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300个电话,一年65万收入,一线员工自述网贷催收江湖

一片狼藉间催收公司的扎堆诞生,按照周航估计,单是百人以上的催收公司,全国就有上千家,算上小公司和催收团伙,数量万余。

4、风控裸奔、催收擦屁股

在胡雪峰手下干催收,只有一个规矩:不能骂人。

新进来的催收员都会收到一份普通话规范,记下不能说的话,剩下的便自由发挥,培训一周即可上岗。

“所以催收员其实很辛苦,天天有人骂他,一直在接收负能量,他还不能骂回去。”周航说,“有的人就专门诱导催收员骂他,再投诉到银监局去,银行都怕银监局,一旦被投诉,这笔账要么核销要么变成坏账,最后责任还得到催收公司身上。”
过了蛮荒期的P2P和现金贷也开始重视品牌声誉,有的公司把投诉率看的比回款率还重要,哪怕利息和罚息不要了,也不能被人投诉。

随着山东于欢辱母案爆发,催收行业的乱象也传导到了监管。今年4月份,就有北京多家网贷平台收到一份名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事实认定及整改要求”的文件,其中,暴力催收就在禁止之列。到了5月,国内首份针对催收的地方性文件《深圳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催收行为规范》正式发布,矛头直指暴力催收。

“暴力催收肯定是有的,但肯定也只是少数。但凡是想要认真做生意、维护好和甲方关系的公司,都不会用暴力手段。”周航说。

从信用卡到小贷公司,再到现金贷、消费金融,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在刀口和钢丝上不断试探着整个市场信用的下限,期间越来越多的平台、越来越多的资金供给和闻风而至的贷款中介又在无形中加剧了整个行业的风险,在周航眼里,创新也好、乱象也罢,最终买单的还是催收员。

“前端的技术再怎么先进,最后一道工序永远是催收。很多现金贷的审核就是区分人和机器,风控完全交给催收。”周航说。

按他的话来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再强大,也有追不回的账,追不回的账,还是得催收员来催。有利可逐,就有人逐利,既然是逐利,又哪来那么多仁义道德,暴力催收也就不可避免。

周航觉得对付暴力催收还是需要行政手段,现在只是坐不了高铁买不了房,若是哪天欠了钱连电话都打不出去,催收自然也就规范了,甚至都不需要催收了——在黑社会的帽子下面生活了十多年,周航比谁都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

在催收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美国,类似Encore Capital Group和Pra Group这样的不良资产处置公司已经做到了上市,新的创业公司也开始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改造催收行业。在中国,类似的公司也开始出现。

“短时间内不太可能,我都干了十多年了,催收方法都没变过。技术能做的只是流程的优化,比如自动拨号、发短信,按风险等级自动分类,这些我们现在都已经用上了。”周航说。

他更担忧的是越来越高的成本率,作为一个没什么门槛的人力密集型产业,小城市的催收公司可以把成本压的很低。按照周航的说法,在上海,催收公司做到15%的毛利率已经相当出色,但在三四线城市,同样的公司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30%。

胡雪峰早有准备,他在苏州和南京已经开好了分公司,还打算在老家哈尔滨也布置一间办公室。

“我的员工我什么都给不了,只能保证给钱,谁不想在上海待了,想回家开分公司,做买卖,我都支持,都给投资。”胡雪峰说。

王超打算再干一段时间,他挺喜欢做催收,尤其是催回一笔大单,或是拿下一个难缠的借款人,都让他颇有成就感。他只希望到什么时候人们听到自己工作的时候可以少些偏见,至少别把他当成黑社会。

都是赚钱,都是混口饭吃,欠钱的人也是为钱,催收的人也是为钱,信贷公司放贷是为了钱,催收公司催款也是为了钱。他自己、他的同事,来办公室的信用卡推销员,电话里推荐它炒黄金原油的大小代理,还有那些说着凯恩斯主义、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或是别的什么东西的人,大家还不都是赚钱么。金融世界多少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最后都是红与绿、钱和血。

王超觉得正所谓有借有还,欠钱不还,自然有人来要。银行有催收部、小贷公司有催收部,搞互联网金融,也得有人来催账。大数据、人工智能要不来的钱,还不是只能靠人来催。

本文转载自华尔街见闻,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8)
上一篇 2017-11-26 13:42
下一篇 2017-11-27 22:12

