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星美凯龙召开千商生态创新大会 构建行业多方共融发展新蓝图
9月10日,红星美凯龙千商生态创新大会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是建发入主红星美凯龙以来,双方首次携手面对大家居建材家具主营行业合作伙伴的公开亮相,同时也是建发旗下全产业链业务首次在家居行业集体亮相。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钟晓咏参与大会,闵行区新虹街道党工委书记郁小明参与会议并发言。此外,还有家居、家电、家装、汽车等领域近千个品牌及行业协会嘉宾参加了本次大会。 会上,建发集团总经理、红星美凯龙董事长郑永达表示,建发将以资金助力、业务协同、“3+星生态”、大家居出海四大核心举措全面赋能红星美凯龙及行业发展。未来,红星美凯龙将不断开拓新价值,让更多人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打造成为最懂中国人家居生活的综合服务平台。 此次大会,更是一场规模空前的“3+星生态”的行业共建会。财经作家吴晓波、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三位财经领域大咖携手众品牌共话“三家一体”未来发展趋势。 “建美”四大举措深度融合 产业协同释放势能 作为大家居行业的新面孔,此次建发携旗下供应链运营、城市建设与运营、新兴产业投资等板块成员企业集体亮相大会,涉及地产、家电、汽车、消费品等领域,引发行业高度关注。“建发能为大家居行业带来哪些助力”成为所有与会者的共同期待。 郑永达在现场具体阐述了建发赋能红星美凯龙及行业的四大举措。在资金层面,将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和发行公募REIT,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盘活存量资产;在协同层面,建发各业务深度融合将从“局部试点”到“多点开花”,尤其加强在供应链、房地产、营销渠道、城市服务、资金等多维领域的合作落地;在业务层面,未来3-5年,红星美凯龙将持续完善“3+星生态”,坚守主赛道,拓展新业态,探索新业务;在出海层面,建发将利用丰富的国际化运营经验和完善的供应链服务,协同美凯龙帮助中国的建材家居品牌出海。 建发集团副总经理王文怀现场还介绍了建发的供应链运营、…
-
毛利低、价格乱,珍酒李渡“伪高端化”
“白酒教父”吴向东去年带领珍酒李渡登陆港交所,使其成为最近8年唯一一家新上市的白酒企业,叠加“港股白酒第一股”“中国酱酒第二股”的多重光环,公司业绩颇受市场关注。 近日,珍酒李渡披露最新财报,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1.33亿元,同比增长17.5%;股东应占利润为7.52亿元,同比下降52.6%。细看财报,净利大幅下滑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确认了2.66亿元股权激励费用,剔除此类因素后,公司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26.9%。 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在今年的白酒消费市场可谓来之不易,公司上半年销售及经销开支为9.03亿元,同比增长11.6%。不过,高端化未见增长、价格倒挂、渠道铺设不足等问题仍围绕着珍酒李渡。 毛利率远低行业均值 与大部分白酒企业扎根某一产地、单一品牌有所不同,珍酒李渡是由多个品牌“整合”而来。吴向东于21世纪初先后收购了许多地方酒厂,包括贵州的珍酒和江西的李渡。 目前,公司除了珍酒和李渡,还有湘窖、开口笑,共四大品牌。 珍酒一直是公司的核心支柱,上半年营收27.02亿元,占总营收的65.4%;被定义为第二增长引擎的李渡营业收入为6.75亿元,占比16.3%;湘窖和开口笑分别营收4.52亿元、2.24亿元,主要面向湖南市场。 从产品营收结构来看,有两个趋势值得注意。 首先,公司对珍酒和李渡两大核心品牌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强,上半年两个品牌合计营收占比近82%,去年同期为79.4%。 另外,珍酒、李渡上半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为17.2%、37.9%;湘窖和开口笑分别为2.4%和1.6%,这意味着仅李渡一个品牌的增速高于公司整体(17.5%)。 值得注意的是,核心品牌珍酒前三年销量连续下滑,2021年—2023年销量分别为14761吨、12856吨、12630吨。珍酒李渡曾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称,这主要由于珍酒调整产品结构,产品高端化导致销量减少。 不过,公司所追求的…
-
赋能数字经济新生态,天翼云中国行活动走进数博会
