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落的PC霸主三六零:上市即巅峰,蹭完AI概念就抛出90亿天价离婚,巧合还是预谋?

    当年元宇宙出世时,一堆公司跑来认爹,现在换个AI概念拿出来炒,认爹的还会少吗?

    2023-05-28 TMT
    7.3K
  • DCG债务危机继续发酵,Multichain未造成重大影响,香港利好无法扭转颓势,美债下半年将抽血市场

    01 重要新闻 1.  PAI领域,并将继续专注于Web3。 2.  分析:Fantom TVL的35%被锁定在Multichain,系对Multichain风险敞口最大的协议。 3.  互换市场完全定价加息25个基点。 02 Twitter观点 1.Phyrex(@Phyrex_Ni):美债危机影响逐步归于平静 债务上限的闹剧也差不多要结束了,随着两党的拉扯本周末实现初步协议可能性还是较大的,下周关注的重点就要在达成协议后的附带伤害,不过发酵还需要一些时间。目前 #BTC 和 #ETH 与科技股的走势开始逐渐同步,这有助于币市能享受到宏观情绪的红利。 2.PlanB(@100trillionUSD):保持耐心 3.Lin姐@Der期权 BTC波动率最近都在最低部徘徊,今天@DeribitExchange DVOL46%。历史最低是1月底41%。下周大事件:美债上限:如果下周四/五美债上限还解决不了,BTC会涨;解决后会回落。抓好时机冲末日期权。 03 链上数据 IntoTheBlock:股票目前表现出负相关 比特币和股票目前表现出明显的缺乏相关性,甚至呈负相关!研究表明,将 10-20% 的资产分配给不相关的资产可以显着降低风险。这种新兴趋势能否为#Bitcoin 吸引新的资本。 Glassnode:比特币正亏本流入ETCap数据显示,24小时热度排名前五的币种分别是:PEPE、ARPA、SHANG、SUI、BTC。据Coingecko数据显示,在加密市场中,涨幅前五的板块分别是:LSD、Privacy、数字资产。 据The Block报道,DCG在最新的股东信中透露,2023年第一季度的收入总计达到1.8亿美元,环比增长了63%。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下降了46%。这表明DCG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面临一些…

    2023-05-27
    10.6K
  • 疫情期间的口罩牛股搜于特,3年亏掉70亿,不等退市股价提前下课

    你能想象到疫情时候的大牛股说退市就要退市吗?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口罩概念横空出世,一家叫搜于特(002503,SZ)的公司在2月12日发布公告,要投资2亿成立医疗用品公司,用来生产口罩。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份公告股价螺旋上天,9天8个涨停板,从春节后最低的1.81元,到3月9日最高涨到了5.68元。 也正是在这时,搜于特大股东上演了一番骚操作,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3月9日股价最高的当天,大手笔毛利率贼低,基本处在个位数。 可以看出,搜于特的供应链管理业务毛利率一直在下降,2019年只有4%,再往后就是负的,卖一笔亏一笔了。同时服装业务在疫情下毛利率也没好到哪去。 我们对于诸如流通业务、供应链管理业务一定要提高警惕,不是说业务自身不好,只是太容易被公司拿来做文章,收入看起来表面繁荣,但赚不到几个钱,毕竟很多业务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你也不知道这交易的对手方到底是不是谁的亲戚,弄个几十亿收入搞里头也很难发现。而且,此类业务想要盘活,需要大量的资金用来流转,这就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要求。不咋赚钱,还需要大量的钱盘活,没有钱就只能借,业务薄利,弱不禁风,一旦资金链出问题就全盘皆崩,这样的例子我们也见过不少了。另外,涉及到钱就更容易整点事出来,指不定流给谁了呢,巧立名目不都是基本操作嘛? 搜于特也曾多次在报表中表示资金链紧张,就是说看着收入红红火火,现金流是一点都装不下去,经营性现资金流净额稀碎,你不紧张谁紧张? 没钱就呗。从财务角度来说,借钱这个行为说白了就是加年报,搜于特的净资产已经亏成了-15亿,公司也因此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另外,搜于特在去年11月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股票已经提前下课了。 结语: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垃圾公司走向了退市,全面注册制之下,垃圾公司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一些低价公司甚至连保壳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面值退市被送走。所以再次提醒,投资一定要擦亮眼睛,…

