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亏后海底捞再陷“质量门”:乌鸡卷中吃出硬质塑料片,还有人吃到蚂蚁

楚天都市报 记者 姚岗 许洋

这个7月,对海底捞来说,注定不算太平。7月初公司发布盈利警告,“预计2020年上半年收入较2019年同期下降约20%,预期公司于该期间将录得净亏损”。近日,海底捞又遭顾客爆料,称其在海底捞乌鸡卷中吃出硬质塑料片。

海底捞连夜道歉

塑料片事件发生在7月12日。当天,济南市民郑女士和男友张先生前往海底捞连城广场店就餐,并下单了半份乌鸡卷。

郑女士称,乌鸡卷吃到嘴中,两人感觉到肉里有一些硬硬的东西,他们以为是乌鸡卷里的脆骨,便没有在意。但是吃到后来,感觉非常不对劲,她和男友用筷子将肉卷拨开,发现里面有像塑料片一样的东西。

业绩预亏后海底捞再陷“质量门”:乌鸡卷中吃出硬质塑料片,还有人吃到蚂蚁

郑女士称,她随后找到店员反映此问题,工作人员将剩下的乌鸡卷端走,并提出了“免单”的处理方案,并愿意赔偿500元的火锅券。郑女士并未接受该处理意见,并将此事投诉至媒体。

在曝光的视频中,楚天都市报记者看到,乌鸡卷中夹杂的物品疑似塑料制品,上面还有黄白色的条纹。

就餐后的第二天下午,郑女士与张先生表示两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胃部痉挛和便血的情况。在济南五院急诊科的医生诊疗记录上,记者看到,可能是有肠道出血的症状,无法确定病因是否与饮食有关,建议住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

业绩预亏后海底捞再陷“质量门”:乌鸡卷中吃出硬质塑料片,还有人吃到蚂蚁

7月20日晚上22时27分,海底捞在官方微博发布道歉启事。称公司对于7月12日晚上,有顾客在乌鸡卷中吃出塑料一事表示非常抱歉。经过查明,确定是因为在工厂灌装环节员工操作不规范,导致产品标签掉落到产品中。并称公司会进一步在门店端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发生此类事件。

业绩预亏后海底捞再陷“质量门”:乌鸡卷中吃出硬质塑料片,还有人吃到蚂蚁

当天晚上,#海底捞回应塑料乌鸡卷事件#冲上微博热搜。

消费者并不买账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海底捞第一次因为食品安全问题遭到投诉。

楚天都市报记者梳理发现,2017年8月25日,北京海底捞劲松分店、太阳宫分店被曝其门店后厨存在“老鼠爬进装食物柜子”“清理地面和墙壁的扫帚、摸布与餐具一同清洗”“洗碗机油污未清洁”和“火锅漏勺用于掏下水道垃圾”等卫生问题。对此,海底捞回应称媒体报道情况属实,将会作出调整。

同年4月12日,海底捞(宝安海雅缤纷城店)被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抽查发现其冰箱内有生熟食未分开存放、冻库存在标签标识不清等问题,要求其作出整改。

业绩预亏后海底捞再陷“质量门”:乌鸡卷中吃出硬质塑料片,还有人吃到蚂蚁

在海底捞的官方微博,记者看到,不少网友们对海底捞目前的产品质量和服务问题表示失望。

网友“东樘”表示,接二连三了,真是有点失望,下次想去吃都得想想了。

网友“齐齐top“评论称,不上新闻也不会道歉吧。

网友“起个名还有限制”表示,“我今天吃到头发!吃到头发!吃到头发!”

记者看到,7月19日,有网友投诉称其在海底捞火锅沈阳印象城店吃出蚂蚁,店员提出换一盘菜,但他并未同意。店员查看监控后承认问题,称可以免单。

7月15日,有宁波网友称,他与朋友于7月11日晚上在宁波银泰城海底捞门店就餐,吃了该店的牛肉丸后,三人均出现腹泻现象,并提供就医报告。

6月30日,有网友称他于6月25日凌晨在海底捞中石化大厦店就餐,次日早上起来出现腹痛,呕吐腹泻不止的症状,到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胃肠炎。

艰难的市场环境 

7月7日,在港上市的海底捞发布盈利警告,公司预计2020年上半年收入较2019年同期下降约20%,较2019年同期录得约9.11亿元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预期公司于该期间将录得净亏损。

楚天都市报记者在公告中看到,海底捞将亏损原因归咎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告称,由于疫情的暴发,以及各国、地区随后实施的防疫措施及消费场所限制,对公司自2020年1月以来的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