8月28日,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贵阳举行。会议期间中国电信举办了以“聚数乘云 天翼赋能数字经济新生态”为主题的天翼云中国行·贵州站“数据赋能”交流活动。贵州省副省长蔡朝林、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珂出席活动。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贵州省通信管理局、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贵阳市人民政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等单位领导以及来自中国电信天翼云、数据发展中心、人工智能、安全、量子公司等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参加活动。活动现场,中国电信全国首发上线“魔乐(Modelers)开发者社区”,举行了“中国电信数据要素(贵州)产品孵化中心”、“中国电信人工智能(贵州)应用创新中心”授牌仪式。活动现场吸引了来自各行业的专家、企业代表以及媒体记者等近五百余人参会。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蔡朝林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参会嘉宾朋友借助数博会的平台开展广泛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数据赋能的理论应用和实践创新,分享成功案例和应对挑战策略。他强调,各有关部门、行业单位要充分利用贵州数据资源优势,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积极开放各类应用场景,全面推进数据赋能各行业领域;要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司长王旭东结合国家数据的工作围绕着数云赋能提三点建议。一是创新应用场景,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在千行百业中创造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二是加快运营数据基础设施,汇聚各方力量推动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三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开发利用,进一步发挥数据要素的纽带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强全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融通。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珂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电信将秉持“领域至广、服务至上、价值至优、成长至远”的合作理念,充分发挥战新业务优势,加大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的深入合作,从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向创新链、服务链上…
-
低空经济风口下,亿航智能业绩暴涨919%
相比于传统的民航和直升飞机,eVTOL 因为高效、便捷、经济及安全性能高等优势,被视为低空经济的核心。由此与低空飞行活动和产业结合的经济形态崛起,并且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由低空经济而衍生出的多个新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结构,进而汇集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随着该产业最近两年的蓬勃发展,预计到2035年产业规模将超过6万亿元,届时的商用和工业无人机将达到2600万架。这个超级风口出现,与此有关的产业无疑坐上了火箭蹿升,就连一些概念股也因此倍受关注,迎来最好的发展契机。 比如被誉为eVTOL 龙头的亿航智能,前几年还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随着低空经济的火爆,2024年第二季度的财报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业内外的广泛聚焦。财报显示,第二季度营收1.02亿元,同比增长919%,环比增长65%;不仅营收上创历史新高,净利润也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获得115万元的结余,要知道此前的市场预期亏损是2400万元。 成功的企业都经历过创业初期的至暗时刻,亿航智能也不例外,但它如何在短短数年内突然崛起,低空经济的风口是一个原因,自身过硬的技术也是先决条件。 从亏损到开始盈利,风口来了挡都挡不住 只能说,前几年亿航智能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是因为“无证经营”,所生产的产品未受到相关部门的正式批文,只能在自己的基地里自娱自乐,无法流向市场。而随着低空飞行经济大行其道,三证齐全后低空航空器产品销售端先发优势明显,旗舰产品EH216-S销量大幅增长,第二季度共计交付49架EH216-S产品,交付量比去年同期的5架及第一季度的26架都有大幅增长,业绩也就彻底改观。 然而,第二季度营收增长9倍仅仅只是开始,手握去年三季度订单超过1000架,经过上半年的业绩腾飞后,轻车熟路的交付很有可能再创新高,亿航智能的业绩究竟会有多炸裂,后续上演如何高光的表现,也许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除了销售交付,下一步的商业化运营一旦提上日程,随之而来…