    2023-05-27 资本
    8.6K
  • 印度经济拧巴的深层原因:许可证制度、外包之王、信息技术人才、人口红利、工业羸弱、官僚主义、种群制度

    印度在1991年之后进行全面经济改革,由于它经济底子比较薄,发展空间大,加上外包业务优势,使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但同时,因为印度早期实行的许可证制度,导致工业发展落后,腐败严重,再加上种姓制度的束缚,使得印度无法创造出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来满足其源源不断增长的人口,最终导致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拧巴的印度:整体经济高速发展,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023-05-26
    6.2K
  • 香港加密新规6月1日生效,稳定币受规管前不供散户买卖,衍生工具交易将另行审视

    香港新规法律详解;DCG已资不抵债;近期行情有点无厘头。

    2023-05-26
    8.3K
  • 习酒掌门人不好当!业界对张德芹充满期待

    2023年,是京东等平台搜索,也有大量店铺的君品习酒售价在900元-1000元之间,而习酒淘宝官方旗舰店的君品习酒券后价也仅为1099元。搜狐财经走访了部分线下烟酒店,同样发现君品习酒的价格存在一定的倒挂现象,售价主要集中在1100-1200元,走访过程中发现的线下最低销售价格为960元。 习酒的主力大单品窖藏1988也同样存在价格倒挂的问题。指导价898元的习酒窖藏1988目前淘宝官方旗舰店券后价为638元,大量店铺的单瓶价格则集中在500元-600元左右。对于价格倒挂问题,《酒周志》曾咨询贵州习酒官方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我们这里也只是一个参考价,每一个供应商定价不一致,有高有低。对于定价标准,我们不对外宣称。” 消费者疑惑,习酒既然卖不到那么贵,为何还要标那么贵?业内人士表示:这就是为了占据高端的市场心理。 习酒经销商库存较为严重 张德芹和习酒心知肚明 习酒除了大单品价格倒挂外,经销商库存也较为严重。据《贵州都市报》信源,2022年,毕节市最大的习酒经销商因临近支付货款,现金流紧张,向贵州银行申请了480万元的贷款。 据《红星新闻》信源显示,经销商们面临的问题,张德芹和习酒其实心知肚明。所以在某场经销商市场工作会上,张德芹特意脱稿,向习酒的新老经销商表达了歉意和感谢。张德芹透露,2022年下半年起,习酒出台对经销商的支持政策和制度。习酒集团党委还给各个片区下发指令:不能让任何一个经销商离开习酒,尤其是做得艰难的经销商,一定要在最困难的时候,伴随着习酒前行。 业界期待张德芹既是“国企干吏”,更是“国企廉吏” 据《21世纪商业评论》梳理,张德芹首次出任习酒董事长时,年仅37岁。他从贵州工业大学发酵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茅台酒厂工作。 十年间稳扎稳打,从一线技术员到车间主任,2010年做到企业“一把手”,一干又是八年。

    2023-05-26
    8.3K
  • 振东制药58亿卖掉业绩“命根子”,实控人落袋10亿后,再通过资金占用继续搞钱

    医美,花里胡哨各种转型,背地里,实控人为了搞钱,连上市公司的“命根子”都给割了。 振东制药背后的大股东是振东集团,振东集团由李安平99.9%控股。振东集团早期是做加油站起家的,后来转型搞起了大健康医药业务,这才有了振东制药。 2011年,振东制药上市,业绩直接华丽丽地跪下,收入看起来贼华丽,4年时间从12.8亿增长到22.6亿,利润则是上市三连跪,一年比一年低,2015年虽然好了点,但也就那么回事,直到2016年,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状况才得到好转。 倒也不是振东制药自己站起来了,而是它收购了一家“重要”的公司。 2016年,振东制药以26.459亿收购了康远制药100%股权,而当时康远制药的资产只有1.88亿,净资产只有1.41亿。毫无疑问,又是一场高溢价的收购。康远制药按照规矩定下了3年6亿利润的业绩承诺,是不是以为又要上演过承诺期就翻脸的老戏码? 这回还真不一样,康远制药的主要产品钙制剂“朗迪钙”在行业内属于头部品牌,业绩嘎嘎猛,在完成业绩承诺之后,每年的利润水平依然保持着增长,甚至可以说康远制药凭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上市公司的利润。要是没有康远制药每年找补利润,上市公司指不定亏成什么熊样,可能早就干退市了,这不妥妥的现金奶牛、“命根子”吗? 按照正常来讲,谁家有这么个宝贝,可不得好好地呵护着。可振东制药偏不,非要挥刀给它割了。2021年,振东制药26.17亿的净利润,直接较上一年乘了十倍。倒也不是说上市公司祖坟显灵了,而是58亿卖了子公司朗迪制药(原康远制药)。 26亿多点买来的公司58亿卖出,直接带飞了当年的利润。可是就这么一个赚钱的宝贝,咋说卖就卖了呢? 上市公司还是有招,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上市公司要发展原来的中药和创新药业务,另外发现了个新活儿——生发产品,而康远制药的产品与刚才这些玩意儿没有关联度,达不成协同效应。 笑死,就你原来那些业务也不赚钱啊,还协同啥呢?…

