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手抓经营一手抓慈善!恒大这天在财富与慈善榜中双“丰收”

    7月20日,2021年度《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恒大集团以5072.48亿元的年营收位列第18位,较去年上升2位。 同日,《福布斯》发布2021中国慈善榜,恒大董事局主席阳光城 恒大与钟南山院士、哈佛大学召开新冠病毒科研攻关视频会议

    2021-07-22 资讯
    2.6K
  • 青青稞酒中报预喜业绩拐点显现 行业修复带来估值提升预期

    近日,白酒行业趋势向好,公司整体业务得到逐步恢复;公司持续聚焦白酒板块,核心区域业务得到修复。另一方面,公司对广告营销、核心产品价格体系和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百元以上产品占比以及平均斤单价稳步提升。 具体来看,一是产品结构调整效果初显。2020年以来,青青稞酒对产品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国之德系列、第三代出口型系列、红星级系列为公司主推产品,并将所有产品根据产品特性、价格设置、对标竞品等情况进行梳理分级,以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基础,全面引入产品经理管理模式,并以360家,按店铺功能分为天佑德体验中心、旗舰店、专卖店及加盟连锁店四类。这些体验中心、旗舰店具备产品销售和消费者品鉴、体验的多重功能,在满足当下深度体验营销需求的同时,有利于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市场反应能力。 此外,团购成为青青稞酒战略的重要一环。公司全面推动团购营销模式导入工作,通过政务引领进行造势影响、商务品鉴进行销量转换、商会协会年会赞助进行消费培育、名酒进名企促进团购资源挖掘,致力于重新构建以团购为塔尖的新型渠道模式,完善和打通“团购、酒店和零售”三盘互动模式。 广宣方面,青青稞酒在传播上倾向于新媒体,注重提升品牌高度及媒体利用效率。公司今年的广告投放主要集中在央视大国品牌IP,据互动平台消息,《大国品牌》将于7月15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青青稞酒作为第一家入驻《大国品牌》的白酒企业,可借助央视平台的公信力和高度,推高天佑德品牌定位。 而环湖赛等传统IP项目,青青稞酒已连续冠名20年。同时,公司也加大了线上媒体内容传播。多措并举,促进品牌的广度和高度建设,增强消费者对青青稞酒的认知与认可。 中信建投指出,近期白酒行情已经扩散到三四线品种,呈现全面普涨趋势,考虑到2020 Q2白酒消费仍受冲击,基数相对较低,2021 Q2同比改善明显,中报业绩可能超预期,业绩高增长支撑股价上涨。

    2021-07-21
    4.4K
  • 错失关键6年地产仍是主业 苏宁环球坐吃老本“转型”为40亿小房企

    房产主业今犹在,不见当年二十强。

    2021-07-21 房产
    3.8K
  • 收购尚礼汇美60%股权 江苏吴中启动玻尿酸新产品临床试验

    拿下韩国玻尿酸产品艾莉薇的中国独家代理。

    2021-07-21
    3.2K
  • 长虹美菱首创“文物级”保鲜 开启“微冻长鲜”冰箱新赛道

    2021年的中国冰箱业,一边是海外市场的墙外开花分外香,一边是国内市场鲜有动作、市场沉寂。蛰伏与承压之下,中国冰箱业亟需一场彻底的行业觉醒。 7月20日晚,在白电龙头长虹美菱董事长吴定刚表示,M鲜生二代冰箱是继美菱鲜、美菱薄、美菱净之后,打出的第四张王牌名片,也是美菱进军中国高端冰箱市场的又一标志性产品。 那么,在白电群雄环伺之下,如何让这一产品占领市场、走进用户呢? 据介绍,在

