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东方和TCL大跌背后:券商一年141份研报统统是买入或增持评级

    他们是:方正证券、开源证券、东方证券、中银证券、中金公司、信达证券、国海证券、民生证券、国联证券……

    2021-10-28 资本
    4.7K
  • 国办发文点名青海、宁夏、贵州、云南4省份债务沉重违规兴建楼堂馆所

    10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部分债务沉重地区违规兴建楼堂馆所问题的通报(国办发〔2021〕39号)。 通报称,近期,审计署审计发现,青海、宁夏、贵州、云南等4个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高的地区,有8个项目不同程度存在违规兴建楼堂馆所问题。 通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积极防范整改中的风险,防止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止财政资金损失。要从严审批楼堂馆所建设项目,加强国有企业投资监管。要加强预算安排与项目审批的衔接,未经审批一律不得安排预算,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禁止类项目清单。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高地区要进一步强化财政支出约束,同时加强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杜绝超越财力安排支出,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对违反财经纪律、不顾偿还能力盲目举债上项目、变相规避审批程序等问题加大核查监督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肃查处、问责到人。

    2021-10-27
    4.8K
  • 海澜之家研发费用同比增84% 链接“Z世代”打通增长新通道

    年轻人的服饰爱好能撑起多大的市场?男装巨头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1.56亿元,同比增长20.19%;归母净利润20.48亿元,同比增长58.7%。 业绩喜人的背后,折射的是Z世代人群的新式消费观。随着消费结构升级,Z世代的消费者正逐渐成为主导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强调个人消费体验的获得感,还对于时尚的看法拥有更多见解,且更加注重个人消费对社会正向价值传播的满足感。 伴随国货崛起新机遇,海澜之家与时俱进地进行年轻化变革,为中国式“新生活”背后的精神赋能,以期“国民品牌”影响力能持续链接z世代。 通过新技术、新设计、新营销,海澜之家直击Z世代的痛点、痒点、爽点,最终化为了近年实打实的业绩,实现了从男装横跨女装、童装、职业装以及生活家居等多元化品牌矩阵的跨越式升级。 加强研发,激发品牌年轻活力 纵观国内服饰市场,近年来,国外快消品牌与国内品牌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少国内服饰企业抓住弱化品牌、张扬个性、注重品质的消费趋势奋起反击,最直观的举措就是通过产品创新设计,展现中国制造的魅力,让消费者眼前一亮。 在中国服装品牌发展的分水岭上,海澜之家果断抓住机遇,站在了个性化消费的潮头,从产品创新出发,以品味和态度贯穿至产品创新中。前三季度,海澜之家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4.42%。 据悉,海澜之家通过对Z世代消费者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产品源头出发,加强面料创新,在保证面料安全、舒适的同时,加入了年轻人偏爱的科技感、时尚感,改善穿衣新体验。 例如,推出水果染儿童T恤,采用原生态的橙子、车厘子等水果染料,颜色清新自然淡雅,染料达到可食用级别,环保安全。采用荷叶仿生疏水技术面料的“黑白小T”,直击消费者痛点,具有优异的防水、防油、防污等特性。填充石墨烯材料的全能夹克,有效吸收身体释放的辐射热,转化为可被人体吸收的远红外线,让人体自身的热源与远红外线持续热循环,达到快速升温、持续保暖的效果…

