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理由判断大宗商品市场即将见底

第一,为什么我们在去年三季度后判断大宗商品即将见底?第二,大宗商品这轮见底的经济逻辑是什么?

第八,如何去理解2016年Q1的经济形势?

建议读一下我们的《经济面的积极变化已在发生》。我们重点提示几点:

1)扣除掉烟草行业影响后,工业增加值已变化不大。从高频数据来看,3月前半月的工业表现明显要好于1-2月。从已经回升的PPI及其和工业增加值经验关系看,2月可能是最后一落,3月工业数据应会转向回升。

2)大量新项目计划开工(41%)和施工(1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环比均呈现回升之势,且后续有支撑。

3)从经验规律看,在库存(或说PPI)触底之后,制造业投资将会从降转升。目前价格触底已经在明确发生,库存到了3.3%左右的低位,正常逻辑下3-4月制造业投资应有回升表现。

4)在销售高景气度带动下,库存增速显著下降,房地产拿地、新开工(13.7%)和投资已明显回升。3月房地产销售脉冲仍在继续加速。

在目前状态下(上中游价格回升、制造库存底部、房地产脉冲继续、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增长40%),我们不建议对经济过于悲观。虽然还有很多线索尚待验证,但目前状态下再过悲观就如同去年四季度看深度通缩,都是违背经验规律性的。

第九,未来到底是一个经济企稳回升的周期,还是仅仅是补库存?

这里面包含着对库存周期的一个误解。如果是从简单的经销商库存或渠道库存角度,补库存往往是2-3个月甚至更短,可以对应的一个指标差不多是PMI库存。而我们关注的,是产成品库存,它是一个更具有规律性,更能反映经济扩张和收缩中周期本质的周期性指标,其周期更长。很多人其实是在弄混这两个不同的指标。

PMI库存和产成品库存之间什么关系?前者是一个景气扩散指标,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环比”,它就像心电图一样是波动的,但其波动中的趋势性,和产成品库存是一致的。换句话说,PMI库存在平滑和周期化之后,就是产成品库存的趋势。

从产成品库存来看,库存周期一般与上游的大宗周期和中游的PPI周期基本一致,其规律也是大体可循的。在2000年以来的15年中,中国一共经历了五轮库存周期,其中3轮强周期,上升期都是27个月左右;2轮弱周期,上升期都是12个月左右。

由于全球经济和中国需求端并无强劲引擎,我们猜测即将到来的是一个弱库存周期。按照经验,我们可以初步把其长度定为12-13个月左右,未来再逐步验证。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会面临三个季度左右的补库存周期,其中主动补库存(类过热)和被动补库存(类滞胀)可能会分割这一周期。

当然,这一框架是开放式的,未来根据实际的补库存进度可以修正,但我们建立的这一坐标可以当作一个参考。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6-03-12 21:43
下一篇 2016-03-14 21:29

相关推荐

  • 全球“涨声”一片,不只是气价和电价,5年多未涨价的海天味业也提价了!

    2020年时,有人预计2021年会更难,其中关于“万物暴涨”的预言一语成谶。 犹记得今年3月21日,因苏伊士运河“堵船”导致物价上涨,全球12%的物品因此供应困难,480亿美元的损失灰飞烟灭。 转眼间2021年只剩2个月,各行业“涨声”仍然不绝于耳。但与欧美的涨价潮相比,中国已经很幸福了。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飙升的信号,预计从12月1日开始,电价涨幅将达700%,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给利润带来的冲击,雀巢计划今年下半年全面提价,公司称,预计今年投入成本将上涨约4%。据了解,在北美和拉美涨价的推动下,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平均提价幅度已达到1.3%,其中牛奶产品和冰淇淋的价格平均上涨了3.5%,瓶装水品牌的价格也上涨了1.6%。