    2021-07-21
    4.0K
  • 苏宁环球转型之困:文体健康失利金融“失踪” 仍靠地产本行撑门面

    医美行业子公司。 然而与子公司数量“倍增”相反的是,苏宁环球眼镜财经》注意到,苏宁环球子公司多为自己投资设立,较少并购而来。然而想要从一个行业跨界多个行业,并购无疑是最为快捷有效的路径。苏宁环球为何不选择大量并购来实现多领域发展? 原来,苏宁环球并非未尝试,而是多个尝试均无疾而终。 事实上,纵观苏宁环球确立三大转型方向后六年来的并购,不仅因为所涉行业众多显得“眼花缭乱”,而且也因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令人印象深刻。 2015年6月16日,苏宁环球传媒公司公开认购及受让韩国动漫游戏公司REDROVER部分股权454亿韩元(约合2.42亿元人民币),占总股本20.17%,为REDROVER第一大股东; 2015年11月,苏宁环球公告以收购和增资形式获得是亚洲新生代娱乐公司FNC22%股权,交易对价3.03亿元,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2018年4月,苏宁环球控股孙公司完成6356万元收购上海天大医疗美容90%股权。 但这些被购资产业绩或难言乐观。 2017年,苏宁环球出售REDROVER股权,根据转让上市公司股价暴跌,进而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 除了上述并购完成的案例,苏宁环球还有很多“流产”的并购。 2015年6月18日全资子公司苏宁环球传媒有限公司与韩国OCON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向韩国动漫企业OCON进行增资并持有其30%左右股份;设立合资公司作为开拓中国动漫市场的主体,其中苏宁环球传媒有限公司占70%左右。此后未有进一步公告。 2016年7月,苏宁环球公告要以2.08亿元收购上海伊尔美港华医疗美容医院80%的股权,但在2017年以失败告终;2018年12月打算3.71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旗下宜兴苏宁环球现代农业有限公司100%股权进入康养产业,一个月后终止。 文体、健康“失利”,大金融“失踪” 另一个衡量苏宁环球转型成效的直观指标是主营收入构成。 近年来,苏宁环球营收构成分为五大…

    2021-07-20
    2.8K
  • 住进避暑房,才晓得京东有多狂

    又到了三伏天,重庆据说要连晴高温45天。 好在去年趁着疫情在贵州山买了套特价避暑房,从9月开始一直到今年5月,遥控装修得差不多七七八八,老人孩子终于得以在6月顺利入住。 装修布置和入住期间,出于品质、款式、价格等方面考虑,软装家具家电和日常生活用品基本都以网购为主。总共下了差不多五六十单,大到盥洗台和冰柜,小到数据线和晾衣绳,统统都在各个京东。 为啥? 一是在京东自营下单后不会有那么多拉稀摆带的事情:绝对不存在你下的这个地址,结算了之后又给你说送不到。典型的“所见即所得”,省了很多咨询的时间和扯皮的精力。 二是你下单成功的东西,不仅送到镇上,而且直接给你递到小区,哪怕这个地址是在深山老林——他自己接的单,含泪也要送拢;大件则更是送到屋门口,你只需伸手接一哈。 第三,由于这个平台在多处建得有本地仓库(离我避暑房最近的遵义就有),所以凡是买本地仓的东西送过来确实就很快,尤其日用快消品比其他平台快得不是一星半点,不耽误事。 以前生活在城市里,虽然京东用得也多,但感觉好处和优势还没这么明显。现在到了深山老林,才晓得它有好野道,尼玛简直是避暑之友。 绝非摆拍,这已经是第N次送货上门家人才抓拍到。 可以这样总结:京东这个平台的存在,是前往深山避暑的广大人群还能保持大城市生活品质和体面的唯一支撑。 啥叫品质生活?我看来,坐在贵州深山老林里面歇凉,动哈手指隔日就有东北的格瓦斯、西北的大乌苏送到嘴边;动动鼠标,就有大牌油盐酱醋和高级补品及时送到老人手里、就有印刷精美的图书送到孩子手中……而这些琳琅满目价廉物美的东东在当地商店基本无迹可寻。 啥叫体面?避暑老人足不出户,不用为出门取个包裹撇下孙儿独自在家,不用为了取个快递脚上沾满烂泥和牛粪;不用风尘仆仆跋山涉水腰酸背痛,包裹就能自己送上门……这叫体面。 就拿前两天买的三件乌苏啤酒来说,7月10日凌晨我在重庆下单,7月12日中午已经到了贵州山儿我…