    2021-10-27 消费
    3.7K
  • 国潮澎湃,海澜之家不断拥抱“新形势”,三季度营收超141亿

    国货服装品牌全面崛起已经势不可挡,从行业领头羊财报显示,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超141亿元,同比增长20.19%;归母净利润20.48亿元,同比增长58.7%,每股收益0.47元。 综合国力提升、经济腾飞、文化自信等因素持续推动中国产品和品牌的崛起。根据小红书发布的《2021生活方式趋势关键词》中,“国潮澎湃”首当其冲。 在大众对国产品牌的消费热潮下,市场嗅觉敏锐的海澜之家近年来紧抓国货崛起新机遇,注重自我迭代升级,持续推进品牌年轻化建设,进行产品年轻化、渠道年轻化和营销年轻化的探索,成为更懂年轻人需求、更贴近年轻人生活、更受年轻人喜爱的国民品牌。 产品端:IP联名输出爆款,加强研发提升附加值 在产品端,海澜之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中,而且并非只是简单地将其“拿来”为品牌所用,而是试图让传统文化的精粹能够在现代的土壤重新放出光亮。这是因为海澜之家洞察到了Z世代对衣着已经越来越不满足基本的需求,更追求其背后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希望能够体现自身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追求。 前三季度,海澜之家推出牛年贺岁、十二生肖、太空创想、史努比等IP系列,高动销率的背后是消费者对东方文化的喜爱和对产品的认同。面对消费不断升级,公司依托AInbow,拓宽了客户群。 渠道端:线下入驻购物中心,线上入驻内容平台 在渠道端,随着互联网社交京东、唯品会等传统电商的基础上,入驻微信小程序等社交直播平台,将流量转化为销售。报告期内,线上实现营收19.5亿元,同比增长超47%。同时,公司积极拓展B站、头条、西瓜、微信、小程序等平台,用大众喜爱的方式进行品牌信息流投放。发布全新的代言人宣传片,周杰伦亲身演绎,以代言人为原点,开启一波社交话题热议。同时,海澜之家还盛装亮相了2021亚洲顶级服博会,凭借黑科技产品实验室和2021春秋大秀,让所有人见证了龙头企业的高光时刻。 另一方面,亮相央视牛年春…

    2021-10-27 消费
    2.9K
  • 重庆旭辉项目公司因违法建设被罚款3万多元

    10月27日,据重庆城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重庆卓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违法建设被罚款3万多元。 据了解,该公司在中央公园E01项目(E01-8-6、E09-1-1地块)工程,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进行建设,属于违法建设,违法面积537平方米,罚款31073.24元。 据天眼查显示,重庆卓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由重庆旭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透过重庆和智齐及重庆昌赫)及宝享房地产(恒基兆业地产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拥有50%及50%权益。 据了解,上述项目占地面积10.2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

    2021-10-27
    3.4K
  • 中国信通院“数据安全推进计划”首批参与名单出炉 103家企业通过审核正式入选(名单)

    天府财经网消息,近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三大运营商、百度等30多家企业发起的“数据安全推进计划”(Data Security Initiative,简称“DSI”)第一批参与单位名单发布,共有103家企业通过审核正式成为参与单位,行业广泛分布于互联网、金融、科技等领域。具体名单如下: 电信业(3):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互联网业(14家):腾讯、百度、蚂蚁集团、小米、携程旅行网、爱奇艺、知乎、小鹏汽车 云公司(7家):阿里云、腾讯云、优刻得、天翼云、金山云、光环云、上海蓝云(世纪互联) 安全公司(21家):奇安信、奇虎大数据企业(27家):宝信软件、新华三、上海英方软件、凯馨科技、科软在线、数悦铭金、捷德(中国)、标贝科技、北京思斐软件、数字云谷、普华、上海清林网络科技中心、上海游昆、集智科技(龙湖安全子公司)、苏州黑云智能科技、云徙科技、和讯华谷(极光)、中金数谷、白云山科技、御数坊、海致科技、得方大数据、炎凰数据、中金花桥、慧翰微电子、三百云、北京星河卓越 通信企业(3家):兴唐通信、中兴、烽火通信 医疗企业(1家):云南白药集团 隐私计算企业(6家):冲量在线、杭州锘崴科技、洞见科技、翼方健数、致星科技、续科天下 律所(6家):北京世辉律师事务所、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清律律师事务所、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 据了解,DSI是一个公益性合作项目,将依托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治理工作委员会开展具体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DSI计划于9月1日正式启动,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数据安全建设,推动《数据安全法》的贯彻落实,促进数据安全技术交流,提升数据安全能力建设,引领数据安全行业高质量发展。9月1日,我国首部《数据安全法》正式施行,而《个人信息保…

    2021-10-26
    8.3K
  • 易方达张坤溜了,“眼茅”爱尔眼科还香吗?

    10月25日盘后,“眼茅”爱尔眼科公布了三季报,基金经理们的动向也浮出水面,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型基金和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HCM中国基金消失,“医药女神”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位列第四,基金持仓较上个报告期增持了3557.66万股,排名上升两位,可以看出大家存在分歧。 截至26日收盘,爱尔眼科涨1.84%,最新报收48.19元,市盈率为119.44。爱尔眼科的股价自今年7月1日触及高点72.27元以来,一直处于下跌趋势,持续下跌的原因或与市场估值偏高和迟迟未落地的定增有关。 今年第三季度,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42.48亿元,同比减少3.48%;实现归属于

    2021-10-26
    2.5K
  • 梁明锋“委身”京东酒世界 水井坊与国威酒业难续前缘

    梁明锋狮子大开口,直接否掉了水井坊5.6个亿的大单,并喊道:钱可留下,股份没商量余地。

    2021-10-26
    3.9K
  • 全球“涨声”一片,不只是气价和电价,5年多未涨价的海天味业也提价了!