    2023-05-25 大健康
    8.9K
  • 27亿失败的收购,3位创始人”成功“内斗,时代变了,迅游科技想靠网游加速器翻身可太难了

    《中国合伙人》里面有句台词:千万别跟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这句话放在迅游科技(300467,SZ)身上太合适了:从创业铁三角到内斗仨老铁,三个创始人曾经有多团结,现在就有多分裂。 和《中国合伙人》一样,故事的主角有三个:章建伟、袁旭、陈俊。三个合伙人2008年共同创立了迅游科技,并在2011年签订了一致行动协议,约定迅游科技上市时,三人一起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对于迅游科技,玩端游的朋友应该很熟悉,它的主要产品就是迅游加速器。也正是靠着这一款产品,迅游科技在2015年成功上市,成为“大数据签署了《纾困暨投资协议补充协议》《表决权委托协议》,袁旭、陈俊将其持有的迅游科技全部表决权委托给贵阳大数据行使。 贵阳大数据的背后是国资,从此袁旭、陈俊和贵阳大数据达成一致行动关系,贵州国资委成为迅游科技的实控人。很明显,这是不带章建伟玩了。 2021年3月,袁旭和陈俊再次提出罢免章建伟,审议通过。虽然章建伟也按照上次的剧情又走了一遍,提议罢免袁旭,但最终的结果是,章建伟被踢出了局。“铁三角”彻底裂开。 是不是以为裂开了,另外两位就相安无事了?可能袁旭也是这么想的。但他没想到的是,仅过了一年,同样的事情就在自己身上又上演了一遍。 2022年6月,减持的减持,债务的债务,冻结的冻结,拍卖的拍卖。根据今年一季报,目前迅游科技第一大股东袁旭持股比例8.83%,全部冻结;第二大股东贵阳大数据加上陈俊的一致行动关系,拥有7.2%的表决权,其中陈俊6.44%的股份也全被冻结;第三大股东章建伟持股比例5.14%,全部质押冻结。 目前上市公司股权分散,没有失控人。 一场失败的收购,三个创始人“成功”的内斗,你还指望他们有多少心思放在公司经营上?另外,时代变了,迅游科技指望网游加速器翻身可太难了,不过保不齐人家蹭一蹭

