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置业卖子求生?传融创收购第一服务控股

    10月29日,有消息称融创方面,以此获得一笔尚待公布的资金,合并公司董事会主席张雷和总裁张鹏提供的约8亿元人民币股东贷款,未来陆续缓和现金流。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继宏观经济环境、房地产行业环境以及当代置业集团最近面临的COVID-19疫情等多种因素的不利影响导致预计之外的流动性问题。 果不其然,继上次评级下调之后,穆迪对当代置业的评级再次下调,将其家族评级从“Caa2”下调至“Ca”。 穆迪副总裁/高级分析师Celine Yang表示:“评级下调反映了我们对当代置业债券持有人回收前景的预期。”此前穆迪也表示,当代置业必须依靠资产出售或获得潜在交易所上市。集团具有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自主研发运营十大绿色科技系统和五大扩展系统,打造中国绿色科技地产领域的标志性品牌——“MOMΛ”。 当代置业一直专注于绿色科技地产,此前于8月25日,当代置业还与商业地产综合整理自网络

    2021-10-29
    6.7K
  • 江苏吴中前三季度扭亏为盈 净利4938万元同比增逾两倍

    10月28日晚间,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938.87万元,同比增长207.45%。 三季报显示,公司期末总资产为38.65亿元,营业利润为5799.08万元,应收账款7.38亿元,经营净现金流2.92亿元。 目前,江苏吴中确立了以“医药+

    2021-10-29
    2.4K
  • 江苏吴中前三季度盈利4938万元 布局医美打造业绩增量空间

    10月28日晚,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938.87万元,同比增长207.45%。 三季报显示,公司期末总资产计38.65亿元,营业利润为5799.08万元,应收账款7.3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2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8.26亿元。 在进一步巩固提升医药产业核心地位的同时,公司进一步确定了以“医药+

    2021-10-29
    2.8K
  • 龙湖集团的这则卖房广告告诉我们,如今开发商是何等卑微

    龙湖不会告诉你,在今年房地产商都在拼命降杠杆的环境里,它的负债率还从2020年底的74.81%增长到上半年末的77.03%。

    2021-10-28
    5.0K
  • 助力“双一流”建设 华神科技向成都中医药大学捐赠300万元

    10月27日,在成都中医药大学迎来建校65周年之际,该校与成都上市公司。历经30余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以现代中药、生物制药、中医连锁、一带一路”等未来价值驱动领域,愿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努力贡献更多华神力量。 黄明良指出,此次捐赠,旨在全力支持成都中医药大学教育事业发展,推动学校教学、科研及高新技术的创新发展,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助推我国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希望与成都中医大继续协力同行,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从金、木、水、火、土五行内涵上将为全世界人民提供更加智慧的未病解决方案,把健康中国的理念更好服务于健康全世界人民,为将来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签署的捐赠协议,校企双方将按照“立足长远、资源共享、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整合各自优质资源,特别是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研发优势,切实推动校企产教融合目标的实现。

    2021-10-28
    3.3K
  • 西部最大高倍率圆柱锂电池项目投产 长虹能源年产能突破5亿只

    10月28日,能源(836239.NQ)19.58亿元投资的绵阳北交所的“春风”,将开启长虹能源实现由专精特新“小巨人”到“隐形冠军”的飞跃。 高倍率圆柱电池产能国内第一 长虹能源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集一次碱锰电池、二次锂离子电池等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中碱锰电池是公司的传统优势业务,在与国内其他知名厂商长期竞争的过程中,形成了错位发展的格局,与众多国际高端品牌客户形成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近年来,长虹能源在稳定的碱锰电池制造格局的基础上,持续深耕锂电细分市场。 2018年4月,长虹能源完成对动力锂电池企业江苏三杰的股权并购,进一步完善了资本市场,证监会宣布,将深化交易所,这也让长虹能源等66家新三板精选层公司瞬间成为焦点。 对此,长虹能源环保BG负责人兼长虹能源董事长莫文伟表示,希望进一步借助北交所的“春风”,让长虹能源实现由专精特新“小巨人”到“隐形冠军”的飞跃。 2016至2020年,长虹能源的营收分别为5.93亿元、8.14亿元、10.71亿元、14.17亿元和19.52亿元,增速均在30%以上;净利润稳健增长,分别为4208.8万元、5403.3万元、6187.3万元、1.05亿元、1.62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超1.2亿元,同比增幅逾九成。 据行业数据显示,长虹能源的碱锰电池产销规模位居全球前6位、中国前3位,碱锰电池业务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公司拥有数十条碱性电池自动化生产线,产能及技术实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目前,长虹三杰已成长为国内高倍率锂电应用细分市场的头部企业,成为替代外资品牌锂电池的主要供应商,已成功进入国际一线吸尘器品牌SH