    2020年时,有人预计2021年会更难,其中关于“万物暴涨”的预言一语成谶。 犹记得今年3月21日,因苏伊士运河“堵船”导致物价上涨,全球12%的物品因此供应困难,480亿美元的损失灰飞烟灭。 转眼间2021年只剩2个月,各行业“涨声”仍然不绝于耳。但与欧美的涨价潮相比,中国已经很幸福了。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飙升的信号,预计从12月1日开始,电价涨幅将达700%,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给利润带来的冲击,雀巢计划今年下半年全面提价,公司称,预计今年投入成本将上涨约4%。据了解,在北美和拉美涨价的推动下,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平均提价幅度已达到1.3%,其中牛奶产品和冰淇淋的价格平均上涨了3.5%,瓶装水品牌的价格也上涨了1.6%。

    2021-10-26
    3.9K
  • “10·24”重要讲话两周年,欧科云链如何响应政策顺势而为?

    2019年10月24日,高层就政府工作报告到“欧科云链的探索路径和落地实践或许值得借鉴。 攻克关键技术 推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 欧科云链作为中国本土最早成立的区块链产业集团之一,一直致力于区块链技术研发与商用,先后布局了区块链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研发与应用、区块链产业投资、区块链孵化器等业务,成立区块链工程院、区块链研究院、区块链商学院等,通过自身研发投入和投资孵化,着力于区块链应用技术的攻克,助力中国区块链技术抢占世界话语权。 公司自主研发的底层架构产品在实现区块链众多先进特性的基础上,大规模提升了技术的可扩展性。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分层技术与多链并行开发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大幅降低了数据传输成本,提升了区块链应用开发效率,是目前全球范围少数支持大规模商用落地的区块链解决方案。 近两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欧科云链结合自身技术优势,聚焦数据治理尤其是数据安全相关应用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创新。公司推出的比特币、链上天眼”,与全球主要区块链的全节点数据同步,除了提供区块链基础数据查询、地址标签库、地址画像、跨链项目数据聚合等商业化功能,还提供链上交易追溯、地址关系分析、链上资金流向追踪等反洗钱、打击黑产、智慧助警功能。 “链上天眼”的升级版“链上天眼Pro”,则是全球首款技侦战法和区块链大数据深度融合的产品,可帮助办案人员快速了解和掌握案件、地址、资金流向、关系脉络及交易行为等特点。目前,“链上天眼Pro”已协助内蒙古、四川、陕西、山东、江苏、浙江等地警方侦破多起OKLink蜂巢架构的核心底层技术和插拔式架构的扩展,欧科云链推出了被称为“链上彭博社”的“链上大师”产品,依托九大能源电力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要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

    2021-10-26
    4.0K
  • 账面有超百亿现金却还不起十几亿债务 当代置业官宣违约

    10月26日早间,投资者抛售潮起,市场已对其能否筹集到兑付资金充满担忧。 从存量债务看,当代置业面临的偿债压力确实不小。企业预警通显示,目前,当代置业存续美元债共5只,存续规模超13亿美元,平均票息为11.58%。 截至上半年末,当代置业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83%,净负债率93%,现金短债比1.46,仍有一项指标超阈值,保持“黄档”。期末,公司流动负债有661.8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有93.47亿元。 而同期,公司账面现金及等价物(包括受限现金)约174亿元,扣除受限现金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6.24亿元。账面有超百亿现金,却还不起十几亿债务,市场已对其财务报表的“含金量”充满质疑。 作为一家百强房企,当代置业曾热衷于举债扩张,美元债发债利率更是刷出新高。据悉,公司曾于2018年12月发行一笔1.5亿美元优先票据,利率高达15.5%。因发债利率较高,当代置业上半年利息开支合计13.73亿元,同比增长10.55%。 当代置业的利润,一定程度上也被高息债务所蚕食。近五年来,公司的销售规模虽然水涨船高,但净利润规模始终未超过10亿元。从经营性现金流看,仅2018年为正,其余的2016年、2017年、2019年、2020年均为负。 除了现金流预警指标,当代置业的销售表现也出现放缓。今年前9月,公司实现合约销售额约335.44亿元,同比增长24.6%。但9月单月35.63亿元的合约销售额和36.73万平方米的合约销售面积,分别同比下滑23.3%与20.2%。 回看过往,当代置业在“暴雷”前,一直以“绿色建筑”为业内所知。早在2000年于北京成立时,当代置业便主打绿色地产与科技地产,是国内最早从事绿色科技地产的企业。 标准排名据房企2020年度获得绿色建筑运行认证和竣工面积等相关数据,测算出绿色运行碧桂园、恒通建设、宝龙地产、朗诗集团、中海发展、远洋集团等房企,…

