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

  • 海底捞扭亏为盈:“省”出来的13.7亿,原材料和员工成本下降,服务降级

    预制菜的存在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所以外卖未来的提升空间也是有限的。 外卖不行,

    2023-05-29
    6.5K
  • 海底捞急砍300家门店,盖世食品遇晴天霹雳,1亿元募投产能何去?

    从北交所,前三季度业绩大幅回升,股价3个月涨近3倍,吃着火锅唱着歌…… 盖世食品(836826)计划投入1个亿扩张产能,刚准备大干一场,就迎来沉重一击——第一大客户年报未披露前五大客户名称,但上半年第一大客户仍是海底捞,对其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27.69%。而且,盖世食品在说明书中提到,报告期内对海底捞的销售规模不断提高。这意味着,2018-2020年,海底捞一直是第一大客户,且2020年对其销售额已经占总营收的29.56%。 因此,盖世食品在风险提示中指出,公司对海底捞和日本兼贞食品株式会社2家客户的销售占比较高,如果未来2家客户采购开胃凉菜产品的数量和金额下降,可能导致公司营收下滑。 然而,怕什么就来什么。11月5日,北交所开市10天前,海底捞官宣,将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的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期最长不超过2年)。 而这些门店经营未达预期,主要由海底捞的快速扩张策略导致。天府财经网注意到,海底捞2018年起就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开店,光2020年一年就开出了544家门店。用其自己的话说,目前的苦果只能由公司自个儿一口一口咽下去。 截至2021年6月底,海底捞披露全球门店总数1597家。如今突然咔嚓一刀关停300家左右,占比近1/5,这对上游的盖世食品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 在这背后,从疫情爆发以来,海底捞的经营状况就不乐观,虽然门店规模在扩大,平均翻台率却在下降。毛利率的持续走跌。 2019年公司的销售毛利率还在28.33%,2020年降至22.37%,2021年前三季度进一步降至20.67%。 这个其实不难理解,一句话就是,开胃凉菜加工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主体数量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较为激烈。 而且依据新收入准则,盖世食品还将运杂费作为合同履约成本并入了营业成本,从而进一步压低毛利率。 此外,盖世食品还…

    2021-11-25
    9.4K
  • 天味食品、颐海国际年内累跌60% 去年被捧上天的调味品已成“前浪”

    过去一年被市场热捧的火锅、复合调味料等赛道,今年已成为“前浪”,被喜新厌旧的资本拍死在沙滩上。 天府财经网统计,截至8月17日收盘,同花顺三级行业为“调味发酵品”的12家A股公司中,10家年内涨幅为负,海底捞(6862.HK)一起躺平。 与股价暴跌相伴随的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去年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这些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也很惨淡。如今,半财报数据看,去年绝大多数调味品企业呈现二季度业绩和利润高增长的态势,造成今年上半年面临高基数压力。 天味食品去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5.98%,归母净利润增幅更是达到94.62%。而到了今年一季度,却在营收同比增长56.21%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双双跌入个位数。 颐海国际去年上半年营收、股东应占净利润分别增长33.83%、47.55%,较高的起点同样为今年中报业绩造成压力。 同时,去年受疫情影响,餐饮渠道的消费严重受损,家庭消费增长,企业为保证利润,向渠道压货,造成渠道库存较高。 另一大原因是今年原材料上涨,而成本无法向下游传导。调味品公司的盈利能力短期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今年以来,大豆、白糖和包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而龙头企业海天味业在年初宣布不提价,造成行业的成本压力无法向下游传导,盈利能力承压。 受此影响,一季度行业整体美日韩等国的渗透率水平。 就家庭端而言,90后下厨频率较低,疫情之后家庭端对复合调味品的需求能增长多少也是未知数。 此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日益提高,更加追求清淡健康的饮食,对调味品的依赖逐渐下降。

