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

  • 曾为茅台“劲敌”,而今云泥之别,董酒还能恢复旧日辉煌吗?

    “贵州两大宝贝,茅台和董酒”,这是白酒泰斗沈怡方先生对于董酒的评价。尽管都是老八大名酒,都位于贵州遵义,但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说,只知茅台,不知董酒。 作为昔日的酒界大哥,董酒的衰败简直让人出乎意料。现在虽然董酒依旧在,但市场估值60亿,连茅台零头都没有,也就是售价还能和茅台拼势均力敌。如今茅台已是世界的茅台,董酒却还在为东山再起努力,七匹狼加持的董酒还能重现旧日的辉煌吗? 贵州第一个产能过万的名酒,曾为茅台劲敌 董酒源于贵州遵义董公寺,1927年,程氏酒坊程明坤汲取祖传酿酒秘方与当地酿酒工艺之所长,并结合当地环境、水土、气候等多重因素,形成了“百草入曲、两小两大、双醅串蒸”的特殊工艺,酿造出“程氏窖酒”“董公寺窖酒”。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西迁遵义,教授们对此酒赞不绝口,了解之后,取董公寺的“董”为其重新命名,承扬“百草之酒”,定名为董酒。 建国后,在政府的牵头下,董酒复建复产,并在全国第二届评酒会被专家评以“香艳露骚,味浓丰润”,一举荣获中国名酒称号。后又在第三、四、五届评酒会上多次蝉联这一荣誉,获得了极高评价。 不仅连续四届卫冕中国名酒,由于董酒在制曲过程中加入130多种中草药,尤其是制曲中的“产香单”和“百草单”这两张古方,堪称中国酒史长河里本草入曲的“活化石”,因此1983年、1994年、2006年,董酒工艺和配方三次被列为国家机密。 1992年,董酒产销量达到11610吨,彼时茅台的产能才刚刚突破2000吨。作为顺利成为贵州省第一个突破万吨级的名酒,董酒一度成为茅台的劲敌,这也是董酒的巅峰时刻。 巅峰过后,便是逆境丛生。上世纪90年代初,白酒放开国家管制,逐步走向市场,很多名酒不约而同的开始疯狂扩充产能和扩张市场。但董酒却莫名其妙的选择了另一条路,疯狂兼并当地的玻璃厂、彩印厂、机电厂……盲目的多元化自然是冒险的生意,坏消息接踵而至。 1993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动植物…

    2023-05-05
    19.1K
  • 主动踩刹车+疫情影响 贵州茅台一季度业绩增幅同比下滑

    4月16日,贵州茅台(600519.SH)披露了2023年第一季的经营数据,非常靓丽,实现营收391.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8%;净利205.2亿元左右,同比增19%,超预期实现2023年度开门红。 这是贵州茅台自2022年起再度发布一季度主要业绩预告,利润增幅再次超过营收增幅。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茅台酒首次年度营收破千亿之后的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超出年度目标预期,显示出茅台超强的品牌实力,更展现出中流砥柱的行业担当,以盈利的高确定性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不过与2022年一季度经营数据相比,今年一季度在业绩增幅方面出现下滑,2022年一季度,贵州茅台营收322.9亿,同比增长18.43%;净利润172亿,同比增长23.58%,财今龙门阵就此咨询了两位酒业专家。 酒类分析师、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在接受财今龙门阵的咨询时指出,“茅台一季度业绩增速比去年同期略有下滑,既有疫情放开之后社会面的防疫、流感对于酒类消费的影响,也有茅台本身战略转变的主动选择,在渠道库存过高、预期减弱的环境下,茅台从单纯追求业绩的高增长到追求结构性的稳增长,从而降低经营风险是主要原因。” 酒业专家肖竹青对此表示认同,他向财今龙门阵表示,“茅台集团考虑到中国白酒行业社会库存过大,尽管茅台酒供不应求,作为白酒国企龙头企业依然考虑社会责任,为缓解社会分销伙伴资金周转压力,控制了发货节奏,肖竹青还认为一季度各个区域受疫情影响,消费恢复程度有差别,茅台在局部区域控制了发货节奏,此举是为了维持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此外财今龙门阵注意到,早在3月底的一次市场调研中,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就曾表示,一季度的增长与市场一线营销工作展现的良好精神状态紧密相关,希望一线营销继续以拼搏姿态,团结奋斗,为构建“大集团一盘棋”市场营销新格局贡献智慧和力量。 实际上今年以来,贵州茅台几乎每个月有两场以上的活动,持续维…

