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白滔推荐|数字世界中的欧洲金融主权

中国通常做法是针对创新(如近几年的P2P、金融科技、加密资产等)给予一定灰度空间,让行业在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环境下自发野蛮生长,在产生负面结果后进行“一刀切”式的粗暴监管。各个公共部门之间也缺乏沟通和协作,形成一致和协调的监管框架。所以法国监管在面对挑战时开放的思想和切实创新态度尤其值得中国借鉴。

10月17日,法兰西银行(即法国央行)第一副行长Denis Beau在巴黎“科技金融协会”会议上的讲话。

龙白滔推荐|数字世界中的欧洲金融主权

文/Denis Beau

翻译/李晶

校对/龙白滔

点评/龙白滔

点评:

法国央行第一副行长Denis Beau讨论了数字化热潮中欧洲金融主权的问题。这里有两个有趣的话题,什么是金融主权?为什么欧洲有这种担忧?

数字化浪潮正在深刻地改变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最突出的特征是大型科技企业基于数字优势(如庞大客户基数的网络效应、大数据和数据处理经验)和现金储备渗透,主导一个市场并建立进入壁垒,让传统金融企业产生严重依赖甚至被脱媒。

欧洲虽然已经基本形成一个统一市场(欧盟)和货币联盟(欧元区),但实际上欧洲一直未能在互联网大潮下形成本土的互联网科技巨头,其传统互联网领域基本被美国科技巨头,如Google、Facebook、Apple和Amazon等所垄断。过去欧洲针对这些巨头的渗透尚有一些应对措施,如反垄断调查、反避税调查和客户隐私保护法案等,但一旦这些巨头携带其数字优势进入支付和资金转移领域时,他们正在挑战传统金融监管的轮廓和功能。

欧洲感到了巨头们对其金融主权的威胁:如何有效保护用户数据和数据的控制权;如何增强金融体系应对网络风险的能力和弹性;面对非欧洲企业的支付领域的竞争,如何鼓励泛欧支付解决方案;加密资产为匿名和规避法规设计,如何应对反洗钱/反恐怖主义融资的需求等。

虽然作者没有提到货币主权,但结合近期德国央行执委的发言(详见《德央行眼中的现金和数字支付:数字化正剥夺人们的货币使用权,危及个人信息保护》),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型科技企业以支付作为切入点,在自有网络平台上建立封闭的生态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发行全球稳定币,这引起了监管极大的担忧。

在应对欧洲金融主权的的挑战时,作者认为应坚持三项基础:首先,监管当局应当查明新的风险的本质和规模,对监管框架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对潜在风险进行适当的管理。例如在处理法国开立远程账户的客户体验不流畅的问题时,法国央行就采取措施对《欧洲反洗钱指令》的法国转换进行必要的修订,既保证了充分利用新技术的优势,也确保了反洗钱/反恐怖主义融资框架的效率。

其次,要有足够开放的思想提出适应新范式的框架。从开放角度来思考,《支付服务条令》规定的监管框架消除了访问支付账户数据的技术和法律障碍,导致了一个新的生态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新服务。监管当局必须要充分承担前瞻性的观察、实验和行动承诺,例如推进泛欧支付系统改进跨境支付效率,开发了第一个基于区块链协议的去中心化登记系统,以及定义人工智能受控发展的条件等。

第三,要有创新的勇气。要动员所有的公共部门,充分参与欧洲生态系统的建设。我们也鼓励体制内的创新,如涉及广泛公共参与者之间合作的、使用人工智能分析“弱信号”来发现脆弱公司的项目,也探索工作方法和项目实施方面的创新,如在ACPR建立的“内部创业”机制。

与欧洲相比,中国拥有蚂蚁金服腾讯等本土大型科技企业并且正处于世界数字化转型的前沿,但仍然面临LIBra对人民币货币主权侵蚀的挑战。欧盟国家在应对金融主权挑战时的策略值得中国监管当局借鉴。

中国通常做法是针对创新(如近几年的P2P、金融科技、加密资产等)给予一定灰度空间,让行业在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环境下自发野蛮生长,在产生负面结果后进行“一刀切”式的粗暴监管。各个公共部门之间也缺乏沟通和协作,形成一致和协调的监管框架。所以法国监管在面对挑战时开放的思想和切实创新态度尤其值得中国借鉴,作者引以为傲的“法国和欧洲生态系统的基因”正是如此。