    2023-05-24 科技
    7.8K
  • 比特币7日波幅降至3年来最窄区间,加密资金连续5周净流出,关注5月即将上线项目

    当全场目光都被“6月1日”美国债务上限“X-day”吸引之时,摩根士丹利却认为,大家无需过度担忧债务上限,已困扰美国数月之久的银行危机才更值得警惕。

    2023-05-23
    6.6K
  • 坎昆升级与BTC减半共振搅动下半年市场,5大板块值得布局

    本期看点:坎昆升级下半年将与BTC减半共振;WorldCoin火热利好OP;加密投资的反直觉经验。

    2023-05-19
    8.7K
  • 永臻股份IPO疑云:大客户提前低价入股 关联交易蹊跷成长性堪忧

    近日,永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臻股份”)上市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距主板上市再近一步。 永臻股份本次募集资金17.25亿元,其中14.25亿元用于铝合金眼镜财经》注意到,此次募投项目与越南新建光伏边框生产基地投产后,永臻股份总产能将扩大三倍。不过,目前产能尚不足九成,投产后新增产能又能否及时消化?另一方面,永臻股份补流的背后是经营性现金流恶化的困境,三年来现金流出达24亿元。 永臻股份业绩超九成依赖于前五大客户,其中三家大客户低价入股,与永臻股份深度绑定。实控人汪献利、邵东芳夫妇与家族成员、供应商之间关联交易错综复杂,也成为永臻股份不可回避的问题。 产品结构单一,现金流持续为负 2020年至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永臻股份分别录得营收约14.33亿元、29.52亿元、51.81亿元;归母净利润4721.84万元、9472.7万元、24603.1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003.35万元、9134.98万元、26716.95万元。 永臻股份主要从事绿色融资)分别为3.68亿元、5.09亿元、8.15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43.78%、22.53%、28.15%。 靠应收款项维持“纸面富贵”,无疑增加了营运资金的压力,永臻股份的现金流情况也持续恶化。报告期内,永臻股份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87亿元、-9.17亿元及-12.2亿元,三年累计达-24.24亿元,与各期净利润差异较大。 IPO前,三家大客户先后入股永臻股份,与其深度绑定。 永臻有限由邵东芳在2016年出资1亿元设立。2019年,邵东芳将其持有的永臻有限95%的股权无偿转让给配偶汪献利。目前,汪献利、邵东芳夫妇合计直接持有永臻股份52.33%的股份及53.45%的表决权 2021年8月23日,汪献利将其所持永臻有限合计5.63%股权转让给外部投资方天合投资、阿特斯投资,转让价格为13…

    2023-05-19 资本
    8.8K
  • 汤臣倍健协办第二届“518中国营养节” 推荐30种高营养素密度食物

    5月18日,由新华网主办、中国营养学会指导、抖音和微博等社交互动平台围绕#518中国营养节#话题,带来高营养密度饮食的实操建议。 协办方汤臣倍健则充分发挥膳食营养补充剂领先企业作用,联动多方力量将有趣、有料、有营养的科普与互动覆盖到线上和线下,带来从认知到行动双升的营养盛宴。本届“518中国营养节”同时还借助品牌城市力量,联合合作伙伴,以及知名运动员谌龙,许昕,李小鹏等,打造城市路演活动,面对面传递营养理念,将科普知识带进社区,走进生活。 健康中国,营养先行。第二届“518中国营养节”旨在传递科学营养观,普及科学营养健康理念,促进国民提升免疫力。正如新华网副总裁杨庆兵所说,“518中国营养节”正在以科学营养为支点,用一场饮食方式的革命,推动国民的全面健康。

    2023-05-18
    15.6K
  • 硬气回复监管问询的首航新能:九成收入来自境外,第一大客户贡献七成应收款

    这是一家过会成功准备上市的公司,是做能源的。主要业务包括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电池。 2020年光伏逆变器市场出货量,首航新能以2%的市场占有率排在行业第12位,相比于一梯度的阳光电源还是有差距的,不过这都是2020年的数据了。 而近几年,首航新能业绩持续保持着逆天增长,特别是2022年仅上半年2.78亿的净利润就已经秒杀了2021全年的利润。另外根据预告,首航新能2022全年营收43亿到45亿,较上一年增长135.53%-146.49%,净利润8.45亿-8.65亿,较上一年增长超三倍。要按照这个业绩,排名指不定还能往前挪挪。 不过2021年的业绩看起来咋似乎增收不增利呢,说好的高增长,净利润怎么反而下降了?这也是有特殊原因的,这就要说到“大哥”宁德时代了。 2021年首航新能开始对外“招商引资”,三次增发引入外部机构毛利率也是飞起。 2020年收入不到700万,去年仅上半年就达到了3.83亿。正是因为宁德时代的入局,首航新能的储能电池业务成了公司除两大逆变器业务外的第三大支柱业务,而且毛利率水平和同行公司相比也是非常能打。 又是入股,又是最大供应商,首航新能的招股书基本就把“宁德市代是我大哥”几个字写在脸上了。那监管按照惯例也得问问吧,于是就在审核问询函里问道:宁德时代给你供货前,你从别的同类型供应商手里拿货的情况怎么样?价格怎么样?交易公允吗? 结果这首航新能也是很有脾气,发了个表格,啥都没写,只在下面写了句:发行人已对上述具体项目采购金额、数量及单价申请豁免披露,故以“/”代替。仿佛在说:社会上的事儿你少打听,我和大哥的事儿你少管。 另外,首航新能去年业绩高增长也是赶上了好时候。去年俄乌冲突下,欧洲遭遇能源危机,光伏必须搞起来,而首航新能的收入九成都来自于境外市场,特别是意大利和波兰是主要市场。 并且公司的客户愈发集中,到2022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