    2023-05-04
    17.7K
  • 舍得酒业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双增长超机构预期,核心数据亮眼含金量高

    4月27日盘后,舍得酒业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长,其中营业收入20.21亿元,同比增长7.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9亿元,同比增长7.34%。 在今年春节销售旺季大幅缩短及同期高基数的影响下,舍得酒业实现营收、净利润稳定双增长,交出了一份稳健答卷。同时报告显示,舍得酒业一季度合同负债大幅上升,为未来业绩释放提供了强劲保障。 此外,舍得酒业一季度积极规划,加大了品牌广告投入,运作如登陆央视春晚等重大品宣事件,取得了亮眼效果。在终端商务和宴席场景逐步恢复的背景下,舍得酒业全年发展有望实现新突破。 稳健:无惧春节旺季大幅缩短,营收净利双增含金量高 由于2023年春节较早,春节销售旺季同比2022年缩短近半月。白酒市场在2月即进入了传统淡季,对白酒企业动销产生不小影响。在此背景下,舍得酒业保持了市场的稳步扩张,单季营收首次突破20亿。同时,在去年一季度高基数的基础上,舍得酒业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有长期关注白酒企业的分析师指出,在客观环境及因素干扰下,舍得酒业一季度取得的成绩含金量非常高,也远超此前多家券商机构给出的预期。这也体现了舍得在产品、渠道等多个维度持续深耕获得成效,让公司经营兼具韧性和弹性。 舍得酒业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观点。 从产品分类看,中高档酒销售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6.05%,占酒类产品销售收入87.62%。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推动舍得酒业品牌高端化发展。 从渠道分类看,批发代理销售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6.42%;电商销售渠道实现销售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13%。销售渠道建设的多元化和精细化,为舍得酒业带来了稳定的增长助力。 从地区分类看,省外销售收入14.23亿元,同比增长12.43%,占总销售收入74.66%。省外市场不断巩固拓展,让舍得酒业获得强劲的全国化发展势能。…

    2023-04-28
    21.4K
  • 酱香降维,浓香涨价,白酒变天了

    茅台推出台源酒,把高端酱香酒的“饭碗”砸得噼里啪啦响,酱香酒集体受到降维打击。 而2023年的浓香,真的是奇了个怪,处处煽风点火猛涨价。 这不,3月25日,“涨价王”泸州老窖又宣布38度国窖1573涨价30元/瓶。 而除了国窖1573,川酒的另一朵“金花”舍得也开启了涨价模式。 酱香自毁身价,浓香重拾信心,白酒又要变天了? 1 酱香:茅台完全不给“活路” 3月30日,茅台发布2022年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茅台实现营收1275.5亿元,同比增长16.5%,净利润627.2亿元,同比增长19.6%,每天净赚1.72亿。 而2021年,茅台营收为1095亿元,同比增长11.7%,净利润525亿元,同比增长12.3%。 众所周知,2021年是白酒,尤其是酱香酒的巅峰,同时也是由盛转衰的起点。 这一年,酱香酒品牌突飞猛进,实现了白酒史上最疯狂的增长,其中,二线白酒品牌郎酒、习酒分别突破150亿元,国台突破百亿,金沙突破60亿。 这一年,在8月份的“约谈风波”后,酱酒快速跌落神坛,2022年,更是成为了史上最惨的酱酒年份之一,除茅台、郎酒、习酒外,大部分酱酒品牌,已不是简单的“腰斩”,而是断崖式的“脚斩”了。 而郎酒、习酒延续的高增长,究竟是否是靠压货来实现的,也尚未有明确定论,但能压货也算是一种本事吧。 况且,相对于2021年近50%的增长率,2022年已降为了30%左右的增长率。 也就是说,在2022这个“苦命年”,茅台成为了唯一的一个高于2021年增长率的酱酒企业。 2022茅台近200亿的增量,究竟靠掠夺谁的“蛋糕”实现的? 不错,靠的正是茅台1935吞噬的千元价格带市场容量,其中以千元酱香酒的损失为最大,其他香型也受到一定冲击。 而根据最新的茅台《十四五规划》,2025年,茅台的体量要达到2000亿元规模,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茅台每年的平均增长率必须要达到…