唯有如此,中国不仅仅可以引领数字潮下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也才有可能引领数字潮下的机制和制度创新,才能更有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的号召。

龙白滔

2019年11月13日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3)
上一篇 2019-12-11 10:34
下一篇 2019-12-11 18:20

相关推荐

  • 颠覆者Robinhood:推动金融服务民主化

    华尔街有句名言:「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直到他们遇到了一家名叫 Robinhood 的在线经纪公司。 这家成立于 2013 年的互联网券商,10 多年来持续不断地搞创新、整花活儿,一次又一次颠覆百年华尔街的传统玩法,不仅重塑了美国证券经纪行业,而且重新定义了新一代投资者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截至 7 月 17 日收盘,Robinhood(NASDAQ: HOOD)市值已攀升至 930.56 亿美元,逼近千亿大关。华尔街的分析师们纷纷调高其目标价,媒体头条也频频冠以「Robinhood 崛起」「新金融力量」等称号。 就在半个多月前,6 月 30 日,Robinhood 抛出一枚重磅炸弹——宣布推出 Robinhood Stock Tokens,允许欧盟客户在区块链上交易美股和 ETF。消息一出,引发金融圈和加密圈集体热议,公司股价当日大涨 12.77%。 然而,对于熟悉 Robinhood 历史的人来说,公司此举并不令人太感意外。自 2013 年成立以来,Robinhood 就以一系列颠覆式创新,不断打破并改写传统金融游戏规则。从 2013 年「零佣金革命」到 2021 年「散户大战华尔街」,从 2018 年提供加密交易到如今推出股票代币,Robinhood 似乎总能踩准时代的节拍,成为新叙事的主角。 股票代币化:践行「资本即服务」 2025 年 6 月 30 日,Robinhood 宣布在欧盟区落地美股和 ETF 代币服务,符合条件的用户可以投资 200 多种美股和 ETF,支持 24 小时/每周 5 天实时交易,其中包括英伟达(NASDAQ: NVDA)、特斯拉(NASDAQ: TSLA)等热门美股,以及未上市公司 SpaceX、OpenAI 等股权代币。 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投资传统证券的地理和时间壁垒,还大大降低了投资门槛,最低 1 美元即可参与。 此外,Robinhoo…

    2025-07-18
    2.9K
  • DEA执行董事Tamara Ferreira Schmidt:TradFi与DeFi的融合不仅可能,而且不可避免

    2025 数字欧元大会(Digital Euro Conference 2025)于 3 月 27 日在「欧洲金融之心」法兰克福圆满落幕,Starlabs Consulting 作为官方合作伙伴出席了此次盛会。大会期间,主办方数字欧元协会(Digital Euro Association, DEA)执行董事 Tamara Ferreira Schmidt 的精彩分享令人印象深刻。 左一:Tamara Ferreira Schmidt Schmidt 的经历颇为有趣:她是物理学出身,后来进入金融市场,拥有超过 15 年的金融工程、资本市场、衍生品专业经验。她是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颁发的知名的德国总理奖学金获得者,曾深入研究替代性融资(Alternative Financing)在塑造巴西和德国早期创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她同时也是一位声望很高的顾问和内容创作者,专注于投资、初创企业、创新、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曾在多个国际知名活动上发表演讲,包括巴西-德国金融科技电子之旅(Brazil-Germany Fintech eTour)、TEDx KanzlerPark、Web 3.0 Disruptors Week、加密资产大会、数字欧元大会、布鲁塞尔区块链周、CBDC Conference和北欧区块链大会。 Starlabs Consulting 本期的「Disruptors Unplugged」对话了 Schmidt 女士,请她从一位从业者、研究者、规则制定推动者的视角,深入探讨了传统金融(TradFi)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代币化与替代性融资,以及 CBDC 与传统货币、加密货币和稳定币之间的关系。她还就  Web3 企业如何进入欧洲及新兴市场,以及女性如何更好地参与数字资产领域,…