    2021-08-18
    4.5K
  • 天味食品收入规模沦为当年“小弟”的40%

    “火锅底料第一股”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今年1-9月,天味食品录得主营业务收入15.24亿元,其中经销商渠道贡献营收13.11亿元,占比86.01%;来自投资者调研时表示,毛利率上涨主要是因为部分产品调价及产品结构调整所致。天府财经同时注意到,公司三季度综合采购成本有小幅下降。 截至9月末,天味食品库存较6月末增加33%。公司对此表示,产成品的库存是为了满足旺季消费需求,提前备货;原辅料的库存是为了满足旺季生产需要。另据了解,今年小龙坎自热火锅开展直播导购,创下了10分钟卖出上万盒的纪录。天猫双11当天,自热小火锅卖出了453万份,同比增长2.7倍。 但天味食品多次表示,暂未有推出方便食品、速食产品的计划。实际上,公司曾在2018年初推出过自热火锅产品,但因火锅食材均是外协生产,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于2018年底调整产品策略,停止了该产品的生产销售。 而天味食品最大的竞争对手、新浪微博、分众传媒等各大媒体渠道合作,加强品牌建设,公司表示四季度将会加大投放力度。 天府财经注意到,上个月,天味食品旗下复合调味品“好人家”举办全新品牌代言人邓伦与粉丝和消费者见面会。会上,公司发布了集团的最新战略“餐桌美味焕新计划”。 天味食品集团副总裁吴学军表示,今年邀请90后实力派演员邓伦担任“好人家”品牌代言人,旨在锁定年轻目标群体,推动品牌向年轻化战略布局转型。 据了解,天味食品“好人家”系列产品专注于火锅调料、中式菜品调料、佐餐即食类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大红袍”系列产品则专注于火锅调料、餐饮类产品,定位大众市场和餐饮小B端市场。二者均获“四川名牌产品”称号。 近年来,天味食品经营规模快速扩张,2018年、2019年、2020上半年营收分别同比增长32.56%、22.26%和41.47%。不过天府财经注意到,公司与竞争对手颐海国际的差距却逐年拉大。 2015年之前,天味食品营收、净利润…

    2020-11-23
    6.6K
  • 海底捞上半年亏了近10亿,创始人却套现15.6亿港元

    火锅一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各国及地区随后实施的防疫措施以及消费场所限制,对公司今年的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 不过,自3月12日以来,公司在中国内地的大部分暂停营业的门店重新开放;根据其他国家及地区疫情控制的情况,公司其余受影响门店亦逐渐恢复正常营业,门店整体运营情况逐月改善。 不过公司也坦言,尽管门店经营表现在重新营业后正逐步改善,但因疫情被完全控制存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以及经济活动(尤其是餐饮业)面临放缓的压力,公司的经营恢复程度及恢复所需的时间仍不确定。 天府财经注意到,中信建投曾发布研报称,估计疫情将为海底捞2020年的营收带来损失约50.4亿元,归母净利润损失约5.8亿元。这相当于抹去了海底捞2019年近1/5的营收,近1/4的净利润。 海底捞上半年虽然亏损,但公司创始人张勇、舒萍夫妇以190亿美元继续位列福布斯发布的2020年新加坡富豪榜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公司股东还进行了套现,张勇夫妇及施永宏夫妇各套现7.8亿港元,两家人一共套现15.6亿港元。 此外,上半年海底捞还因为菜品涨价登上热搜,不过海底捞很快就发布声明: 海底捞中国内地门店复业之后,于3月下旬上调部分菜品价格,之后陆续接到来自顾客及社会各界的批评、反馈和建议。此次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伤害了海底捞顾客的利益。对此我们深感抱歉。自即时起,中国内地门店菜品价格恢复到今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的标准。 另外,天府财经注意到,4月27日,张勇通过内部邮件宣布了海底捞接班人计划:自己将在10-15年内退休,除施永宏、苟轶群、杨小丽三名高管成员以外的所有员工,都有机会参与领导者接班计划。 此前海底捞宣布,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联席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佟晓峰辞任,自4月27日起生效。公司表示,佟晓峰此举是为了分配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他已向董事会确认,其与董事会并无任何分歧。