    2023-04-05
    9.2K
  • 金沙酒业压货严重、价格倒挂,华润啤酒入主有用吗?

    近日,白酒业最大并购——华润啤酒斥资123亿元收购金沙酒业55.19%股权交易终于宣告完成。 华润啤酒发布公告称,有关收购目标公司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55.19%股权的主要交易,增资完成及购股完成的全部先决条件已经达成,公司已于2023年1月10日完成股权转让的交割。自此,这场从2022年10月底酒开始的收购案宣告完成。 根据此前华润啤酒发布的收购协议可知,金沙酒业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其中4名由华润酒业控股提名,2名由宜昌财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提名。华润啤酒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侯孝海已出任金沙酒业董事长,原金沙酒业董事长张道红改任副董事长。目前,金沙酒业的7名董事中,侯孝海、屠华、曾申平、许艳梅都来自华润系。 公告显示,交割后华润啤酒全资附属公司华润酒业控股有限公司持有金沙酒业55.19%股权。也就是说,华润啤酒斥资123亿元使金沙酒业成为其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 对此,华润啤酒CEO侯孝海公开表示,收购贵州金沙酒业是华润啤酒积极布局白酒行业的重要举措,也是华润集团聚焦酒类业务,推动央地合作,做大核心主业的落地成果,这亦反映华润集团在非啤酒酒类饮品发展上已经逐步走上轨道。 从汾酒到金沙,华润“豪饮”白酒 大公快消了解到,金沙酒业并不是华润系布局的第一颗白酒“棋子”。 早在2018年,山西汾酒引进华润创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华润系以51.6亿元拿下山西汾酒11.45%的股权,成为山西汾酒第二大股东。 2021年8月26日,华润啤酒首次在公告中提出“建议投资与中国的白酒业务”,也是在该公告中,华润啤酒提及与景芝酒业的交易事项。交易完成后,华润系持有景芝酒业60%的股权,景芝酒业持有40%的股权。 收购景芝后,华润又目光放到了金种子酒身上。于2022年2月收购其49%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2022年6月,金种子酒完成工商变更,金种子酒7位董监高中的5位…