    2021-10-26
    3.9K
  • 国家统计局督查点名四川等地 不同程度统计数据失实

    5月14日晚间,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告,2019年,国家统计局组成11个统计督查组,于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开展第一轮统计督查,分别到9个省、自治区和2家国务院部门。其中,督查组反馈意见提到数据失实的有四川、云南、江苏3省。 督察发现,四川省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贯彻落实统计改革发展决策部署仍有差距;统计法定职责履行存在薄弱环节;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体系落实还有短板;部分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统计数据失实问题。 5月9日,四川刚刚宣布,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66万亿元、增长7.5%。 督察组要求,坚决贯彻落实统计改革发展各项决策部署;增强法制观念,切实履行统计法定职责;层层压实责任,切实落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和问责制;确保整改彻底、措施精准、成效明显。有关整改情况应在3个月内向国家统计局反馈,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强调,要标本兼治健全长效机制,坚持把督察整改与落实中央有关部署结合起来,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结合起来,用好督察成果,深化统计改革,加强统计监督,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以高质量统计工作服务保障四川高质量发展。 2019年四川省各地市GDP排名,成都绝对的一城独大!省会成都一如既往,继续上演一城独大的传说,今年GDP更是破了1.7万亿大关,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霸气十足! 四川省的整体结构上,成都一城独大得令人发指,体量依旧是排名第二的绵阳的六倍多。 要切实做好立案查处和执法检查,推动统计违纪违法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问责追责到位,以整改的实际成效交出合格答卷。

    2020-05-16
    2.8K
  • 满帮大数据:长江经济带原来是这样的“带”

    在我国,有一条经济带被誉为“金腰带”,横跨东、中、西部,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其发展被认为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这就是覆盖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11省市的“长江经济带”,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长江经济带是一条怎样的“带”?经济带内经济是如何产生联系的?“一轴、两翼、三极”的发展格局如何?未来走向又是怎样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正式印发三周年之际,满帮经济数据来看,有其中10个省市GDP增速高于全国水平(6.3%),云南、贵州、江苏增速均在9%以上,位居全国前列。满帮大数据显示,长江经济带在公路运输上同样体现出“担当”,与经济带相关订单量占到了全国的53.21%,已超半数。 满帮大数据显示,在长江经济带出港货物中,水果等能源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目前主要能源仍来自于煤炭,需求量超60%。我国煤炭产地主要集中在西、北部,而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产业带,第一第二产业对于能源的需求十分庞大,故而产生了大量的运入需求。 总体上,长江经济带货运量未显示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2019年以来,除因节假习俗原因在春节期间出新能源、错位互补是发力方向 从上半年经济数据及1-8月货运数据看,长江经济带发展劲头十足,发展质量高。上半年,长江经济带内一二三产业增速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没有明显短板,且具有特色的第一第二产业,是以消费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8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亮点之一就是扩大农产品流通,加快发展农产品

    2019-09-19 资讯
    3.5K
  • 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金融仍以稳杠杆为主

    中国2019年经济形势预测 据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201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2019年和2020年地缘政治关系紧张,2019年许多国家的经济增势将会减弱。如,中国经济增长将从2018年的6.6%放缓至2019年的6.3%,政策支持抵消了贸易紧张局势造成的部分负面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对世界各国2019年经济(GDP)做预测时,特别提到中国经济未来的一些问题,如中国的整体外汇储备中的比率也不到2%,世界排名第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最后,IMF总结:即使中国经济增长逐渐放缓,但到2030年中国仍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稳去杠杆,到2018年下半年转向稳杠杆,是2018年最重要的央行行长易纲曾坦言,前期的一些政策制定考虑不周、缺乏协调、执行偏离,强央妈”温柔的一面。 真正迫使宏观政策在短时间内迅速作出调整的根本原因,其实是伴随严监管的深入推进,监管部门推出信贷紧缩政策等降杠杆措施,导致表外利率急速上升,切断了杠杆率本就不高的民营企业的资金链,打乱了市场正常的去杠杆节奏,引起信用紧缩的恶性循环。 2019年稳杠杆,实际上仍是去杠杆的拓展和延续。从大方向看,去是去掉坏杠杆,稳是稳住好杠杆。更加准确的表述则可能是:稳住金融杠杆,去掉国企杠杆。 也就是说,2019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如何表现?民企能否从根本上解决

    2019-02-05
    2.6K
  •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2018年怎么走?耐得住寂寞,方能守住芳华

    新的一年,回归现货,切忌滥用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了解客户需求,定制化服务,做好内容创新者方为主攻点。

    2018-01-11
    4.3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