    2025-05-15
    2.9K
  • GFI创始主席李国权教授:全球Fintech行业发展与教育供给能力严重失衡

    2025 年 3 月,Binance 宣布赞助并战略支持全球金融科技学院(Global Fintech Institute,GFI),以推动金融科技教育、专业技术发展和创新。作为本次合作的一部分,Binance 将提供超过 500 个奖学金名额,用于 GFI 最新推出的课程「加密货币法规与合规基础(Foundation in Crypto Regulation and Compliance)」。 当前 Fintech 教育这个赛道的发展现状如何,有哪些市场痛点?GFI 提供哪些专业知识培训和认证?GFI 如何为全球 Fintech 行业赋能?带着这些问题,Starlabs Consulting 本期「Disruptors Unplugged」对话了 GFI 创始主席李国权(David Lee)教授。 此外,李国权教授还就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加密市场的影响、贸易争端背景下加密货币的采纳、比特币的避险属性与高波动性等市场关心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嘉宾介绍 李国权,GFI 创始主席,新加坡社科大学(SUSS)金融科技与区块链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客座教授,英国区块链协会创始理事会理事,《金融科技学报》(Journal of Fintech)和《金融科技年度评论》(Annual Review of Fintech)主编。 他也是国际著名区块链学者和行业意见领袖,Web3 和 AI 应用场景发展专家,新加坡区块链协会(BAS)联合创始人,区块链安全联盟联合创始人,全球 Web3 协会联合创始人,亚洲开发银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领域顾问,新加坡经济学学会(ESS)副主席,NUS 亚洲数字金融研究院(AIDF)加密货币专家顾问,SUSS 普惠金融节点(NiFT)专家顾问。 此外,李国权教授还担任新加坡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国际著名区块链、Web3、普惠金融和 AI 创新…

    2025-04-23
    2.1K
  • 欧盟MiCA监管框架详解:资产分类、发行、交易、托管、DeFi、投资者保护

    2025 年 3 月 17 日,OKX 发布公告称,为了配合监管机构,将暂停 Web3 钱包的 DEX 聚合器服务。此前彭博报道,攻击 Bybit 的黑客利用 OKX Web3 钱包提供的 DEX 服务进行了 15 亿美元赃款的洗钱操作,引发监管部门的注意。而 OKX 于今年 2 月正式获得了欧盟 MiCA 牌照,因此可能面临欧盟罚则。 该事件再次引发业内对欧盟加密监管的关注。Starlabs Consulting 本期的《环球政策》将对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框架进行系统梳理。 欧盟加密货币监管历史沿革 提到欧盟监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 MiCA。但在介绍 MiCA 前,先简单回顾一下欧盟监管的历史沿革。 1. 第五、第六项反洗钱指令 欧盟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最早可追溯至 2020 年 1 月生效的第五项反洗钱指令(5AMLD)。该指令要求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CASP,包括交易所、钱包和托管服务提供商)遵守 AML(反洗钱)和 CTF(反恐融资)法规,执行 KYC(了解你的客户)措施,并确保其活动透明、可追溯。通过 5AMLD,欧盟将加密货币服务置于与传统银行和金融服务相同的监管地位。 2021 年 7 月,欧盟颁布第六项反洗钱指令(6AMLD),进一步强化监管,包括: 2. MiCA 出台 5AMLD 属于欧盟次级法律中的「指令」类型,不具有直接适用性,而且导致各国加密货币注册和许可制度不统一,使得企业在欧盟范围内经营加密货币业务变得十分困难,需要应对各国不同的监管。 为构建统一的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格局,欧洲议会于 2024 年 4 月 20 日正式通过 MiCA,2024 年 6 月生效,并为不同成员国设置了 12 至 18 个月的过渡期,给企业必要的时间来遵守新规。 MiCA 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数字资产监管框架,影响范围覆盖 27 个欧盟成员国以及欧洲经济区…

    2025-03-25
    6.5K
  • Waterfall Network 宣布被集成到区块链分析平台 Chainspect

    11 月 6 日,Layer 1 去中心化智能合约平台 Waterfall Network 宣布被集成到区块链分析平台 Chainspect,可以在 Chainspect 上查看 Waterfall Network 多项统计数据。 Waterfall Network 旨在解决速度、安全性和可扩展性问题,同时提供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治理平台。今年 6 月 19 日,Waterfall Network 成为第一个成功完成 150 万验证者测试的 PoS 网络,为可扩展性和效率树立了新的标杆。根据 Chainspect 数据,Waterfall Network 是目前最具可扩展性的基于 EVM 的协议。

    2024-11-08
    1.3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