    2023-01-18
    19.8K
  • 习酒“脱茅”,把茅台系列酒给乐坏了

    习酒破200亿,郎酒破200亿,茅台系列酒、古井贡酒力争2023年破200亿。 这200亿也不是闹着玩的,习郎破200亿,可能是意外中的不意外,古井贡酒争200亿,是快“到岸”的古井贡董事长梁金辉为了赌一口气,不想落个汾酒李秋喜“差0.29亿未达200亿”的尴尬,你茅台系列酒来凑什么热闹?有什么底气? 习酒会被茅台系列酒超越? “干儿子”习酒走了,茅台没得选了 年少只知“习郎之争”,年长方知“习茅争雄”。 上世纪90年代,五粮液独大的时代,酿浓香的习酒和酿酱香的茅台是互不服谁的欢喜“冤家”。 而习酒最大的理想和抱负,便是把茅台“吃”了,从而在赤水河形成以习酒为龙头,茅台为龙尾的贵州白酒帝国。 可惜,事与愿违,“跑快了,容易扯到蛋”的真理,习酒也没有逃脱。 1998年,资金链“爆雷”的习酒,只剩下了嫁给茅台这一条路。 当然说得好听点,是下嫁给茅台,成为茅台的正宫娘娘,而说得难听点,其实就是去给人家茅台当“儿子”,而且这个“儿子”是“干”的,不是“亲”的。 众所周知,当“亲儿子”还行,毕竟再打再骂也是自己的“亲老爹”,而被迫当“干儿子”可就不一样了,一方面“老爹”天天防着你,怕你也酿个酱香,把自己的“命根子”断了,另一方面,你还得天天面对一个你根本不服气的“老爹”,想打它又不敢,想骂它也只能忍气吞声。 而习酒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就是它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硬是把这两方面的“狗血”伤㾗,都处理得天衣无缝。 你茅台不让酿酱香,好,那我就偷偷酿,来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你茅台叫我喊爹,那行,这个爹,我喊得比茅台系列酒这些“亲儿子”还亲、还舒坦。 卧薪尝胆展威严,习酒旧貌换新颜。2010年,忍了十多年的“百亿习酒”终于初露峥嵘,这是习酒“降茅十八掌”的成功,也是年纪轻轻的仁怀人张德芹,对习酒做岀的最大贡献。因为,这些招式的“操盘人”,正是敢打敢闯的张德芹。 所以,张德芹被行业内誉为“习酒…

    2023-01-12
    32.7K
  • 揭秘网红“远明酱酒”:3.5亿砸营销,“荣誉”含金量存疑,贴牌还涉嫌“以次充好”?

    当你打开朋友圈,时常会跳出一则白酒广告。 点击进入会发现,这家闻所未闻的酒企,竟然请来了牛群、任重、张国强等众多明星代言——它就是被茅台镇人“嗤之以鼻”的远明酒业! 在抖音平台上,远明酒业目前位居销量榜前六席位,汾酒、剑南春、水井坊、西凤酒等知名酒企均位列其后。 人们不禁产生疑问:难道剑南春“干不过”远明酒业?究竟是怎样的操作,才能让它在短时间内席卷网络? 近日,新浪财经走访了茅台镇以及远明酒企总部一探究竟。 据远明内部人员透露,远明酒业2022年花费了3.5亿元用于营销,其售价近三百的酒水其实成本十分低廉。此外,如有需求,可以在其成品酒中灌入更低端的酒来进行贴牌操作。此举被律师认为面临着法律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任远明及远明酒业分别获得十大民间酿酒工艺大师和十大民间酒文化遗产名酒、贵州省诚信示范企业等称号。 相关背书在远明酒业的宣传页中随处可见。但专家直言,这些所谓的“荣誉”含金量并不高,纳税的正规企业经常会得到当地政府的扶持。而种种酒业协会几乎都是民间组织,只要交会费就能得到相关的称号。 刷爆朋友圈的远明酒业,究竟还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茅台镇人:远明砸了当地的招牌! 近日,“远明酒业”刷遍了朋友圈,正值年底,这家此前并不知名的酒企摇身一变成了网红。 全年最低的惊爆价、买一箱发三箱、味道堪比某台……打开抖音平台,可以看到有八家带有远明酒业官方头衔的抖音号在请不同的主播进行直播。 在直播间中,一款官方标价为888元的“封坛30号远明酒业”,在买赠的种种优惠活动下,价格为290余元,与大众理解的千元级高端酱酒价格相差甚远。 “我们瞄准的是未来企业的上市,现在需要往百年老店的方向发展,形成品牌效应。今年,远明酒业花费3.5亿元来请明星进行宣传,平均每个月有三四个明星来到远明,近期梁宏达、牛群、任重、张国强等都来过远明酒业。抖音、360、快手、腾讯、百度也都有远明的流…

