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拧巴的深层原因:许可证制度、外包之王、信息技术人才、人口红利、工业羸弱、官僚主义、种群制度

印度在1991年之后进行全面经济改革,由于它经济底子比较薄,发展空间大,加上外包业务优势,使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但同时,因为印度早期实行的许可证制度,导致工业发展落后,腐败严重,再加上种姓制度的束缚,使得印度无法创造出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来满足其源源不断增长的人口,最终导致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拧巴的印度:整体经济高速发展,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要说印度,那可真是个奇葩的国家:近20年以来以平均6.25%的GDP增速迅速崛起,先后超过了韩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摩根士丹利预测,印度会在五年之内迅速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印度的两大富豪轮番坐镇亚洲首富,科技独角兽也是一个接一个往外蹦。苹果也刚刚说,要把自己25%的iPhone生产转移到印度。

你一听,印度是不是要一路开挂崛起了吧。可同时,它还有10%的人口处于极度贫困,很多人依然坚持露天上厕所,孟买最大的洗衣厂依然坚持着千人人工手洗。同时印度腐败横行。

那么,印度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它的经济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其实从2000年初开始,一直有人在说印度经济要崛起了,这都二十多年了,它还持续在即将崛起和一片混乱的叠加态当中。今天就来聊聊这个奇葩的国度——印度。

印度经济拧巴的深层原因:许可证制度、外包之王、信息技术人才、人口红利、工业羸弱、官僚主义、种群制度

其实在18世纪之前,印度的经济还是挺猛的。根据IMF对历史上各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一个大概估算,18世纪之前印度的经济和中国各占全球经济的1/3。那它后来怎么就不行了呢?

一方面确实是欧洲的工业革命,让西方的整个生产力都指数级上升,但是对印度来讲更致命的是,英国人找上门来了。

我们都听说过两大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和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早先荷兰东印度公司还好,主要覆盖的是东亚和东南亚,对印度的影响不大。但后来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就慢慢从贸易转成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了,英国本土如火如荼的工业革命,但像什么香料、原材料、纺织品这些都是直接从印度薅,搞得印度一直只有农业、纺织业,工业、科技这些一点也没发展。这段时间的人均GDP,英国可以说是突突突往上蹿,而印度就一直趴在那儿没起来。

印度经济拧巴的深层原因:许可证制度、外包之王、信息技术人才、人口红利、工业羸弱、官僚主义、种群制度

二战结束以后,英国人走了,印度也终于独立了,可此时它的GDP已经从当年的全球25%降到了2%。可以说,这两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确实对印度经济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独立之后的印度实行严格的管控,工业、银行业等全都由政府管控,经济上基本全面接受了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几乎不接受任何外部投资,而且他们还衍生出来了一个所谓的“许可证制度”(License Raj)。简单来说就是,大部分企业你甭管想干点啥,都得找政府去申请一个许可证,要是想做生意,那你首先得找政府七八十个部门各种备案、审批,花大量的精力打通各种关系,才有可能拿到这个许可证。而一旦拿到了许可证,那就相当于进了保险箱,就可以躺赚了。

结果就是,印度的经济虽然也发展了,但是很慢。

到了1991年,印度经济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来了。本来就在泥泞当中前行,这时候现实又给它来了当头一棒:对外贸易的最大客户苏联解体了,同时又爆发了海湾战争,油价猛涨。这就让印度政府的资金、现金流非常紧张,甚至都面临着国债违约风险,最后逼得印度政府不得不伸手向IMF借了18亿美元的贷款,才算是度过了这个坎。

不过IMF的贷款是有条件的,就是要求印度必须按西方那一套华盛顿共识来给搞经济自由化。就这样,印度就半推半就进行了全面的经济改革,降低关税和利率、贸易自由化、开放对外投资等等。虽说它没有开放的特别彻底,但总算走向了市场经济,印度的发展也从此走上了快车道,1995到2018年,印度出口平均每年增速超过13%,全球第三,仅次于中国和越南;整体GDP以平均每年5.5%的速度稳步上升,达到了世界第五。不过印度经济数据很有可能有一定水分,国际上很多人都质疑它数据的准确性。

而在印度这波崛起中,有一个产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其实也非常具有印度特色,就是外包(Outsourcing)。可以说印度是妥妥的外包之王,占到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外包业务,几乎美国所有的大型科技公司,如谷歌、亚马逊、Adobe、英特尔、苹果、IBM,都会把自己的一部分业务外包到印度。

