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奇信从造假上市到造假退市,江西国资入主后业绩瞬间翻脸,8年造假26亿3年亏完

*ST奇信(002781,SZ),原名奇信股份,主业是搞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就在前段时间,一封《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揭露了*ST奇信长达8年的造假路,从上市前造假到上市后,从上市后造假到退市,也是没谁了。

根据公告,奇信股份自2015年上市以来,那还真是雨露均沾,年年造假。2015-2019年,连续5年通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体外支付少计费用等方式,光是利润总额就虚增了17.45亿。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上市造假算什么?造假上市才是真正的狠活儿。

就连上市前奇信股份招股书里,2012-2015上半年的业绩也全是假的,分别虚增利润2.24亿、2.51亿、3.7亿和1.81亿,连续8年虚增了26亿多的利润,每年的造假比例都超过100%。

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这8年,奇信股份账上的所有利润都是假的,都不用说掏空不掏空的事,本来就是空的,这玩意儿能上市就是个笑话。最讽刺的是,审计机构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造假的8年给出的都是标准无保留意见。

造假8年图啥呢?就为了上个市吗?搞钱那不得找个接盘的嘛,有人入主上市公司就是为了把优质资产转移走,然后把烂摊子卖给地方国资套现。在奇信股份造假这事儿上,江西新余国资就成了接盘的倒霉蛋儿。

2020年7月,新余国资下的新余投控以10.86亿的价格从奇信股份原实控人手里买下了29.99%的股权。自此,新余国资成了上市公司新的实控人。新余国资本来是打算买个壳,把四通路桥装入上市公司,谁曾想……

原实控人叶家豪一家人,从接盘侠手里拿了将近11亿,剩下的股权也基本都质押套现了。钱到手了,烂摊子就交给了国资,奇信股份业绩直接翻脸不认人,2020年亏损5.1亿,2021年亏损17.48亿,2022年前三季度亏损1.69亿。

*ST奇信从造假上市到造假退市,江西国资入主后业绩瞬间翻脸,8年造假26亿3年亏完

8年26亿的造价,前3年就基本亏进去了,8年造假,3年亏完。而上市公司的众多高管也是风紧扯呼,在国资入主后纷纷辞职。

还不止如此,2021年12月,上市公司自爆:2021年1月1日,上市公司向一个叫达欣的公司转了8000万和5087.5万两笔账,但实际上上市公司和这个达欣公司并不存在业务往来,付款凭证也只有原实控人和关联人的签字。也就是说,这合计1.3亿的资金是被原实控人和关联人占用了。

这点其实从奇信股份的报表上可以看出端倪,对比奇信股份往年账上预付款可以发现,2021年半年报离谱地增长到了4.16亿,虽说往年年终的预付款也都有增长迹象,但这4.16亿也太显眼了,况且还是在奇信股份2021年业务发展稀巴烂,收入规模折上折的情况下,你搞出这么多预付款,不相当于把“有问题来查我”这几个字写在脸上了吗?

*ST奇信从造假上市到造假退市,江西国资入主后业绩瞬间翻脸,8年造假26亿3年亏完

另外,从报表上可以看出,奇信股份账上的应收账款及票据蹭蹭地涨,从8亿搞到33亿,你要说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双向奔赴也算正常,问题是你那造了假的收入增长速度撵不上应收账款,最后整得净利润看起来嗷嗷赚钱,实则现金流哇哇亏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盈利质量差。别说造假了,就算不造假,遇到这种多年空有利润没有现金流的公司,大家最好也得躲远点。

*ST奇信从造假上市到造假退市,江西国资入主后业绩瞬间翻脸,8年造假26亿3年亏完

不用多说,现在*ST奇信肯定是等着退市了。一方面,2011年净资产为负,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根据业绩预告,2022年的净资产还是负的,也就是说,年报一出就会被终止上市。另一方面,2015-2019年连续5年虚增利润17.85亿,追溯调整后,上市公司连续5年的净利润为负,触发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毫无意外的,才来了不到一年的财务总监和董秘,以及来了4个月的证代,又连夜扛着火车跑了。

本文转载自浪哥财经,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上一篇 2023-05-16 17:08
下一篇 2023-05-18 11:57