    2023-01-09 消费
    19.8K
  • KOL、KOC、自来水,社交货币与酒

    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中国酒具有阶梯性、区域性与社交性,其中作为熟人社会生活重要的载体与道具,社交性可以说是中国酒最重要的产品溢价来源,更是中国酒能够不断穿越消费周期保持品类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怎么理解中国酒的社交价值,以及怎么运用这种社交性来增强产品的营销与销售,是酒企发展重要的研究课题! 社交货币的定义 人们天生喜欢分享 说到社交性就不得不提到社交货币,社交货币是营销中用来衡量用户分享品牌相关内容倾向性问题的概念,它背后的逻辑是认为消费者天然拥有乐于与他人分享的特质,并且消费者会通过某种物品与行为来塑造自己的形象,简单理解社交货币就是人们为了向他人证明自己眼光与价值而作为证明的物件! 最近很火的骑行,动辄几万的自行车,除了可以骑行健身,还可以围绕着买卖车辆、晒装备、介绍路线开展社交,而分享美景、感悟,骑行成了年轻人健身、社交,彰显个性、展现生活方式的“道具”之一,自行车就成为了社交货币。 中国酒本身就是日常生活消费品,饮酒又是典型的接触式聚集消费,因此在实际生活中,酒类产品天然就是“社交货币”载体,这既是中国酒自身品类属性决定的内涵,更是中国熟人民俗社交文化赋予的特征。 社交货币的作用 人们天性需要分享 社交货币理论的前提条件是假设人们需要分享,理论根据是人类天然属于群居动物,具有向外部寻找合作的社会属性,因而有着非常强烈的表达欲望,所以社交货币的本质是消费者需要借助品牌来表达自我,通过分享实现自我理想,消费者希望分享的东西让自己看起来很牛才行,品牌和产品需要能够帮助消费者建立更自信、更完美、更个性化的社交形象。 中国酒恰恰能实现这样的价值,从功能上看,饮酒的催情效果能够提高人们分享的欲望(酒精作为镇静剂延缓了人的反应与距离感);从感情上看,饮酒的品牌与产品是个人审美与价值观的体现(专业身份与知识储备是个人魅力视野的重要内容);从形式上看,与饮酒相关的民俗规则…

    2022-12-15
    5.5K
  • 江小白:再烧十个亿,也难变成大众品牌!

    白酒作为中国流传千年的一块物质文化牌匾,其地位自然是洋酒所无法超越的。而国内的酒桌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尤其是在中北部地区,每逢聚餐都离不开小酌两杯。而且其作为御寒好物,在寒冷的地区更是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 放眼现如今的白酒行业,似乎大头都被传统酒企所占据:茅台、五粮液、汾酒等等,新品牌想要与这些酒类巨擘同台竞技,几乎是痴人说梦。但新兴品牌江小白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年轻消费群体下手,试图开拓白酒新市场。理想是丰满的,奈何现实却狠狠给了其一巴掌。 白酒市场大局已定,转型浪潮初现 据公开数据整理可得,截至2022年10月,国内现存白酒相关企业超19万家。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增白酒相关企业4776家,同比减少45.26%。并且白酒企业的布局,历经多年的市场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集中的态势:从区域分布来看,四川以3.37万家白酒相关企业排名第一;贵州、云南分别有2.82万家、1.88万家,位居前三。 统计数据也表明,2022年1月-10月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实现产量487.9万千升,同比下降2.5%;10月产量54万千升,同比下降3.7%。而白酒行业近几年的市场有所萎靡,也是不争的事实。 业内人士介绍,2016年以来白酒行业总体呈现挤压式增长的特征,这一事实从产销量自2016年达到峰值后开始回落,销售增速也在同步放缓。而受制于疫情这一特殊时代背景,被贴上聚餐、应酬标签的白酒,就更为受挫,而且白酒行业的竞争格局,随着头部酒企的确定,变得更加激烈。 《2021白酒行业数字营销洞察白皮书》等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白酒的主要消费年龄集中在45岁,而年轻群体对白酒的接受程度普遍较低,80后、90后只占白酒消费市场的26%,消费群体出现较为严重的断层现象。 对于不常喝酒、不了解酒文化的年轻消费者而言,白酒不适口、口味单一是硬伤,各式葡萄酒、鸡尾酒、啤酒不仅在颜色、口味上更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且不提…