这些大企业为什么都纷纷选择外包给印度呢?最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是人力成本低。其实不光是这些传统大厂,就像最近很火的OpenAI,把把训练ChatGPT的人工反馈外包给了印度,一个小时只需要支付不到两美元的报酬。

第二大优势是,印度有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印度人特别重视理工科的教育,在印度的教育体系里,理工科方面的实力很强。现在全球很多顶尖公司的CEO都变成了印度人,谷歌CEO、微软CEO、Adobe、IBM,还有刚刚被马斯克干下去的推特CEO,这些都是印度人。他们不光是印度人,而且都是在印度本土上完大学之后才去的美国。而且现在硅谷科创公司里,大概四分之一也都是印度人搞的。

最后一个优势就是英语,虽说印度实际上只有10%到20%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会说英语,但那也是将近3亿人的规模。所以就印度几乎成了全球的呼叫中心和技术支持中心。

这样一看,印度有那么多人,英语好,有理工科背景,劳动力还便宜,无可厚非地成了全球的外包中心。2019年,印度外包总收入达到了700多亿美元,也有统计说是1000多亿美元。

印度经济体量这么大,最直观的原因就是它人多,它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国,而且可能会持续增长到20亿。不过,一旦说到人均数据,2021年印度人均GDP只有2250美元,而美国是7万,还不到美国的1/30。

不光人多,印度的人品结构还非常好,老人很少,年轻人跟小孩非常庞大。印度的人口中位数是27.6岁,也就是说有一半的人都在28岁以下。相比之下,中国和美国的中位数大概是38岁左右,法国是42岁,韩国是43岁,日本48.4岁。这么大的人口红利,那得让多少国家羡慕了,但这还是在一个劲地搞计划生育的背景下出现的。

不过,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印度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人口多但没地儿用,产生不了那么多的就业岗位。比如前述千人洗衣厂就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因为它人力成本太低了,低到雇人手洗都比换个洗衣机便宜。

印度的经济到底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产生不了那么多的就业岗位呢?

经济结构

其实并不是没有足够的工作岗位,像洗衣服这种岗位还是有的,只是说没有很多高质量或者高生产力的岗位。

印度早期被英国殖民的时候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独立以后政府也想大力发展工业,可问题是,它把一些核心的产业都攥在自己手里搞垄断,加上许可证制度,最终导致工业整体比较拉垮。

1991年之后,好不容易开始经济改革了,印度成了全球的电话中心、IT据点,服务业开始迅猛发展了,比例占到了56%,这个比例都好赶上发达国家了。但是他在发展的过程中跳步了——工业没发展好就去搞服务业了。比如印度那两大富豪,阿达尼和安巴尼都是实业巨头,轮流坐庄亚洲首富,但实际上他俩大部分产业都是垄断,而且跟政府的关系勾连不清,这反倒是一种不发达的表现。

说到底,印度的工业底子不行。

为了解决制造业孱弱的问题,印度政府在2014年搞了一个“Make in India”计划,想通过各种政府的补贴和政策扶持力图,把印度打造成的世界新工厂。毕竟印度的人力成本低,所以就吸引了大量的企业来印度建厂,比如汽车行业,通用、起亚都投资超过了10亿美元,电子企业就更多了,富士康、和硕、华为、高通、三星、vivo、小米全都来印度投资建厂。

不过就目前来看,这个计划总体效果平平。印度政府本来计划要在2025年把制造业占GDP的比例提高到20%,结果不升反降,从17%掉到了14%。

印度之前半个世纪搞的许可证制度,不光带来工业薄弱的问题,更主要、更深层、也更不好解决的是它的官僚主义,也就是腐败的问题,这是印度的第二大问题。

官僚主义

在印度,无论是小孩上学、看病、做个项目,都得上下打点一番才行。想考个驾照都得拿钱摆平,有60%的人不参加考试就拿到驾照了。什么规则、制度、法律,其实很多就是装装样子。根据国际透明组织2020年的报告,在过去一年和政府打交道的印度人里边,有39%都进行过贿赂,这个比例在亚洲是最高的。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条条框框,所以你要想在印度合法合规经营公司,其实是非常麻烦的。所以在印度,只有10%的人是在正规公司工作,剩下的90%受雇的公司也没注册,也不交税,也不受什么《劳动法》保护。90%的人都是非正规经济,这就催生出来庞大的地下经济。