-
协鑫科技业绩大变脸,2024年上半年亏损超14亿,同比下滑超126%
8月16日晚间,协鑫科技(03800.HK)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14.5亿元,同比下滑126.27%。协鑫科技作为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面临了多方面的挑战和困境。从2018年的“531新政”开始,光伏行业经历了政策调整带来的冲击,协鑫科技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协鑫科技在2023年的业绩虽然有所下滑,但依然实现了盈利,然而进入2024年,公司预计上半年将出现高达14.5亿的亏损,与2022年赚取的160亿净利润相比,业绩出现了巨大反差。 导致协鑫科技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多晶硅和硅片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二是产品销售不畅导致的存货贬值。尽管公司对四季度的业绩好转持乐观态度,但市场和投资者对此似乎并不买账,消息一出,公司股价应声下跌,市值也大幅缩水。 协鑫科技的困境也反映出当前光伏行业的整体现状。一方面,光伏行业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问题,尤其是P型电池产能的过剩,在N型电池技术逐渐成为主流的背景下,低效电池产品的产能过剩问题更加凸显。另一方面,技术迭代加速,N型电池技术如TOPCon、HJT等逐渐取代P型电池,成为市场新的宠儿。协鑫科技虽然在颗粒硅领域有所布局,但颗粒硅的市场接受度和应用范围仍然有限,且行业内对颗粒硅的看法并不统一。 增持计划未能兑现,影响市场信心 朱共山家族的增持计划是在2022年8月15日提出的。根据当时的公告,朱氏家族信托将以每股不低于4.2港元的价格增持协鑫科技股份,并且已经与协鑫科技进行了接洽,计划通过其附属公司及其他投资机构认购由协鑫科技发行的可转债,本金约8亿到10亿美元(约合54亿到68亿人民币)。 这一增持计划被认为可能是为协鑫科技回A股做准备,以保证回A后的股权比例 。然而自那时起,朱共山家族并未推进这一增持计划,且在股价大幅下跌之后,增持行为迟迟未见实施。增持计划未能兑现,对…
-
“光储充换”布局穿越产业周期,宝馨科技2024上半年营收1.76亿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光伏行业作为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迎来快速发展。不过,受阶段性供需失衡的冲击,2024年上半年光伏主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跌至现金成本附近。二季度价格超跌,其中硅料、硅片价格已经跌破tier1公司的现金成本。 光伏洗牌进入深水区,资产健康者才有望穿越周期。宝馨科技在这一轮光伏洗牌中,得益于主动调整投产节奏、推进光伏EPC项目,同时结合充换电业务及智能制造的新能源升级,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健康范围。 宝馨科技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针对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行,成本与价格倒挂的现实情况,宝馨科技适时调整项目节奏,聚集提升资产质量、清理应收、有效管理成本和费用,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到有取有舍。 光伏行业或以进入下行最后阶段,宝馨科技此类“小而美”的新能源企业有望实现“剩者为王”。 推进”光储充换一体化”发展 时至2024年中,主产业链公司进入全面亏现金成本阶段,大部分公司现金流仅可支撑亏损最多2年,考虑到现金流情况,或已经到下行周期的尾声。 此时,只有财务健康度良好的企业有望穿越周期。光伏产业资产负债率的正常范围通常是在40%至60%之间,截止2024年3月末,119家光伏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达到60%以上,同比增长了2.88%。 宝馨科技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健康范围。自2021年启动战略转型,宝馨科技持续加大光伏、充换电两大核心赛道投入,推进”光储充换一体化”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业务拓展,宝馨科技积极寻求突围之路,在光伏行业寒冬之际,谋求在”光储充换”新赛道上深耕布局。 在2024年过半之际,宝馨科技宣布公司已顺利完成新一届董事会换届,并选举贺德勇为新任董事长及新任总裁,宣告了宝馨科技新一届领军团队顺利完成组建,新班子进行了“针对性补强”,尤其是专业性方面进一步提升,…
-
MetaEra 抢先揭秘:Polkadot Decoded Asia 2024 神秘嘉宾阵容,免费体验机会限时开放!