    2020-08-26
    18.2K
  • 海底捞拉响业绩警报 实控人张勇套现15亿

    昨日,港股海底捞(06862.HK)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告,称该期间收入相较于2019年同期下降约20%,且由盈转亏。 公告显示,根据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未经审核管理账目的初步审阅及董事会现时可得的最新资料评估,海底捞预期该期间收入相较于2019年同期下降约20%。进一步来看,海底捞预期相较于去年同期由盈转亏,2019年同期录得约9.11亿元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 海底捞表示,这主要由于财报详情。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5月,海底捞的大股东还进行了套现,此次交易中,张勇夫妇及施永宏夫妇一共套现15.6亿港元。 而早前,海底捞宣布,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联席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佟晓峰辞任。

    2020-07-08
    8.7K
  • 6月中旬B轮融资进来,明年初IPO报材料 白家食品董事长陈朝晖接受媒体采访实录

    天府财经6月3日讯,四川融资上市规划,以及产品打造和内部管理等话题,接受了天府财经等媒体采访。 他特别就白家食品首倡的“新型方便食品”概念进行了深度解析,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等基本论述,认为这是一个具有至少600亿市场空间的新赛道,白家食品作为这一市场领域的领军企业,将与行业同仁一起,共同开创新型方便食品的新发展和新未来。以下为媒体采访实录: 陈总:感谢媒体的朋友抽出时间来采访我,我想说两个话题,一个是方便食品这个行业经历了很受关注、很看好,但是2012年之后又被唱衰说“外卖要杀死方便面了”,而且国内几大方便食品巨头都出现了销售额、销售量,以及利润下滑的情况,并且持续了四五年(时间),大家都觉得方便食品这个行业已经是夕阳行业了,都在唱衰。 第三个阶段是2018年之后,大家又重新看好方便食品这个行业,特别是这次疫情期间,方便食品这个行业爆红,大量的资本、人才和企业进入这个产业,突然变成了一个焦点和热点(行业)。 (以上)就是方便食品发展的几个阶段,很高兴各位媒体朋友对我们这个行业进行一些观察,观察之后你会发现,它其实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方便食品行业在食品领域应该算是比较大的产业了,其中饮料、面包、牛奶、方便面(不说茶叶和酒类的话),光方便面一年大概就是一千亿(左右的)规模,所以这个行业经常受到关注。 第二,大家也知道我们是一家老的企业了,很多人都说是吃着我们的产品长大的,对30多岁的人来讲,说这个话也不夸张,因为到今年6月份,我们公司已经整整成立19个年头了。所以,如果你三十多岁的话,差不多十几岁就吃我们的产品。 我们这个企业也经历了刚刚说的几个阶段:一开始我们接受各种各样的媒体采访,成为成都食品行业在全国的一张名片,成为成都名小吃工业化的一个典范,当时媒体经常说“一碗酸辣粉卖遍全世界”。2001年我们成立公司,3年就做到了1个多亿。当时没有互联网,就算是今天…