    2023-05-18 资本
    10.0K
  • 康老板·氧吧酒店亮相成都 中国酒店业绿色发展论坛开启健康新风尚

    5月16日,由成都旅游住宿业协会主办、中国饭店协会指导、康老板健康科技集团、康老板·氧吧酒店承办的“中国酒店业绿色发展论坛暨酒店业健康生活方式启动仪式”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本次活动聚焦探讨中国酒店业绿色发展趋势,为酒店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创新思考与可行路径,倡导并启动酒店业健康生活方式,助力酒店行业在复苏中向上而行。 中国酒店业绿色发展论坛暨酒店业健康生活方式启动仪式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 酒店业应该如何把握市场复苏机遇,做好自身的产品与服务升级? 中国饭店协会副秘书长、全国绿色饭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乐然表示,创建绿色酒店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更可以提升社会效益。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理念,更是酒店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饭店协会副秘书长、全国绿色饭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乐然大会致辞 作为中国酒店业绿色健康发展的倡导者与践行者之一,本次论坛的承办单位康老板健康科技集团,致力于推动酒店客房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倾力打造了“康老板·氧吧酒店”空气治理解决方案。“绿色概念就是一种健康生活的理念,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全球企业家及更多消费者提供品质、绿色、健康的产品与服务,是天九共享集团的全新使命。”康老板健康科技集团总裁兼康老板·氧吧酒店总裁张鹤说,“我们致力于通过科技解决方案,将酒店房间升级为‘氧吧房’,推进酒店产品升级与服务升级,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绿色产品与服务。” 据张鹤介绍,康老板·氧吧酒店只是绿色健康系列产品与服务的其中一个维度,即空气健康维度。未来,康老板将致力于从饮水养生、食品养生、睡眠养生、运动养生等多维度出发,全天候、全场景满足人们对绿色、健康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康老板健康科技集团总裁兼康老板·氧吧酒店总裁张鹤大会开幕致辞 据康老板·氧吧酒店西南业务中心总经理黄攀介绍,康老板·氧吧酒店项目,是由天九共享集团子公…

    2023-05-18 资讯
    2.8K
  • *ST奇信从造假上市到造假退市,江西国资入主后业绩瞬间翻脸,8年造假26亿3年亏完

    *ST奇信(002781,SZ),原名奇信股份,主业是搞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就在前段时间,一封《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揭露了*ST奇信长达8年的造假路,从上市前造假到上市后,从上市后造假到退市,也是没谁了。 根据公告,奇信股份自2015年上市以来,那还真是雨露均沾,年年造假。2015-2019年,连续5年通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体外支付少计费用等方式,光是利润总额就虚增了17.45亿。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上市造假算什么?造假上市才是真正的狠活儿。 就连上市前奇信股份招股书里,2012-2015上半年的业绩也全是假的,分别虚增利润2.24亿、2.51亿、3.7亿和1.81亿,连续8年虚增了26亿多的利润,每年的造假比例都超过100%。 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这8年,奇信股份账上的所有利润都是假的,都不用说掏空不掏空的事,本来就是空的,这玩意儿能上市就是个笑话。最讽刺的是,审计机构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造假的8年给出的都是标准无保留意见。 造假8年图啥呢?就为了上个市吗?搞钱那不得找个接盘的嘛,有人入主年报离谱地增长到了4.16亿,虽说往年年终的预付款也都有增长迹象,但这4.16亿也太显眼了,况且还是在奇信股份2021年业务发展稀巴烂,收入规模折上折的情况下,你搞出这么多预付款,不相当于把“有问题来查我”这几个字写在脸上了吗? 另外,从报表上可以看出,奇信股份账上的应收账款及票据蹭蹭地涨,从8亿搞到33亿,你要说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双向奔赴也算正常,问题是你那造了假的收入增长速度撵不上应收账款,最后整得净利润看起来嗷嗷赚钱,实则现金流哇哇亏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盈利质量差。别说造假了,就算不造假,遇到这种多年空有利润没有现金流的公司,大家最好也得躲远点。 不用多说,现在*ST奇信肯定是等着退市了。一方面,2011年净资产为负,被实施了退市风…

    2023-05-17
    12.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