    2022-12-09
    6.2K
  • “万言书”泣血乞求暂缓召开,糖酒会究竟发生了什么?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惹人“骂”! 2022年,用“真实”印证了“2020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的预言,酒行业也一样,疫情反复、消费场景消失,大大超过了2020年新冠刚刚袭来时的损失。 在这场“浩劫”中,业绩“腰斩”的酒厂比比皆是,随时面临甩货“崩溃”、倒闭的酒商哀嚎遍野。 而随着离糖酒会召开的日期越来越近,酒商“搞串联”联合抵制“盛会”的传言,也让早已一拖再拖的糖酒会,游离在“延缓”与“不延缓”中,而10月20日在网上流传的“万言书”,更是让人清晰见证了酒商们的血与泪。 曾经万人期盼的糖酒会,究竟发生了什么? 1、控诉无门,我们真不想参加…… 糖酒会,号称“天下第一盛会”,是酒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曾几何时,酒企期盼之,让新品绽放、品牌跃升,酒商期盼之,选一款得意的产品发大财,关联商期盼之,做广告、卖展位忙得不亦乐乎,ZF期盼之,活跃经济造福当地百姓。 可是,2022年的春糖会,与每一家期盼方,都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3月2日,组委会宣布:将定于2022年3月24日—26日举办的第106届全国糖酒会延期至4月举办。 4月29日,组委会宣布: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第106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将继续延期举办,具体举办时间另行通知。 9月23日,组委会宣布:将第106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春糖)与第107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秋季)合并,于2022年11月10日—12日在成都中国西部博览城和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一个展会,从春天延到冬天,从温暖如春延到寒冬刺骨,而广大参展商的心,也如这天气的变化,从喜气洋洋迎盛会,变成了忧心仲仲骂盛会。 而“喜”自不必说,“骂”又是何因呢? 不是从媒体到各路专家,都在放言:冬糖会,真是一场及时雨啊,盛会之后,将一扫食品和酒类行业疫情下的“阴霾”,从此将继续是一片艳阳天。 既然,“盛会”后将又是艳阳天,那…

    2022-11-28 消费
    4.8K
  • 仁怀产区又一重大动作即将落地

    “产区标识+名酒”,仁怀酱酒的新格局 近日,微酒获悉,仁怀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强“打造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的战略部署将于近日举办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主题日推介会及系列活动。值得关注的是9月27日,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名酒馆全国行暨首站仁怀发布会也将同步召开。仁怀将打造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名酒馆(以下简称:仁怀酱香名酒馆),并同步开启线下门店项目的运营、招商、经营等工作。微酒认为仁怀政府可能会选择一家熟悉酒类行业,有线下连锁管理经验,具有全国视野的品牌公司,协助做好整个平台的运营、拓展管理。 据悉,该项目将在9月27日举办的“仁怀酱香名酒全国行暨首站仁怀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公布。 这是继今年5月10日,仁怀发布“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贵州·仁怀)”图识,为“核心产区”制定有效“身份证”和酱香白酒行业入门“通行证”之后又一重大动作。 该项目有何特点?项目未来的前景又有多大? 01 “产区标识+名酒” 仁怀酱酒的新格局 细心的人可以发现,最新一年以来,仁怀产区的品牌化进程在明显加快。 受益于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长期以来,仁怀产区在酱酒酿造上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产能基础,但品牌化建设速度、动力稍显不足。如何解决多而不强,提升产区品牌整体竞争力,也成为历届政府的重点课题和前进方向。 2021年随着酱酒热步入理性回调阶段,仁怀市也借此对当地白酒产业进行大规模的兼并重组。 8月,仁怀市召开领导干部包保白酒产业综合治理暨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动员大会,明确要求,仁怀将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分类处置、整体推进,治理有效、群众满意”总体思路,对白酒产业来一场综合整治,以期实现 “数量从多转少、规模从小变大、布局从散到聚、管理从弱到强”的根本“蝶变”。 一个月后,仁怀市政府印发《仁怀市白酒产业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取缔生态环保、食品…