Polkadot Decoded Asia即将于9月16日至17日在新加坡盛开幕,目前正在有序推进各项准备工作。本次会议是 TOKEN2049 Week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议题将深度聚焦波卡生态,并逐步拓展至 Web 3.0 领域的各个方面。 Part1 神秘嘉宾阵容公开 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筹备和邀约,目前已有多位深度布局和重点关注 Polkadot 的演讲嘉宾确认参会,包括核心建设者、技术大咖、行业领袖等;将着眼于对 Polkadot 生态的创新发展与独特洞察,与参会者共同探索其发展空间及全新机遇。其中,Gavin Wood 博士以及 OKX Ventures 投资者,Benson – SubQuery Network 商务发展负责人,Marta Adamczyk – SNZ 首席战略官,Larry Ma – ltering Tech 联合创始人, Denny – Moonsong Labs 首席执行官, Derek Yoo – PolkaWorld 生态研究部门负责人, Kristen – HashKey Capital 管理合伙人, Ryan – Centrifuge 联合创始人, Martin Quensel – 金色财经营销总监 , Luna Hao – PANONY&PANews 伙伴, Yolanda Chung – Apillon CPO, Nino Kutnjak – C² Ventures 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 Ciara Sun – Digital Finance Group (DFG)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James Wo – Jsquare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Joanna Liang –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 James Pang – Papermoon DevRel 工程师, Nicolas Hussein – Masa 联合创…
-
舍得酒业换挡“降速”的阵痛与底气
舍得酒业(600702)最新发布的半年报“成绩单”,无疑是白酒行业正在煎熬中的一个缩影。 今年上半年,舍得酒业实现营业收入32.71亿元,同比下降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1亿元,同比下降35.7%。 作为“中国名酒”企业和川酒“六朵金花”之一,舍得酒业拥有“沱牌”、“舍得”两个白酒品牌,是浓香型白酒的重要代表。 但它眼下的增长速度,却明显遭踩了一脚“急刹”。要知道,今年一季度,舍得酒业就已实现净利润5.5亿元。照此推算,第二季度其仅录得4100万元。 与之同时,很多人还留意到了舍得酒业的毛利率下浮、增长的存货问题等。 舍得酒业的“降速”,其实也是当下白酒行业现状的一个折射。 两个月前,中国酒业协会发布了《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今年1-6月中,80%企业表示市场有所遇冷。白酒经销商、终端零售商中,超过60%表示库存增加,超过40%表示实际销售倒挂情况有所增加。 产业深度调整,叠加宏观经济慢复苏、消费市场缓回暖等多重压力,一夜之间,酒企普遍进入阶段性筑底期。 一边是业绩增长压力,一边是被两头“夹击”的渠道经销商,到底该怎么抉择? 要成为影响行业发展进程的核心力量,又该如何稳固基本盘,以适应市场的波动? 一、红线与底线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思考。舍得酒业给出的答案是:稳价格、控库存、强动销。 这也是今年3月在回答投资者关于公司经营计划有何具体举措时,舍得酒业管理层明确指出这是公司要坚持的“核心原则”。 主动实施“控量稳价”策略,带来一个显著的结果,就是不再过多追求回款进度——这对公司的业绩意味着什么,舍得酒业自然比谁都清楚。 过去两年,一路潜行的舍得酒业,可谓顺风顺水。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60.56亿元,同比增长21.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6.85亿元,同比增长35.31%。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0.81亿元,同…
-
云顶新耀公布2024年中期业绩:业绩较去年下半年增长158% 自主研发里程碑突破
8月28日,港股创新药企云顶新耀(1952.HK)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多项业务取得突破性成长: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达到人民币3.02亿元,较2023年下半年大幅增长158%,并实现公司历史上的首次商业化层面盈利;此外,通过采用聚焦、高效、精干的商业模式及精细化管理,运营费用占收入比重大幅减少249%,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亏损显著收窄35%;财务状况稳健,2024年上半年现金储备达人民币19.3亿元,可支持多项战略目标的实现。对此,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今年上半年,采取了多项战略性举措,在商业化、自主研发等多维度获得一系列里程碑成果,彰显了云顶新耀的韧性和增长潜力。 财报数据显示,云顶新耀上半年的增长得益于耐赋康®及依嘉®的商业化进展。