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龙白滔
点评/龙白滔
11月14日,挪威央行副行长Jon Nicolaisen在奥斯陆挪威金融支付会议上发表“支付系统和挪威央行”演讲,笔者点评如下。

挪威曾经是欧洲穷国之一,祖上最兴盛的阶段就是维京时代的北欧海盗。上个世纪70年代北海发现油田后兴起的近海石油工业成为挪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才步入高度发达工业国之列。
挪威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是市场自由化和政府宏观调控成功结合的范例。虽然挪威不是欧盟成员国,但执行欧盟委员会指令比例高达99.3%。挪威央行管理着总资产约为11,000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其投资组合的3%投资于中国证券市场。因此,与英德法不同,挪威是欧洲国家中比较典型的另一类存在。
高效和安全的支付系统是一个国家货币体系地位的基础。支付市场新的结构化的特征,如垂直整合、国际化、新的市场进入者和供应商集中度提高,都表明挪威央行必须评估自己将如何发挥作用。
支付市场的垂直整合让传统产品公司极大地延伸了在支付价值链上的影响力。支付系统的所有权越来越被国际资本所拥有,这引发了支付系统不从挪威社会的最佳利益出发的担忧。
在挪威现有的支付体系中,大型银行间的支付要在央行单独结算,而银行客户之间的结算首先需要发送到清算所,然后再由央行结算银行头寸。从支付效率来看,更便宜和更安全的IT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其他国家在发展实时全天候支付结算方面的进展,都激励了挪威央行考虑建立一个中立平台和一组规则以支持所有类型的支付在央行可以直接实时结算。
当越来越多挪威的关键基础设施成为全球科技巨头的一部分,安全和国家治理与控制的问题就变得相关了。挪威的银行和私人金融基础设施提供商依赖于极少数ICT和数据中心提供商,这可能对一些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形成挑战。挪威央行认为需要考虑对这种类型的ICT和数据中心的监管框架,需要测试他们的网络安全性和应急安排,并且识别哪些私营实体对基本的国家职能至关重要因此应收到《安全法》的约束。
类似LIBra的全球稳定币是封闭的生态系统,虽然促进了创新并且改善了用户跨境支付的体验,但可能带来诸多风险,包括隐私、网络安全和金融稳定性等。对他们可能的应对方案是央行数字货币,它可以在银行系统中断时提供备份解决方案并有利于促进支付市场的竞争。
可以拿中国的支付体系和大型科技企业的创新与挪威或欧洲做一个比较。
中国的境内支付体系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第二代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自2013年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批量发送业务、定时清算轧差)全部投入运营。作为欧元体系中人民币CNAPS的对标物,TIPS直到2018年11月才上线;作为美联储中CNAPS的对标物,FedNow要到2023或2024年才上线。此外,为满足人民币跨境支付和结算的需要,中国央行于2018年5月完成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二期全面投产。
在支付的前端市场,中国市场从充分的市场竞争中诞生支付宝/蚂蚁金服和微信这样的科技巨头。他们不仅是提供了几乎最好体验的移动支付服务,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以DNA商业模式为核心的大型科技企业,能够提供广泛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境外的支付巨头,例如PayPal也已经于2019年9月获得中国支付的牌照,这体现了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和监管自信。
在伴随蚂蚁金服和腾讯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监管也积累了针对大型科技企业(他们都是以支付服务切入和为核心)的监管经验。大型科技公司的发展对公共政策带来了数据隐私、公平竞争和金融稳定性等方面的挑战。中国央行对大型科技企业的监管经验或许对全球央行有借鉴意义。
蚂蚁金服和腾讯都是独立封闭的生态系统,他们以支付切入发展了完整的经济活动。他们利用其大数据和大数据分析擅长的优势,对其管理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模式进行分析和预测,因此可以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并将货币市场基金的余额作为一种支付工具。他们因此发展了数字货币业务。与传统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层级不同,他们发展出以支付业务为中心并延伸出资产管理、借贷、保险等金融服务的产业组织。他们事实上已成为信息寡头,垄断了通过们网络的数据价值,并且缺乏与其对等的网络平台的互操作性,制造了跨网络交易的壁垒,形成了市场割裂。
中国央行要求他们发行的数字货币与法币的强制可兑换性降低了支付网络设置的交易障碍。中国央行通过切断银行与所有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通道并建立网联平台来负责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因此削弱了他们垄断数据的权力并且为其他小的支付服务商创造了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央行也将他们的备付金账户从商业银行收归央行、取消备付金利息并将备付金率要求从20%提升至100%,因此消除了他们占用备份金利息的可能和挪用备份金(以为他途)带来的金融稳定性风险。央行还为单只货币基金每日提现设置了10,000人民币的上限,有效缓解了货币市场基金(的余额作为支付工具)的流动性风险。
当蚂蚁金服和腾讯的金融服务发展到相当规模之后,央行本着“同样的业务,同样的风险,同样的监管”的原则已经要求他们持有必要的金融牌照按照与传统金融企业对等的监管预期进行一致的监管。
总体来说,中国在支付技术、大型科技企业的数字货币创新以及对他们的有效监管,都显著领先于全球其它国家。
龙白滔
11月29日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