    2021-10-26
    5.6K
  • 江苏吴中召开首款医美产品临床试验方案讨论会

    10月22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此次研究的组长单位)徐金华教授通过视频连线表达了对讨论会的期许。韩国中央大学医院皮肤科专家金范俊教授为与会的研究者详细地介绍了透明质酸的发展史、申办方产品的研发历程以及产品的自身优势。 临床方案讨论环节,CRO公司的临床顾问向现场及线上的研究者详尽地介绍本次的临床研究方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金华教授、吴文育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杨秀敏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梁虹教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张菊芳教授、公司研发中心总监杨南林等对研究方案的试验设计、纳排标准、试验流程等等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分享了临床试验工作经验,提出了宝贵意见,并就研究方案的多个要点达成一致。 江苏吴中表示,本次讨论会的召开,标志着临床试验工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临床研究项目后期的实施和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让各参与方对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充满期待,公司将在各参与方的支持配合下,加速推进临床研究,助力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2021-10-26
    3.4K
  • 汤臣倍健前三季净利增长13.37% 业务创新变革为未来蓄力

    25日晚间,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3亿元,同比增长13.37%。 境内业务方面,前三季度主品牌“汤臣倍健”实现收入36.43亿元,同比增长22.01%;关节护理品牌“健力多”实现收入11.56亿元,同比增长6.57%;“Life-Space”国内产品实现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26%。分渠道来看,线下渠道收入约占境内收入的69.24%,同比增长5.51%;线上渠道收入同比增长57.79%。 境外业务方面,LSG跨境

    2021-10-25
    2.3K
  • 大白马落败!恒瑞医药三季度营收净利双降,孙飘扬再出山也难救

    以市值缩水来看,眼镜财经》注意到,三个季度内,这家被机构追捧的“大白马”股价下跌近半,市值蒸发近3000亿元。 而灵魂人物孙飘扬重掌帅印后的首份年报中提及,公司目前进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仿制药共有28个品种,中选18个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72.6%。 要命的是,集采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四季度造成的冲击明显将会扩大。恒瑞医药在第三批集采中涉及的6个药品,自2020年11月开始执行,该部分业务在三季度持续受到影响。而公司在第五批集采中涉及的8个仿制药品种(6个中标、2个未中标),自2021年10月开始执行,四季度发货量与利润额将受影响,可能进一步降低公司业绩预期。 除了仿制药集采对业绩的影响,PD-1执行医保谈判价格也是导致恒瑞医药收入与业绩增速均下滑的原因。公司创新药核心PD-1品种卡瑞利珠单抗自2021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医保谈判价格,单价由19800元/瓶降至2928元/瓶,降幅达85%。加上产品进院需要一定时间、各地医保执行时间不一及竞争激烈等问题,产品销售持续承压。 《眼镜财经》注意到,从单季度来看,恒瑞医药2021年Q1、Q2、Q3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5.4%、10.2%、-14.8%,呈现直线下滑趋势。实际上,恒瑞医药2020年已经出现转折迹象,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两项指标均有所放缓,分别为19%和18%。2021年上半年则明显失速,净利润增速断崖,仅同比增长0.21%。 市值腰斩 40万散户惨烈抄底 从二级市场来看,已经将恒瑞医药失速下滑的预期显现出来。其今年以来的股价下跌严重,从年初的97.16元起步,便开启了持续下滑模式,一路跌至9月份的低点44.33元,截至10月20日收盘价51.58元,已经缩水了近50%。 股价下跌直接导致公司市值腰斩,恒瑞医药2021年1月初的总市值约为5929亿元,10月20日市值为3100亿元,今年以来总市值蒸发了2829亿元,痛失“A股…

    2021-10-25
    3.7K
  • 房地产税“狼来了”!这些地方可能先试点,有人欢喜有人忧

    房地产税,不同于目前已经在上海和重庆试点的房产税。

    2021-10-25
    6.0K