于是,印度政府为了打击这些地下黑钱,同时也为了检查偷税、漏税,就憋了一个大招:2016年11月8日,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全国所有面值500和1000印度卢比的纸币将全部作废、变成废纸。要知道,500和1000的纸币在日常交易中占了86%,它给大家留了一个月的窗口期,你可以拿这些钱去银行换成新钱。但如果换钱的时候你要是莫名有了大量的纸币,就得解释解释了。大家手里都那么多纸币,那就别上班了,都去银行排队换钱得了,银行一时半会又没法拿出那么多新纸币来满足民众的兑换需求,于是就导致了全国人民大排队,整个印度经济遭受到了严重扰乱。

更倒霉的是,黑钱也没抓着,政府只是成功回收了99.3%的纸币。不过这也有个附带的好处,就是推动了印度电子支付的普及。

影响印度发展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它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在印度的传统文化里,它把印度的人分成四类: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在这四类人之外或者说之下的叫“贱民”。每个种姓都有它对应的职业,比如说婆罗门主要是祭司,刹帝利主要是战士和统治者,而像“贱民”基本上就只能去做疏通下水道、清理街道等工作,也不能接受教育。不同种姓之间理论上也不能通婚。

这套体制在印度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了,英国殖民的时候为了方便管理,甚至直接把它写到了《宪法》里。虽说印度独立后废除了种姓制度,但它已经根深蒂固到人们的DNA里了,不同种姓之间甚至都没法做朋友,一些高收入的工作都有一些隐形的筛选。结婚就更不用说了,直到今天,印度只有5%的婚姻是跨种姓的。政府为了消除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影响,比如说学校招生、企业雇员的时候都会有指标,低种姓的人必须要达到多少比例才行。但由于不同种姓之间的教育水平、贫富等差距,政策推行起来困难重重。

前面提到的三大问题导致印度没有办法提供足够多的岗位来满足其快速增长的人口,这就导致了另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贫富差距。

如果仅从《世界不平等报告》2022年版数据来看,印度的贫富差距虽然也很大,10%最有钱的人拥有了全国65%的财富,50%的底层人只有全国5.9%的财富,但其他国家跟印度相比也好不到哪去。比如美国比印度还严重,前10%的人拥有70.7%的财富,而智利、墨西哥、南非更是高达80%。所以如果单从数据来看,印度的贫富差距也没有那么突出。

可为什么在人们印象里,感觉印度的贫富差距要比欧美这些发达国家高很多?主要原因就是印度底层的人实在太穷了。

联合国把每天收入在3.65美元以下的人划分为贫困人口,印度在2019年的时候还有45%的人属于贫困人口,6亿多人,将近一半,每年都有250万人被活活饿死。

不过印度也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其极度贫困人口的占比从2004年的40%,已经降到了2019年的10%,也就是说成功地帮助了超3亿人脱贫。

本文转载自小Link说,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上一篇 2023-05-24 14:22
下一篇 2015-09-14 11:35

相关推荐

  • 顶级赛事IP联动,博鱼SPORTS背后的体育叙事

    无论从赛事还是企业投资的角度看,足球IP都是世界体育平台商务拓展的核心阵地。世界级的舞台是当之无愧的重大机遇,作为世界上最重要、最吸引眼球的顶级体育IP之一,足球联赛俱乐部IP的营销价值不言自明。正因如此,最顶级的体育IP超高的光环之下满是跃跃欲试的品牌,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世界杯球场上的大力神杯争夺战。 英超联赛中国版权及内容总监的胡兆衡表示,“对于英超及其俱乐部来说,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英超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不断创新,未来将提供更多的优质内容及球迷互动玩法,并打造更多的中国本土活动。” 体育赛事一直是品牌扩大市场认知度和口碑的优质选择,品牌方和广告代理方也就体育营销的话题进行了讨论。品牌布局体育营销如何提效,全球顶级体育赛事IP与体育内容传播TOP级体育数据平台成为提效的两大“加速器”。博鱼品牌在赛季初押宝意甲冠军球队IP那不勒斯足球俱乐部,在赛事期间充分发挥“IP+平台”强强联合优势,打造品效一体的体育营销新范式,为行业提供重要参考。 当顶级赛事IP遇上品牌方,围绕IP官方授权周边产品,营销策略以“IP+产品+优惠”为核心,通过独家产品促获客、社会传播促曝光、活动参与促活跃、球迷营销促客群转化这营销手段,让博鱼sports轻装入局五大联赛。实现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有效拓展新客户、促活老客户,扩大服务版图,提升品牌影响力。 可以看到,基于国际化体育社区生态与完整通畅的营销链路,越来越多品牌依托磁力引擎独一无二的新市井商业生态,持续借助大IP实现扩圈价值,快速覆盖更多圈层,引爆品牌发展新可能。赛事IP方需要激活商业价值,品牌方则需要通过赛事IP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结。