    2022-09-23
    1.5K
  • 剑南春践行公益,展现企业担当

    2021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中国知名企业剑南春集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持续推出扎实举措,积极投身公益,热忱回报社会。 8月18日,2022年绵竹市红十字博爱基金剑南春助(奖)学金发放仪式在绵竹市红十字会举行。自2011年起,剑南春通过该会设立剑南春助(奖)学基金,这场持续十年的助学长跑至今已投入近400万元,帮助726名学子圆梦大学。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不仅提供资金支持,剑南春还格外关注学生的未来成长。围绕教育普惠发展,剑南春助力高考项目累计投入超5000万元,创新形成了“发展型助学”模式。自2016年起,剑南春便开始联合教育机构举办高考公益系列活动,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免费考前辅导、志愿填报、职业规划等等一系列社会公益服务,通过“线下+线上”方式,开展帮助学生拓展视野的务实性公益项目。 作为全国知名白酒企业,不仅关注教育,剑南春也全方位履行社会责任。10余年来,先后向雅安市芦山县地震灾区捐款1000万元支持灾后重建;2020年,向武汉捐款2000万元用于抗击疫情;2021年,为支持河南抗洪救灾,通过德阳市慈善会捐资2000万元;2022年,捐款1000万元驰援甘孜泸定县地震受灾地区。紧随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剑南春作为绵竹龙头企业,近年为绵竹、甘洛、中江捐款300余万元用于脱贫攻坚;还通过德阳市教育基金会、绵竹慈善会向中江石笋学校、绵竹家庭困难学生捐款200余万元,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一个拥有长久生命力的企业,必然是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与国家同步。从驰援疫情防控、抗震救灾到助力乡村振兴、教育帮扶,剑南春始终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守初心弘扬大爱,展现大型企业的使命与担当。

    2022-09-20
    3.1K
  • 诺贝尔奖得主出任首席科学家,天价白酒听花在下一盘什么棋?

    7月14日下午,青海春天发布公告称,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穆拉德、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谢尔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将出任听花酒首席科学家。 听花酒的销售是青海春天的主要业务之一,听花酒自上市来,凭借“双激活”新酿酒理论,以及5.86万一瓶的破纪录天价,而在网络迅速走红,并成功带动青海春天营收业绩上扬。据青海春天一季报显示,公司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522.2万元,同比增长270.40%,其中以高端商务白酒听花酒为代表的酒水业务实现收入5296.95万元,同比增加1101.59%,已完全成为带动青海春天回归高增长的核心动力。 听花酱香风格白酒精品装 此次青海春天开白酒行业先例携手诺贝尔奖得主再度发力白酒工艺创新,很多业内人士称,青海春天此举或可成为激活中国白酒创新发展的一条鲶鱼。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一直以来,白酒行业的聚焦点都在窖池和传统工艺的区别,而鲜有革命性的创新。这也直接导致白酒的同质化竞争过于激烈,白酒饮用人群不断被国外品牌蚕食。而创新则需要强大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跳出白酒固有窠臼,与科研方向紧密的诺贝尔奖得主合作,不失为白酒健康化发展的可行路径。 事实上,这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科研发向,一个是致力于一氧化氮相关的细胞信号研究,一个是计算酶学奠基人,也均与听花酒以提升健康水平为主创新方向高度吻合。 据了解,穆拉德教授因发现一氧化氮(NO)能促使心血管扩张而在199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研究发现,一氧化氮不仅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肺部疾病、伤口愈合、甚至肿瘤等诸多领域都有重要作用,还会在抗衰老方面起到积极效果。这一科研成果直接促进了药物万艾可和其他包括心血管、神经系统、癌症以及关节治疗药物等新药的研发。而根据公告,穆拉德教授将指导公司研发团队基于“双激活”酿酒理论,围绕“双激活”产生的⼀氧化氮提升等现象及其对人类健康的作用与价值,展…

