌诊断及手术的药物海克威®Ⅲ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研究终点,且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用于膀胱癌的唯施可®与PD-1抑制剂百泽安®联合新辅助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临床试验完成II期临床试验期中分析并取得积极结果;唯施可®单药治疗未经治疗的中危非肌层浸性膀胱癌(NMIBC)的III期临床试验处于临床入组阶段;唯施可®与化疗灌注联用用于二线治疗化疗灌注复发的中高危NMIBC临床结果虽未达预期,但为后续临床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持。 商业化方面,亚虹医药用于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迪派特(培唑帕尼片)和另一款抗癌药物欧优比(马来酸奈拉替尼片)已在去年四季度贡献收入。随着新品种持续上市,其专科商业化道路已正式开启。 药企物种里有一类,擅长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专科药物领导者。比如专注于皮肤科疾病治疗领域的LEO Pharma和以攻克人体疼痛为己任的Grunenthal,年度营收折算人民币后均稳超百亿,市场地位稳固。亚虹医药是采用这类发展哲学的典型,在研管线聚焦于泌尿生殖系统肿瘤领域,谋求诊疗一体化和海内外市场联动。对于立项、临床开发和商业化的创新药企三部曲,亚虹医药管理团队有哪些独到认知,以下稍作探究。 深眸——洞察临床需求缺口和快速增长机遇 亚虹医药泌尿生殖产品管线汇总(图一)中显示,宫颈癌前病变和膀胱癌是重点立项领域,这种选择与其洞察临床需求缺口和快速增长机遇密切相关。 图一:泌尿生殖系统产品管线 宫颈癌主要由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引起,特点是要经历癌前病变,可分为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HSIL。约20%的HSIL在10年内进展…

    2024-02-21
    1.7K
  • 湃肽生物终止IPO :奇葩格局!华熙生物是客户还是股东,更是竞争对手

    今年6月份,市场上还在等着A股迎来“美容肽第一股”,半年后,由多家上市企业加持的湃肽生物就收回了扣响A股大门的手。 就在12月27日,深交所公告显示,浙江湃肽生物有限公司已撤回其创业板上市申请。此举根据《深圳证券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二条,深交所决定终止对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审核。 据悉,2023年12月22日,湃肽生物向本所提交了《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保荐人向交易所提交了《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撤销保荐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 这是一家拥有诸多光环的企业:客户团强大,其中包括了上市化妆品企业珀莱雅、华熙生物、丸美;赛道火热,时下备受关注的“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的原料药是湃肽生物的产品管线之一……但这也是一家颇具争议的企业:前5大客户中,有4个是自家股,以其中的华熙生物为例,除了是客户还是股东,更是竞争对手;产能利用率偏低仍要募资新增生产线产能…… 湃肽生物的华润双鹤曾多次被毛利率持续下滑、产能利用率偏低 根据招股书,湃肽生物成立于2015年,主要从事多肽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目前,公司产品及服务主要包括多肽化妆品原料和多肽医药产品及相关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湃肽生物是目前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多肽化妆品原料生产企业。 虽说市场份额最大,但从体量来看,湃肽生物年营收不过2亿多。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0.86亿元、1.43亿元、2.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2亿元、0.39亿元、0.72亿元。2022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长率有所下降,其中营收增长率由66.28%下降至50.35%,归母净利润增长率由225%下降至84.62%。 从具体业务来看,报告期内,湃肽生物的多肽化妆品原料销售是公司的营收主力,2020…

    2023-12-28 大健康
    2.7K
  • 冲刺IPO的货拉拉为何连续被约谈?

    商业利益向左,司机权益向右,平台如何做好“端水大师”?