公司肾科产品组合中的主打药物耐赋康®利用传统医院及创新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于2024年5月在中国大陆商业化上市开出首张处方,并且在上市后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销售收入达到1.673亿元;此外,作为云顶新耀首款商业化上市的产品,全球首个氟环素类抗菌药物依嘉®已经完成首个完整销售年度,增长势头强劲,今年上半年收入达到1.342亿元,依嘉®自2023年7月商业化以来已经实现了人民币2.33亿元收入。 云顶新耀通过利用高效精干的商业化模式,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及利润,构建在肾科和感染领域领导地位,推动收入的有机增长。展望下半年,罗永庆表示云顶新耀对实现全年人民币7亿元的销售目标非常有信心,并力争在2025年底前实现现金盈亏平衡的战略目标。 预计到2024年底,公司将有三款产品实现商业化上市。云顶新耀将持续推动耐赋康®在中国内地和其他亚太地区的销售,并积极参与中国国家医保谈判,提升药品的可负担性和可及性。通过深入覆盖核心医院以及成功落地CSO合作模式,推动依嘉®的销售增长。此外,伊曲莫德有望在澳门商业化上市,并借助大湾区…
-
马上消金催收风波升级,董事长赵国庆旗下员工遭警方调查
DoNews8月26日消息,据财新网消息,近日,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上消金”)外包催收公司重庆信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信盟科技”),因催收致人死亡,多名员工被浙江警方带走的消息在市场流传。 马上消金则表示,没有客户因被催收死亡,但的确有负责催收的外包公司员工被警方带走,现已被释放;主要是涉及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问题,具体情况还在等警方调查。 天眼查信息显示,重庆信盟科技是马上消金董事长赵国庆实际控制的公司。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公司,作为马上消金持股29.5060%的第二大股东,是重庆信盟科技的全资股东。 重庆信盟科技无疑与马上消金之间存在关联控制关系。此外,尽管两家公司在法律上是独立的法人实体,但马上消金作为委托方,对其外包服务商的监管责任不容忽视。 2024年落地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中强调了消费金融公司在催收管理中的主体责任,要求公司依法合规开展委托催收行为,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信盟科技成立于2017年,主营业务是为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应收账款外包服务。在官网显示,信盟科技非常重视合规发展,始终坚持“合规先行,稳健发展”的经营理念,“植合规文化于心,践合规文化于行”是每个信盟人秉承的宗旨。 但信盟科技作为马上消金的催收外包机构,其催收投诉率却居高不下。财新网调查发现,消费保投诉平台中,关于马上消金的投诉有1300条之多,其中涉及马上消金产品“安逸花”的投诉占70%。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网传因催收致大学生死亡的产品,正是安逸花。 财新网注意到,安逸花的年化利率范围是7.2%—24%,这是单利计算。借款成功后,系统会根据借款人的综合资质和评分来确定具体的利率,且在还款期间利率保持不变。据了解,银行消费贷利率通常在2%左右,常见的消金产品花呗、白条的年化利率也在15%上下。 目前,黑猫投诉平台关于马上消金的投诉高达20194条,其中80%均为上述提到的软…
-
美团Q2扭亏背后:美团借钱黑猫投诉近30天近3000条投诉
2023年,美团能够连续两季度拿出亮眼的成绩单,离不开其核心本地商业业务的持续增长,但不能忽视的是,美团的关键“利润奶牛”业务“美团借钱”近30天在黑猫投诉上有近3000条投诉,这些用户的投诉内容大多与“暴力催收”有关。在社交网络上,更是有多位网友指出美团借钱诱导用户开通贷款,不经用户同意查询征信。 核心本地商业业务持续增长,金融业务或成盈利关键 继一季度后,美团于二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再次实现超预期增长。公告显示,美团二季度营业收入为680亿元,同比增加33.4%,其中核心本地商业业务收入为512亿元,新业务收入为168亿元;二季度净利润为4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其中核心本地商业业务实现的经营利润为111亿元,新业务造成的亏损为52亿元。 在“互联网公司终极变现靠金融贷款”的浪潮下,美团也不甘落后推出美团借钱等金融服务。但从数年前起,美团就已经不再在财报中披露其金融贷款业务的数据,而是将该业务与其开拓的零售业务、出行业务等归纳在新业务板块。虽然无法从财报中看到美团金融业务的发展情况,但是从投诉网站和社交网络的用户反馈来看,仅“美团借钱”的30天在黑猫投诉上就有近3000条投诉,以此推算美团的金融贷款业务发展良好且规模巨大。或已经实现美团创始人王兴当初“美团在未来将会成为超级平台,美团金融业务将会拥有千亿资产规模”的豪言。 近日,安全界大V“安全_云舒”发微博吐槽携程诱导用户开通金融贷款服务。“安全_云舒”的微博表示:自己在买机票时,在没注意的情况下被携程绑定了贷款服务,导致他出现1000元的逾期,而且在逾期前没有官方电话通知,在后续的还款过程中,携程又引导他只还10%的最低还款额度。事实上,很多在金融领域有布局的互联网企业都有这种诱导用户开通贷款的情况,其中就包括美团。近两年来,陆续有美团用户在社交媒体反映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了“美团生活费”,而且还在征信报告中出…
-
玛珂科技上市股价即涨400%,这会不会是下一个正丹股份?