    2022-07-18
    1.9K
  • 酒便利实控人变更:河南侨华成为控股股东

    知名专业酒水直营连锁品牌——河南酒便利商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酒便利”,证券代码:838883.NQ)今晚(28日)发布公告称,通过表决权委托方式,公司控制权变更为河南侨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侨华”)。 去年11月初,河南侨华受让佳沃集团持有的酒便利29.7975%股份,成为酒便利的第二大股东。 最近,河南侨华与酒便利原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后者将其持有的公司10.4526%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河南侨华行使。完成后,河南侨华持有酒便利29.7975%的股权,同时拥有酒便利10.4526%股份的表决权,合计控制酒便利40.2501%股份的表决权,成为酒便利的控股股东。 资料显示,河南侨华为华侨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孙公司。华侨商业集团成立于2021年2月,注册资本3.1167亿元,是一家从事商贸流通、楼宇园区运营、建材产销等业务的复合型企业。 据公告,河南侨华拟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在保持酒便利经营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运营情况逐步整合优质高端白酒等资源,拓宽公司业务领域,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提高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提升公司股份价值和取得股东回报。 成立于2010年4月的酒便利,采用“互联网平台+呼叫中心+实体门店+20分钟配送”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模式,成为国内率先实现“20分钟喝上放心酒”的酒水“互联网+”新零售平台。截止目前,公司已在河南省、北京市、西安市、十堰市等地开设直营门店及前置仓达数百家,注册会员超过400万人,积淀了雄厚的商业零售基础。 市场人士认为,酒类零售是一个容量巨大、快速发展但集中度较低的行业。我国酒类零售总额约为1.5万亿元,但所有酒类电商公司的市场份额总和不足整个行业的10%。在当前消费升级机遇期,以酒便利为代表的酒类新零售平台,融合线上、线下、物流的新零售模式,已成为激活零售市场的关键步骤。 据研…

    2022-03-28
    1.4K
  • 水井坊业绩变脸,董监高多人辞职,巨额营销押注高端胜算几何?

    刚刚披露完半年报,水井坊(600779.SH)就迎来高层大换血。 31日晚间,公司连发多份人事变动公告,董事Sanjeev Churiwala、监事会主席陈岱立、董秘田冀东皆因个人原因辞职。 此外,监事张永强因工作需要,亦提交了辞职报告,但因新的监事候选人提名尚未正式生效,其仍将继续履行监事职务。 高层大面积变动,水井坊迅速填人,拟提名Sathish Krishnan为董事、Tanya Chaturvedi为监事,选举江虹为职工监事。3人均为实控人帝亚吉欧任职背景。 目前,水井坊董秘职责暂由董事、财务总监蒋磊峰代为履行,公司称将尽快聘任新的董秘。而原董秘田冀东辞任后将继续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田冀东是水井坊的老人,历任成都全兴销售公司业务一部副经理、业务五部经理,水井坊董秘助理、证代,2015年6月30日起担任董秘。 天府财经网注意到,目前水井坊抛开独立董事之外的8名董监高人员中,除了副总经理许勇、职工监事武戈,其余6人均为帝亚吉欧背景。 董监高多人辞职,不知与水井坊近来的连续暴雷有无关联。 01 二季度转亏 7月23日盘后,水井坊发布代总经理朱镇豪“转正”后的第一份财报,也是白酒行业首份中报,但交头卷的未必是高分。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8.37亿元,同比增长128.44%;净利润为3.77亿元,同比增长266.01%。 中期成绩看似靓眼,却难掩二季度变脸的尴尬。分单季来看,公司二季度营收仅5.97亿元,录得近4个季度新低;净利润亏损4213万元,环比下滑110%。 中报出炉后,水井坊股价连续两日一字跌停。 这一场景似曾相识。2020年中报披露次日,水井坊股价也是以跌停价开盘。 同样似曾相识的是,去年水井坊中报披露不到2个月,上任仅14个月的总经理危永标挂印而去,这被外界解读为因业绩重挫“引咎”辞职。 2020上半年,水井坊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52.41%、69.64%…

    2021-09-02
    3.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