    2021-10-28
    4.0K
  • 京东方和TCL大跌背后:券商一年141份研报统统是买入或增持评级

    他们是:方正证券、开源证券、东方证券、中银证券、中金公司、信达证券、国海证券、民生证券、国联证券……

    2021-10-28 资本
    4.9K
  • 国办发文点名青海、宁夏、贵州、云南4省份债务沉重违规兴建楼堂馆所

    10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部分债务沉重地区违规兴建楼堂馆所问题的通报(国办发〔2021〕39号)。 通报称,近期,审计署审计发现,青海、宁夏、贵州、云南等4个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高的地区,有8个项目不同程度存在违规兴建楼堂馆所问题。 通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积极防范整改中的风险,防止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止财政资金损失。要从严审批楼堂馆所建设项目,加强国有企业投资监管。要加强预算安排与项目审批的衔接,未经审批一律不得安排预算,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禁止类项目清单。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高地区要进一步强化财政支出约束,同时加强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杜绝超越财力安排支出,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对违反财经纪律、不顾偿还能力盲目举债上项目、变相规避审批程序等问题加大核查监督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肃查处、问责到人。

    2021-10-27
    5.5K
  • 海澜之家研发费用同比增84% 链接“Z世代”打通增长新通道

    年轻人的服饰爱好能撑起多大的市场?男装巨头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1.56亿元,同比增长20.19%;归母净利润20.48亿元,同比增长58.7%。 业绩喜人的背后,折射的是Z世代人群的新式消费观。随着消费结构升级,Z世代的消费者正逐渐成为主导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强调个人消费体验的获得感,还对于时尚的看法拥有更多见解,且更加注重个人消费对社会正向价值传播的满足感。 伴随国货崛起新机遇,海澜之家与时俱进地进行年轻化变革,为中国式“新生活”背后的精神赋能,以期“国民品牌”影响力能持续链接z世代。 通过新技术、新设计、新营销,海澜之家直击Z世代的痛点、痒点、爽点,最终化为了近年实打实的业绩,实现了从男装横跨女装、童装、职业装以及生活家居等多元化品牌矩阵的跨越式升级。 加强研发,激发品牌年轻活力 纵观国内服饰市场,近年来,国外快消品牌与国内品牌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少国内服饰企业抓住弱化品牌、张扬个性、注重品质的消费趋势奋起反击,最直观的举措就是通过产品创新设计,展现中国制造的魅力,让消费者眼前一亮。 在中国服装品牌发展的分水岭上,海澜之家果断抓住机遇,站在了个性化消费的潮头,从产品创新出发,以品味和态度贯穿至产品创新中。前三季度,海澜之家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4.42%。 据悉,海澜之家通过对Z世代消费者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产品源头出发,加强面料创新,在保证面料安全、舒适的同时,加入了年轻人偏爱的科技感、时尚感,改善穿衣新体验。 例如,推出水果染儿童T恤,采用原生态的橙子、车厘子等水果染料,颜色清新自然淡雅,染料达到可食用级别,环保安全。采用荷叶仿生疏水技术面料的“黑白小T”,直击消费者痛点,具有优异的防水、防油、防污等特性。填充石墨烯材料的全能夹克,有效吸收身体释放的辐射热,转化为可被人体吸收的远红外线,让人体自身的热源与远红外线持续热循环,达到快速升温、持续保暖的效果…

    2021-10-27 消费
    3.9K
  • 国潮澎湃,海澜之家不断拥抱“新形势”,三季度营收超141亿

    国货服装品牌全面崛起已经势不可挡,从行业领头羊财报显示,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超141亿元,同比增长20.19%;归母净利润20.48亿元,同比增长58.7%,每股收益0.47元。 综合国力提升、经济腾飞、文化自信等因素持续推动中国产品和品牌的崛起。根据小红书发布的《2021生活方式趋势关键词》中,“国潮澎湃”首当其冲。 在大众对国产品牌的消费热潮下,市场嗅觉敏锐的海澜之家近年来紧抓国货崛起新机遇,注重自我迭代升级,持续推进品牌年轻化建设,进行产品年轻化、渠道年轻化和营销年轻化的探索,成为更懂年轻人需求、更贴近年轻人生活、更受年轻人喜爱的国民品牌。 产品端:IP联名输出爆款,加强研发提升附加值 在产品端,海澜之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中,而且并非只是简单地将其“拿来”为品牌所用,而是试图让传统文化的精粹能够在现代的土壤重新放出光亮。这是因为海澜之家洞察到了Z世代对衣着已经越来越不满足基本的需求,更追求其背后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希望能够体现自身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追求。 前三季度,海澜之家推出牛年贺岁、十二生肖、太空创想、史努比等IP系列,高动销率的背后是消费者对东方文化的喜爱和对产品的认同。面对消费不断升级,公司依托AInbow,拓宽了客户群。 渠道端:线下入驻购物中心,线上入驻内容平台 在渠道端,随着互联网社交京东、唯品会等传统电商的基础上,入驻微信小程序等社交直播平台,将流量转化为销售。报告期内,线上实现营收19.5亿元,同比增长超47%。同时,公司积极拓展B站、头条、西瓜、微信、小程序等平台,用大众喜爱的方式进行品牌信息流投放。发布全新的代言人宣传片,周杰伦亲身演绎,以代言人为原点,开启一波社交话题热议。同时,海澜之家还盛装亮相了2021亚洲顶级服博会,凭借黑科技产品实验室和2021春秋大秀,让所有人见证了龙头企业的高光时刻。 另一方面,亮相央视牛年春…