相关推荐

  • 天沃科技3年亏近40亿,赶在2022年最后一天卖资产,不料算盘打碎年报难产

    披露个年报算什么本事,不披露年报才是真正的狠活。 5月3日晚,天沃科技(002564,SZ)发布公告,因为前几天终止了重大资产重组,所以2022年年报和今年的一季报编不出来了。4月底可是年报的deadline,不按时发可还了得?按照规定,公司股票直接停牌,2个月内不发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再过2个月还不发,那得直接终止上市了。也就是说,留给天沃科技的时间最多也就4个月了。 天沃科技咋就年报难产了呢?重组失败又是个什么鬼? 这事儿得从2016年的一场重组说起。2016年天沃科技用现金收购了中机电力80%的股权,当时中机电力的净资产总共才8个多亿,但80%的股权收购价就高达28.96亿,硬生生造出了21.51亿的商誉。 中机电力的原股东承诺,2016年8-12月、2017年、2018年、2019年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5亿、3.76亿、4.15亿、4.56亿,加起来不低于14.02亿。 按照剧本,中机电力自然是顺利完成了业绩承诺,甚至可以说在业绩承诺这几年中,中机电力凭一己之力扛起了整个上市公司的利润,可见当时天沃科技摆得有多烂。虽说名字没改,当时实控人也没换,但怎么看怎么像中机电力借壳上市。 不出意外的话,马上就要出意外了。一完成业绩承诺就翻脸,这都是上市公司高溢价收购的保留节目了。2020年,中机电力原形毕露,在疫情的掩护下巨亏12.26亿,另外还进行了1.83亿的商誉减值准备。好家伙,业绩承诺期搞出来的14亿利润一口气就亏完了。这还不算完,2021年梅开二度,中机电力再亏6.48亿,商誉减值再计提1.94亿。 这两年天沃科技的利润自然也就没法看了,直接倒插葱。不过话说回来,当年可是造出20多亿的商誉,如今都亏成这样了,只计提了不到4亿,可真是太谦虚了,毕竟天沃科技的净资产大部分可是指着商誉撑着呢,这要不小心减多了,净资产得多尴尬,反正早晚的事,能苟一年是一年,剩下的…

    2023-05-13
    8.8K
  • 啥是总额法、净额法?从国联股份300亿收入凭空消失看上市公司财技那些事

    在大大的股市里面挖呀挖呀挖,当小小的股东,钱一把一把的花。 国联股份(603613,SH),就是那个号称工业拼多多、业绩嘎嘎猛,被质疑融资性贸易的老哥,可能也是亏急眼了,虽然现在股价已经打骨折了,但丝毫不影响浪哥为大家传授财务小知识。 早在1月份,国联股份就发了2022年业绩预告,11.2亿-11.35亿的净利润,相较于上一年几乎翻倍,同时723.5亿-734亿的营业收入,增长得也是相当哇塞。之前在2016-2021年期间,国联股份的收入就搞出了5年40多倍的增长,而这一次预告简直超级加倍的节奏。然而你永远不知道的是,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 不出意外的话,就很容易出意外。到了发年报的时候,国联股份说好的730多亿的收入,扭头就变成了400亿,一封公告硬生生干没了340亿,这是造了什么孽? 倒也不是说300多亿的业务没了,也不用太过紧张,对利润是没啥影响的,只是之前的700多亿收入是采用总额法确认的,而年报在审计过程中,公司难以取得或拥有部分交易与相关交易商品控制权的直接证据,所以对336.95亿的收入进行了净额法确认,搞完变成了5.77亿。 那么知识点来了,啥是总额法?啥是净额法? 总额法,就是你产品卖了多少钱,就计多少钱的营业收入,同时也要把取得产品的成本计做营业成本。 而净额法,是把销售产品的金额减去它成本的差额计作营业收入,也就不用计营业成本了。比如我花50块钱买了一份大肠刺身,然后以100块钱卖给了老张,按照总额法,那就计100块的收入,50块的成本;按照净额法,就直接计50块的收入,没有成本了。 虽然收入端一个高一个低,但反映在利润上是没什么差别的。 那搞这玩意儿有啥用呢?自然是有用的。两种确认方法都能在不同程度上美化报表,特别是针对一些二道贩子公司。总额法最直观的就是让营业收入看起来高得离谱,显得企业业务规模贼大,但实际上,倒爷赚的也是辛苦钱。所以很多做流通业务的…

    2023-05-12
    9.0K
  • 走进杭萧钢构:探秘钢结构建筑“抗震性能”