截止目前为止,2024年A股已经上市的公司中,股价涨幅最大的依然是正丹股份。这家以371.77%涨幅领跑A股的大牛股,就连被誉为投资“天花板”的茅台也望尘莫及, 说它是股市难得一股清流也实至名归。可正当大家都认为这是一项无法超越的纪录时,堂堂的白马股,会被一家新上市的公司超越,而且这家公司还是那种看起来有些名不见经传的“新锐”。 这就是在8月16日刚刚登陆A股的玛珂科技,一家以半导体设备陶瓷材料零部件起家的公司,貌似与当前正在风头上的IPO之前,玛珂科技的知名度并不高,别说股市和外界人士,就连材料供应链的许多有关人士,恐怕也未必知道这家公司是什么来头。可如果对其仔细考究,会发现玛珂科技并不是那种“空穴来风”、靠空壳突然蹿红的互联网企业,而是实打实的科技公司,背后的创建团队、研发技术,也足够令人敬服。 早在15年的2009年,由三位留美陶瓷材料博士创立,经过多轮天使投资,完成多轮增资和股权转让,公司逐渐形成了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实体企业,拥有多项令同行无法企及的技术优势,突破了海外企业对半导体设备用产品的垄断,一举成为本土企业先进陶瓷的代表。 尽管在国内半导体设备先进结构陶瓷采购的规模中,只占有14%的份额,但却是大陆地区半导体设备供应商总规模的72%,是国内多家面板巨头厂商的主要供货商,2年前的6月份正式向创业板提交IPO申请,直到2年后成功上市,发行股价8元暴涨到37.75元 ,市盈率高达44.90倍,足见市场和股市对玛珂科技的热情之高。 历经15年的沉淀和发展,国内半导体终于可以实现陶瓷加热器、静电卡盘和超高纯碳化硅套件的产品自由,国内泛半导体产业链设备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不再被国内企业“卡脖子”,而且产品在医药、汽车领域等均可广泛应用,泛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需求旺盛,作为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自主研发重要的一环,玛珂科技的地位可见一斑。 成为下…
-
依托自主知识产权mRNA技术平台研发 云顶新耀首款个性化肿瘤疫苗EVM16的临床试验正式启动
8月22日,港股上市公司云顶新耀(1952.HK)宣布一款个性化肿瘤疫苗EVM16正式启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EVM16CX01。该研究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起,用于评估EVM16注射液单药及联合PD-1抗体治疗在晚期或复发实体瘤受试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免疫原性和初步疗效的剂量递增及扩展研究,也是EVM16开展的首次人体试验。 EVM16是云顶新耀自主研发的首款个性化mRNA肿瘤疫苗,根据每位患者特有的肿瘤细胞突变,使用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预测出具有较高免疫原性潜力的新抗原。临床前研究结果综合说明,EVM16注射液安全性良好,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有望给肿瘤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提及此次临床研究项目的正式启动,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这意味着公司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平台所开发的肿瘤疫苗产品进入人体试验阶段,有望为肿瘤治疗领域开发出新一代免疫疗法,“我们期待早日看到个性化肿瘤疫苗成为新的临床治疗手段,服务更多患者。” 肿瘤治疗亟需新一代免疫疗法 个性化肿瘤疫苗受行业关注 在全球范围内,癌症是人类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Globocan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发肿瘤人数1997.6万人,因肿瘤死亡的人数为974.4万人。2022年我国新发恶性肿瘤约482.47万例,死亡约257.41万例。 而在治疗方面,以PD-1/PD-L1抑制剂为主的免疫疗法已经成为某些肿瘤治疗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仅对部分患者有效,肿瘤治疗领域急需在此基础上开发新一代免疫疗法。业内专家认为,个性化mRNA肿瘤疫苗则成为极具潜力的新一代免疫疗法。据Nature Reviews的相关综述,2035年全球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市场规模约为70亿-100亿美元,整个mRNA疫苗在肿瘤治疗和预防领域总市场空间更高达230亿-300亿美元。 EVM16临床前数据优异 显著抑制肿瘤生…
-
半导体行业复苏,中晶科技业绩回暖,多次涨停后是否还有上涨空间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半导体行业似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多家半导体企业或迎拐点,中晶科技等公司均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印证了行业迈向复苏的积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