今年年初,海底捞还曾因菜品涨价一事引起过争议。有消费者晒出菜单显示:人均220+,血旺半份从16涨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调料10块钱一位;米饭7块钱一碗……该事件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

面对外界舆论的压力,海底捞4月10日就涨价一事致歉:海底捞门店此次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伤害了海底捞顾客的利益。对此深感抱歉。自即时起,中国内地门店菜品价格恢复到今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标准。

面对艰难的市场环境,海底捞也试图通过调整商业化策略减少疫情的负面影响,然而从实际看来,效果并不明显。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整个餐饮行业现在进入了供应链的重塑期,加大了整个质量内控体系的难度。餐饮企业要把整个供应链的食品安全的内控体系要进行一个夯实,比如海底捞要把质量内控体系要补起来,否则企业做得越大,它的风险就越高。

本文转载自楚天都市报,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4)
上一篇 2020-07-21
下一篇 2020-07-28

相关推荐

  • 海底捞扭亏为盈:“省”出来的13.7亿,原材料和员工成本下降,服务降级

    预制菜的存在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所以外卖未来的提升空间也是有限的。 外卖不行,

    2023-05-29
    6.3K
  • 海底捞急砍300家门店,盖世食品遇晴天霹雳,1亿元募投产能何去?

    从北交所,前三季度业绩大幅回升,股价3个月涨近3倍,吃着火锅唱着歌…… 盖世食品(836826)计划投入1个亿扩张产能,刚准备大干一场,就迎来沉重一击——第一大客户年报未披露前五大客户名称,但上半年第一大客户仍是海底捞,对其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27.69%。而且,盖世食品在说明书中提到,报告期内对海底捞的销售规模不断提高。这意味着,2018-2020年,海底捞一直是第一大客户,且2020年对其销售额已经占总营收的29.56%。 因此,盖世食品在风险提示中指出,公司对海底捞和日本兼贞食品株式会社2家客户的销售占比较高,如果未来2家客户采购开胃凉菜产品的数量和金额下降,可能导致公司营收下滑。 然而,怕什么就来什么。11月5日,北交所开市10天前,海底捞官宣,将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的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期最长不超过2年)。 而这些门店经营未达预期,主要由海底捞的快速扩张策略导致。天府财经网注意到,海底捞2018年起就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开店,光2020年一年就开出了544家门店。用其自己的话说,目前的苦果只能由公司自个儿一口一口咽下去。 截至2021年6月底,海底捞披露全球门店总数1597家。如今突然咔嚓一刀关停300家左右,占比近1/5,这对上游的盖世食品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 在这背后,从疫情爆发以来,海底捞的经营状况就不乐观,虽然门店规模在扩大,平均翻台率却在下降。毛利率的持续走跌。 2019年公司的销售毛利率还在28.33%,2020年降至22.37%,2021年前三季度进一步降至20.67%。 这个其实不难理解,一句话就是,开胃凉菜加工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主体数量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较为激烈。 而且依据新收入准则,盖世食品还将运杂费作为合同履约成本并入了营业成本,从而进一步压低毛利率。 此外,盖世食品还…

    2021-11-25
    9.2K
  • 天味食品、颐海国际年内累跌60% 去年被捧上天的调味品已成“前浪”

    过去一年被市场热捧的火锅、复合调味料等赛道,今年已成为“前浪”,被喜新厌旧的资本拍死在沙滩上。 天府财经网统计,截至8月17日收盘,同花顺三级行业为“调味发酵品”的12家A股公司中,10家年内涨幅为负,海底捞(6862.HK)一起躺平。 与股价暴跌相伴随的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去年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这些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也很惨淡。如今,半财报数据看,去年绝大多数调味品企业呈现二季度业绩和利润高增长的态势,造成今年上半年面临高基数压力。 天味食品去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5.98%,归母净利润增幅更是达到94.62%。而到了今年一季度,却在营收同比增长56.21%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双双跌入个位数。 颐海国际去年上半年营收、股东应占净利润分别增长33.83%、47.55%,较高的起点同样为今年中报业绩造成压力。 同时,去年受疫情影响,餐饮渠道的消费严重受损,家庭消费增长,企业为保证利润,向渠道压货,造成渠道库存较高。 另一大原因是今年原材料上涨,而成本无法向下游传导。调味品公司的盈利能力短期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今年以来,大豆、白糖和包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而龙头企业海天味业在年初宣布不提价,造成行业的成本压力无法向下游传导,盈利能力承压。 受此影响,一季度行业整体美日韩等国的渗透率水平。 就家庭端而言,90后下厨频率较低,疫情之后家庭端对复合调味品的需求能增长多少也是未知数。 此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日益提高,更加追求清淡健康的饮食,对调味品的依赖逐渐下降。