    5月27日,20多家四川媒体代表走进国内首家钢结构上市公司——杭萧钢构(600477.SH),参观了解公司产业特色及未来发展战略,探秘抗震性能优越的钢结构建筑。 “在汶川地震13周年的时间节点上迎接四川媒体的到来,对于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安全性更高的钢结构建筑,当危险来临时,筑起生命的屏障具有重要意义。”杭萧钢构副总裁方鸿强表示。 “筑不起‘钢铁生命线’就不能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展更高水平的钢结构产业已迫在眉睫,而钢结构技术的发展、推广及运用已然成为一种大的时代趋势和刚需。”方鸿强说。 钢结构是现代装配制造业变革方向 天府财经网了解到,钢结构具有抗震性能高、工业化生产程度高、施工周期短、节能环保、便于运输、施工速度快、延展性好等优点,可以衰减地震波,减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性。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钢结构建筑已占到总量的50%左右。 2020年5月,住建部发布《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广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推行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建造模式。 作为国内首家钢结构上市公司、被列入住建部首批建筑钢结构定点企业,杭萧钢构自1985年创立以来,深耕钢结构行业,将推广中国钢结构作为企业自身的社会使命。 “钢结构本身就代表着现代装配制造业的变革,钢结构建筑的建造方式是颠覆性的——几乎把所有室外的工作放到室内做,把工地的工作放到工厂做,把高空的工作放到地面做,把所有危险复杂的工作交给机器做,把质量安全的工作交给计算机做。”方鸿强介绍。 他指出,每平方米钢结构建筑相比混凝土材料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可减少12%的能耗、39%的用水、15%的二氧化碳、6%的碳能、32%的二氧化硫、59%的粉尘、51%的固废,在拆除时还能循环利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是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过程中“碳达峰”“碳中和”的主力军。 据了解,杭萧钢构以钢结构为核心,开展了…

    2021-05-28
    4.3K
  • 大东海A:上市靠“智慧”,业绩靠操作,你别管我亏多少,如果退市算我输

    一直给大家说,神秘的东方力量孕育了不少神仙,我大A最不缺的就是神仙公司,花式操作,各显神通。今天给大家讲的又是一家操作拉满的公司,它就是上市招待所、A股钉子户、深市帽子王、数字操纵者、股东取款机、亏损界长跑冠军、壳体保护主义先锋、股市神话、不死鸟——大东海A(000613,SZ)。 这家公司在我看来是一家异常神奇乃至魔幻的公司,为什么说它神奇呢?因为它上市靠造假,业绩靠操作,在A股叱咤风云20多年,深谙只有无限接近死亡才能领悟生命真谛的道理,每年都在退市与不退市的边缘疯狂试探,就像钉子户一样,坚持在A股碰瓷。 它是干嘛的呢?如果你去过三亚,你可能会知道南中国大酒店,这就是大东海A唯一的产业了。没错,唯一的产业,一家酒店,一家只有200多间客房的酒店,就这规模,和其他上市公司锦江酒店(600754,SH)、首旅酒店(600258,SH)等比起来,也就算个招待所的规模。 大东海A 1997年A股上市,上市即巅峰,之后业绩亏损就成了家常便饭。更诡异的是,公司扣非净利润竟然从1999-2016年连续18年亏损,也就2017年和2018年好了2年,2019年和2020年亏损又给续上了,这玩意儿亏起来还上瘾了是吗? 公司的名字也是反复横跳,戴遍了A股的各种帽子,这玩意儿也会上瘾是吗? 但你别管它怎么亏,怎么戴帽,人家就是不退市,是个狼人。那它凭什么不退市呢? 在研究大东海A为什么不退市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问题: 1、大东海A为什么能上市? 2、大东海A为什么一直亏损? 关于上市这件事,大东海A完美地阐释了数字操纵者的超能力,别人上市靠业绩,它完全是靠“智慧”。 1996年,大东海A营收近1.2亿,净利润近6000万,助推其在1997年成功登陆A股。但是到了1998年,相关审计部门在对大东海A进行财务审计的时候,发现公司在1993-1997年间虚增利润。2001年3月,证监会认定大东海A…

    2021-04-22
    42
  • 云南省常务副省长批示省属企业严控新增债务 多家上市公司被点名

    6月16日,云南省国资委发布《关于印发省领导重要批示抄清的通知》,要求省属企业贯彻落实。 通知显示,云南省常务副省长宗国英近日批示: 所有国企都必须牢记严控新增债务,特别是云投、城投、建投、云天化; 所有高于6.5%的利率,特别是大于7%的必须千方百计换掉,并严禁再有类似; 所有信托、资管及其他类的都要全部置换或还掉; 所有省属国企之间今后严禁相互借款、担保,更不能向私企借款、担保。

    2020-06-23
    6.1K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seven =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