    2021-10-27 消费
    3.0K
  • 重庆旭辉项目公司因违法建设被罚款3万多元

    10月27日,据重庆城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重庆卓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违法建设被罚款3万多元。 据了解,该公司在中央公园E01项目(E01-8-6、E09-1-1地块)工程,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进行建设,属于违法建设,违法面积537平方米,罚款31073.24元。 据天眼查显示,重庆卓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由重庆旭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透过重庆和智齐及重庆昌赫)及宝享房地产(恒基兆业地产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拥有50%及50%权益。 据了解,上述项目占地面积10.2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

    2021-10-27
    3.6K
  • 中国信通院“数据安全推进计划”首批参与名单出炉 103家企业通过审核正式入选(名单)

    天府财经网消息,近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三大运营商、百度等30多家企业发起的“数据安全推进计划”(Data Security Initiative,简称“DSI”)第一批参与单位名单发布,共有103家企业通过审核正式成为参与单位,行业广泛分布于互联网、金融、科技等领域。具体名单如下: 电信业(3):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互联网业(14家):腾讯、百度、蚂蚁集团、小米、携程旅行网、爱奇艺、知乎、小鹏汽车 云公司(7家):阿里云、腾讯云、优刻得、天翼云、金山云、光环云、上海蓝云(世纪互联) 安全公司(21家):奇安信、奇虎大数据企业(27家):宝信软件、新华三、上海英方软件、凯馨科技、科软在线、数悦铭金、捷德(中国)、标贝科技、北京思斐软件、数字云谷、普华、上海清林网络科技中心、上海游昆、集智科技(龙湖安全子公司)、苏州黑云智能科技、云徙科技、和讯华谷(极光)、中金数谷、白云山科技、御数坊、海致科技、得方大数据、炎凰数据、中金花桥、慧翰微电子、三百云、北京星河卓越 通信企业(3家):兴唐通信、中兴、烽火通信 医疗企业(1家):云南白药集团 隐私计算企业(6家):冲量在线、杭州锘崴科技、洞见科技、翼方健数、致星科技、续科天下 律所(6家):北京世辉律师事务所、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清律律师事务所、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 据了解,DSI是一个公益性合作项目,将依托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治理工作委员会开展具体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DSI计划于9月1日正式启动,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数据安全建设,推动《数据安全法》的贯彻落实,促进数据安全技术交流,提升数据安全能力建设,引领数据安全行业高质量发展。9月1日,我国首部《数据安全法》正式施行,而《个人信息保…

    2021-10-26
    8.6K
  • 易方达张坤溜了,“眼茅”爱尔眼科还香吗?

    10月25日盘后,“眼茅”爱尔眼科公布了三季报,基金经理们的动向也浮出水面,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型基金和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HCM中国基金消失,“医药女神”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位列第四,基金持仓较上个报告期增持了3557.66万股,排名上升两位,可以看出大家存在分歧。 截至26日收盘,爱尔眼科涨1.84%,最新报收48.19元,市盈率为119.44。爱尔眼科的股价自今年7月1日触及高点72.27元以来,一直处于下跌趋势,持续下跌的原因或与市场估值偏高和迟迟未落地的定增有关。 今年第三季度,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42.48亿元,同比减少3.48%;实现归属于

    2021-10-26
    2.7K
  • 梁明锋“委身”京东酒世界 水井坊与国威酒业难续前缘

    梁明锋狮子大开口,直接否掉了水井坊5.6个亿的大单,并喊道:钱可留下,股份没商量余地。

    2021-10-26
    4.3K
  • 全球“涨声”一片,不只是气价和电价,5年多未涨价的海天味业也提价了!

    2020年时,有人预计2021年会更难,其中关于“万物暴涨”的预言一语成谶。 犹记得今年3月21日,因苏伊士运河“堵船”导致物价上涨,全球12%的物品因此供应困难,480亿美元的损失灰飞烟灭。 转眼间2021年只剩2个月,各行业“涨声”仍然不绝于耳。但与欧美的涨价潮相比,中国已经很幸福了。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飙升的信号,预计从12月1日开始,电价涨幅将达700%,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给利润带来的冲击,雀巢计划今年下半年全面提价,公司称,预计今年投入成本将上涨约4%。据了解,在北美和拉美涨价的推动下,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平均提价幅度已达到1.3%,其中牛奶产品和冰淇淋的价格平均上涨了3.5%,瓶装水品牌的价格也上涨了1.6%。

    2021-10-26
    4.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