    2023-12-27 TMT
    4.8K
  • 小红书IPO传闻背后:千亿估值一度腰斩 早期投资者坐不住了

    时隔两年多,IPO前计划再进行一轮独角兽企业来说,目前仍然没有上市计划,确实相当罕见。 频频被传上市的背后,小红书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200亿美元估值一度腰斩 早期腾讯、私募市场从200亿美元降到了100亿-160亿美元之间,最多的时候,估值甚至直接腰斩。 而在今年,小红书的估值也还在这一范围内。今年9月,有市场消息称,红杉中国已在今年早前通过几笔交易入股小红书,这笔交易中给到小红书的估值仅为140亿美元,相较2021年11月的200亿直播带货。不同于以往声嘶力竭的套路,董洁、章小蕙直播带货如一股清流,成功出圈。2023年初,董洁以GMV7300万的带货成绩成为小红书直播带货的“一姐”,随后,被称为初代网红的章小蕙在小红书首播销售额也超过了5000万。10月15日,章小蕙在小红书直播销售额破亿。 确认了买手操盘手透露,因为消费购买意愿度下降、平台广告越来越多、新用户增速放缓三大原因,小红书的广告投放转化率正在面临走低的困境。此外,有品牌主减少在小红书的信息流广告投放,绕过平台直接与KOL、KOC直接合作,这也会进一步减少平台的广告收益。 不过当下的小红书还算过得不错,有媒体报道称,小红书今年或将实现约5亿美元的净利润,远高于今年年初公司自己预期的5000万美元的净利润。另外,还有媒体报道,小红书今年已经实现规模化盈利。 不过,仅凭满打满算还不到一年的买手电商,小红书未来能否持续实现规模化盈利,这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毕竟在如今竞争更加严峻的电商市场,上有淘宝、京东等第一阵营的电商巨头发起价格战,中有拥有压倒性流量优势的

    2023-12-26 TMT
    5.6K
  • 13年IPO未“修得正果” 猪八戒上市比西天取经还难?

    2023年进入尾声,猪八戒融资,为上市开路。然而2015年A股一轮大牛市后,猪八戒取消了资本市场寒冬,对于尚未实现盈利的猪八戒而言,前方还有多少“劫难”犹未可知。 重庆互联网龙头企业,成立17年仍陷亏损 如果放在中国整个互联网江湖里,猪八戒可能还排不上号。但是在重庆,猪八戒却是当地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一个代表。 成立于2006年的猪八戒,从帮小微企业做商标设计赚钱,到成为发任务和接单的威客平台,逐渐发展中国最大的综合型定制化企业服务撮合交易。 如今,猪八戒的主营业务已涉及到知识产权、工商财税、企业法务、品牌设计、IT/软件、营销传播、科技服务等各类服务,业务极其繁杂,还被冠以“企服界的淘宝”之称。 招股书显示,企业雇主可以在猪八戒平台上采购超810种企业服务,累计注册用户数量达346万名,其中累计企业雇主数量达269万名,累计服务商数量达770万名。 而白银”的支持。虽然被誉为互联网的“不毛之地”,但是重庆当地政府对互联网企业支持却是给足了力度。 当年IDG资本就是受邀当地政府邀请考察市场后,成为猪八戒网A轮和B轮融资的投资方。2014年,重庆文投集团也参与到猪八戒网1750万美元的B轮融资中。2015年,在猪八戒网披露的26亿元C轮融资中,其中10亿元投资就来自重庆两江新区所属的重庆两江产业集团。 此外,重庆市政府猪八戒网拉来不少业务,比如当地政府采购数字化试点平台,是委托猪八戒网搭建。 可见,当地政府对猪八戒寄予极高的期望。不过在政府鼎力支持下,猪八戒还是有些不争气,IPO一拖再拖,业绩也颇为惨淡。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猪八戒网营收分别是7.571亿元、7.678亿元、5.414亿元和2.52亿元,同期亏损2.686亿元、3.667亿元、2.3亿元和7824.8万元,三年半时间内累计亏损金额超过9亿元。 对于业绩持续亏损的原因。猪…

    2023-12-25
    2.9K
已有 1 条评论
  1. 只要您準備好 我們隨時可以成就您!WE NEED YOU – 9JGIRL

    2023年6月20日 15: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