    2021-07-20 TMT
    5.3K
  • 或迈入爆发期 恒大物业规模与利润齐飞

    自去年末登陆恒大物业通过规模扩张+科技赋能“双轮驱动”,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 7月19日,恒大物业发布正面盈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股东应分配利润同比大增70%左右。以去年上半年股东应分配利润11.5亿估算,恒大物业今年上半年股东应分配利润达19.6亿左右。截至6月30日,恒大物业总合约面积约8.1亿平方米,总在管面积约4.5亿平方米,分别较去年底新增约2.5亿平方米和1.5亿平方米。 在去年恒大物业登陆资本市场之时,高成长性便是其吸引腾讯联手打造“微物云”,标志着恒大物业已完成在智慧物业科技平台的布局。此外,恒大物业亦与独角兽商汤科技联手,引入国内顶尖的智慧物业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突破万亿元,港股物业板块平均市盈率为34倍。在这万亿级的赛道上,恒大物业是一位强有力的竞争者。摩根大通认为,恒大物业以其全国性品牌认知度、城市覆盖率、强大的网络以及充足的现金流等优势,值得“优大于市”评级。

    2021-07-19
    2.2K
  • 苏宁环球股价虚假繁荣:医美亏损且营收占比不足1% 5年后成唯一主业目标恐难实现

    蹭上苏宁环球(000718.SZ)也给自己“整容”了。 在“打造亚洲第一医美品牌”、5年后医美成唯一主业的鸡血作用下,公司股价5个月暴涨2.23倍,摇身一变成为医美概念的当红顶流。 同花顺数据显示,苏宁环球年内涨幅118.66%,在50只医美概念股中位列第五,风头甚至盖过华熙生物(688363.SH)等正紧医财报发现,苏宁环球的医美业务占比微乎其微且仍处于亏损状态,而其94%以上的营收仍由房地产业务贡献。 这意味着,苏宁环球股价暴涨背后,实为医美概念包装下的虚假繁荣。 01 5年后医美要成唯一主业 主营房地产开发业务的苏宁环球,股价长期在3元上下徘徊。但今年第二个交易日开始连续涨停,由此引发私募、保险等超50家机构调研。 “未来苏宁环球专注做医美,5年内实现医美第一主业,5年后医美将成为苏宁环球的唯一主业,成为亚洲医美领军企业。” ——苏宁环球董事长张桂平在接受调研时表示,接下来的2年,公司将在医美业务上投入百亿资金。 在此次机构调研中,苏宁环球财务负责人王伟还表示,公司医美业务必须一炮打响,并购不做小的标的,要做就做好的,关注焦点也会集中在行业的区域龙头、知名连锁和知名机构。 事实上,早在2016年,苏宁环球就通过并购涉足医美领域。当年,公司先是斥资2.9亿元认购韩国ID健康集团30.5%股权,双方共同成立苏亚医疗,进军国内医美市场,后与医美器械巨头Syneron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还成立50亿元的镇江苏宁环球医美产业基金,接连收购美联臣、广州妍雅等4家医美医院及诊所股权。 今年上半年,苏宁环球成立了30-40人规模的并购团队,由张桂平亲自挂帅,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网罗合适的医美收购标的。 首创证券分析师王嵩认为,该并购团队未来有望通过产业基金,进行产业链相关标的并购。 首创证券还称,苏宁环球医美转型已初具成效,在地产业务的充裕现金流支撑下,正在加大收并购力度,打造医美全产业链…