    2023-05-24
    561
  • 体育营销狂潮背景下看博鱼 SPORTS如何战略破局

    尽管前两年因为不可抗力的疫情因素,一度让很多体育赛事的商业运营受到了很大影响。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没有体育赛事直播,对于核心的体育迷而言,他们对于体育的关注依然热情不减。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并呈现短视频化和付费化。与此同时,人们对于体育内容形式的偏好也正在发生改变,特别是年轻一代相比于体育电视直播,短视频因为“短平快”的优势,满足人们日益碎片化阅读习惯而迅速爆发。 足球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足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足球是体力和智商的交融,是个人魅力和团队精神的完美融合,足球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历史的传承,令全世界人民为之兴奋。2022年无疑是体育大年万众瞩目的足球世界杯在卡塔尔隆重举办。在这一重量级体育IP的加持下,全世界掀起体育热潮,越来越多的品牌深耕“体育营销”,借此打开品牌发展市场。 2023年作为体育大年的延续,势必继续带来各种营销红利。如何才能抓住这难得的营销机遇?怎样才能做好体育营销?亚洲知名体育行业领军博鱼就用其自身的品牌声量为行业提供一篇体育营销的范本。以相匹配的就价值观念赞助多支联赛球队赢得认同,辅以渠道拉动品牌增长,最大化占据用户心智的同时完成品牌行业标杆的塑造。 近年来,深谙体育赞助价值的博鱼集团先后在世界杯周期附近赞助了荷兰国家队和意甲那不勒斯足球俱乐部,同时,应广大球迷需求战略签约曼联功勋球员范佩西为品牌代言人,匹配其品牌越己精神“创新、执着、大爱、传承、挑战、超越”六层含义。 正如其品牌商务部发言人所言,在已经赞助知名足球联赛球队、著名球星、实力不菲的男子足球国家队的基础上,近年来炙手可热的电子竞技IP品牌也已经开始接触,相信在未来,秉承着对体育运动的激情与热爱,对品牌受众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对品牌发展的战略与企图,博鱼品牌体育人DNA精髓必将携手球迷在各个比赛的赛场上追逐梦想,发现美好。 无…

    2023-05-19
    1.1K
  • 康老板·氧吧酒店亮相成都 中国酒店业绿色发展论坛开启健康新风尚

    5月16日,由成都旅游住宿业协会主办、中国饭店协会指导、康老板健康科技集团、康老板·氧吧酒店承办的“中国酒店业绿色发展论坛暨酒店业健康生活方式启动仪式”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本次活动聚焦探讨中国酒店业绿色发展趋势,为酒店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创新思考与可行路径,倡导并启动酒店业健康生活方式,助力酒店行业在复苏中向上而行。 中国酒店业绿色发展论坛暨酒店业健康生活方式启动仪式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 酒店业应该如何把握市场复苏机遇,做好自身的产品与服务升级? 中国饭店协会副秘书长、全国绿色饭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乐然表示,创建绿色酒店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更可以提升社会效益。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理念,更是酒店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饭店协会副秘书长、全国绿色饭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乐然大会致辞 作为中国酒店业绿色健康发展的倡导者与践行者之一,本次论坛的承办单位康老板健康科技集团,致力于推动酒店客房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倾力打造了“康老板·氧吧酒店”空气治理解决方案。“绿色概念就是一种健康生活的理念,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全球企业家及更多消费者提供品质、绿色、健康的产品与服务,是天九共享集团的全新使命。”康老板健康科技集团总裁兼康老板·氧吧酒店总裁张鹤说,“我们致力于通过科技解决方案,将酒店房间升级为‘氧吧房’,推进酒店产品升级与服务升级,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绿色产品与服务。” 据张鹤介绍,康老板·氧吧酒店只是绿色健康系列产品与服务的其中一个维度,即空气健康维度。未来,康老板将致力于从饮水养生、食品养生、睡眠养生、运动养生等多维度出发,全天候、全场景满足人们对绿色、健康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康老板健康科技集团总裁兼康老板·氧吧酒店总裁张鹤大会开幕致辞 据康老板·氧吧酒店西南业务中心总经理黄攀介绍,康老板·氧吧酒店项目,是由天九共享集团子公…