相关推荐

  • 《中国审判》以最高法判玖富为例:平台系合规信息中介非借款人

    由最高人民法院主管,人民法院出版社主办的国内最具有权威性的法制期刊—《中国审判》2024年刊发题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模式法律关系的认定》的专题报道。通过全国法院已生效审判案例甄选,《中国审判》总第341期“司法前沿”以经中院、省高院、最高院三级法院审判的“王某某诉北京某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案”为行业经典案例,深度剖析“最高人民法院驳回出借人王某诉某某平台,裁定北京某某平台系信息中介,不承担赔偿责任”一案的最终裁定。对全国各级法院类案审理具有指导参考意义,避免部分法院法官依据各自理解,产生同案不同判甚至枉法裁判的乱象。 笔者作为长期观察网络借贷信息中介诉讼案件判决的法律从业者,通过案例比对了解,《中国审判》报道中引用的判决案例,正是此前多家媒体报道的王某某诉北京玖富普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裁定案,经查询核实,初审终审再审的案例号分别为:【(2022)豫15民初13号】【(2022)豫民终853号】【2023最高法民申778号】。 出借人王某某起诉玖富普惠平台案件回顾如下: 2014年,出借人王某某经由北京玖富普惠公司平台相关APP,选择标的将资金借给第三方借款人,后因借款人逾期导致王某出借资金无法及时回收,王某向当地法院起诉玖富普惠平台,要求还本付息和支付逾期利息。当地基层法院认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涉及国家行业清退政策以及影响面大,向当地中级法院申请提级管辖,当地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进行一审即初审。从法律程序来看,如果没有中级法院提级管辖一审,此类金额案件不会到省高院终审以及到最高法进行再审。因此,笔者观察,王某诉北京玖富普惠公司这个案件是目前P2P行业内唯一一件由最高法进行裁定的案件,其前沿性、权威性自然与其他案件不可同日而语。 根据裁判文书网上该案判决原文如下:中级法院一审裁定:王某提供的借款均通过其在银行开立的个人存管账户直接支付给借款人(案外人),无证据证明玖富普…

    2024-11-13
    3.7K
  • 高利贷+暴力催收的360 入主金城银行后吃相会好看些吗?

    来源:花朵财经 原标题:360金融的吃相会改善吗? 上周五晚间,三六零(601360.SH)公告称,公司拟按照1.42388元/股的交易价格,受让天津金城银行5名原发起股东合计持有的9亿股股份,交易对价12.81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直接持有金城银行30%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至此,金城银行成为继字节跳动、腾讯、阿里之后,第三家控股商业银行的互联网企业。 对于360来说,一切,似乎正在往好的方向调整。然而,结合360近几年一系列的资本动作,不难发现所谓的重大利好,对于360更像是杯水车薪。 360借条,吃相难看的“普惠”金融 市场上打着360旗号的品牌进行营销的,有两家,一家掌控“融360”的北京融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家企业与360集团并没有过多交集。 另外一家,则是和360有直接关联关系,掌控“360借条”产品的上海淇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淇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背后的真正话事人,是360集团掌舵人周鸿祎。 搜索国内平台关于360借条的投诉信息,不难发现和其他两大巨头借助流量和业务模式开展普惠金融不同,360借条,似乎在一开始就用上了高利息,强催收的野路子。 在聚投诉平台上,关于360借条的投诉量达到9896次,位居金融类产品投诉量前列。 而在新浪旗下黑猫投诉平台上,360借条投诉量则达到11037次,也成为重点金融类投诉对象。 客户投诉的主要诉求,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息过高,存在暴力催收,爆通讯录呈常态。 现在借贷平台留取通讯录作为催收依据,已经成为常态。但是像360借条这样收取高额利息之后,仍旧对借款人不依不饶的,在一二线互联网品牌中,还比较少有。 “10多分钟打5个电话”,成为360借条催收的常态化操作。 第三,利用软件漏洞,推荐其他高息贷款APP,阻止客户注销账户。 除了在收取高额利息和极限催收上“下功夫”之外,360借条背靠国内最强的网络安全公司,…

    2020-06-08 TMT
    11.9K
  • 2019投资市场太“南”了!错把陈醋当做墨,写到明年都是酸

    【关键词】包容 审慎监管 激发市场活力 2019年,史上最严厉的清理整顿猛药灌了3年,官方对清整成效是这样总结的:一度猖獗的艺术品份额化、邮币卡等违规交易基本停止,融资融货交易、交易市场发展平台经济的指导意见》。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发。两份文件聚焦平台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直指落实和完善包容审慎监管要求:对看得准、已经形成较好发展势头的,分类量身定制适当的监管模式,避免用老办法管理新业态;对一时看不准的,设置一定的“观察期”,防止一上来就管死。加快研究出台平台尽职免责的具体办法,依法合理确定平台承担的责任。及时推动修订不适应平台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加快破除制约平台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12月5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率先启动探索构建包容审慎的中国版“监管沙箱”试点。记者了解到,上海、广州等9个省市也将进行试点:在守住底线边界上放开创新,经过一段时间测试,如结果良好,企业可从“监管沙箱”中“毕业”到市场中畅游;如果创新不成功就停止或退出。 一些“维权公司”以法律、正义化身“代客维权”“职业维权”,演化为“讨债公司”,广撒网,碰概率,组织人员“闹访”向政府和机构施压,逼其就范,“吃相”难看,行业包括地方监管部门反响强烈。2019,得到回应。 8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打击以“打假”为名的敲诈勒索行为。“依法规范牟利性‘打假’和索赔行为。”9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也作此明确规定。8月7日,《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征求意见稿)》明确:对专业投资人“冒充”小白去索赔的,不予支持。12月2日出台的《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规定,“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或者不能证明与被投诉人之间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的”…

    2019-12-27 资讯
    16.5K
  • 2040人被纳入深圳互金协会“失信人”(完整名单)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深圳地区已连续曝光了五批共计2040名P2P平台老赖借款人及企业。

    2019-08-21
    17.3K
  • 惠信网、互联贷、存钱罐、百合贷等34家P2P网贷机构失联,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8月19日,北京市朝阳区互联网金融协会官微发布第二批失联投融资理念,切实增强识别和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自觉远离和抵制各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避免盲目投资和冲动交易。

    2019-08-19
    4.4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