    2021-07-19
    5.4K
  • 佛山楼市烈火烹油 万科跳价拍地被怼不讲政治站位

    近日,中海、保利两大央企联名举报粤港澳大湾区的热门城市之一,加上广佛融合加深,佛山楼市近年来日趋火热。媒体报道,佛山房价今年上半年涨了两成。遍地开花的3万+,除了投资客和本地有村集体分红的村民可以大手一挥,普通刚需实在高攀不起。 据克而瑞广佛区域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佛山商品房市场成交面积累计946.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5%;总计成交金额1398.2亿元,同比上涨38.9%,创历史新高;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在1.7至1.8万元之间,6月突破1.9万元/平米,同比上涨超过20%。 在此背景下,佛山人才政策趋严、银行信贷收紧、华润三家房企在涉嫌“围标”拿地被查,被罚3年不得参与上海土地竞拍。 据业内人士分析,这3家房企业在上海拿地过程中,可能事先商量好了,由中海举牌竞拍,万科和华润选择沉默,以中海一家公司的名义拿地。最终,上海内环内一块纯住宅用地,被中海地产34.3亿元起拍价竞得,平均楼面价仅6.3万元/平米,而该地块周边多为均价超过10万元/平米的豪宅。中海拿到地后,再通过“股权转让”,让万科和华润参与进来,从而降低地价成本。

    2021-07-16 房产
    4.4K
  • 卓越集团:趁着上市前疯狂赌一把

    这是胜率极低的疯赌,堪称最后的疯狂。

    2021-07-15
    4.7K
  • eCash阿毛里:加密货币是一场金融革命 但银行依旧是银行

    在加密货币行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在乎流行趋势或主流意见,而是始终不懈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Amaury Sechet(中国社区称“阿毛里”)就是这类人。 这些人并不像埃隆-比特币先驱和区块链开发者。正是他,在2017年就决定了比特币的命运。 如今,Sechet正在打造BCH加密货币,Sechet始终致力于实现他的想法。 通过在此过程中获得的实践经验和知识,Sechet正在帮助以太坊上的中本聪的理想之路,而不是为了炒作、财富和利益? 人们是否因为追逐名利,而放弃去做正确的事?加密货币是否需要合法化和监管?比特币应该是美元的复制品吗?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否真的都需要用到加密货币?又或者,我们是否应该对它们有更多期待? 这些答案在不同的人和立场上相信都有不同的答案。

    2021-07-15
    4.6K
  • 法院执行、股权冻结、评级下调 蓝光发展债务违约规模继续滚雪球

    7月12日晚间,信托贷款、债务年报显示,截至6月30日,蓝光发展货币资金余额为110.16亿元,其中可自由动用资金2.07亿元;有专有用途的项目预售监管资金64.27亿元(优先用于项目建设及经营支出),合作项目资金34.64亿元(公司无法单方面使用),项目开发履约冻结资金等其他受限资金9.18亿元,上述资金公司无法自由调用偿付金融机构负债。 7月11日债券违约后,蓝光发展及其控股股东、实控人应声收到《监管函》。 根据7月8日公告,百瑞信托、交银国际信托分别对蓝光发展18.95亿元、2.36亿元逾期债务申请法院执行。 同日,蓝光发展控股股东蓝光集团新增1.9亿股股份被司法冻结,冻结申请人为长江证券资管、中航信托。截至7月8日,蓝光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被冻结股份达5294.68万股,占其所持万科出售位于石家庄和重庆的两处项目,已于7月2-5日收到5亿元-6亿元资金。近期也有市场传闻称,华夏银行信托板块及万科将入股蓝光发展,但随后遭到蓝光发展辟谣。 债务压顶之下,多家机构下调接连下降蓝光发展评级。标普早在一个月前就断言,蓝光发展有合计42亿元人民币境内债券将于未来3个月内到期,鉴于项目出售未见进展,蓝光发展将于7月到期的境内债券的无力偿付风险逐渐上升。 标普还称,即使蓝光发展今年能设法偿付境内债券,其流动性仍将持续紧张。2022年上半年蓝光发展仍有7.5亿美元境外债券到期,如果今年底公司融资状况未能改善和修复,上述境外债券亦将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 当时,标普将蓝光发展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CCC-”,展望为负面,并将该公司担保以美元计价未到期债务评级从“CCC+”下调至“CC”。

    2021-07-15
    3.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