    2023-05-18 资讯
    2.1K
  • 记录辉煌,博鱼sports体育祝贺那不勒斯勇夺冠军

    北京时间5月5日凌晨,那不勒斯队在2022至2023赛季意甲联赛第33轮比赛中1比1与乌迪内斯队战平,在赛季还剩5轮比赛的情况下,领先第二名拉齐奥队16分,从而提前夺得冠军。这是那不勒斯历史上的第三个冠军,是那不勒斯33年来的首个联赛冠军,中间间隔了12058天。同时,意甲成为本赛季欧洲五大联赛中最早产生冠军的联赛。 在主帅斯帕莱蒂的率领下,那不勒斯队本赛季在意甲赛场展现出极强的统治力。他们强调进攻的踢法征服了众多球迷,英超曼城队主帅瓜迪奥拉就公开表示,那不勒斯队是“欧洲最强球队”。上轮比赛,那不勒斯队遗憾地在主场被萨勒尼塔纳队逼平,失去了提前6轮夺冠的机会。本轮面对乌迪内斯队,他们一度以0比1落后,但本赛季发挥出色的尼日利亚前锋奥斯梅恩在下半场打入一球,帮助球队拿到锁定冠军的1分。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那不勒斯队史第三个意甲冠军,前两个分别在1986至1987赛季、1989至1990赛季,率队夺冠的都是阿根廷“球王”马拉多纳。球王马拉多纳1984年7月由巴塞罗那加盟那不勒斯,750万美元的转会费创下当时的世界纪录。1987年5月,马拉多纳带领那不勒斯夺得队史第一个意甲冠军,球王只用了三个赛季就让那不勒斯实现由弱旅变成冠军的蜕变。1990年5月,马拉多纳带领那不勒斯夺得第二个意甲冠军。 2020年11月25日,马拉多纳去世。为纪念球王和那不勒斯队史第一球星马拉多纳,那不勒斯主场圣保罗体育场在2020年12月5日更名为迭戈·阿曼多·马拉多纳体育场。 那不勒斯近几年多次获得意甲亚军,斯帕莱蒂当年执教罗马时也多次获得亚军,在球王的庇佑下,那不勒斯和斯帕莱蒂终于美梦成真。斯帕莱蒂表示:“球王马拉多纳的影响力一直都在,帮助我们取得成功,这是属于那不勒斯的美妙时刻。”

    2023-05-15
    1.8K
  • 坐拥世界最大天然气田,举办史上最贵世界杯,卡塔尔能复制一个迪拜吗?

    2022年世界杯为什么会在中东沙漠一个小国卡塔尔举办?这届世界杯又是有史以来史上最贵的世界杯。咱来看看之前几次世界杯都花了多少钱:1998年法国世界杯23亿美元,2002年日韩70亿美元,最近一点的巴西是150亿,俄罗斯是116亿,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花了130亿美元。而这届卡塔尔世界杯,花了2200亿美元!之前七届世界杯加起来的开销才是卡塔尔的五分之一。所以毫无疑问,这肯定是史上最贵的体育赛事了,它花出去的钱可能比历史上所有世界杯加起来都要多。 那么问题来了: 第一,你说它怎么就花了这么多钱?钱都花哪去了? 第二,它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 首先,钱花哪儿了?卡塔尔为了宣传这次世界杯,专门请了贝克汉姆来作为形象大使。这一下子可就花掉了总开销的千分之一。开玩笑,这肯定就是毛毛雨了。 到底都花哪儿了?首先,卡塔尔建了8座非常漂亮的足球场。因为卡塔尔在沙漠里,温度高得吓人,所以这8座足球场里边有7座都配备了完整的空调系统和非常先进的散热技术。那可是几万人的露天体育场,要给你装空调,你说这得花多少钱?而且它不光是给观众席配空调,就连球场上的草皮都配备了冷却系统。每个球场边上都配备了完整的公园、酒店、购物中心等配套设施。但是你觉得这些球场就能花2200亿吗?那肯定no no no,这不是金子做的,其实这8个体育馆一共花了65亿美元,还不到总开销的3%。比如说其中最大的卢赛尔地标体育场,决赛就会在这搞,这已经算是个顶级的场馆了,但是花费大概也就是10亿美元。 这个卢塞尔地标体育场所在的城市卢塞尔,以及整个城市都是卡塔尔在过去15年内新建的。卢塞尔城分为19个区,包括商业区、游乐园、高尔夫球场、购物中心、酒店、学校等,都是在短短15年内拔地而起。整个城市还构建了一套先进的降温系统,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来降温。建设这座城市的成本大约是450亿美元,仅为总成本的五分之一。 此外,卡塔尔还花费了36…

    2023-05-01
    3.8K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forty ÷ =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