    2021-08-18
    4.4K
  • 天味食品收入规模沦为当年“小弟”的40%

    “火锅底料第一股”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今年1-9月,天味食品录得主营业务收入15.24亿元,其中经销商渠道贡献营收13.11亿元,占比86.01%;来自投资者调研时表示,毛利率上涨主要是因为部分产品调价及产品结构调整所致。天府财经同时注意到,公司三季度综合采购成本有小幅下降。 截至9月末,天味食品库存较6月末增加33%。公司对此表示,产成品的库存是为了满足旺季消费需求,提前备货;原辅料的库存是为了满足旺季生产需要。另据了解,今年小龙坎自热火锅开展直播导购,创下了10分钟卖出上万盒的纪录。天猫双11当天,自热小火锅卖出了453万份,同比增长2.7倍。 但天味食品多次表示,暂未有推出方便食品、速食产品的计划。实际上,公司曾在2018年初推出过自热火锅产品,但因火锅食材均是外协生产,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于2018年底调整产品策略,停止了该产品的生产销售。 而天味食品最大的竞争对手、新浪微博、分众传媒等各大媒体渠道合作,加强品牌建设,公司表示四季度将会加大投放力度。 天府财经注意到,上个月,天味食品旗下复合调味品“好人家”举办全新品牌代言人邓伦与粉丝和消费者见面会。会上,公司发布了集团的最新战略“餐桌美味焕新计划”。 天味食品集团副总裁吴学军表示,今年邀请90后实力派演员邓伦担任“好人家”品牌代言人,旨在锁定年轻目标群体,推动品牌向年轻化战略布局转型。 据了解,天味食品“好人家”系列产品专注于火锅调料、中式菜品调料、佐餐即食类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大红袍”系列产品则专注于火锅调料、餐饮类产品,定位大众市场和餐饮小B端市场。二者均获“四川名牌产品”称号。 近年来,天味食品经营规模快速扩张,2018年、2019年、2020上半年营收分别同比增长32.56%、22.26%和41.47%。不过天府财经注意到,公司与竞争对手颐海国际的差距却逐年拉大。 2015年之前,天味食品营收、净利润…

    2020-11-23
    6.4K
  • 海底捞上半年亏了近10亿,创始人却套现15.6亿港元

    火锅一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各国及地区随后实施的防疫措施以及消费场所限制,对公司今年的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 不过,自3月12日以来,公司在中国内地的大部分暂停营业的门店重新开放;根据其他国家及地区疫情控制的情况,公司其余受影响门店亦逐渐恢复正常营业,门店整体运营情况逐月改善。 不过公司也坦言,尽管门店经营表现在重新营业后正逐步改善,但因疫情被完全控制存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以及经济活动(尤其是餐饮业)面临放缓的压力,公司的经营恢复程度及恢复所需的时间仍不确定。 天府财经注意到,中信建投曾发布研报称,估计疫情将为海底捞2020年的营收带来损失约50.4亿元,归母净利润损失约5.8亿元。这相当于抹去了海底捞2019年近1/5的营收,近1/4的净利润。 海底捞上半年虽然亏损,但公司创始人张勇、舒萍夫妇以190亿美元继续位列福布斯发布的2020年新加坡富豪榜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公司股东还进行了套现,张勇夫妇及施永宏夫妇各套现7.8亿港元,两家人一共套现15.6亿港元。 此外,上半年海底捞还因为菜品涨价登上热搜,不过海底捞很快就发布声明: 海底捞中国内地门店复业之后,于3月下旬上调部分菜品价格,之后陆续接到来自顾客及社会各界的批评、反馈和建议。此次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伤害了海底捞顾客的利益。对此我们深感抱歉。自即时起,中国内地门店菜品价格恢复到今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的标准。 另外,天府财经注意到,4月27日,张勇通过内部邮件宣布了海底捞接班人计划:自己将在10-15年内退休,除施永宏、苟轶群、杨小丽三名高管成员以外的所有员工,都有机会参与领导者接班计划。 此前海底捞宣布,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联席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佟晓峰辞任,自4月27日起生效。公司表示,佟晓峰此举是为了分配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他已向董事会确认,其与董事会并无任何分歧。

    2020-08-26
    18.1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