    2020-06-03
    9.0K
  • 疫后成都商业地产“体检”:写字楼需求走弱,商圈差异化复苏

    全球性的世邦魏理仕(CBRE)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成都商业地产市场报告》,研究显示: 一季度,受经济增速放缓及疫情的叠加影响,写字楼需求走弱,世邦魏理仕疫后《亚太区租户调查》透视复杂宏观环境推动下的需求端变革更加值得关注,继而考验业主运营能力;消费市场于季末逐步复苏,然而三级商圈因定位及资源的不同呈差异化表现,同时品牌方亦在疫后调整策略积极应对;仓储租赁需求进退并行的现象折射出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影响,非传统金融类租户退租案例较多,占总退租面积的28%。总体而言,季内企业积极调整租赁策略以缓解短期运营风险,包括暂缓扩张计划“改扩为续”、缩减主要办公场所面积同时搭配联合办公的“卫星办公”模式等。 相应地,成都优质写字楼平均租金环比下降0.5%至83.7元每平米每月;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环比下降0.4%至100.9元每平米每月。此外,季内个别业主采取更加宽松的租约条款和预留空间以争取优质客户落地。由于黑天鹅事件对市场的隐性风险尚未在本季度得到充分释放,预计二季度租金仍有下行压力,但下半年将随中国经济和企业信心恢复而逐步企稳。 面对复杂的宏观环境,写字楼需求端再次转变,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于3月23日至4月5日间在亚太区对264家企业就经营预期及办公策略做深度调查,其中中国企业(含成都写字楼市场租户)占比36%,涉及TMT、房地产、金融等12个行业。调研结果显示: 51%的受访企业认为营商环境将在2020年下半年逐步转好或稳定,其中中国营商环境领先于其他亚太地区。 24%的受访企业预计2020年营收将增长,其中科技行业最为乐观。 2/3的受访企业已延迟租赁决策,包括推迟实地看楼及取消扩张计划等,其中中国租户的扩张计划受影响相对较小。 51%的受访企业已开始重新审视租赁协议,与业主协商租金减免、更长的免租期和装修补贴等,而目前71%的受访企业表示尚未得到业主提供的减免措施。 86%的受访…

    2020-04-16
    2.8K
  • 从简阳到新宿,“电焊工”张勇会成为四川新首富吗?

    “東京都新宿区歌舞伎町1-21-1第二東亜会館6階”,这是通威股份刘汉元,以及“探花”股市场的低迷,二人财富已经大幅缩水。 虽然2017年胡润百富榜公布的数据显示,张勇夫妇以50亿元的财富排名第825位,但是发售价显示,最高发售价达到17.80港元,相当于“入场费”需要1.8万港元,这创香港史上最高的新股纪录。 到日本开火锅店 张勇,本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 他18岁进入简阳市拖拉机厂,成为了一名电焊工人。可是次年,他就拿着钱去投资做扑克游戏机的生意,并开始尝试“风险投资”,买了一块金表,后来却发现是假的。 “创业”失败后,张勇再次将目光瞄向了油票生意,结局仍不乐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公路站了几天,油票一张没收到却被人吐了一脸吐沫。” 第三次“下海”,仍旧显得有点草率和业余。张勇改行做餐饮,就在简阳街边摆起了四张桌子卖麻辣烫。 直到1994年,张勇联合妻子舒萍,和同学施永宏、李海燕夫妇才在简阳县城的四知街上移动二层楼上,开了第一家“海底捞”火锅店——这成为了从简阳走向日本新宿等海外市场的起点。 “我是1994年创办的海底捞,很快就在四川全部铺开了,叫四川火锅——那个时候行政区域没有把四川跟重庆分开。其实重庆才是麻辣火锅的起源地,它很快就征服了全国。”在近期的海底捞全球发售新闻发布会,张勇回忆称。 但是,面对“红海”的四川本土市场,海底捞或许一开始就没打算留在省内发展。 就算到了今天,海底捞在成都的门店也不过4家,但是在已经入籍的新加坡,门店却多达11家。 1999年,海底捞出川北上,西安市雁塔区海底捞火锅城开业,但是却迎来“当头一棒”,西安店连续数月亏损。 危急关头,张勇要求当地合伙人撤资,派助手到西安全权负责,重拾无微不至的服务理念,餐厅奇迹般地扭亏为盈。 积累了异地扩张经验后,2002年海底捞再次延伸至郑州市场,并于2004年和2006年进入北京、上海。 网上流传…

    2018-09-07 资本
    3.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